学以致用:化学肥料在农业中的应用实践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以致用:化学肥料在农业中的应用实践教案
一、教学背景与实践依据
为了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的运用和实践能力,本实验以化学肥料在农业中的应用为主题,让学生在实验中掌握肥料的基本概念、剂型分类和作用原理。
本实验既满足了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认知需要,又帮助学生明确农业生产中广泛应用化学肥料的原因,引导其积极参与生产实践,增强水平和能力。
二、实验目标
1、掌握不同的肥料剂型的分类,比较其优缺点;
2、了解化学肥料对植物的作用原理,并对肥料的适用性及作用效果有一定的了解;
3、掌握肥料的填充、混合和喷施的方法,掌握肥料的使用量及适用范围。
三、实验器材
1、天平;
2、量筒;
3、搅拌器;
4、直尺;
5、称量勺;
6、研钵;
7、滤器;
8、喷施器;
9、干燥箱;
10、切割器;
11、小扁担;
12、植物生长灯。
四、实验步骤
1、肥料剂型分类及使用效果比较
(1)实验任务
分析比较不同剂型的化学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优缺点。
(2)实验步骤
选取2种纯盐肥、1种复混合肥和1种有机肥。
对不同的肥料剂型研究其适用程度及作用效果。
例如,一种平衡型复混合肥、一种高氮肥、一种高磷肥和一种高钾肥,每种肥料均按不同比例参加混合施用。
对比分析不同配比混合肥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得出其适用效果后,小组同学结合现实生产中的需要,选取一种最适宜的混合配方,对其施肥进行实验的研究。
2、活性肥料的制备
(1)实验任务
活性肥料的制备使用莲藕或甘薯为原料,制取氨化亚铁肥,探究其制备过程及作用原理。
(2)实验步骤
将莲藕或甘薯去皮后,切成小块,放入铁罐内,加入过量的氨水。
轻轻摇匀后,盖紧铁罐,用火源加热,使其沸腾,并不断搅拌,加热时间不少于20分钟。
待铁罐里的物质冷却后,加入量足以中和剩余氨水的盐酸,让其充分溶解。
用过滤纸将液体过滤,取得固态物质。
将获得的阳离子氨化亚铁化合物,按照使用方法使用。
3、肥料的填充、混合和喷施
(1)实验任务
掌握不同种类肥料的填充、混合和喷施方法。
(2)实验步骤
可选择混合氮肥、磷肥、钾肥、复混肥、有机肥等,分别进行填充、混合和喷施实验。
肥料的密度不同,需要根据肥料的种类,选择适当的填充口和填充方法。
利用天平进行称量,严格控制肥料施用量。
混合和喷施方法不同,需要根据肥料的特性,设计方案并详细实
践操作,例如氮肥不宜长時間泡水浸泡,复混肥不适宜过多混合。
同时,需要注意保护视野、防止误伤。
五、实验思考
本次实验通过化学肥料在农业中的应用为主题,引领学生深入认识化学肥料的种类、适用范围、使用方法和作用效果。
通过一系列实验步骤,使学生在实践探索中逐渐加深对于化学肥料的理解和认识。
在肥料的适用性、填充、混合和喷施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学生对于农业生产中的肥料运用,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六、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保护视力,不要观测时间过长,也不要观测过近;
2、肥料是易燃易爆的物品,禁止在火源旁边使用,使用后要妥善保管;
3、量筒、直尺,称量勺等实验器材要经过清洁消毒后再使用,避免杂质和污染;
4、实验结束后,要妥善清洁实验器材,尤其是肥料残留的化学物质,要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和其他生物造成危害。
七、实验评价
1、在中学化学课程中开展本实验,能够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更好地理解肥料的种类、适用范围、使用方法和作用效果。
2、本实验将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有机结合,既增强了实践能力,又巩固了基础知识。
3、通过本实验,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探究新知、创新和独立思考的积极性,让学生的思路更加开阔,思维更加灵活,编写实验报告能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升了学生的交际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