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城市做法图解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城市规划的衔接
排水设计不能强调快排,应渗蓄滞净用排并重;与水利 排涝脱节,是城市内涝的重要原因。
排水、涝防与规划的衔接 排水系统不仅仅与水利工程设施的衔接,也应是与城市 总体规划、用地规划和竖向规划的衔接。城市规划设计缺 少风险意识,河网密度不够或者城市竖向不合理,地表径 流入河不畅,导致城区内涝。
私宅绿化。
雨水花园
而广义的雨水花园则 可囊括具有调蓄和净 化雨水径流能力的下 沉式绿化设施。如下 图中的墨尔本爱丁堡 雨水花园,在调蓄的 同时运用生物净化手 段对径流进行阶梯式 处理,为其所在公园 提供了大量灌溉水。
• 和雨水花园具有相同功能的措施 还有生态滞留区。但较前者不同 的是,生态滞留区土壤对于工程 技术要求相当严格,对于土壤和 工程排水结构也都有明确的要求 ,并且根据位置的不同可分为生 态滞留带、生态树池、生态滞留 池等。如同下图街边生态滞留区 ,通过对街豁口将路面径流引流 至收水区进行蓄留。
VEGETATED ROOF 绿色屋顶
COMMERCIAL RAINWATER HARVESTING 雨水收集利用
RESIDENTIAL RAINWATER HARVESTING 住宅集雨设施
TREE BOX 集雨树箱
RAIN GARDEN 雨水花园
PERMEABLE PAVING 透水广场路面
“海绵城市” · 做法图解
•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 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 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 海绵城市建设应遵循生态优先等原则,将自然途 径与人工措施相结合,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 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 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 境保护。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应统筹自然降 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 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
手法使城市的排水能模拟自然对雨水的吸收、储 存、蒸发,使城市的排水系统遵循雨水循环规律
• 雨水花园是自
然形成的或人工 挖掘的浅凹绿地 ,被用于汇聚并 吸收来自屋顶或 地面的雨水,通 过植物、沙土的 综合作用使雨水 得到净化,并使 之逐渐渗入土壤 ,涵养地下水
雨水花园做为低 影响开发最为常 见的设计手段, 如今已延展出了 多种形式。狭义 的雨水花园仅为 规模有限、结构 简单的浅凹绿地 ,适用于小区或
1、雨水未经处理前不得随意 排入雨水管; 2、尽可能不用管道、暗涵排 水,daylight; 3、渗、滞、蓄、净、用、排 技术综合应用。 4、排水形式多样,草沟排水、 雨水花园、地表导流、透水铺 装、洪涝溢流及主干排水管道 等。 5、城市竖向及河道水系规划 是排水设计的重要内容。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 雨水进入管网系统之前需经过LID设施处 理,地表导流是重要的设计内容,多专业 共同协调,构建雨水收集、排放系统。
• 除了设于绿地的雨水管 理措施,在硬质地面可 以通过透水铺装实现雨 水渗透,或通过水渠和 沟槽将雨水引流至街道 附近的滞留设施中,净 化的雨水可以就地消化 于水景观中,打造互动 的亲水景观。
• 低影响开发措施 不仅在于地面, 屋面雨水的处理 也同样重要。在 承重、防水和坡 度合适的屋面打 造绿色屋顶,利 于屋面完成雨水 的减排和净化。
Problems on Urban Drainage and Flood Drainage
城市排水设计缺乏雨洪风险意识, 超标暴雨致使内涝成灾; 城市排水与防洪排涝脱节,
排涝与防灾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及城市竖向规划脱节, 仅靠单纯增大工程设施规模并不能完全解决城市内涝问题
与水利排涝的关系
产汇流过程不完全相同
1、雨水口不宜设在硬制铺装 上,道路、广场、小区内的雨 水口尽可能引入绿化带内;
溢流高度设置在最大储水深度处 排入下游的处理设施或者允许的排口 溢流方式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
雨水口设计
1、雨水口不宜设在硬制铺装上,道路、广场、小区内 的雨水口尽可能引入绿化带内;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
雨水口设计
Runoff generation and flow routing processes are not are not identical completely
市政排水
水利排涝
较小面积降雨 管道、渠道、泵站
处于汇流前段 封闭管渠,强调快排 超标降雨易产生积水
大区域排涝 河流、湖泊、涵闸、泵站
位于蓄排后段 开敞空间,能发挥蓄洪作用 具有抗短历时暴雨冲击的能力
2. 科学的城市 竖向
科学合理的城 市竖向将地表 径流引入河道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规划、竖向规划,规划设计城市排涝系统
增加水景 蓄洪 LID水质净化 城市景观
案例C: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
雨水进入管网系统之前需经过LID设施处理,地 表导流是重要的设计内容,多专业共同协调,构 建雨水收集、排放系统。
空隙的土壤中种草
碎石填空
“We Bring Engineering to Life”
• 假设比起调蓄下渗径流 ,更需要收集、输送和 排放径流的话,则可以 设置植草沟。植草沟为 横切面呈三角形或梯形 的带状下凹绿地,适用 于道路两旁绿化隔离带 等狭长地带。由于水流 速度相对较快,在植草 沟内应以石头铺于底部 防止土壤侵蚀。
• 如果植草沟的竖向坡 度较大超过4°,则应 设置消能坎减缓水流 ,可以根据风格设计 不同的消能坎。下图 中的消能坎为河中卵 石铺置而成。
SAND FILTER 砂滤装置(过滤重点污染源)
7. 海绵城市--案例A
• 低影响开发,其 主要是通过对雨 水的渗透、储存 、调节、传输、 截污净化等功能 有效地控制径流 总量、径流峰值 和径流污染。
• 如果说传统的城市开发斩断了雨水的自然循环路 线,那么低影响开发就是使用一系列景观与工程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 系统:
雨水进入管网系统之 前需经过LID设施处 理,地表导流是重要 的设计内容,多专业 共同协调,构建雨水 收集、排放系统。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 雨水口设计
1、雨水口不 宜设在硬制铺 装上,道路、 广场、小区内 的雨水口尽可 能引入绿化带 内;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 雨水口设计
2、雨水口收集能力要和城市内涝防治要求匹配,并具备放堵塞 能力。 建议一般设2个,稍有间距,高程错开。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 雨水口设计
3、进雨水口前的开口型式多样,保证过水能力
海绵城市----雨水收集系统: 雨水口设计
3、进雨水口前的开 口型式多样,保证过 水能力
道路径流进口处
底部排水Underdrain
城市排涝系统应与城市用地规划、城市竖向规划结合
Urban drainage system —— a combination of urban land-use planning and vertical planning
1. 合理的水面率和河网密度
河网密度不足的区域,低洼绿地、公园、广场、景观带等公共设施和用地都可 以作为城市排涝系统的蓄洪场所和行洪通道。
BIORETENTION CELL 街道生态调节池
INFILTRATION STRUCTURE 地下渗透储水结构
WET POND 湿地、池塘
CONSTRUCTED WETLAND 人工湿地
VEGETATED DETENTION BASIN 植被集雨盆地
VEG 如果说以上的几个 措施都更适用于绿 化空间较小的区域 ,那么渗透池则适 用于绿地面积较大 的开阔空间,渗水 池能有效地削减径 流峰值,补充地下 水。同时可以设计 为草坪绿地,在天 气晴朗的时候供居 民放松。
• 与渗透池规模相近 但功能不同的人工 湿地是对雨水调蓄 与净化的措施。其 可以将雨水花园、 植草沟等措施收集 的雨水进行集中净 化,与其他处理手 法一起形成多功能 的雨水调蓄系统, 打造怡人的湿地景 观
无底部排水
有底部排水
案例D:海绵城市 ---透水铺装
透水铺装有很多种(Inter-block)
什么样的铺装叫透水铺装?
透水铺装的种类
透水混凝土
透水沥青
“We Bring Engineering to Life”
透 水 混 凝 土 剖 面
透水铺装的种类
Plastic Reinforcing Grids (PG) 朔料模块
对于不适用绿色屋顶的 屋面,也可以通过排水沟 、雨水链等方式收集引导
雨水进行贮蓄或下渗
雨水桶是规模较小的雨水收集、沉淀、净化设施 ,设于地面之上用于住宅等建筑密度较低的区域
在建设密度较高的区域可以设置位于地下的储水箱。
特制的可渗透地下水箱在储水的同时也具有被动收水的功能。
•
案例B: 海绵城市--城市排水防涝存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