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炎湿疹荨麻疹-精品医学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⑤ 杀虫剂及除臭剂;
⑥ 各种化工原料(添加剂)如汽油、油漆、 机油、染料等。
分类
• 根据发病机制不同分为: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原发性刺激) (变态反应) • 根据病程分为: 急性接触性皮炎 亚急性接触性皮炎 慢性接触性皮炎
发病机制
(一)、刺激性接触性皮炎的共同特点
1. 引发物质本身具有刺激性或毒性,可直接损 害皮肤粘膜,任何人接触后均可发病;
乳房湿疹
乳房湿疹
乳房湿疹
特殊类型湿疹
3.外阴、阴囊和肛门湿疹:
• 局部瘙痒剧烈,常因过度搔抓、热水烫洗而呈 红肿、渗出、糜烂,长期反复发作可慢性化, 表现为局部皮肤苔藓样变。
阴囊湿疹
特殊类型湿疹
4.钱币状湿疹:
• 好发于四肢。皮损为密集小丘疹和丘疱疹融合 成的圆形或类圆形的钱币状斑片,境界清楚, 直径1~3cm大小;
诊断
主要根据病史和典型皮损: 1.有特殊接触史,皮损常局限于接触部位 2.皮损有一定形态,境界清楚 3.去除接触物,适当处理后皮损可很快消 退 4.斑贴试验(patch test)是诊断接触性 皮炎的最简单、可靠的方法
斑贴试验
斑贴试验
治疗
(一)治疗原则:
寻找病因,脱离接触物,积极对症处理
(二)全身治疗:
皮炎湿疹类皮肤病
一、接触性皮炎 二、湿疹 三、荨麻疹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
定义: 皮肤或黏膜单次或多次接触外源性物
质后,在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 症性反应。表现为红斑、肿胀、丘疹、 水疱、甚至大疱。
病因及发病机理
• 病因可分为
• 原发性刺激物和接触性致敏物
• 接触性皮炎两类: 1.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2.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化妆品皮炎
化 妆 品 皮 炎
发生部位与常见接触物
• 头面:染发剂、眼镜架、化妆品、植物 花粉等
• 颈:衣领或围巾中染料、项链等 • 腋:除臭剂、除汗剂、消毒剂等 • 躯干:衣料、洗涤剂、肥皂、金属扣等
• 臀、阴部:漆便桶、染色裤、避孕用具 • 手、腕: 橡胶手套、肥皂、洗涤剂、手
表带 • 脚:染色袜、塑料鞋等 • 关节部位:止痛膏药、药水
湿疹
概述
• 湿疹为一定义含糊的用词,它源于古希腊单词 eczema,原意为沸腾或沸溢,指一些病因不 明的急性、慢性皮肤炎。包括皮肤出现红斑、 丘疱疹、渗出、结痂的急性皮炎状态;继之丘 疹、脱屑、苔藓化、色素沉着或色素减退等慢 性过程。
• 随着人们对皮肤病的认识不断深入,大部分病 因明确的皮炎,则常常命名为某某皮肤病,如 接触性皮炎,一些病因不清楚或病因比较复杂 时,仍沿用湿疹一词。
临床表现
3.化妆品皮炎(cosmetic dermatitis)
• 由接触化妆品所致的急性、亚急性和慢性皮炎。 主要过敏原系化妆品中的成份,如香料。轻者 表现为红肿丘疹,重者可在红斑基础上出水疱, 甚至泛发全身。
4.空气源性接触性皮炎
• 空气中的化学悬浮物可能导致暴露部位,特别 是上眼睑,面部的急性和慢性皮炎。喷雾剂、 香水、化学粉尘、植物花粉为可能的来源。
接触性皮炎
接触塑料
临床表现
(二)亚急性和慢性接触性皮炎
1. 接触物的刺激性较弱、浓度较低,长期反复接 触后发病;
2. 皮损轻度红斑、丘疹,境界不清楚,或局部呈 慢性湿疹样改变,变现为增生及苔藓样变。
接触金属表链
接触金属镜托
接触金属镜托
接触金属扣
接触金属扣
接 触 金 属 耳 环
临床表现
• 接触物本身并无刺激性
• 多数人接触后不发病
• 少数人接触后经过一定时间的潜伏期,在接触 部位的皮肤、黏膜发生超敏反应性炎症。
1. 动物性的:动物的毒素,昆虫的毒毛,如斑蝥、 毛虫等。
2. 植物性的:有些植物的叶、茎、花、果等,常 见者有漆树、荨麻、橡树、豕草、银杏、补骨 脂、猫眼草、某些菊科和报春花属、少数瓜果、 蔬菜、花粉等。
1. 食物 以鱼虾、蟹、蛋类最常见 2. 药物 许多药物易引起机体的变态反应导致
本病,常见的有青霉素、血清制剂、各种疫 苗、痢特灵、磺胺等。 3. 感染 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 4. 物理因素 如冷、热、日光、摩擦及压力等 物理性刺激。
• 又称淤积性皮炎或郁积性皮炎。 • 由于下肢静脉曲张血液回流障碍引起。 • 表现为局限性棕红色斑片,表面有密集
的丘疹、丘疱疹、糜烂、渗出,瘙痒明 显。
诊断
(一)急性期: 1.多形性皮损 2.有渗出倾向 3.瘙痒剧烈 4.对称分布 (二)慢性期: 1.急性湿疹史 2.苔藓样变
湿疹口诀
一多二痒三对称, 屈侧多发界不清, 男女老少皆可患, 不留瘢痕可再发。
• 急性期潮红、渗出明显,慢性期皮损肥厚、色 素增加,表面覆有干燥鳞屑,自觉瘙痒剧烈。
钱币状湿疹
钱币状湿疹
特殊类型湿疹
5.干燥性湿疹
• 又称裂纹性湿疹或皮脂缺乏性湿疹。 • 好发于四肢,特别是老年人胫前,表现为红斑、
干燥、脱屑及细小皲裂。 • 气候干燥、寒冷或过度烫洗加重。
特殊类型湿疹
6.淤积性湿疹
丘疱疹,严重时出现水疱,偶可发生组织坏 死; 4.患部常有瘙痒或灼痛感; 5.少数严重病例可有全身反应。
接 触 强 酸
染 发 皮 炎
染发皮炎Βιβλιοθήκη 接 触 膏 药接 触 膏 药
接 触 膏 药
接触清凉油
接触药水
接 触 性 皮 炎
接 触 蜂 胶
接触腰带
接 触 松 紧 带
接触药膏
接触性皮炎
1.红斑基础上有针头到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疱疹, 严重时有小水疱,常融合成片,境界不清楚
2.皮疹分布对称,多见于面、手足等外露部位, 严重者可弥漫全身
3.自觉瘙痒,常因搔抓形成糜烂面,有明显渗出 4.如继发感染,则出现相应表现
急 性 湿 疹
急性湿疹
急性湿疹
急性湿疹
临床表现
(二)亚急性湿疹(subacute eczema) 1.红肿及渗出减轻,但仍有少量皮损,呈
局肥厚性损害可用糖皮质激素作局部皮 内注射
荨麻疹
荨麻疹
定义:
•由于皮肤粘膜小血管扩张及渗透性增加 而出现的一种局限性水肿性反应,主要 表现为边缘清楚的红色或苍白色的瘙痒 性皮损即风团。
•本 病 较 常 见 , 有 15%-20% 的 人 一 生 中 至少发作过一次荨麻疹。
病因
荨麻疹的病因复杂,大多数患者不能找到 确切原因。常见的病因如下。
1.抗组胺药 2.维生素C及钙剂:可降低血管通透性,与抗 组胺药有协同作用 3.重型可酌情应用糖皮质激素。
治疗
(三)局部治疗:
1.急性期: 红肿明显选用炉甘石洗剂,渗出多时 可采用溶液湿敷疗法。
2.亚急性期: • 有少量渗出时用湿敷剂或糖皮质激素糊剂、氧
化锌油; • 无渗液时用糖皮质激素霜剂等; • 有感染时加用抗生素如新霉素、莫匹罗星。 3.慢性期:选用软膏。
鉴别诊断
1.急性湿疹和急性接触性皮炎的鉴别
(1)病因 (2)发好部位 (3)皮损特点 (4)自觉表现 (5)病程 (6)班贴试验
鉴别诊断
2.慢性湿疹与慢性单纯性苔藓的鉴别 (1)病史 (2)病因 (3)好发部位 (4)皮损特点 (5)演变
鉴别诊断
3.手足湿疹与手足癣的鉴别 (1)好发部位 (2)皮损性质 (3)甲损害 (4)真菌镜检
治疗
(一)一般治疗 • 避免各种可疑刺激,避免过度洗烫,消
除体内可疑病灶 (二)内服药治疗 1.抗炎、止痒 2.包括抗组胺药、镇静安定剂的应用 3.有合并感染者,加用抗生素
治疗
(三)外用药治疗 1.急性期:无渗液或渗出不多者用氧化锌
油,渗出多者硼酸溶液湿敷 2.亚急性期:糖皮质激素乳剂、糊剂 3.慢性期:软膏、硬膏、涂膜剂,顽固限
暗红色 2.可因再次暴露于新的刺激而导致急性发
作或加重 3.如经久不愈,则发展为慢性湿疹
亚 急 性 湿 疹
亚急性湿疹
亚急性湿疹
亚急性湿疹
亚急性湿疹
亚急性湿疹
亚急性湿疹
亚 急 性 湿 疹
临床表现
(三)慢性湿疹(chronic eczema) 1.由急性湿疹及亚急性湿疹迁延而成 2.患部皮肤肥厚,表面粗糙,呈苔藓样变,
病因
1. 刺激性接触性皮炎
接触物质本身具有刺激性或毒性,可直接损害 皮肤粘膜。任何人接触后均可发生皮炎。
▪ 接触物刺激性强,如强酸(硫酸、硝酸、盐 酸)、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 钙):接触后在短时间内发病;
▪ 接触物刺激性弱,如肥皂、有机溶剂:一定 浓度下较长时间接触后发病。
病因
2. 变应性接触性皮炎
湿疹
定义:
• 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 皮炎症。病因复杂,一般认为与变态反 应有关。临床上急性期皮损以丘疱疹为 主,有渗出倾向,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 主,易反复发作。
• 湿疹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大概 占所有皮肤病的1/4。
病因
尚未明确,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一)内部因素
1.慢性感染病灶:慢性胆囊炎、扁桃体炎、肠 寄生虫病 2.内分泌及代谢改变:月经紊乱、妊娠等因素 3.血液循环障碍:小腿静脉曲张(郁积性皮炎) 4.神经精神因素:精神紧张、过度疲劳 5.遗传因素:即过敏素质
• 当致敏后的个体再次接触致敏因子,即 进入二次反应阶段(激发期)。此时致敏因 子仍需先形成完全抗原,再与已经特异 致敏的T淋巴细胞作用,一般在24~48小 时内产生明显的炎症反应。
临床表现
(一)急性接触性皮炎
1.起病较急; 2.皮损发生部位与接触部位一致,境界清楚; 3.典型皮损为境界清楚的红斑,其上有丘疹、
3.化学性的:这是接触性皮炎的主要病因,多 数属变态反应性,少数属原发刺激性:
① 金属及其制品如镍、铬;
② 日常生活用品如肥皂、洗衣粉、洗涤剂、 清洁养护产品、皮革、塑料及橡胶制品等;
③ 化妆品(芳香化合物、防腐剂)、染发剂 (对苯二胺)等;
④ 外用药如红汞、碘酊、磺胺及抗生素软膏、 清凉油、风油精等;
• 向表皮一真皮交界处移动,并使T淋巴细 胞致敏,后者移向局部淋巴结转化为淋 巴母细胞,进一步增殖和分化为记忆T淋 巴细胞和效应T淋巴细胞,再经血流播及 全身。
• 上述从抗原形成并由朗格汉斯细胞递呈 给T淋巴细胞,到T淋巴细胞增殖、分化 以及向全身播散的整个过程,称为初次 反应阶段(诱导期),大约需4天时间。
一定潜伏期,首次接触后不发生反应,经过 1~2周后如再次接触同样致敏物才发病; 3. 皮损往往呈广泛性、对称性分布,易反复发 作; 4. 皮肤斑贴试验阳性。
• 这类物质通常为半抗原
• 与皮肤表皮细胞膜的载体蛋白以及表皮 内抗原递呈细胞即朗格汉斯细胞表面的 抗原结合
• 形成完全的抗原复合物
• 朗格汉斯细胞携带此完全抗原
病因
(二)外部因素
1. 食物:鱼、虾、牛羊肉 2. 吸入物:花粉、屋尘螨、微生物 3. 生活环境:日光、炎热、干燥 4. 动物皮毛 5. 化学物质:化妆品、肥皂、合成纤维
临床表现
根据病程和临床特点: •急性湿疹 •亚急性湿疹 •慢性湿疹 •特殊类型湿疹
临床表现
(一)急性湿疹(acute eczema)
有色素改变 3.多对称发病 4.病情迁延,易反复发作
慢性湿疹
慢 性 湿 疹
慢 性 湿 疹
慢性湿疹
慢 性 湿 疹
特殊类型湿疹
1.手部湿疹:
• 手部接触外界各种刺激的机会较多,故湿疹发 病率高,但一般很难确定确切病因。
• 多数起病缓慢,表现为手背、手指等处的干燥 暗红斑,局部浸润肥厚,边缘较清楚,冬季常 形成裂隙。除特应性素质外,某些患者发病还 可能与职业、情绪等因素有关。
手部湿疹
手部湿疹
手部湿疹
手部湿疹
手部湿疹
手部湿疹
手部湿疹
特殊类型湿疹
2.乳房湿疹:
• 多见于哺乳期女性。表现为乳头、乳晕、乳房 暗红斑,其上有丘疹和丘疱疹,边界不清楚, 可伴糜烂、渗出和裂隙;
• 可单侧或对称发病;瘙痒明显,发生裂隙时可 出现疼痛。
• 仅发生于乳头部位者称为乳头湿疹。
(三)常见特殊类型
1.尿布皮炎(diaper dermatitis)
• 尿布更换不勤,产氨细菌分解尿液产生较多 的氨刺激皮肤引起皮炎,多见于婴儿,皮损 呈大片潮红,形态与尿布包扎方式一致。
2.漆性皮炎(dermatitis rhus)
• 接触油漆,或接触其挥发性气体引起致敏, 多见于外露部位,变现为潮红、水肿,自觉 瘙痒及灼热感。
2. 无一定潜伏期,病情轻重与刺激物性质、浓 度、接触时间长短有关,也与个体年龄、性 别、部位、有无皮肤疾病及环境因素有关;
3. 皮损多限于直接接触部位,境界清楚; 4. 停止接触后皮损可消退。
发病机制
(二)、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共同特点
1. 接触物为致敏因子,属于Ⅳ型变态反应; 2. 大多数人接触后不发病,仅少数人发病,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