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简答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简述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

答:生理特点: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病理特点:发病容易,传变迅速;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2.简述呕吐的病机及治则。

答:总属胃失与降,气逆于上。

治法先宜祛除病因,结合与胃降逆为其总的治则。

3.如何鉴别过敏性紫癜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答:过敏性紫癜: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等,或服食某些致敏食物、药物等诱因。

紫癜多见
于下肢伸侧及臀部、关节周围。

为高出皮肤的鲜红色至深红色丘疹、
红斑或荨麻疹,大小不一,多呈对称性,分批出现,压之不退色。


伴有腹痛、呕吐、血便等消化道症状,游走性大关节肿痛及血尿、蛋
白尿等。

血小板计数,出血、凝血时间,血块收缩时间均正常。

应注
意定期检查尿常规,可有镜下血尿、蛋白尿。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皮
肤粘膜见瘀点、瘀斑。

斑点多为针尖样大小,一般不高出皮面,多不
对称,可遍及全身,但以四肢及头面部多见。

可伴有鼻衄、齿衄、尿血、便血等,严重者并发颅内出血。

血小板计数显著减少,急性型一
般低于20X109/L, 慢性型一般在3OX1O9/L~8OX1O9/L之间。

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束臂试验阳性。

4.简述单纯型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特征。

答:-单纯型肾病为肾病综合征的临床类型之一,常具四大特征:(1)
全身水肿;(2)大量蛋白尿;(3)低蛋白血症;(4)高脂血症。

其中以大量蛋白尿与低蛋白血症为必备条件。

5.试述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与正常顽皮儿童、多发性抽搐症的区别。

答: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是一种较常见的儿童时期行为障碍性疾病,以注意力不集中、自我控制差,动作过多、情绪不稳、冲动任性,伴有学习困难,但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为主要临床特征。

正常顽皮儿童:虽有时出现注意力不集中,但大部分时间仍能正常学习,功课作业完成迅速。

能遵守纪律,上课一旦出现小动作,经指出即能自我制约而停止。

多发性抽搐症:是一种以运动、言语与抽搐为特点的综合征,常见头部、躯干、上下肢小抽动。

并有喉部发出奇特鸣叫声,或有骂人语言。

6.简述哮喘的病因病机。

答:哮喘的病因既有外因,也有内因。

内因责之于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导致痰饮留伏,隐伏于肺窍,成为哮喘之夙根。

外因责之于感受外邪,接触异物、异味以及嗜食咸酸等。

哮喘发作,每因外因引动伏痰,痰气交阻于气道,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
击,气机升降不利,以致呼吸困难,气息喘促,喉间痰鸣哮吼,发为
哮喘。

7.简述慢惊风的的治疗原则答:治疗大法以补虚治本为主,常用的法则有温中健脾、温阳逐寒、育阴潜阳、柔肝息风。

8.生理性胎黄与病理性胎黄的鉴别:答案:生理性胎黄与病理性胎黄的鉴别:
生理性胎黄:大多在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高峰,足月儿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第三周才消退,除有轻微食欲不振外,一般无其他临床症状。

病理性胎黄:出现时间或早或迟,有在生后1天内出现,也有在生后2-3周方见,发展快,程度重,持续时间长,伴有精神萎靡,纳呆及相关症状,黄疸不会自行消退,病情较重,预后欠佳。

9.疳的含义:
答案:疳的含义:“疳”之含义,自古有两种解释:其一曰“疳者甘也”,是指小儿恣食肥甘厚腻,损伤脾胃,形成疳证;其二曰“疳者干也”,是指气液干涸,形体羸瘦。

前者言其病因,后者述
其病机及主证。

10.简述泄泻的治疗原则。

答:泄泻治疗,以运脾化湿为基本原则。

实证以祛邪为主,根部不
同证型分布治以清肠化湿、消食导滞、祛风散寒。

虚证以扶正为
主,分别治以健脾益气,温补脾肾。

泄泻变证,总属正气大伤,分别治以益气养阴、酸甘敛阴,护阴回阳、救逆固脱。

本病除内服药外,还常使用推拿、外治、针灸等法治疗。

12.各证型泄泻
答:湿热泻大便水样,量多次频,气味秽臭。

风寒泻大便清稀,中多泡沫,臭气不甚。

伤食泻大便稀溏,夹有不消化食物残渣。

脾虚泻大便稀溏,多于食后作泻,色淡不臭。

脾肾阳虚泻久泻不止,大便清稀,完谷不化。

13.简述单纯型肾病综合征的诊断要点。

答:全身水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

其中以大量蛋白尿与低蛋白血症为必备条件。

14.如何归纳小儿指纹的辨证纲要(病理意义)? 答:浮沉分表里,红紫辨寒热,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

15.如何理解小儿“脾常不足,肺常不足”
答:脾胃后天之本,主运化水谷精微,为气血生化之源,小儿发育迅速,生长旺盛,对营养精微需求较成人相对为多,但小儿脾胃薄弱,饮食稍增,即易引起运化功能失常,故脾常不足;肺主一身之气,外合皮毛,肺脏娇嫩,则卫外不固,而易为外邪所侵,肺之气赖脾之精微而充养,脾胃健旺,则肺卫自固,而小儿脾亦不足,故肺气亦弱,二者均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的表现。

16.试述紫癜的辨证要点答:首先辨虚实:根据起病、病程、紫癜颜色等辨虚实。

起病急,病程
短,紫癜颜色较鲜明者多属实,起病缓慢,病情反复,病程缠绵,紫癜颜色较淡者多属虚;辨轻重:根据出血量的多少及是否伴有肾脏损害或颅内出血等作为判断轻重的依据,凡出血量少者为轻症,出血严重伴大量便血、血尿、明显蛋白尿,或头痛、昏迷、出处等均为重症;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过敏性紫癜:早期多为风热伤络、血热妄行,常兼见湿热痹阻或热伤胃络,后期多见阴虚火炎或气不摄血。

血小板减少型紫癜:急性型多为血热妄行,慢性型多为气不摄血或阴虚火炎。

17.试述痄腮主要症状的产生机制
答:痄腮的常证:风温邪毒从肌表口鼻而入,侵犯足少阳胆经,少阳受邪,热毒循经上攻腮部,与气血相搏,气滞血郁,运行不畅,凝滞腮颊,故局部漫肿、疼痛。

热甚化火,出现高热不退,烦躁头痛。

经脉失与,机关不利,故张口、咀嚼困难;变证: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互为表里,热毒炽盛,正气不支,邪陷厥阴,扰动肝风,蒙蔽心包,可出现高热不退、昏迷、抽搐等症。

足厥阴肝经循少腹络阴器,邪毒睾窜腹,则可伴有睾丸肿痛,或少腹疼痛;肝气乘脾,可出现上腹疼痛等症。

18.试试肺炎喘嗽痰热闭肺证、毒热闭肺证的证治。

答:痰热闭肺
证,症状:发热较急,气喘,鼻煽,喉间痰鸣,发热,烦躁不安,重
症见面口唇青紫发绀,两胁煽动,摇身摆肚,舌淡嫩或带紫色,苔白
腻而厚,脉滑数。

治法:清热涤痰、开肺定喘,方药:葶苈大枣泻肺汤与五虎汤;毒热闭肺证,症状:高热炽盛,咳嗽剧烈,气急鼻煽,涕泪俱无,鼻孔干燥如烟煤,面赤唇红,烦躁口渴,溲短便秘,舌红而干,苔黄腻,脉浮数滑大。

治法:清热解毒、泻肺开闭,方药:黄连解毒汤与三拗汤19.为什么小儿易动脐风?答:小儿肝常有余,同时神识未发,由于脏腑经络柔嫩,精气未充,感邪之后,邪气易化火化热,内陷心肝,引动脐风。

同时小儿筋脉未盛,气血未充,加之纯阳之体,病易化热,耗伤气血津液,筋脉失养,而使虚风内动。

20.如何鉴别厌食与食积?
答:两者均为脾胃病症,同有食欲不振表现。

但食积为乳食停积中脘所致,可见嗳气酸腐,大便酸臭,脘腹胀痛。

厌食为长期食欲不
振,厌恶进食为特点,可伴见面色少华,形体偏瘦等。

21.简述肺炎喘嗽的治疗原则
答:治疗原则为宣肺定喘,清热化痰。

若痰多壅盛者,首先降气涤
痰;喘憋严重者,治以平喘利气;气滞血瘀者,治以活血化瘀;病久气阴耗伤者,治以补气养阴,助正达邪;出现变证者,随症施治。

22.简述小儿暑温出现抽风的病理机制
答:小儿暑温初起,外感暑温邪毒,暑邪伤人,易于化热化火,伤津耗液,火热动风,发为抽搐,是为实证。

病至后期,正虚邪恋,津液耗伤,阴虚风动,血不养筋而见抽风不止,此为抽风之虚证。

23.慢惊风土虚木亢证与阴虚风动证的证治有何不同?
答:土虚木亢证是因脾阳亏虚,肝克木克土而引起肝风,证见形神疲惫,面色萎黄,四肢不温,大便稀溏,抽出无力,舌质淡,苔白,脉沉弱,可用缓肝理脾汤加减,以温运脾阳,扶土抑木。

阴虚风动证,是因肝肾阴亏,造成血不养筋,水不涵木,筋脉拘挛,阴虚风动,证见身体消瘦,手足心热,肢体拘挛,时或抽搐,舌降苔剥,脉沉细数,可用大定风珠加减,以育阴潜阳,滋水涵木。

24.简述注意力学缺陷多动症的诊断要点
答:1、注意力涣散,上课思想不集中,坐立不安,喜欢做小动作,
活动过度,做事粗心大意,不能按要求做事,经常忘事;2、情绪不稳,冲动任性,动作笨拙,学习成绩低于同龄同学,但智力正常;3、翻手试验、指鼻试验、指-指试验阳性;4、多见于学龄期儿童,男性多于女性。

25.小儿暑温与癫痫均可出现抽搐,其病理机制有何不同?临床鉴别答:1、小儿暑温,为外感暑温邪毒所致,本病初起,暑邪伤人,易于
化火化热,伤津耗液,火热动风,发为抽搐,是为实证,病至后期,正虚邪恋,津液耗伤,阴虚风动,血不养筋而见抽风不止,是为虚证。

小儿暑温之抽搐常伴持续高热、昏迷等症(风、热、痰三证并见),其发病有明显季节性,多见于盛夏,神经系统检查有不
同程度的脑膜刺激征,外周血管、脑脊液检查等有助于诊断。

2、癫
痫之抽搐,多为内外诸因导致风痰上涌,邪阻心窍,内乱神明,外闭经络而致,因痰有聚散,风有动静,故发作无常,临床表现为突发性、反复性与自然缓解性,脑电图检查可出现痫性放电。

26.试述小
儿寒性哮喘的证治
答:1、症状:咳嗽气喘,喉间有哮鸣音,痰多白沫,形寒无汗,鼻流清涕,四肢欠温,面色晦滞,舌淡红,苔白腻,脉浮滑。

2、治
法:温肺散寒、化痰定喘。

3、方药: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加减
27.哮喘重症的西医处理要点
答:1、平喘(茶碱类药物、拟肾上腺素类、肾上腺皮质激素);
2、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3、吸氧与控制心力衰竭;
4、控制感染。

28、变蒸的规律性
答:小儿自出生起,32日为一变,两小变为一小蒸,十变五小蒸,历
时320天,小蒸完毕。

小蒸之后是大蒸,前两个大蒸各64日,第三
个大蒸128日,历时576日,变蒸完毕。

29、哮喘的治疗原则
答:发作期当攻邪以治标,治肺为主,分辨寒热虚实而随证施治;缓解期当扶正以治其本,调其肺脾肾等脏腑功能,消除伏痰夙根。

30、泄泻与痢疾的鉴别
答:泄泻是以大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如水样为特征的小儿常见
病,可伴有恶心、呕吐、腹痛、发热、口渴等症;痢疾,急性起病,便次频多,大便稀,有黏冻脓血,腹痛明显,里急后重。

31、泄泻的病因病机
答:病因:感受外邪、伤于饮食、脾胃虚弱、脾肾阳虚;病机:脾胃运化失常,清浊相干并走与大肠;
32、惊风八候答:1、搐:肘臂伸缩;2、搦:十指开合;3、掣:势如相搏;4、颤:手足头身动摇;5、反:颈项强直、角弓反张;6、引:手若挽弓;7、窜:目珠斜视、或左或右;8、视:直视似怒、露睛不活。

33、急性肾小球肾炎与肾综的鉴别
答:肾综是以大量蛋白尿为主,且版低蛋白血症及高脂血症,浮肿为指陷性;急性肾炎则以血尿为主,蛋白尿为一过性且消失早,浮肿多
为非指陷性。

34、麻疹的治疗原则
答:麻为阳毒,以透为顺,以清为要,顺证治疗以“麻不厌透” “麻喜清凉”为基本原则,初热期麻毒郁表,治以解表透疹为要;出疹期麻毒炽盛,治以清热解毒为主;没收期邪毒已退,正气亦伤,治以养阴清热为主,总之,麻疹的治疗,以透疹达邪、清凉解毒为要,透疹勿辛散耗津伤液,清解忌苦寒伤正,养阴须慎防滋腻留邪。

逆证的治疗,循透疹、解毒、扶正的原则。

35、猩红热治疗原则
答:治疗以清热解毒、清利咽喉为基本原则,结合邪之所在而辨证论治。

病初时邪在表,宜辛凉透表、清热利咽;出疹期毒在气营,宜清气凉营、泻火解毒;恢复期疹出伤阴,宜养阴生津。

36、水痘的诊断要点答:1、起病2-3周钱有水痘接触史;2、周身可见疱疹,以躯干部为主。

3、疱疹呈椭圆形,大小不一,内含水液,周围红晕,常伴有瘙痒,结痂后不留瘢痕。

4、皮疹分批出现,在同一时期,皮疹、疱疹、干痂并见。

37、百日咳的治疗原则答:治疗原则:涤痰清心、泻肺降逆。

初咳期以温散祛寒宣肺、疏风清热宣肺为主;痉咳期以涤痰清气、泻肺清热
为主;恢复期以养阴润肺、益气健脾为主。

本病不可妄用止涩药,以防留邪为患。

痉咳期痰火证居多,不可过早用滋阴润肺之药,以防痰火不清,病情迁延不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