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围手术期护理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嚴重時腕、足痙攣
喉及膈肌痙攣 、窒息
並發症觀察及護理
處理:
10%葡萄糖酸鈣或氯化鈣靜推/靜滴
口服補鈣:鈣爾奇、羅鈣全、葡萄糖酸鈣 術後監測血Ca、Mg、P、PTH、CT
飲食:適當限制瘦肉、蛋黃、魚類等含磷 較高的食物
甲狀旁腺移植
並發症觀察及護理
五、甲狀腺危象
原因 ➢ 術前準備不充分,甲亢症狀未控制 ➢ 術中擠壓甲狀腺使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 發生時間 危象多發生在術後12-36h 臨床表現 高熱(T>39),脈 速(P>120次/分),大汗,精神
特殊臨床表現
髓樣癌:
• 起源於濾泡旁細胞
• 癌腫能分泌降鈣素、5-羥色胺,生長抑素、 前列腺素及其他多種激素和物質
• CEA升高
• 出現腹瀉、心悸、臉面潮紅和血鈣降低 等症狀
診斷檢查
觸診 :甲狀腺、頸部淋巴結
甲狀腺腫大可分三度: Ⅰ度:不能看出腫大但能觸及者; Ⅱ度:能看到腫大又能觸及,但在胸鎖乳突肌以內者
甲狀腺圍手術期護理
課程目標
說出甲狀腺癌的分類,表現及治療方法
說出甲狀腺術前術後的主要護理要點
80分鐘
闡述甲狀腺術後並發症、原因、表現和處理
通過個案識別並正確處理臨床中出現的並發症 闡述I-131治療的原理、護理要點
常見外科治療甲狀腺疾病
甲狀腺腺瘤
結節性甲狀腺腫 甲狀腺功能亢進 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
• 一年後每6個月檢查一次 • 正常兩年後一年檢查一次
術後隨訪
• 髓樣癌患者測降鈣素濃度 • 胸部X光檢查 • 骨密度
拔管後
案例分析
患者,王某,36歲,男性,因體檢發現甲 狀腺腫塊一周,現為行手術治療求診。 查體:左側甲狀腺觸及一約小核桃大小 腫 塊,質硬,無壓痛,隨吞咽上下移動, 主 訴無不適,測得P72次/分,R18次/分, BP120/80mmHg, 胃納睡眠一般。
• 適應症: 乳頭狀癌、濾泡狀腺癌術後輔助治療
• 時間: 甲狀腺癌術後四至六周 治療前先行甲狀腺ECT檢查,制定治療方案
I-131治療前准備
➢停服含碘食物、藥物一月:如胺碘酮、 海帶、紫菜等,吃無碘鹽
➢停服甲狀腺素片一月
治療後注意事項
治療後1-2天可能出現頭痛、無力、納差、腹脹; 頸前區疼痛、水腫,嚴重者引起窒息。
Ⅲ度:超過胸鎖乳突肌外緣者。
診斷檢查
血清甲狀腺功能及 TG 甲狀腺B超 :出現鈣化灶 甲狀腺核素掃描 針 吸病理學檢查 血清降 鈣素
治療
➢ 外科手術治療
➢ 內分泌治療 ➢ 放射性核素治療
手術治療
類型
手術方式
微小癌 采用甲狀腺一側葉切除+同側頸清
乳頭狀癌 一般采用甲狀腺全切+同側改良選擇性頸淋 巴 清掃術
如發生呼吸困難,床邊拆除縫線,敞開切 口,清除血腫。未改善予立即予氣管切開
案例分析
• 如該患者需急診手術,如何轉運?
• 醫生護士陪同,攜帶氧氣枕,呼吸 皮囊,多參監護儀,氣切包
案例分析
患者在全麻下行血腫清除術後回病房,一般情況穩 定,恢復良好。術後第2天清晨,患者家屬跑來告 訴護士,病人剛剛起床洗漱後出現顏面四肢麻木 明顯,雙手痙攣。
治療後可出現唾液腺炎,一周內口腔經常含酸性食 物。
多飲水,及時排空大小便。 治療後四周內禁服含碘食物。 四天後繼續服用甲狀腺素片。 治療後四周內單獨居住,女性1年內不可懷孕
不安,躁動、甚至譫妄昏迷,常伴有嘔吐,腹瀉
並發症觀察及護理
護理
絕對臥床休息
嚴密監測生命體征、神志和病情變化,記錄I/0 避免不良刺激,保持病人安靜 給予氧氣吸入 建立靜脈通路 物理降溫,體溫控制在38℃以下 按醫囑正確用藥
並發症觀察及護理
治療
抑制TH合成:首選PTU 抑制TH釋放:碘劑
濾泡狀癌 一般采用甲狀腺全切除或+同側頸清
髓樣癌 一般采用甲狀腺全切除+雙側改良選擇性頸 淋 巴清掃術
未分化癌 氣管切開,采用化療和放療綜合治療
甲狀腺術前護理
一、完善術前檢查
一般術前檢查:CXR、EKG、常規化驗 甲狀腺及頸部淋巴結B超
甲狀腺功能、 TGAb TPOAb TG PTH CT 五官科會診檢查聲帶功能 頸部CT、甲狀腺ECT BMR測定
飲食:避免進食鴿子,甲魚,火腿,以免疤痕增生 活動:指導頸部活動,以免疤痕攣縮。 藥物:服甲狀腺素片,早餐前空腹服用
術後隨訪
良性甲狀腺疾病
術後1月複查甲狀腺功能
術後隨訪
甲狀腺癌
• 在手術及放射性碘治療後一年內,應每3個月檢查 一次血中甲狀腺素(T4或free T4 )、TSH及甲狀腺 球蛋白濃度。
並發症觀察及護理
三、喉上神經損傷
表現:外支(運動支):聲帶松弛、聲調低鈍 內支(感覺支):喉部黏膜感覺消失, 誤咽、飲水嗆咳
處理:心理安慰,理療,藥物營養神經 飲食指導:坐起進食,進食半流質 或半固體食物
並發症觀察及護理
四、手足抽搐
原因:術中甲狀旁腺損傷或其血供受累 表現: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
肢端或口周麻木
問病人發生了何種併發症?如何處理?
案例分析
低鈣抽搐
報告醫生,按囑檢測血鈣,補鈣 心理護理,注意呼吸情況,必要時心電監護, 吸氧
延伸思考
手足抽搐一定是低鈣引起的嗎?
除神經系統疾病外,有哪些情況可 能會引起手足麻木抽搐?
放射性同位素碘治療
• 機理: 乳頭狀癌、濾泡狀腺癌細胞攝取I-131後受 到其衰變過程中β射線的集中照射,癌細胞死亡, 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手術結紮
並發症觀察及護理
大出血和空氣栓塞
原因:頸部大血管損傷 氣胸 原因:頸部淋巴清掃術引起胸膜頂損傷
並發症觀察及護理
十、十一、十二對顱神經損傷
頸交感幹損傷
表現:胃腸功能紊亂,肩部疼痛,手臂上抬 無力,舌運動障礙,大小眼症
出院宣教
切口:采用生物膠粘合切口,術後不需拆線 。所用 切口區減張紙條術後第十天時自行小心揭除 。術後 十天時切口可以經水 ,忌用肥皂和毛巾擦洗 。術後 頸部局部硬結2-3個月消退
降低血TH濃度:血漿置換;血液透析; 降低組織對TH的反應:心得安,利血平 拮抗應激:糖皮質激素 對症治療:如抗感染;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吸氧、 降溫;抗心衰、抗休克治療等。
並發症觀察及護理
六、頸清術後並發症
乳糜漏 原因:頸淋巴清掃時損傷胸導管或右淋巴導管 臨床表現: 引流量增多:開始為淡黃色,繼而為乳白色。 引流量:100ml---700ml。 發生時間:頸淋巴清掃術後2—3天。 治療:持續負壓引流;局部加壓包紮;低脂或無脂飲食;
呼吸改善
呼吸未改善
急診手術止血
喉部有 痰鳴音
吸痰
高調的雞 鳴樣呼吸 音(氣管 塌陷)
呼吸未 改善
進行性呼 吸困難 (喉頭水 腫)
激素治療
未緩解
雙側 喉返 神經 損傷
氣管切開
並發症觀察及護理
二、喉返神經損傷
表現: 一側:聲音嘶啞 雙側:失音、呼吸困難、窒息
處理: 心理安慰,理療,中藥、VitB1、 VitB12營養神經,3-6月後可逐漸恢複。 雙側損傷應考慮氣切
案例分析
術後2小時領班護士查房時發現病人頸部腫脹,切 口 敷料幹潔,創口引流管引流通暢,引出血性液約 30ML.詢問病人,病人主訴有頸部壓迫感,稍感胸悶。 測P90次/分,BP156/85mmHg, R20次/分, SaO295%。
問該病人發生了什麼情況?如何處理?
案例分析
切口內出血
心電監護,氧飽和度監測,吸氧,報告醫 生,床邊備氣切包,准備急診手術,心理 護理
引流液色和量 飲食與營養:術後6小時可進溫涼半流 心理護理
併發症觀察及護理
一、呼吸困難及窒息 術後最危急併發症 多發生於術後24-48小時
原因: 切口內出血 喉頭水腫 氣管塌陷 雙側喉返神經損傷 痰液堵塞
甲狀腺術後呼吸困難處理流程
甲狀腺術後呼吸困難
檢查手術傷口
頸部腫脹明顯
傷口無殊
床邊拆除切口縫線,敞開 傷 口,清除血塊
案例分析
經完善的術前檢查和准備後患者在全麻下行小切 口內鏡輔助下左甲狀腺葉切除術,術中冰凍示: 乳頭狀癌。遂改行甲狀腺全切+ 左側選擇性頸淋 巴結清掃術。術中順利,安返病房。患者神志清, 精神可,頸部切口敷料幹潔,局部無明顯腫脹, 右鎖骨下放置引流管一根,固定妥,引出血性液。 留置導尿暢,尿色清。受壓部位皮膚完好。測 P86次/ 分,BP140/80mmHg,R19次/ 分, SaO297%,切口疼痛2分。
甲狀腺術前護理
四、甲亢術前藥物准備
抗甲狀腺藥物:抑制TH合成
碘劑:抑制TH釋放,減少腺體充血
β受體阻滯劑:減慢心律
手術時機: 病人情緒穩定,睡眠好轉,體重增加 脈率90次/分以下,脈壓正常 BMR+20%以下 血清檢查甲狀腺功能恢複正常
手術體位
手術當天
手術當日
術後護理要點
床邊備氣切包,氧氣,吸引器。 體位與活動:半臥位、活動時保護頭頸部 病情監測: VS、SaO2、切口滲血、頸部腫脹、疼痛 呼吸道管理:深呼吸、有效咳嗽、肺叩打、霧化吸入、吸氧 引流管護理:保持通暢,保證有效負壓,定時擠壓,觀察記錄
BMR 測定
清晨空腹靜臥,至少三次
計算公式: BMR%=(脈率+脈壓)-111 結果判斷
+10% 正常 +20%- 30% 輕度甲亢 +30%- 60% 中度甲亢 +60%以上 重度甲亢
甲狀腺術前護理
二、心理護理
三、術前准備 指導深呼吸、有效咳嗽 皮膚準備—清潔頸部皮膚、 做標記 備血 術前宣教
76%
甲狀腺癌臨床特點
分類
好發 分化 年齡 程度
轉移 途徑
預後 遺傳性
乳頭狀癌 <40歲女性 高
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轉移
好
小
濾泡狀癌 40歲左右 中等 血液轉移 較好 小
髓樣癌 50 歲左右 低 淋巴血液轉移 較差 較明顯
未分化癌 >60歲 最差 淋巴血液轉移 很差 小
臨床表現
• 初期無明顯症狀 • 甲狀腺腫塊 質地硬、固定、表面不平 • 晚期發生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吞咽困難 • 頸淋巴結轉移和遠處髒器轉移
• 頭頸部常見惡性腫瘤 • 占全身惡性腫瘤的1% • 男女之比1∶2.58 • 較多發生於青壯年,平均發病年齡為40歲左右 • 大多數起源於濾泡上皮細胞(除髓樣癌外)
發病相關因素
➢ 放射線治療 ➢ 碘和TSH ➢ 其他甲狀腺疾病 ➢ 遺傳因素
甲狀腺癌分類
7%
2%
15%
乳頭狀癌 濾泡狀癌 髓樣癌 未分化癌
喉及膈肌痙攣 、窒息
並發症觀察及護理
處理:
10%葡萄糖酸鈣或氯化鈣靜推/靜滴
口服補鈣:鈣爾奇、羅鈣全、葡萄糖酸鈣 術後監測血Ca、Mg、P、PTH、CT
飲食:適當限制瘦肉、蛋黃、魚類等含磷 較高的食物
甲狀旁腺移植
並發症觀察及護理
五、甲狀腺危象
原因 ➢ 術前準備不充分,甲亢症狀未控制 ➢ 術中擠壓甲狀腺使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 發生時間 危象多發生在術後12-36h 臨床表現 高熱(T>39),脈 速(P>120次/分),大汗,精神
特殊臨床表現
髓樣癌:
• 起源於濾泡旁細胞
• 癌腫能分泌降鈣素、5-羥色胺,生長抑素、 前列腺素及其他多種激素和物質
• CEA升高
• 出現腹瀉、心悸、臉面潮紅和血鈣降低 等症狀
診斷檢查
觸診 :甲狀腺、頸部淋巴結
甲狀腺腫大可分三度: Ⅰ度:不能看出腫大但能觸及者; Ⅱ度:能看到腫大又能觸及,但在胸鎖乳突肌以內者
甲狀腺圍手術期護理
課程目標
說出甲狀腺癌的分類,表現及治療方法
說出甲狀腺術前術後的主要護理要點
80分鐘
闡述甲狀腺術後並發症、原因、表現和處理
通過個案識別並正確處理臨床中出現的並發症 闡述I-131治療的原理、護理要點
常見外科治療甲狀腺疾病
甲狀腺腺瘤
結節性甲狀腺腫 甲狀腺功能亢進 甲狀腺癌
甲狀腺癌
• 一年後每6個月檢查一次 • 正常兩年後一年檢查一次
術後隨訪
• 髓樣癌患者測降鈣素濃度 • 胸部X光檢查 • 骨密度
拔管後
案例分析
患者,王某,36歲,男性,因體檢發現甲 狀腺腫塊一周,現為行手術治療求診。 查體:左側甲狀腺觸及一約小核桃大小 腫 塊,質硬,無壓痛,隨吞咽上下移動, 主 訴無不適,測得P72次/分,R18次/分, BP120/80mmHg, 胃納睡眠一般。
• 適應症: 乳頭狀癌、濾泡狀腺癌術後輔助治療
• 時間: 甲狀腺癌術後四至六周 治療前先行甲狀腺ECT檢查,制定治療方案
I-131治療前准備
➢停服含碘食物、藥物一月:如胺碘酮、 海帶、紫菜等,吃無碘鹽
➢停服甲狀腺素片一月
治療後注意事項
治療後1-2天可能出現頭痛、無力、納差、腹脹; 頸前區疼痛、水腫,嚴重者引起窒息。
Ⅲ度:超過胸鎖乳突肌外緣者。
診斷檢查
血清甲狀腺功能及 TG 甲狀腺B超 :出現鈣化灶 甲狀腺核素掃描 針 吸病理學檢查 血清降 鈣素
治療
➢ 外科手術治療
➢ 內分泌治療 ➢ 放射性核素治療
手術治療
類型
手術方式
微小癌 采用甲狀腺一側葉切除+同側頸清
乳頭狀癌 一般采用甲狀腺全切+同側改良選擇性頸淋 巴 清掃術
如發生呼吸困難,床邊拆除縫線,敞開切 口,清除血腫。未改善予立即予氣管切開
案例分析
• 如該患者需急診手術,如何轉運?
• 醫生護士陪同,攜帶氧氣枕,呼吸 皮囊,多參監護儀,氣切包
案例分析
患者在全麻下行血腫清除術後回病房,一般情況穩 定,恢復良好。術後第2天清晨,患者家屬跑來告 訴護士,病人剛剛起床洗漱後出現顏面四肢麻木 明顯,雙手痙攣。
治療後可出現唾液腺炎,一周內口腔經常含酸性食 物。
多飲水,及時排空大小便。 治療後四周內禁服含碘食物。 四天後繼續服用甲狀腺素片。 治療後四周內單獨居住,女性1年內不可懷孕
不安,躁動、甚至譫妄昏迷,常伴有嘔吐,腹瀉
並發症觀察及護理
護理
絕對臥床休息
嚴密監測生命體征、神志和病情變化,記錄I/0 避免不良刺激,保持病人安靜 給予氧氣吸入 建立靜脈通路 物理降溫,體溫控制在38℃以下 按醫囑正確用藥
並發症觀察及護理
治療
抑制TH合成:首選PTU 抑制TH釋放:碘劑
濾泡狀癌 一般采用甲狀腺全切除或+同側頸清
髓樣癌 一般采用甲狀腺全切除+雙側改良選擇性頸 淋 巴清掃術
未分化癌 氣管切開,采用化療和放療綜合治療
甲狀腺術前護理
一、完善術前檢查
一般術前檢查:CXR、EKG、常規化驗 甲狀腺及頸部淋巴結B超
甲狀腺功能、 TGAb TPOAb TG PTH CT 五官科會診檢查聲帶功能 頸部CT、甲狀腺ECT BMR測定
飲食:避免進食鴿子,甲魚,火腿,以免疤痕增生 活動:指導頸部活動,以免疤痕攣縮。 藥物:服甲狀腺素片,早餐前空腹服用
術後隨訪
良性甲狀腺疾病
術後1月複查甲狀腺功能
術後隨訪
甲狀腺癌
• 在手術及放射性碘治療後一年內,應每3個月檢查 一次血中甲狀腺素(T4或free T4 )、TSH及甲狀腺 球蛋白濃度。
並發症觀察及護理
三、喉上神經損傷
表現:外支(運動支):聲帶松弛、聲調低鈍 內支(感覺支):喉部黏膜感覺消失, 誤咽、飲水嗆咳
處理:心理安慰,理療,藥物營養神經 飲食指導:坐起進食,進食半流質 或半固體食物
並發症觀察及護理
四、手足抽搐
原因:術中甲狀旁腺損傷或其血供受累 表現:神經肌肉興奮性增高
肢端或口周麻木
問病人發生了何種併發症?如何處理?
案例分析
低鈣抽搐
報告醫生,按囑檢測血鈣,補鈣 心理護理,注意呼吸情況,必要時心電監護, 吸氧
延伸思考
手足抽搐一定是低鈣引起的嗎?
除神經系統疾病外,有哪些情況可 能會引起手足麻木抽搐?
放射性同位素碘治療
• 機理: 乳頭狀癌、濾泡狀腺癌細胞攝取I-131後受 到其衰變過程中β射線的集中照射,癌細胞死亡, 從而達到治療目的
手術結紮
並發症觀察及護理
大出血和空氣栓塞
原因:頸部大血管損傷 氣胸 原因:頸部淋巴清掃術引起胸膜頂損傷
並發症觀察及護理
十、十一、十二對顱神經損傷
頸交感幹損傷
表現:胃腸功能紊亂,肩部疼痛,手臂上抬 無力,舌運動障礙,大小眼症
出院宣教
切口:采用生物膠粘合切口,術後不需拆線 。所用 切口區減張紙條術後第十天時自行小心揭除 。術後 十天時切口可以經水 ,忌用肥皂和毛巾擦洗 。術後 頸部局部硬結2-3個月消退
降低血TH濃度:血漿置換;血液透析; 降低組織對TH的反應:心得安,利血平 拮抗應激:糖皮質激素 對症治療:如抗感染;糾正水電解質紊亂;吸氧、 降溫;抗心衰、抗休克治療等。
並發症觀察及護理
六、頸清術後並發症
乳糜漏 原因:頸淋巴清掃時損傷胸導管或右淋巴導管 臨床表現: 引流量增多:開始為淡黃色,繼而為乳白色。 引流量:100ml---700ml。 發生時間:頸淋巴清掃術後2—3天。 治療:持續負壓引流;局部加壓包紮;低脂或無脂飲食;
呼吸改善
呼吸未改善
急診手術止血
喉部有 痰鳴音
吸痰
高調的雞 鳴樣呼吸 音(氣管 塌陷)
呼吸未 改善
進行性呼 吸困難 (喉頭水 腫)
激素治療
未緩解
雙側 喉返 神經 損傷
氣管切開
並發症觀察及護理
二、喉返神經損傷
表現: 一側:聲音嘶啞 雙側:失音、呼吸困難、窒息
處理: 心理安慰,理療,中藥、VitB1、 VitB12營養神經,3-6月後可逐漸恢複。 雙側損傷應考慮氣切
案例分析
術後2小時領班護士查房時發現病人頸部腫脹,切 口 敷料幹潔,創口引流管引流通暢,引出血性液約 30ML.詢問病人,病人主訴有頸部壓迫感,稍感胸悶。 測P90次/分,BP156/85mmHg, R20次/分, SaO295%。
問該病人發生了什麼情況?如何處理?
案例分析
切口內出血
心電監護,氧飽和度監測,吸氧,報告醫 生,床邊備氣切包,准備急診手術,心理 護理
引流液色和量 飲食與營養:術後6小時可進溫涼半流 心理護理
併發症觀察及護理
一、呼吸困難及窒息 術後最危急併發症 多發生於術後24-48小時
原因: 切口內出血 喉頭水腫 氣管塌陷 雙側喉返神經損傷 痰液堵塞
甲狀腺術後呼吸困難處理流程
甲狀腺術後呼吸困難
檢查手術傷口
頸部腫脹明顯
傷口無殊
床邊拆除切口縫線,敞開 傷 口,清除血塊
案例分析
經完善的術前檢查和准備後患者在全麻下行小切 口內鏡輔助下左甲狀腺葉切除術,術中冰凍示: 乳頭狀癌。遂改行甲狀腺全切+ 左側選擇性頸淋 巴結清掃術。術中順利,安返病房。患者神志清, 精神可,頸部切口敷料幹潔,局部無明顯腫脹, 右鎖骨下放置引流管一根,固定妥,引出血性液。 留置導尿暢,尿色清。受壓部位皮膚完好。測 P86次/ 分,BP140/80mmHg,R19次/ 分, SaO297%,切口疼痛2分。
甲狀腺術前護理
四、甲亢術前藥物准備
抗甲狀腺藥物:抑制TH合成
碘劑:抑制TH釋放,減少腺體充血
β受體阻滯劑:減慢心律
手術時機: 病人情緒穩定,睡眠好轉,體重增加 脈率90次/分以下,脈壓正常 BMR+20%以下 血清檢查甲狀腺功能恢複正常
手術體位
手術當天
手術當日
術後護理要點
床邊備氣切包,氧氣,吸引器。 體位與活動:半臥位、活動時保護頭頸部 病情監測: VS、SaO2、切口滲血、頸部腫脹、疼痛 呼吸道管理:深呼吸、有效咳嗽、肺叩打、霧化吸入、吸氧 引流管護理:保持通暢,保證有效負壓,定時擠壓,觀察記錄
BMR 測定
清晨空腹靜臥,至少三次
計算公式: BMR%=(脈率+脈壓)-111 結果判斷
+10% 正常 +20%- 30% 輕度甲亢 +30%- 60% 中度甲亢 +60%以上 重度甲亢
甲狀腺術前護理
二、心理護理
三、術前准備 指導深呼吸、有效咳嗽 皮膚準備—清潔頸部皮膚、 做標記 備血 術前宣教
76%
甲狀腺癌臨床特點
分類
好發 分化 年齡 程度
轉移 途徑
預後 遺傳性
乳頭狀癌 <40歲女性 高
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轉移
好
小
濾泡狀癌 40歲左右 中等 血液轉移 較好 小
髓樣癌 50 歲左右 低 淋巴血液轉移 較差 較明顯
未分化癌 >60歲 最差 淋巴血液轉移 很差 小
臨床表現
• 初期無明顯症狀 • 甲狀腺腫塊 質地硬、固定、表面不平 • 晚期發生聲音嘶啞、呼吸困難、吞咽困難 • 頸淋巴結轉移和遠處髒器轉移
• 頭頸部常見惡性腫瘤 • 占全身惡性腫瘤的1% • 男女之比1∶2.58 • 較多發生於青壯年,平均發病年齡為40歲左右 • 大多數起源於濾泡上皮細胞(除髓樣癌外)
發病相關因素
➢ 放射線治療 ➢ 碘和TSH ➢ 其他甲狀腺疾病 ➢ 遺傳因素
甲狀腺癌分類
7%
2%
15%
乳頭狀癌 濾泡狀癌 髓樣癌 未分化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