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的变迁(潮汕地方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汕头的变迁(潮汕地方史)
第一篇:汕头的变迁(潮汕地方史)
潮汕地方史(《汕头的变迁》)
——适合2013届汕头考生使用
【考点29】第二章百载商埠
★重要历史遗迹图片
南澳总兵府石炮台陈慈黉故居
小公园一带骑楼小公园老妈宫
海门万人冢樟林新兴街樟林古港文光塔崎碌炮台
韩文公祠南生贸易公司
第二篇:《汕头的变迁》中考历史潮汕史考点
第一章《追古溯源》练习
1.秦朝时广东南部大部分地区属于
()
A 桂林郡
B 象郡
C 揭阳县
D 南海郡
2.潮汕地区隶属中原王朝的最早行政建制与开设朝代是
()
① 南海郡② 揭阳县③ 秦朝④ 西汉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潮阳”作为潮汕地名,最早出现于
()
A 隋唐时期
B 元朝时期
C 明清时期
D 魏晋南北朝 4.汕头正式成为商埠----汕头埠,开始于
()
A 第一次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前 C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D 甲午战争期间
5.1921年,与汕头分治的潮汕地区是
()
A 南澳
B 揭阳
C 澄海
D 饶平6.“汕头市政府”成立的时间与汕头解放的时间分别是
()
① 1921年②1929年③1949年④1981年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7.汕头经济特区成立的时间是
()
A 1921年
B 1929年
C 949年
D 1981年
8.目前潮汕地区的地级市有
()
① 汕头② 南澳③ 潮州④ 揭阳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9.潮汕最早的居民是
()
A 汉族
B 傣族
C 彝族
D 越族
10.中原人移居潮汕地区的最早记录在()
A 战国时期
B 秦朝时期
C 两晋时期 D两宋时期 11.中原人移居潮汕的第一、第二高潮分别于
()
①战国时期②秦朝时期③两晋时期④两宋时期A ②③ B ①③ C
③④ D ①④
12.南迁的中原移民的祖先主要分布于
()
①河南②河北③ 山东④ 山西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韩愈生活的朝代及在汕的官职是
()
① 唐朝②宋朝③刺史④ 县令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4.潮汕名胜“韩文公祠”及“韩江”等名称纪念的人物是
()
A赵德
B韩愈
C翁万达
D周敦颐
15.潮汕人民有维护祖国主权的优良传统,曾经跟潮汕人民并肩作战进行抗倭斗争和抗击荷兰殖民者而收复台湾的的领袖是()
① 韩愈② 俞大猷③ 戚继光④ 郑成功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16.跟南澳县的“金银岛”、“国姓井”、“招兵树”的潮汕人民维护祖国主权的
斗争有
()
① 义和团运动② 抗倭斗争③ 收复台湾④太平天国运动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7.引进先进文化技术促进经济的发展,是潮汕人民的传统美德。
南宋时潮汕先民引
进的水稻优良品种及明清时引进的高产粮食作物是
()
① 小麦② 占城稻③ 菠萝蜜④ 甘薯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8.在潮汕地区,历代修筑的堤防设施中,规模最大的是
()
A 韩江堤围
B 三利溪
C 潮水溪
D 鮀济河
19.主持修筑韩江堤围和三利溪的人物分别是
()
① 韩愈② 苏轼③ 陈尧佐④王涤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潮汕手工业最为著名的门类是
()
A 陶瓷与织布
B 刺绣与织布
C 陶瓷与制盐
D 陶瓷与潮绣
21.潮汕先民能烧制薄胎黑陶的历史记载应该追溯到
()
A 旧石器时代
B 新石器时代
C 唐朝
D 元朝 22.若要查找见证潮汕先民制青瓷的悠久历史,要查找的史料的朝代必须在()
A 三国时期
B 两晋时期
C 唐朝
D 宋朝
23.陈设瓷的制作技术得到迅速发展的时期在()A 明清时期 B唐朝 C 新石器时代 D 奴隶社会24.“潮州女子多勤纺织······故织紝刺绣之功,虽富家不废也。
”此语
反映的潮汕地区的著名手工业是
()
A 陶瓷
B 刺绣
C 制盐
D 刻书
25.“大轮升处路初分,雷鼓翻翻脚下闻。
万灶晨烟煮白雪,一川秋穗割黄云。
”
王安石的是反映潮人制盐的技术是
()
A 滩晒法
B 煎煮法 26.潮人制盐的“滩晒法”最初出现在()
A 唐朝
B 宋朝
C 元朝
D 明朝
27.“天下有盐之县一百五”······“潮州海阳有盐”······上述史料反映潮汕
先民制盐的悠久历史。
潮汕出现三个盐场的朝代是
()
A 西晋
B 隋朝
C 宋朝
D 明朝 28.清朝潮盐产量达到最高峰,能见证这一史实的机构是
()
A 英领事馆
B 樟林巡检司
C 运同署
D 潮海关 29.以潮汕促进大陆与台湾经济文化交流的皇帝是
()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唐高宗
D 唐太宗 30.康熙帝时开海禁,借此东风发展为潮汕乃至全国重要商港的港口是
()
A 鼓浪屿
B 樟林港 C珠江 D 南澳 31.嘉庆帝时澄海上交的贸易税占全省的1/5,清政府重视澄海的贸易,为此设置的管理机构是
()
A 英领事馆
B 樟林巡检司
C 运同署
D 潮海关 32.为《心经》作注、为《金刚经》释义的潮人一代先师是
()
A 韩愈
B 大颠法师
C 赵德
D 翁万达 33.通晓经史,协助韩愈兴办乡学的“潮州八贤”之一是
()
A 韩愈
B 大颠法师
C 赵德
D 翁万达 34.被誉为“文盖天下,武把三关”的“岭南第一名臣”是
()
A 林大钦
B 大颠法师
C 赵德
D 翁万达
35.“出淤泥而不染”,写这句名言的作者曾到过潮汕为官,他是
()
A 林大钦
B 周敦颐
C 赵德
D 翁万达 36.南澳的“太子楼”、“宋井”是谁在潮汕抗元的历史见证?
()
A 苏轼
B 岳飞
C 文天祥
D 翁万达 37.道光年版的收集明代潮汕名人作品,一代潮汕知识分子才华及历史风貌的作品是
()
A 《心经》
B 《金刚经》 C《潮州耆旧集》
二列举题:
1.列举韩愈在汕的主要贡献。
2.列举北宋至清代开凿的人工河。
3.列举唐代以来来汕为官并为促进潮汕文化作贡献的人物。
4.列举潮州“前七贤”与“后七贤”。
三问答题:俞大猷领导的抗倭斗争与郑成功领导的收复台湾的斗争有何意义?
第二章百载商埠
知识结构
(一):(图)
第二课《百载商埠》练习
选择题:
1.汕头开埠的时间及清政府在汕头设立的专管外事及对外贸易的机构是()① 1861年②1921年③洋务局④ 潮海关
A 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清政在潮汕地区设置由外国人控制的海关的时间与地点是()
① 1861年②1860年③妈屿岛④ 石
A 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②④
3.潮海关接管汕头“常关”事务的时间及关闭的时间分别是()
① 1901年②1860年③1861年④ 1949年
A ①③
B ①④ C②③ D②④
4.潮汕地区出现的第一个外国领事馆是()A 大英驻扎潮州等处领事署 B 驻汕大法国领事署
C 大丹麦驻汕领事署
D 意大利驻汕领事署
5.列强侵略潮汕期间,潮汕的进出口贸易历年均出现(A 出超B 入超
6.列强侵略潮汕地区的经济活动包括(① 输入鸦片,掠走金银与原材料②经营海运,控制对外贸易
③开设商行,投资办厂④从事“猪仔贸易”,掠卖潮汕华工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7.清朝时期开辟“汕头---香港----台湾”航线是(A 英国汽船公司 B 日本汽船公司 C 美国汽船公司 D 意大利汽船公司
8.外资自爱汕设立的第一家近代工厂是(A 英国怡和洋行制糖厂 B 日本怡和洋行制糖厂
C 英国德记洋行制糖厂 B 英国怡和洋行罐头厂
9.为了在潮汕地区掠夺原材料与劳动力,列强在汕采取的经济活动主要是(A输入鸦片,掠走金银与原材料B经营海运,控制对外贸易 C开设商行,投资办厂 D从事“猪仔贸易”,掠卖潮汕华工
10.潮州柑等农产品商品化,成为潮汕地区主要经济来源的时间开始于(A 汕头开埠后 B 设置潮海关后 C 设外国领事机构后 D 汕头解放
后
11.汕头近代农业破败、落后,主要原因有(① 农村耕地占有不合理②农业生产水平低下③水利建设落后失修④自然灾害频繁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2.据史料记载,汕头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A 豆饼榨油厂
B 澄海振发织布局
C 汕头竟新针织厂
D 潮阳信丰织布厂
13.潮汕地区尤其是澄海的纺织行列的领头企业是(A 豆饼榨油厂
B 澄海振发织布局
C 汕头竟新针织厂
D 潮阳信丰织布厂
14.澄海振发织布局的掌舵者是(A 杨俊如B 高绳之C 萧楚岩D 张煜南
15.汕头开埠后,潮汕地区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是(A 樟林港 B 汕头港 C 海门港 D 南澳
16.与汕头港的“上海---汕头---新加波等国”这条航线的开通有关的人物是(A 杨俊如 B 高绳之 C 李鸿章 D 张煜南
17.汕头近代工业的特点是(① 规模小②水平低下③不能成为汕头的经济支柱④是成为汕头的经济支柱)))))))))))))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8.航线“汕头--暹罗”的华暹轮船公司的创立者是旅泰潮侨()
A 杨俊如
B 郑智勇
C 李鸿章
D 张煜南
19.19世纪末广东最大的民营轮船公司及其创办者是()
① 汕潮揭轮船公司②华暹轮船公司③郑智勇④ 肖鸣琴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0.我国商办铁路开始于()A 潮汕铁路 B 汕樟轻便铁路 C 广汕铁路 D 广梅铁路
21.我国第一条由华侨创办的铁路及其投资者是()
① 潮汕铁路② 汕樟轻便铁路③张煜南④ 杨俊如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22.汕樟轻便铁路的投资者是(A 杨俊如 B 郑智勇 C 李鸿章 D 张煜南
23.汕头开埠后,带动区域经济迅速发展的行业是(A 商贸业B
工业 C 农业 D 交通运输业
24.20世纪30年代,汕头较为繁华的商业区在(A濠江区 B 小公园一带 C 潮阳区 D 澄海区
25.汕头商贸得以发展的主导因素有(① 能同国内通商口岸贸易与对外贸易②有华侨投资与消费市场
③ 有华侨汇款,相对购买力高④闽赣、潮梅等地主要靠汕头港对外贸易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6.20世纪30年代的百货行业中诚实经营,有口皆碑的公司有()
① “南生” ②“广发” ③“振源” ④“平平”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27.以“信”为主体内容附带说明寄钱数量的“银信合封”金融行业是(A 商贸业 B 工业 C 农业 D 侨批业
28.在金融方面,最具潮汕话=特色的行业是(A 商贸业 B 工业 C 农业 D 侨批业
29.经营侨批业的称谓及其应具备的素质是()
① 水客②邮递员③聪明伶俐④ 品德高尚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30.跟高绳之有关的近代公用事业是(① 开明电灯公司②自来水公司③电话公司④纺织公司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31.潮汕地区第一家民用电话企业是(A 汕澄电话公司 B 汕澳电话公司 C 潮汕电话公司 D 汕头电话股份有限公司32.“ 汕头电话股份有限公司”的创建者是(A 杨俊如 B 高绳之 C 萧楚岩 D 张煜南
33.汕头市政府接管“ 汕头电话股份有限公司”后,在全国开通自动电话的位序是(A 第四个 B 第九个 C 第十个 D 第八个))))))))))34.汕头在邮政方面成立独立机构的时间是()
A 1911年
B 1860年
C 1861年
D 1949年
第三篇:2013年汕头中考汕头地方史复习资料
2013年《汕头的变迁》复习提纲(填空)
第一章追古溯源
1、公元前214 年,秦朝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设桂林、象郡、
南海三郡,潮汕地区属_______郡辖地。
_______ 年 ________ 设 ________,隶属 ________,这是潮汕地区隶属中原王朝的 ________________。
隋唐时期称为潮州。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________年正式开放汕头为商埠,称________,属澄海县鮀浦司管辖。
3、________年 11 月以后,________________建立和发展起来。
4、潮汕地区最古老的居民是________人。
最晚至________时期,潮汕先民开始由石器时代缓慢的走进了金石并用时代,标志着潮汕地区已经迈进了______的门槛。
________以后,中原人民陆续南迁潮汕。
(中原人民移居潮汕的较早记载在________,后在________和________时期分别形成了两次移民高潮。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南迁的中原人民与越族人民交流、融合,形成了________。
5、________著名文学家________曾被贬为潮州刺史,虽只有8 个月但影响很大。
为纪念他的治潮功绩,潮州人民江山、河都改姓“韩”,如“韩山”“韩江”、;建造的“________”也是为了纪念他。
6、在维护祖国主权的斗争中,明朝中后期,________及其领导的官兵和潮汕人民并肩作战进行抗倭斗争,造福百姓;________收复台湾时潮属各县实际上成为他筹饷兴军的根据地,南澳国姓井遗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澄海外砂国姓埔遗址等都是他当年驻兵潮汕的历史见证。
7、________时期,潮汕已有了________;到唐代,潮汕农业已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两宋时期,潮汕人口急剧增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8、潮汕种植方法闻名全国,如,①在山坡上垦出________,缘山引水,种植水稻;②用________ 汲水;③骑在________上插秧;等等。
南宋时,已有小麦种植。
随着优良品种________的引进、推广,潮汕出现了________的耕作制度,有的地方甚至一年三熟。
9、潮汕手工业生产发展较早,门类繁多,各具特色,尤以________、________最为著名。
10、________时期,潮汕陶瓷烧制进入成熟阶段,也开始大量对外输出,远销_________、_________ 各国。
11、________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的一大派系,属中国传统织绣工艺的一种。
________是潮绣的繁盛时期,这时,潮纱、潮毯等“流行海内”,潮绣行销________,往往供不应求。
12、潮盐生产历史悠久,规模较大,颇负盛名。
________,潮盐制盐工艺大大革新,从传统的“煎煮法”发展为“滩晒法”,成本降低,产量提高。
________,潮盐年产量达到了最高峰。
13、610 年,________派陈棱、张镇州率兵万余,从潮州出发航海到________,促进了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
14、1684 年,清朝开海禁,________________逐渐兴盛起来,乾隆时,澄海的大商人往来与国内各地,从出发的商船活跃于日本、南洋等地。
1792 年,清朝设________________。
到嘉庆年间,澄海上缴的贸易税占全省的五分之一,足见当时澄海商贸的繁盛。
15、________,潮汕人文鼎盛,是潮汕文化发展的________。
第二章百载商埠1、1858 年6 月,英、法、美等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________》,增开________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________年,汕头被正式开放为通商口岸,称为________。
2、________年,在________上设置了由外国人控制的海关,直到1949 年 10 月 24 日汕头解放,才结束了外国人把持________长达 90 年的历史。
(新设的潮海关被称为“新关”,原清朝设的海关称为“常关”)
3、汕头开埠后,英国等13 个国家在汕头设领事馆、领事署或派驻领事。
英国在 1868 年正式建领事馆。
4、列强倚仗不平等条约赋予的各种特权,在汕头大肆进行经济侵略。
如在汕头开设________,投资办厂。
1878 年________在________设制糖厂,这是外资在汕头设立的________________。
5、据现有资料,汕头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________创办的________________。
20 世纪初是汕头民族工业发展比较快的时期。
6、汕头开埠后,________逐渐取代________称为潮汕地区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
7、1906 年,华侨________兄弟集资兴建的________________开通,由著名铁路工程师________设计。
(南起汕头
市,北至潮州)潮汕铁路是我国________________的开始,也是我国华侨创办的第一条铁路。
1939 年,日军侵潮前夕,政府下令拆毁潮汕铁路。
8、汕头开埠后,商贸业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
20 世纪 30 年代,________一带形成了繁华的商业区。
9、汕头开埠后,在金融方面最具潮汕特色的是19 世纪中叶兴起的________业。
“侨批”是到东南亚谋生的潮人向家乡寄钱赡养亲人和禀报平安的一种________________,即汇款与家信相结合的民间寄汇,它完全是靠________经营的业务。
“侨批”也类似今天邮局的汇款单。
10、20 世纪初,潮汕地区最著名的实业家之一________创办的实业,改善了汕头开埠之初在照明、用水、通讯等公共事业严重滞后的局面,汕头公用事业日渐完善。
(商办汕头开明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商办汕头自来水公司、投资开通了汕头至澄海的长途电话并成立了汕澄电话公司)
11、1932 年10 月,汕头成为全国________开通自动电话的城市。
第九章历史遗迹
1、汕头,以至于整个潮汕地区,被称为“ ”。
2、南澳县的遗址,距今约8000年左右,是新石器时代早期南方海洋文化的代表,也是迄今发现的粤东最早的人类生活遗址。
3、潮安池湖的文化遗址,距今6000年左右,反映了潮汕先民在新石器繁荣时期生活的状况。
4、饶平浮滨文化遗址距今3000多年,是代文化的遗存。
5、澄海的文化遗址反映了西汉时期潮人聚居的情况,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6、潮阳铜盂镇孤山的南坡,遗存着七座古墓,这里出土了盘口鸡首壶、瓷羊等文物,还有一块纪年砖,上面刻有“泰元十二年八月二日作”(公元387年)。
7、潮阳灵山寺大颠和尚墓塔反映佛教在汕头地区的发展的概况。
8、,是郑成功招兵抗清和收复台湾的据点。
9、老妈宫,即汕头天后宫。
位于汕头市升平路口,市级保护文物。
它是汕头市城区发展的历史见证,对研究朝山建筑风格具有重要价值。
10、,即崎碌炮台,清朝的海防设施。
在汕头市石炮台公园内,1989年被确定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1、小公园一带是汕头市旧城的胜迹,它具有20世纪30年代汕头建筑特色,是汕头历史上繁华的见证,也是海外潮汕乡亲和友人思乡怀旧的地方。
12、反映了近代汕头建筑风格,是汕头百在商埠的标志之一。
13、在澄海区樟林镇,对研究潮汕航运史、华侨史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是樟林古港最繁荣时期的一个历史缩影,是潮人飘洋过海,出国谋生的历史见证,它记录了18世纪初叶樟林古港的经济、政治、人文和民俗风情等情况,记录了古港的地位。
14、故居位于澄海区隆都镇前美村。
被称为“岭南第一侨宅”。
是旅泰华侨及其家族于1876年起建筑的大型民居建筑群。
主题是潮汕典型的四进驷马拖车民居建筑风格。
对了解潮汕华侨史、潮汕传统民居建筑风格、潮汕民俗具有重要意义。
15、位于棉城镇中央。
为明代砖石结构建筑,具有明代建筑精细的特点。
16、在潮阳区海门镇莲花峰前侧。
是日军侵华的罪证之一,为广东省级保护文物。
类似的罪证还有汕头市濠江区象山脚下的万人墓。
17、宋井,又名太子楼井。
在南澳县云澳镇澳前村东南海滩。
18、达濠古城,1717年建立的招收城。
汕头市级保护文物,全国现今唯一保存完好的袖珍古城。
19、英国领事馆旧址,1860年英国在汕头建立的领事馆,汕头市范围内仍然保存完好的最早的外国领事馆。
20、东征军总指挥部旧址,1925年秋,蒋介石、周恩来率国民革命东征军讨伐军阀陈炯明,在此办公。
汕头市级保护文物。
第四篇:汕头变迁提纲_1.2.8
《汕头的变迁》复习提纲第一章追古溯源
1、公元前214年,秦朝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设桂林、象郡、南海三郡,潮汕地区属南海郡辖地。
前111年西汉王朝设揭阳县,隶属
南海郡,这是潮汕地区隶属中原王朝的最早政权建制。
隋唐时期称为潮州。
2、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861年正式开放汕头为商埠,称汕头埠,属澄海县鮀浦司管辖。
3、1981年11月以后,汕头经济特区建立和发展起来。
4、潮汕地区最古老的居民是越族人。
最晚至战国时期,潮汕先民开始由石器时代缓慢的走进了金石并用时代,标志着潮汕地区已经迈进了文明的门槛。
秦朝以后,中原人民陆续南迁潮汕。
(中原人民移居潮汕的较早记载在秦朝,后在西晋和两宋时期分别形成了两次移民高潮。
)在漫长的历史演进中,南迁的中原人民与越族人民交流、融合,形成了潮汕先民。
5、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曾被贬为潮州刺史,虽只有8个月但影响很大。
为纪念他的治潮功绩,潮州人民江山、河都改姓“韩”,如“韩山”、“韩江”;建造的“韩文公祠”也是为了纪念他。
6、在维护祖国主权的斗争中,明朝中后期,俞大猷及其领导的官兵和潮汕人民并肩作战进行抗倭斗争,造福百姓;郑成功收复台湾时潮属各县实际上成为他筹饷兴军的根据地,南澳国姓井遗址、南澳总兵府遗址、“招兵树”、澄海外砂国姓埔遗址等都是他当年驻兵潮汕的历史见证。
7、战国秦汉时期,潮汕已有了铁制农具;到唐代,潮汕农业已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两宋时期,潮汕人口急剧增长,农业生产迅速发展。
8、潮汕种植方法闻名全国,如,①在山坡上垦出梯田,缘山引水,种植水稻;②用龙骨车汲水;③骑在秧马上插秧;等等。
南宋时,已有小麦种植。
随着优良品种占城稻的引进、推广,潮汕出现了一年两熟的耕作制度,有的地方甚至一年三熟。
9、潮汕手工业生产发展较早,门类繁多,各具特色,尤以陶瓷、潮绣最为著名。
10、唐宋时期,潮汕陶瓷烧制进入成熟阶段,也开始大量对外输出,远销东南亚、西亚各国。
11、潮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粤绣的一大派系,属中国传统织绣工艺的一种。
清代是潮绣的繁盛时期,这时,潮纱、潮毯等“流行海内”,潮绣行销东南亚,往往供不应求。
12、潮盐生产历史悠久,规模较大,颇负盛名。
元代,潮盐制盐工艺大大革新,从传统的“煎煮法”发展为“滩晒法”,成本降低,产量提高。
清代,潮盐年产量达到了最高峰。
13、610年,隋炀帝派陈棱、张镇州率兵万余,从潮州出发航海到琉球,促进了大陆与台湾的经济文化交流。
14、1684年,清朝开海禁,澄海樟林港逐渐兴盛起来,乾隆时,澄海的大商人往来与国内各地,从出发的商船活跃于日本、南洋等地。
1792年,清朝设樟林巡检司。
到嘉庆年间,澄海上缴的贸易税占全省的五分之一,足见当时澄海商贸的繁盛。
15、明代,潮汕人文鼎盛,是潮汕文化发展的高峰期。
第二章百载商埠 1、1858年6月,英、法、美等国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增开潮州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1861年,汕头被正式开放为通商口岸,称为汕头埠。
2、1860年,在妈屿岛上设置了由外国人控制的海关,直到1949年10月24日汕头解放,才结束了外国人把持潮海关长达90年的历史。
(新设的潮海关被称为“新关”,原清朝设的海关称为“常关”)
3、汕头开埠后,英国等13个国家在汕头设领事馆、领事署或派驻领事。
英国在1868年正式建领事馆。
4、列强倚仗不平等条约赋予的各种特权,在汕头大肆进行经济侵略。
如在汕头开设商行,投资办厂。
1878年英国怡和洋行在礐石设制糖厂,这是外资在汕头设立的第一家近代工厂。
5、据现有资料,汕头最早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1879年创办的汕头豆饼榨油厂。
20世纪初是汕头民族工业发展比较快的时期。
6、汕头开埠后,汕头港逐渐取代樟林港称为潮汕地区对外贸易的主要口岸。
7、1906年,华侨张煜南兄弟集资兴建的潮汕铁路开通,由著名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设计。
(南起汕头市,北至潮州)潮汕铁路是我国商办铁路的开始,也是我国华侨创办的第一条铁路。
1939年,日军侵潮前夕,政府下令拆毁潮汕铁路。
8、汕头开埠后,商贸业带动了区域经济的迅速发展。
20世纪30年代,小公园一带形成了繁华的商业区。
9、汕头开埠后,在金融方面最具潮汕特色的是19世纪中叶兴起的“侨批”业。
“侨批”是到东南亚谋生的潮人向家乡寄钱赡养亲人和禀报平安的一种“银信合封”,即汇款与家信相结合的民间寄汇,它完全是靠信誉经营的业务。
“侨批”也类似今天邮局的汇款单。
10、20世纪初,潮汕地区最著名的实业家之一高绳之创办的实业,改善了汕头开埠之初在照明、用水、通讯等公共事业严重滞后的局面,汕头公用事业日渐完善。
(商办汕头开明电灯股份有限公司、商办汕头自来水公司、投资开通了汕头至澄海的长途电话并成立了汕澄电话公司)11、1932年10月,汕头成为全国第九个开通自动电话的城市。
第八章民俗风情
1、汕头人讲潮汕方言。
由大量南迁入潮的中原地区人民带来的中原方言与古闽越土语逐渐融合成型。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潮汕方言在整个潮汕地区逐渐流行开来。
到明清时期,潮汕方言成为独立的次方言。
2、潮汕俗语“茶薄人情厚”反映出潮汕人的热情好客!潮汕工夫茶的“工夫”二字的涵义是讲究烹茶品茶方法。
工夫茶的文化内涵可概括为和、爱、精、洁、思。
潮汕工夫茶道有这么一套冲泡技巧:烫杯、热罐、高冲、低洒、刮沫、淋盖、关公巡城、韩信点兵。
3、汕头民间多神信仰。
4、潮汕的传统民居正屋是一厅二房,天井两侧有厢房,这种民居建筑形式叫做下山虎式。
还有驷马拖车式、四点金式、百凤朝阳式、竹竿厝式。
5、汕头的小公园一带。
那里的骑楼特色是:民居和商铺合一
6、潮汕人有一个小年,在这天,有些地方有祭祖谢神的习俗,这个节日叫冬至节。
“七月七,七巧节,阿嬷送我出花园。
”这首潮汕歌谣中唱到的“出花园”是指传统的成人节。
第五篇:华侨大学变迁史
华侨大学变迁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