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总复习 42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课件 中图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我国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将由目前的长城一线南移 B.农牧交错带将北移 C.土壤有机质的微生物分解将加快,造成肥力下降 D.该问题不会对全球乃至中国的粮食安全产生重大影响
第三十三页,共35页。
(2)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的成因和对策是( ) A.向大气中排放的 SO2 大量增多,加强对煤的除硫处理 B.二氧化碳过量排放和热带雨林遭砍伐,减少 CO2 排放、减少 砍伐 C.工业化进程加快,减缓工业化进程 D.生物物种增多,对食物的争夺加剧,控制生物多样性
(2011 年江苏单科)下图是 1992 年和 2003 年格陵兰冰原面积 对比图。读图回答(1)~(2)题。
第二十六页,共35页。
(1)1992 年至 2003 年格陵兰冰原面积不断缩小,反映了( )
A.地壳活动加剧
B.日地距离缩短
C.黄赤交角增大
D.全球气候变暖
(2)全球冰川大量融化和退缩会导致( )
第二讲 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rénlèi)活动的影响
第一页,共35页。
一、全球气候变化
1.特点:冷暖干湿相互交替。
2.阶段:
地质时间:距今22亿年到
(1)时期特点:

年 交替出现
历史时间:近 (2)时期特点:有时为
年 ,有时为
时间:近
百年
(3)近代特点:世界气温明显
自我校对:
一、2.(1)1 万 温暖期 冰期 (2)1 万 温暖时期 寒冷时期 (3)一
③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对生态系统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但整体而 言害大于利,具体表现如下所示:
第十三页,共35页。
(2)全球变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①对农业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对不同纬度的农业生产的影响及最终后果如下所 示:
第十四页,共35页。
②对工业的影响 温室气体主要来源于工业生产,因此全球变暖对工业结构调整 的影响显著,如下所示:
第十五页,共35页。
③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极端天气和 加快、干扰人
全球 变暖

气候增多 疫病传播媒

体新陈代谢 扩大疫病的
―→
介扩大
→ 流行
危害 人体 健康
第十六页,共35页。
//////特别提醒////// 气候变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气候变暖对农业的影响可能以负面为主:(1)农业生产的不稳定 性将增加,产量波动将增大。气候变暖后,小麦、水稻和玉米等作 物将会减产。(2)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将出现变动。气候变暖使冬小 麦的安全种植北界北移。气候变暖将使三熟制的北界北移;两熟制 地区将北移至目前一熟制地区的中部,一熟制地区的面积将减少。 我国主要作物品种的布局也将发生变化。华北目前粮食作物以小麦 为主,气候变暖后水稻种植比例将增加。
第二十三页,共35页。
解析:第(1)题,温室气体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 极地生物生存环境受到威胁。第(2)题,发展清洁技术可以减少各种 废弃物的排放,减缓气候变暖的趋势。
答案:(1)C (2)A
第二十四页,共35页。
第二十五页,共35页。
考点一 全球变暖的原因(yuányīn)及影响
答案:(1)C (2)A
第三十一页,共35页。
考点(kǎo diǎn)二 缓解全球变暖的对策
(2011 年天津文综)为了引起人们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关注,世
界自然基金会发起“地球一小时”行动,倡议每年 3 月最后一个星
期六的当地时间 20∶30~21∶30 熄灯一小时。若将此行动在一年中
再增加一次,仍使世界各国都能参与,建议行动日期应选在( )
①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②开发利用冰川 ③毁损森林,尤其是
热带雨林 ④空调的广泛使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第二十九页,共35页。
(2)据报道,由于全球变暖,两极的冰川、雪山和太平洋海岛危 在旦夕,不少人想趁最后的机会造访它们。因此,所谓的“末日旅
游”近年呈上升趋势。下列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而成为濒危景点的有
A.海平面上升,海岸侵蚀加剧
B.冰川融水增多,全球水量增加
C.海洋面积增大,海岸线长度增加
D.热量消耗增多,全球温度下降
第二十七页,共35页。
【解析】 第(1)题,人烟稀少的格陵兰冰原面积缩小,只能是 自然原因气温升高使冰川融化所致。第(2)题,全球冰川大量消融以 后,会带来一系列的影响,但全球的水量大致是一个定值,不会因 此而增加,只能说全球液态水量增加,故 B 项错误;海面上升会导 致海洋面积增大,陆地面积相对缩小,海岸线长度会因之而减小, 故 C 项错;全球变暖是原因,冰川消融是结果,故 D 项错误。只有 A 项完全符合题意。
答案:(1)D (2)C
第二十页,共35页。
考点(kǎo diǎn)二 缓解全球变暖的对策
为缓解全球变暖,主要采取以下适应性对策:
第二十一页,共35页。
//////特别提醒////// 在归纳缓解全球气候变暖的措施时,应根据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的人为原因,按照“对症下药”的原则,从减少温室气体、提高植 被覆盖率、加强国际间合作等角度进行分析。
第四页,共35页。
二、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1.对古代人类活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古代文明和暖湿时期:古代文明和经济
(1)经济兴衰
时期:古代文明和经济
(2)生态环境:气候变迁引起________的迁移。
自我诊断
二、1.(1)繁荣 寒冷 衰亡 (2)动植物分布
第五页,共35页。
2.对近代人类活动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1) 全 球 变 暖 : ________ 以 来 , 地 球 表 面 和 近 地 表 平 均 气 温 呈 ________趋势。 (2)全球变暖对人类的影响
A.2 月的第一个星期六
B.7 月的第二个星期六
C.9 月的第三个星期六
D.12 月的第四个星期六
【解析】 保证世界各国都能参与,即各国当地时间

期间应为夜,太阳直射点在赤道附近时最容易满足条件。
【答案】 C
第三十二页,共35页。
2.读下图,回答(1)~(2)题。
(1)该图反映的环境问题将给我国农业生产的布局和结构带来的影响 是( )
() ①乞力马扎罗山雪峰 ②澳大利亚大堡礁 ③大兴安岭森林
④西湖风光
A.①② C.②③
B.①④ D.③④
第三十页,共35页。
解析:第(1)题,燃烧矿物燃料会释放大量二氧化碳,森林具有 吸收二氧化碳的功能,故选 C。第(2)题,全球气候变暖会引起冰川 融化,海平面上升,因此乞力马扎罗山雪峰雪线会上升,澳大利亚 大堡礁也有可能被淹没,故选 A。
答案:(1)C (2)B
第三十五页,共35页。
第三十四页,共35页。
解析:图中反映的问题是全球气候变暖。第(1)题,全球气候变 暖,我国种植冬小麦的北界将向北移;农牧交错地带将南扩;气候 变化和极端气候的出现频次增多,影响粮食安全;气温升高使微生 物的分解加快,使土壤有机质减少,肥力下降。第(2)题,全球气候 变暖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以及森林大量被砍伐。
④对海平面和海岸带:海平面________,给________带来极大的
影响,甚至灾难。
对生态使原生态系统内的
遭受重大损失
⑤系统
某些渔场消失,某些渔场扩大
干旱半干旱地区的
加剧
自我诊断
③升高 增加 发病率 扩大 ④上升 沿海低地 ⑤物种
土地荒漠化
第八页,共35页。
【点拨】 全球变暖引起海平面上升的原因:一是海水温度增 高,海水膨胀;二是冰川融化,流入海洋。
第十七页,共35页。
► 对点演练 1.(2010 年安徽文综)《安徽省应对气候变化方案》提出,安徽 省应对气候变化面临巨大挑战,必须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图表示 1962 年~2007 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 化。完成(1)~(2)题。
第十八页,共35页。
(1)1962 年~2007 年,安徽省年平均气温变化的总体趋势是
() A.降幅超过升幅
B.逐年上升
C.升高约 2.1℃
D.波动上升
(2)气候变化对安徽省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
A.各地的生长期缩短
B.低温冻害损失减小
C.极端天气事件增多
D.天然湿地面积扩大
第十九页,共35页。
解析:第(1)题,由图可以看出,1962~2007 年间,平均气温的 变化有升有降,但总体趋势应为波动上升。第(2)题,气温波动上升, 作物生长期变长且在 1962~2007 年间,某些年份气温升降幅度较大, 可能会使安徽受低温冻害损失加大,极端天气事件增多。气温总体 呈上升趋势,会加大蒸发量,使天然湿地面积缩小。
有利影响:北半球变暖,使温度带 作物生长 ①对农业不 影利 响热 植中带 物纬半度干“旱谷区 爆物作 发带物 ,”产 农粮量 业食受生害产范潜围力
自我诊断
,利于
2.(1)19 世纪 80 年代 上升 (2)①北移 下降 降低 病虫害 扩大
第六页,共35页。
能源减少 利用增加
纬度地区供暖的能源消耗 纬度地区制冷的能源消耗
二 波动上升
第二页,共35页。
1.读“15 万年来地球的气候变化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第三页,共35页。
A.漫长的地质时期,气候总体状况表现为冰川广布的冰期和相 对温暖的间冰期的交替
B.每当冰期出现时,冰川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推进 C.最近的一次冰期发生在距今 20 万年到距今 8 万年之间 D.当前地球气候正处在寒冷的冰期中 解析:每当冰期出现时,冰川从高纬度向低纬度推进,最近一 次冰期发生在距今 7 万年到距今 1 万年之间。当前地球气候正处在 温暖的间冰期中。 答案:A
第二十二页,共35页。
► 对点演练 2.结合右面的漫画完成(1)~(2)题。 (1)漫画中反映的环境问题是( ) A.太阳活动异常 B.洋流活动异常 C.极冰融化 D.臭氧层空洞 (2)针对该环境问题宜采取的措施有( ) A.推广清洁技术,发展循环经济 B.建设自然保护区 C.退耕还湖 D.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答案】 (1)D (2)A
第二十八页,共35页。
1.二氧化碳过量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目前已经极大地威胁到地
球上人类的生存。我们只有通过改变全球民众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态
度,才能减轻这一威胁对我们造成的影响。据此完成(1)~(2)题。
(1)二氧化碳过量排放的原因有很多,既有自然原因,又有人为
原因,其中人为原因包括( )
湖面扩大。
第九页,共35页。
2.(2010 年广东文综)卫星遥感监测显示,1999~2008 年青藏高
原上的色林错湖面扩大了约 20%,主要原因是( )
A.冰雪融水增加
B.冻土面积扩大
C.青藏高原抬升
D.湖面蒸发增加
解析: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青藏高原上的冰雪融水增加,造成
湖水增多,湖面扩大。
答案:A
第十一页,共35页。
2.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1)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①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冰川融化和海水受热膨胀,导致海平面上 升,其结果如下所示:
第十二页,共35页。
②对资源及自然灾害的影响,如全球变暖会影响整个水循环过程, 可能使蒸发量加大,改变区域降水量和降水分布格局,增加降水极端异 常事件的发生次数,导致洪涝、干旱灾害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增加,以及 地表径流发生变化。
第十页,共35页。
考点(kǎo diǎn)一 全球变暖的原因及影响
1.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1)自然原因:目前全球气候正处于温暖期。海水温度变化、荒 漠化、太阳活动、火山爆发等也影响到气温的变化。 (2)人为原因:表现为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甲烷、氟 利昂等)的排放、城市化、森林砍伐、过度放牧等。其中,大气中二 氧化碳含量增加是目前全球气候变暖的首要原因。
②对工业产 部业 门产 节生 越 水 获大 多 节 得量 的 能 广温 技 阔室 术 的气 、 市体 场的 和工 税业 收活 负 的动 担 培承 育受 技越 术来 等
自我诊断
②高 对 健人 康类增夏加天疾气病温的
,使人的死亡数量相对 ,使疾病的传播范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