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7_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大连渤海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末考试试
题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考查范围:必修2全册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填写在试题、答题纸和答题卡上,考生要认真
核对涂准答题卡上的相关信息。
2.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作答。
在试题卷上作答,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员将答题纸和答题卡按对应次序排好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
)
1.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玉米的黄粒和圆粒
B.家鸡的长腿和毛腿
C.绵羊的白毛和黑毛
D.豌豆的高茎和玉米的矮茎
2.在遗传学上,把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叫做()
A.显性和隐性
B.性状分离
C.相对性状
D.遗传规律
3.两株高茎豌豆杂交,后代高茎和矮茎的比例如图所示,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A.GG×gg
B.GG×Gg
C.Gg×Gg
D.gg×gg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个纯种交配后,后代必是纯种
B.两个杂种交配后,后代全是杂种
C.杂种自交的后代全是杂种
D.纯种自交的后代都是纯种
5.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与aaBb个体杂交,F1的表现型比例是:
A.9:3:3:1:
B.1:1:1:1;
C.3:1:3:1;
D.3:1。
6.下列关于同源染色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由一条染色体复制而成
B.在减数分裂中能联会
C.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D.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
7.真核细胞有丝分裂间期与减数分裂的间期,在细胞核内均发生了()
A.DNA复制
B.着丝点分裂
C.纺锤体形成
D.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
8.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EeFf的个体,不可能产生的配子是()
A.EF
B.eF
C.Ff
D.ef
9.由X染色体上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可能具有的特点是:
A.如果父亲患病,女儿一定不患此病;
B.如果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此病;
C.如果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
D.如果祖母为患者,孙女一定患此病。
10.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A.染色体是基因的主要载体;
B.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基因;
D.染色体就是由基因组成的。
11.决定氨基酸的密码子指:
A.D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B.tR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C.mRNA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D.基因上的3个相邻的碱基。
12.下面是关于基因、蛋白质和性状三者间关系的叙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生物体的性状完全由基因控制;
B.蛋白质的结构可以直接影响性状;
C.基因控制性状是通过控制蛋白质的合成来实现的;
D.蛋白质的功能可以影响性状。
13.保证准确无误地进行DNA复制的关键步骤是
A.解旋酶促使DNA的两条互补链分离
B.游离的脱氧核苷酸与母链碱基进行互补配对
C.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成子链
D.模板母链与互补子链盘绕成双螺旋结构
14.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B.基因重组能够产生多种基因型;
C.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
D.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重组。
15.引起生物可遗传变异的原因有三种,即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
以下几种生物性状的产生来源于同一种变异类型的是
①果蝇的白眼②人类的色盲③豌豆的黄色皱粒和绿色圆粒④人类的镰刀形细胞贫血症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16.秋水仙素诱导多倍体形成的原因是
A.诱导染色体多次复制
B.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纺锤体的形成
C.促进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
D.促进细胞融合
17.在一个种群中随机抽取100个个体,其中基因型AA的个体占总数的4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总数的50%,基因型为aa的个体占总数的10%,那么,基因A和a的基因频率分别是
A.60%和40%
B.90%和10%
C.35%和65%
D.65%和35%
18.基因工程中剪切目的基因的工具是
A.DNA连接酶
B.DNA聚合酶
C.解旋酶
D.限制性核酸内切酶
19.下列表述中哪一项不是拉马克的观点:
A.生物的种类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的;
B.生物的种类从古到今是一样的;
C.环境的变化使生物出现新的性状,并且将这些性状传给后代;
D.生物的某一器官发达与否取决于用与不用。
20.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原因可以概括为:
A.基因突变和重组;
B.自然选择;
C.共同进化;
D.地理隔离。
第Ⅱ卷简答题(共40分)
21.(8分)已知白化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下图是某家族白化病遗传系谱图。
(“■”代表男性患者)
(1)白化病是由 (填“显"或“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2)已知5号个体是男性患者,则l号个体的基因型是,4号个体的基因型为Aa的概率是
(3)已知图中3的基因型是AA,则8号个体的基因型是。
22.(10分)下面A、B、C三图是某个高等动物体内细胞分裂的示意图,分析回答:
(1)该动物体细胞内有条染色体。
A、B、C三图中表示细胞有丝分裂的图是。
(2)含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有。
(3)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
(4)B细胞的名称为。
23.(10分)下图表示真核生物体内DNA传递遗传信息的某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示两种物质的组成元素有
(2)该图所示的是遗传信息传递的过程,该过程发生的主要场所是。
(3)物质③形成后在细胞质中与结合,进行过程
24.(12分)下图是用某种作物的两个品种①和②分别培育出④、⑤、⑥品种的示意图,试分析回答:
(1)用①和②培育⑤所采用的D和F步骤分别是和。
其应用的遗传学原理是。
(2)用③培育④所采用的步骤E是。
(3)用③培育⑥可以使用的试剂是。
其作用机理是。
高一(文科)答案
1-5:CBCDC 6-10:AACBD
11-15:CABAD 16-20:BDDBC
21.(1)隐 (2)Aa 2/3 (3)AA/Aa
22.
(1)4 A
(2)AB
(3)AB
(4)初级精(卵)母细胞
23.(1)CHONP
(2)转录细胞核
(3)核糖体翻译
24.(1)杂交自交基因重组
(2)花药离体培养
(3)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形成,使染色体数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