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沈毅中学八年级物理上册 4.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课题:三、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执笔二次备课时间(本栏内容应
根据本班学生
情况书写)
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2)能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解释有关现象。
2.过程与方法:
(1)初步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一般程序和方法。
(2)培养学生分析实验结果,从中得出规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探究创造的心理品质。
(2)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评价探究结果的初步能力。
学习重点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过程
学习难点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归纳得出凸透镜成像规律学时安排1课时
学法指导实验、讨论、探索法
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
1.日常生活中凸透镜有哪些应用?
2.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都是根据凸透镜能利用光的折射成像的原理工作的,它们各自成的像有何不同?
【预习检测】
如何粗测凸透镜的焦距
【教学内容】
学习几个知识点:①物距(u):物体到透镜的距离;②像距(v)认识一下实验器材:大家桌子上有光具座、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等,
【小组合作探究】
强调实验的注意点:
①烛焰中心、凸透镜中心、光屏中心在同一水平线上;
②固定蜡烛,确定物距,移动光屏,直至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实验1、找到倒立缩小或放大的实像,并及时将物距和像距填写在表格中,分析成像规律
实验2、总结物距大于2f成缩小的像,物距小于2f成放大的像,那么同学们能否猜想在何种情况下能得到等大的像呢?找找看物距和像距大约是多少?将数据填写在表格中
实验3、那么同学们把物距调到小于焦距时,用眼睛通过透镜观察烛焰,你能看到什么样的像?你能在光屏上找到它吗?【大班交流,师生互动】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当物距大于两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
例照相机。
2.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而小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像距大于两倍焦距。
例投影仪。
3.当物距等于2倍焦距,像距也等于2倍焦距时,形成的是倒立的、与物体大小相等的实像。
4.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例放大镜。
实像是指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可用光屏承接;虚像是实际光线
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只能用眼睛看到,而不能用光屏收到。
【总结提升】
做一个凸透镜成像的游戏,游戏规则是先上来5位同学扮演左2f、左F、凸透镜、右F、右2f;教师扮演蜡烛站不同的位置出题;看被考的同学能否拿对相应的成像的牌子并站好相应的位置
【当堂检测】
1.一个焦距是10cm的凸透镜,当物体从离透镜20cm处逐渐移向30cm处的过程中( ).
A.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小
B.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大
C.像逐渐变大,像距逐渐变大
D.像逐渐变小,像距逐渐变小
2.如果要使透镜15cm处的光屏上得到物体的清晰、缩小的实像,测应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 )
A.5cm B.10cm C.15cm D.20cm
3.在做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若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测得物体到透镜的距离为10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有可能为( )
A.3cm B.5cm C.7cm D.14cm
4.物体沿凸透镜主光轴从2倍焦距处匀速向外移动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速度将( )
A.像变大,速度变大 B.像变大,速度不变
C.像变小,速度变小 D.像变小,速度不变
5.在“研究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实验中,用粉笔在桌面上画一直线,在直线上依次放置_____、______和_______,并使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6.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应使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约在______.凸透镜焦距为5cm,通过调节,使光屏上出现缩小的烛焰清晰的像,这时蜡烛到透镜的距离应是______.
7.做“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发现烛焰的像在屏的下边缘处,如果不改变烛焰及屏的位置,只移动透镜,使像移到屏的中央,那么应将凸透镜_______移动.(选填(“向下”或“向上”)
【布置作业】
补充习题
教学反思(本栏内容应根据教与学的情况书写)
授课人:(签名)
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