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郯城街道初级中学九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习目标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和它们的根本区别,学会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 .了解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能区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初步学会根据 物质的特性区分鉴别某些物
质。

3 .初步了解物质的变化、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学习过程 1 .物质的变化就其根本形式来说可分为变化和变化。

两 者的根本区别是。

2. 列举你知道的一些变化实例: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3. 物质的性质可分为性质和性质。

两者的区别是。

4. 列举你认识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探究交流】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观察实验1— 1 (1 )、( 2 )、( 3)、( 4)填写教材第七页表格,并完 成下面问题:
1. 请你将上述分成两类:第一类:第二类:
分类的依据是:
2 .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的变化叫化学变化,又叫做。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 是。

1.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区别是。

例如,、都属于化学性质; .................... 都属于物理
性质。

2.
在生产生活中,很多事实表明:物质的决定着它们的用途。

【例题2】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②易挥发,③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 溶。

④酒精易燃烧,⑤因此常被用作酒精灯和内燃机中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

当点燃酒精
3 .结合生活实例阅读教材完成: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常表现为、、等。

化学变化还 常伴随着的变
化,表现为、、等。

【例题1】某固体物质受热后变化为该物质的气态,这种变化属于(
A •—定是物理变化
B. 一定是化学变化
C.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
D.既不是物理变化,也不是化学变化
【练习 A 、 E 、 I 、
1】下列
变化中哪些属
于化学变化?
哪些属
B 汽油挥发 F 、点燃煤气 J 、灯泡发光 N 、酸雨形成O
R 碎石粉碎
C 、食物腐烂
G 弯曲电线
K 瓦斯爆炸 苹果腐烂
D 湿衣晾干 H 、剩饭变馊 L 、空调制冷
P 、露水消失
T 、钢铁生锈
M Q 【探究交流】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结合生活实际、查阅相关资料、讨论交流教材内容并完成下列问题:
S 、铁铸成锅
灯时,⑥酒精在灯芯边汽化,⑦边燃烧,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 ⑨生成水和二氧化
碳。

根据上述描述,请你回答下列问题:(填序号)
(1)酒精的物理性质有; (2)酒精的化学性质有;
(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
(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有;
(5)描述酒精发生化学反应现象的有。

⑹描述酒精用途的有。

【练习2】1806年,英国化学家戴维用电解法从苏打溶液中得到一种新的金属,他对新金属作 了如下实验:取一块金属,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入水中,它浮在水面上,并于水发生剧烈的反 应,放出气体。

此金属在水面上急速转动,发出“嘶嘶”
声,并立即熔化成一个闪亮的银白色
探7.请判断下列描述的是物质的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1)木头能燃烧 (2)钢铁生锈了 (3)冰融化成水
(4)汽油易挥发
•学习感悟
小球,过了一会儿,小球逐渐变小,最后完全消失。

硬度;密度;颜色; (1) 该金属的物理性质: (2) 该金属化学性质:。

•达标测试
1
、下列现
A 、瓷碗破碎

2 .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歌《 中“伐薪”和
“烧炭”各指的变化是()
前者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都是物理变化 下列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A 、
食物腐烂 B 、木柴燃烧
象属于化 B 、干冰升华
A. C. 3.
4. 5. 6. A. 试归纳:
熔点。

学变化的是
C 、木柴燃烧
头灰翁》弟句疋头灰翁, 伐薪烧炭南山中。

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B .
D. 前者是化学变化, 都是化学变化
)
、水蒸发
后者是物理变化 、农药中

A.颜色、状态
B.熔点、沸点
C.助燃性、 可燃性
D.密度、硬度
下列各组物质中,必须用化学性质才能区会开的是(
A.水和水银
B.糖水和食盐水 网络、报纸等媒体爆料的下列造假事件中,肯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用硫磺燃
烧来熏蒸粉丝使其变白
B.
C.铜片和铁片
D. )
氧气和氮气
用工业石蜡等给瓜子“美容”
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奶粉” D
.用铜粉和锌粉熔合成“黄金”
( )
D 、酒精挥
”诗句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学习目标
1 •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的方法。

2 •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能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初步探究活动。

3•初步学会书写探究报告的方法。

•学习过程
1 •在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中,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是;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或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的是;能使酥瓜子变软或在冷却的玻璃片上冷凝成水珠的是。

2 •是学习化学的一条重要途径。

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和
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新的化学知识。

3 •探究活动体现了化学学习的特点是:①关注物质的;②关注物质的;③关注物质的。

4 .科学探究的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环节:、一、
、。

其中有些环节是交叉进行的。

【例题1】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它的成分是什么?
假设猜测:有人提出了如下假设:A.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B.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
水蒸气;C.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

进行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沾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为了验证假设_ (填序号),但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原因是:。

(2 )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说明白烟不是。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注意不要接触烛芯),发现蜡烛重新被点
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_____________提供了证据。

同时可排除假设因为______ 。

【练习1】小李在探究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你认为她的以下做法中不合适的是()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查找资料,探究生成的黑色固体
C.认为与本次实验目的无关,不予理睬
D.询问老师或同学,讨论原因
【探究交流】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1・【提出问题】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2・【猜想与假设】⑴⑵⑶
3・【设计实验方案】
4・【实验探究】收集两瓶空气和两瓶呼出气体。

用空气做实验的目的是
5. 【实验结论】
6. 【评价与反思】
总结:通过上述燃烧和呼吸的实验,你认为科学探究有几个必要的环节或步骤?
nm。

【例题2】某一元硬币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它含有什么成分呢?小明同学认为其中可能含有金属铁。

在讨论时,有同学提出:“我们可以拿磁铁来吸引一下试试”。

于是小明同学就用磁铁吸引了一下。

对“小明同学就用磁铁吸引了一下”这一过程来说,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
B.进行假设
C.设计方案 D •进行实验
【练习2】实验室有一瓶气体,你认为确定它是否是二氧化碳的最佳方法是()
A.分析讨论 B •实验探究C •上网调查 D •假设猜测
•达标测试
1 •从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活动,你体会到化学学习主要特点是()
a关注物质的性质 b 关注物质的变化 c 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d对实
验现象进行分析和比较,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A、a b B 、c d C 、a b c d D 、a b c
2 .从冰箱取出瓶装的饮料放在空气中,不久瓶外壁出现水珠,这说明空气中含有()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气
3 •蜡烛燃烧时我们会看到许多现象,下列不是蜡烛燃烧时产生的现象的是()
A.蜡烛流泪B .火焰分三层C .产生黑烟D .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4 .青色的生虾煮熟后颜色会变成红色。

一些同学认为这种红色物质可能就像酸碱指示剂一样,遇到酸或碱会发生颜色的变化。

就这些同学的“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A.提出问题B .进行实验C.建立假设D.获得结论
5 .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刚熄灭时,烛芯会冒出一缕白烟,燃着的火柴竅二
只碰到白烟,便能使蜡烛复燃,如图。

此白烟可能是()
A .氧气
B .水蒸气
C .二氧化碳
D .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探6. 199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科恩(美)、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
领域作出的重大贡献。

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使整个
化学领域经历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

下列说法正确是()
A、化学不再是纯实验科学
B、化学不再需要实验
C、化学不做实验,就什么都不知道
D、未来化学的方向还是经验化
•学习感悟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1)
•学习目标
1.熟悉实验室规则,认识部分常用仪器,了解药品的放置规律
2 .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仪器的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

3 .养成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并接受集体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卫生意识和节能意识的教育。

•学习过程
1在化学实验室,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与你在家中的类似操作有何相同和不同? ⑴液体药品一般在什么仪器中保存?
O
⑵固体药品一般在什么仪器中保存?。

⑶如何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

⑷如何取用固体粉末放进试管中?。

⑸如何取用块状固体放进容器中?。

⑹做完实验的药匙、镊子、胶头滴管、量筒和其它仪器能不能立刻做下一实验?。

为什 么?。

你应当怎么做?。

【探究交流】认识你的化学实验室
1 •实验台上摆放着下列仪器,指出名称,预测其用途(用序号填空):
D o
A E ①贮存或收集气体;
④用于过滤;⑤吸取和滴加少量液体;⑥加热工具。

2 •固体药品一般贮存在瓶中,液体药品一般贮存在瓶中。

实验室里所用的化学药品,很 多是、、或的,为保证安全,
实验前要仔细阅读药品的取用规则。

一、药品的取用:
1 •阅读P18页“资料卡片”,归纳药品取用规则
⑴“三不”原则,即:不,不,不。

⑵最少量原则:未指明药品用量时,液体应取用,固体只需。

⑶剩余药品处理原则:不要,不要,,不要,要。

....
2 •取用 下列药品主要用到什么仪器?应掌握哪些操作规范或要领?
⑴取用块状固体药品; ⑵取用粉末固体药品; ⑶倾倒大量液体药品; ⑷吸取滴加少量液体; ⑸量取一定体积液体; ⑹称取一定质量固体;
3、实验1 —3、实验 1 —
4
讨论: 课本P19内容 【例题1】下列药品的取用操作规范正确的是(

、洗涤仪器: 有一只实验后的试管:
图一
D
⑴为什么要洗涤试管?;⑵怎样洗涤试管?;
⑶怎样判断洗涤干净了?;⑷洗涤后试管怎样放置?。

【例题2】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
B
C D
•达标测试
1浓硫酸具有强烈的腐蚀性,能腐蚀人的皮肤和衣物。

实验室中装有浓硫酸的试剂瓶 应贴有的图标是


A B C D
2 •向盛有硫酸铜溶液的试管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使用胶头滴管的正确操作的是(
A B C D
3 •振荡试管内的液体时,正确的操作是() A.用手紧握试管,用臂晃动 B .拇指堵住试管口,上下晃动 C.用手捏住试管,用腕摇动 D.手紧握试管,上下晃动
4 •往试管中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说明用量,应该取用的液体量是(

A .约占试管容积的二分之一 B.约占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 C.刚盖满试管底部
D.l mL ~ 2mL
5 •某一同学在量取液体时,面对着刻度俯视了液面进行读数,读得液体的体积为 那么,他所量取液体的实际体积应该是(

A.大于36mL
B.小于36mLC 等于36mL D.大于或等于 36mL
•学习感悟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2)
•学习目标
1 •能正确使用酒精灯,能正确连接常见的仪器装置。

2 .初步学会物质的加热等基本实验操作。

3 •进一步养成实事求是的精神,进行科学态度的培养,并进行环保意识、安全意识、卫 生意识和节能意识的教
育。

•学习过程
仁酒精具有易、易两大特性,因此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两个“绝对禁止”:、;一个 “不可”,一个“不要”。

2 •酒精灯火焰分为、和,应用酒精灯的部位给物质加热。

36mL
o
3 •在①试管②烧杯③蒸发皿④集气瓶⑤铁架台⑥试管夹⑦玻璃棒⑧酒精灯中:
⑴作为加热工具的是;⑵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是; ⑶可用于蒸发液体的是;⑷加热时需要垫石棉网的是; ⑸
不能用于加热的容器是;⑹能固定装置长时间加热的是;⑺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的是;⑻能移动试管进行加热的是。

【探究交流】酒精灯的使用方法
用前检查点燃方法火焰分层及其温度熄火方法存放方法蜡烛
酒精灯
【例题】酒精灯是初中化学实验中最常用的加热工具。

下列有关酒精灯使用或存放的图示正确的是()
【练习1】利用酒精灯给液体加热时,应把受热仪器放在酒精灯的()
A.外焰部位
B.内焰部位
C.焰心部位
D.火焰上方
」、给物质加热
【提出问题】用酒精灯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哪些因素会影响加热效果和时间?
【假设猜测】
【设计方案】取A B C D四支试管,各加入3mL水。

将A试管底部倾斜放在酒精灯火焰上
方3cm处加热;B试管底部倾斜放在接近灯芯处加热;C试管底部倾斜放在酒精灯外焰部位加
热;D试管底部垂直放在酒精灯外焰部位加热。

记录水加热至沸腾时所需的时间。

试管放置A B C D 所需时间(s )
【反思交流】实验后发现某些小组所用试管破裂了,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①②③
【例题2】在不同的实验基本操作中,试管口的放置方向不同(如图)。

请把试管的放置方法填入到相应的实验操作中(填序号):
⑴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⑵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⑶向试管中滴加液体⑷向试管中倾倒液体⑸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⑹
洗净后的试管放置
1、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

操作要领注意事项
2、连接玻璃管和脱皮管
3、在容器口塞橡皮塞
4、检杳装置的气密性
1.

【练习2】一支试管的容积为30mL要用这支试管给液体加热,那么所取液体的体积最多不能超过()
A. 10mL B . 15mL C. 20mL D . 30mL
二、连接仪器装置
F列仪器中既能用来给固体加热,又能用来给液体加热还能直接加热的玻璃仪器有)
』心£ D.XL
2.
3.
小丽同学不慎碰倒酒精灯,实验台上起了火,你去帮忙时千万不要(A.移开可
燃物 B.用湿布或沙子覆盖
以下跟酒精灯有关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C.使用灭火器


D.用课本扑打
4.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这是因为()
A.酒精挥发引起中毒
B.防止酒精自燃
C.防止爆炸
D.灯芯留下水分,难以点燃
5•下列仪器①试管②烧瓶③烧杯④蒸发皿不需垫石棉网能直接加热的是()A.①和
②B.①和③C.①和④D.②和④
•学习感悟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复习课
10 / 10
•复习目标
1. 了解化学变化的特征,学会判断一些典型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2. 认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会判断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了解对蜡烛及其燃烧、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过程和方法
4•能进行药品取用、仪器装配、物质加热、仪器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

•回顾交流
【回顾交流】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1 .请判断下列变化中,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⑴瓷碗破碎;⑵食物变质;⑶酿造酒精;
⑷电灯发光;⑸纸张燃烧;⑹火药爆炸;
⑺钢铁生锈;⑻汽油挥发;⑼石蜡熔化;
⑽煤气中毒;(11)干冰升华;(12)液体蒸发。

2.请判断下列性质中,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为什么?
①颜色;②状态;③熔点;④沸点;
⑤可燃性;⑥稳定性;⑦挥发性;
⑧溶解性;⑨密度;⑩硬度。

3•性质决定用途。

下列关于氢气用途的叙述中,只体现物理性质的是()
A.制备金属材料
B.充灌探空气球 C .做火箭高能燃料D.制备盐酸
二、科学探究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几个必要的环节或步骤?⑴;⑵;
⑶;⑷;⑸;⑹。

2•蜡烛燃烧与人的呼吸都要消耗;都会生成和;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
仪器、药品和操作是化学实验三要素。

下列操作分别用到什么仪器?※分别怎么操作?
⑴取用块状固体;⑵取用粉末状固体;⑶滴加液体;
⑷称取固体;⑸量取液体;⑹搅拌液体;
⑺加热工具;⑻固定试管加热;⑼移动试管加热;
⑽洗涤试管;1洗涤后的试管放置;2收集气体。

•知能应用
例1①木炭是灰黑色的多孔性固体;②木炭能燃烧;③我国某些地方冬天有时用木炭取暖;④木炭被粉碎;⑤用木炭制黑火药;⑥取一块木炭点燃,放入盛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

在上述描述中,属于:(填序号)
(1)物理性质的是:;(2)化学性质的是:;(3)物理变化的是:。

(4)化学变化的是:。

(5)属于用途的是:。

例2现有空气和呼出气体各一瓶,请你填写科学探究的有关步骤和内容:
:呼出气体中氧气的量比吸入空气中的多还是少呢?
:通过分析,某同学认为呼出气体中氧气的量比吸入空气中的少。

:为了验证氧气的多少,应选用带火星的木条或燃着的木条;
:某同学进行了以下检验过程,请你补充完整
11 / 10
将的木条分别插入两瓶气体中木条在空气中无明显现象,在呼出气
体中燃烧不旺。

呼出气体中含的氧气比空气中
的。

:该实验的结论与该同学的猜测是否一致?。

:检验呼出气体中氧气的量,为什么要用空气做实验呢?。

例3下
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
•达标测试
1•我们生活在五彩缤纷的世界里,以下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呈现出来的是(
A.雨后彩虹 B .彩色图画 C .夜晚霓虹灯 D .节日焰火
2•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

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物理性质的是()
A.氧气支持燃烧
B.氢气填充气球
C.炸药定向爆破
D.粮食酿造酒精
3.某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
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建立假设B •收集证据 C.设计实验
F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4.
D.作出结论
A B
“飞天壮歌一一中国首次太空漫步航天展”于天所用
燃料之一为液氢,下列说法中:
⑴属于物理性质的是();⑵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⑷属于化学变化的是();⑸属于物质用途的是
5. 5月24日在南京展区圆满结束。

);⑶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⑹属于实验现象的是(
A.液氢燃烧
B.液氢可以燃烧
C.液氢可以做燃料
D.液氢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E.氢气是最轻的气体
F.氢气液化得到液氢
•复习感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