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JICHU JIAOYU YANJIU·2020/
03
非连续性文本又称“间断性文本”,由逻辑、语感不严密的段落层次构成的阅读文本形式。
一般包括图表、图解文字、目录、说明书、广告、地图、索引等。
高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内容非常丰富,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整合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资源,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非连续性文本的认知接轨,发动学生搜集网络非连续性文本信息,创设非连续性文本训练,为学生形成更丰富的学习契机,以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从而有效提升语文教学效率。
一、整合教学内容,发掘非连续性文本蕴含的资源
(一)梳理非连续性文本内容
语文教材中有大量非连续性文本资源,例如插图、说明、注释、简介等,这些非连续性文本内容都是独立存在的,属于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有清晰的认知,引导学生对这些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处理,为阅读教学提供更多助力支持。
教师进行教材文本信息整合需要有细化分析意识,对所有教材信息进行研究,将非连续性文本内容整理出来,也可以从具体操作中形成相关认知。
一是每一个单元都有单元阅读提示和要求,这个内容就是标准的非连续性文本,引导学生阅读体会时,要注意对文本内容和构建方式进行认知。
这是单元学习的指导性文件,有教学重点、突破建议、教法提升、达成目标等内容,这些信息对教师施教和学生学习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
二是每一篇课文之前都有阅读提示,这是非连续性文本内容,其作用也不可忽视。
三是课文中有不少插图,唯有图文结合,才能帮助学生准确理解文本。
(二)展开非连续性文本设计
针对非连续性文本资源整合情况展开教学活动,这是教师需要直面的课题。
在课堂教学引导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学力基础实际展开教学设计。
非连续性文本内容分布比较广泛,在不同的位置有不同的用途,教师在具体引导时需要充分考虑多种制约因素。
教材文本都有阅读提示和要求,这些内容也属于非连续性文本内容,在教学引导过程中,教师不妨让学生对这些内容进行重点分析,以矫正自主阅读学习方向。
教师需要在适当的时候给出具体引导,让学生结合阅读提示展开学习行动。
语文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资源都有辅助作用,教师需要提高认识,正确对待这些教学信息,并利用它们发动学生展开全面深入的学习体验活动,为文本教学提供更多的帮助。
非连续性文本教学需要更多信息的支持,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可以让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非连续性文本内容,这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品质有一定帮助。
二、链接生活认知,实现非连续性文本的学科接轨
(一)联系生活认知展开设计
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是重要的教学资源,这些内容和学生生活有更多的关联。
在平时生活中,如果教师在文本阅读中对非连续性文本有一定处理,学生自然会掌握一些阅读学习的方法,对生活中接触到的非连续性文本也有了一定的阅读认知。
将学生生活认
高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研究
奚华
【摘要】高中语文教学有学科特点要求,教师在进行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设计时,要针对学生的学习实际,整合教材学习内容,链接学生的生活认知,发动学生搜集网络信息,创新阅读实践训练,为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注入更多的助推力。
【关键词】高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75(2020)03-62-02奚华/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中小学一级教师,从事中学语文教学(海安226600)
学科探索
62
知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这也是由理论到实践的操作过程,符合辩证法观点。
学生生活学习过程中需要接触更多非连续性文本内容,培养学生非连续性文本学习意识,对他们的语文素质提升有重要的帮助。
例如产品说明书,这是最为典型的非连续性文本内容,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它主要信息的构成,并对非连续性文本信息进行合理处理,自觉建立生活学习意识。
(二)进行跨域、跨学科活动
跨域、跨学科展开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教师需要有横向关联意识,对学生学习认知基础展开多重分析,以有效提升教学的契合度。
语文学科和历史、地理、科学、政治等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以此展开教学活动,自然能够获得丰富的学习感知。
在教材中有单元提示、历史资料、作者背景介绍等内容,这些内容往往与历史、文学、自然有多重联系。
教师展开横向对比分析,其教学调度会更为频繁。
如实验操作程序设计,这是常见的非连续性文本。
教师要在阅读方法、阅读注意事项等方面给出具体的指导,这对提升学生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水平有重要的帮助。
三、搜集网络信息,拓宽非连续性文本的教学域度
(一)构建网络非连续性文本内容
教师发动学生展开网络信息搜集,对非连续性文本内容进行全面整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学习机会。
智能手机实现了全覆盖,为学生上网创造了良好条件,以网络为重要的信息库,对非连续性文本进行感知体验,可以让学生在拓宽学习视野的基础上,有效地提升综合语文素养。
学生在互联网搜集信息没有任何技术问题,关键要看教师如何布置,让学生搜集哪些有价值的信息。
在非连续性文本学习时,教师不妨让学生搜集相关的非连续性文本信息,对课堂教学形成信息支持。
例如涉及写作方法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网络搜集关于写作方法方面的信息,为提升信息的价值度,教师要让学生学会筛选和整合信息,或者是缩小搜索范围,例如关于议论文的写作方法,这样便可以提升非连续性文本信息的针对性。
网络信息量巨大,需要合理取舍和筛选。
非连续性文本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网络信息资源非常丰富,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展开学习训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有效支持。
(二)延伸非连续性文本教学长度
教材中非连续性文本内容极为丰富,其训练设计有诸多操作起点。
在具体操作时,教师要有接轨意识,根据学生的生活认知基础展开延伸训练,势必能够有效地训练内驱动力。
在进行非连续性文本信息训练题目设计时,教师不妨以教材为基本起点,让学生结合生活中非连续性文本资源展开学习操作,实现学生学习认知的健康成长。
学生生活中非连续性文本资源极为丰富,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非连续性文本展开延伸学习训练,这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举措。
例如生活中要接触到一些图片信息,如照片、绘画等内容,这些信息自然属于非连续性文本内容。
教师可让学生对这些图片进行解读,对绘画进行鉴赏解析,都能够获得训练成效。
教师让学生结合生活认知基础展开非连续性文本操作实践,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对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有积极的辅助作用。
四、创新实践训练,塑造非连续性文本的应用意识
(一)依据非连续性文本启动训练
在进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学习时,需要有相对的训练加以辅助,帮助学生尽快建立非连续性文本的学习认知。
教师在训练设计时,要为学生提供适合度更高的训练内容,这样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成长的经历。
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习作基础,但是对非连续性文本的运用还存在很多问题,这是最为严峻的现实。
教师对学生学习认知基础有明确把握,才能够给出具有针对性的设计和指导。
在进行课堂训练设计时,教师需要深入学生群体之中,以便对学生的认知基础有更多了解,这样才能给出适合性的训练内容,才能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
例如让学生根据教材训练展开一些学习实践活动、课堂辩论活动、读写训练活动、实验操作活动、课堂演绎活动等,这都是对非连续性文本的实践操作,其训练价值更为丰富而有成效。
(二)结合非连续性文本运用训练
解读非连续性文本、创作非连续性文本、应用非连续性文本,都属于非连续性文本训练范畴,教师适时发动学习训练,学生会在不断实践探索中形成综合的语文能力。
在进行非连续性文本课堂训练设计时,教师要注重其实践性属性的挖掘。
我们平时经常接触到非连续性文本内容,也需要运用这些非连续性文本,要学会非连续性文本的操作技巧和进行创作。
例如写一个通知,教师需要为学生讲清具体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明确格式。
教师让学生拟一个开会通知,从学生具体的表现可以看出,很多学生会遗漏一些信息,如开会的时间、地点要素和需要携带的资料等,这说明学生非连续性文本创作能力还存在许多短板,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关注。
非连续性文本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要针对高中学生阅读的实际需要,创新教法学法,利用更多直观的手段进行教学,为学生带来更丰富的学习机会。
(责任编辑宁宁)
奚华高中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研究
63
2020年2月·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