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巴金《激流三部曲》研究述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三十年巴金《激流三部曲》研究述评
近三十年巴金《激流三部曲》研究述评摘要:自巴金1929年初在《小说月报》上发表了轰动文坛的处女作《灭亡》之后,“巴金”这个名字便引起全国文学界的注意。

时至今日,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对于巴金的评价,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文化语境的变化在不断调整。

本文就近三十年巴金《激流三部曲》的研究论文作了简要归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人物形象;二是关于传统家族文化;三是《激流三部曲》与其他作品的相关比较。

在论述过程中,则以研究者关注的主要问题及其相关成果为中心。

限于资料,本文仅涉及中国内地的研究成果,港澳台地区及海外的研究状况,暂付阙如。

关键词:激流三部曲人物形象家族文化
一、关于人物形象的研究成果
严丽珍的《论巴金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对巴金所有的小说创作从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进行了重新的解读和研究[1]。

他认为巴金的小说主要塑造了四种类型的人物形象。

一类是在《灭亡》、《爱情三部曲》等小说中塑造的一群面对信仰的人。

第二类是巴金在《激流三部曲》中刻画的一群在新旧时代之间的人物形象。

第三类人物形象是巴金在抗战三部曲《火》、《雪》等小说中塑造的一群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人物形象。

第四类人物形象是巴金在《人间三部曲》中塑造的一群无奈的小人物形象。

还有不少研究者把眼光聚焦在特定的长子形象,因为这些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长子形象都是作家着力刻画的对象,是作品中十分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