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海南省华侨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海南省华侨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那一排钻天杨
肖复兴
四十多年前,从北大荒回到北京不久,我搬家到陶然亭南的地铁宿舍。
走出宿舍,有一条大道,大道旁有一排新栽不久的钻天杨,瘦弱的树后有两间同样瘦弱的小平房,这是一家小小的副食品商店。
我和店里的售货员很熟。
年轻的那一位售货员,刚来不久。
她个子不太高,面容清秀,长得纤弱,人很直爽,快言快语。
她曾经不好意思地告诉我:没考上大学,家里非催着赶紧找工作,只好到这里上班。
知道我在中学里当老师,她让我帮她找一些高考复习材料,她想明年接着考。
我鼓励她:对,明年接着考!有这个心劲儿,最重要!每次去那里买东西,她都爱和我说话。
我把看过的杂志和旧书借给她看,或者索性送给她。
她见到我就叫我肖老师,我管她叫小冯同学。
有一次,她看完我借给她的一本契诃夫小说选。
还书的时候,我问她读完这本书,最喜欢哪一篇?她笑了:这我说不上来,那篇《跳来跳去的女人》,我没看懂,但觉得特别有意思。
1978年的夏天,我和她相互鼓励着,一起到木樨园中学参加高考。
记得考试的第一天,木樨园中学门口的人乌泱乌泱的,黑压压拥挤成一团。
高考放榜,我考上了,她没考上。
从此以后,她不再提高考的事了,老老实实在副食店上班。
大学毕业后,我搬家离开了地铁宿舍,发现旧杂志把床铺底下挤得满满堂堂。
便想起了这位小冯同学,她爱看书,把这些杂志送给她好。
我来到副食店,一眼就看见她坐在柜台里。
看见我进来,她忙走了出来,笑吟吟地叫我。
我这才注意,她脸色有点黄,挺着个大肚子,小山包一样,起码有七八个月了。
我惊讶地问道:这么快,你都结婚了?
她笑着说:还快呢,我25岁都过了小半年!我们有同学都早有孩子了呢!
那天告别时,她特意送我走出副食店。
正是四月开春的季节,路旁那一排钻天杨的枝头露出了鹅黄色的小叶子,迎风摇曳,格外明亮打眼。
在这里住了小九年,我似乎是第一次发现这钻天杨的小叶子这么清新,这么好看。
从那以后,我再没见过小冯同学。
前些日子,我参加一个会议,到一座宾馆报到。
那座宾馆新建没几年,设计和装潢都很考究,宽阔的大厅里,从天而降的瀑布一般的吊灯,晶光闪烁。
一位身穿藏蓝色职业西式裙装的女士,大老远挥着手臂
径直走到我的面前,伸出手来笑吟吟地问我:您是肖老师吧?我点点头,握了握她的手。
她又问我:您还认得出我来吗?起初,我真的没有认出她,以为她是会议负责接待的人。
她笑着说:我就知道您认不出我来了,我是小冯呀!看我盯着她发愣,她补充道:地铁宿舍那个副食店的小冯,您忘了吗?
我忽然想起来了,但是,真的不敢认了,她个子高了些,也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
我对她说了这些感受,她咯咯笑了起来,说:还年轻呢?明年就整六十了。
她还是那么直爽,言谈笑语的眉眼之间,恢复了以前的样子,仿佛岁月倒流,昔日重现。
我知道了她的经历:生完孩子没多久,她就辞掉副食店的工作,在家带孩子,孩子上幼儿园后,她不甘心总这么憋在家里,用她自己的话说“还不把我变成甜面酱里的大尾巴蛆?”便和丈夫一起下海折腾,折腾得一溜儿够,赔了钱,也赚了钱,最后合伙投资承包了这个宾馆,她忙里忙外,统管这里的一切。
她说:中学毕业去副食店工作,到今年整整四十年。
您看看这四十年我是怎么过来的!
我说:你过得够好的了!这不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吗?
她咯咯地笑了起来:还节节高呢!您忘了您借给我的那本契诃夫小说了吗?您说我像不像那个跳来跳去的女人?
分别的时候,我问她,那个小小的副食店,现在还有吗?
她忍不住又笑了起来:那么小,跟芝麻粒一样的副食店,现在还能有吗?早被连锁的超市取代了。
她还告诉我,地铁宿舍二十多年前就都拆平,盖起了高楼大厦,副食店早被淹没在楼群里了。
不过,副食店前路旁那一排钻天杨,倒是没有被砍掉,现在都长得有两三层楼高了,已经成了那个地带的一景儿了呢!
钻天杨,她居然还记得那一排钻天杨。
(有删改)
1.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采用了外貌描写的手法展现主人公形象,选取小冯同学“刚参加工作、要当母亲、做宾馆管理者”三个人生阶段的外貌特征来表现她的变化。
B. 小冯同学说她像“那个跳来跳去的女人”,这和前文“我”和她交流契诃夫小说的感受相呼应,表明是“我”及“我”的书成就了她的人生。
C. “那么小,跟芝麻粒一样的副食店”,这句话运用了夸张修辞,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副食店的渺小;也正是其渺小等原因,所以很快被时代的浪潮淹没。
D. 小冯同学在生活的浪潮中不断尝试,努力进取。
她四十年的人生变化,既是一部个人奋斗史,也凝聚着昂扬振奋的时代精神。
2. “那一排钻天杨”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分析。
3. 本文已被《光明日报》“中国故事”栏目登载,假如你是该栏目编审,请谈谈选用本文的理由。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梅品
非花非雾
中原军阀张帅的长子,是民国有名的儒将,风度潇洒,诗词书画无一不通。
其母刘老夫人收留一流亡女子,取名素素,居藏书楼整理书画。
张将军返故里休整,遇素素画《梅花傲雪》,惊叹:“程派画风画技竟得两位女传人,二人造诣也在伯仲之间。
”素素吃惊回身,风姿如惊鸿照影。
定下神来,大方见礼,向张将军询问那画风画技如己的人是谁。
张将军笑道:“南京才女程雪如,以善画程派梅花著名。
虽落风尘,却自比红拂,性傲不俗。
”
素素更加惊异,且面露忧愤。
将军探问其故,素素只是摇头不语。
张将军常访藏书楼,与素素论诗品画,情趣相投,感情日笃。
偶尔谈到已逝画梅名家程长史。
张将军回忆说:“据传长史之妻有皇族血统,其外祖是永字辈中极通字画的皇子。
生一女名雪如,姿貌不凡。
更奇的是她的聪明。
初读书时点到即悟,年龄稍长便无师自通。
天生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
程长史画梅时,雪如站在旁边看,就学会了。
写画出来竟和父亲一毫不差。
长史俗务繁忙时,便令雪如代笔,其构图,立意常有好过父亲之处。
”
素素沉吟良久,试探道:“这个女子现在哪里?”张将军说:“那个南京程雪如,自称长史之女。
看她绘画行事,应该不假。
”素素垂下泪来:“将军以诚相待,便不隐瞒了。
真正的程雪如,就是眼前的素素。
我身若转蓬,怕辱门楣而隐姓埋名。
不料却有风尘之人冒我清名,请将军为我昭雪。
”
素素拿出程长史印章、真迹与心法笔记,让张将军验看。
另有一枚翠玉金丝蟠龙印,上刻女真文字,确是清宫皇家信物。
张将军扼腕叹息,思谋道:“南京程雪如,广交志士,不畏权贵,不是庸脂俗粉,不可草率。
”
将军即携素素赴南京,邀江南知名画家数人,聚程雪如的悦梅楼论画。
素素见雪如白衣素裙,端庄雅静,如凌波仙子,北腔京韵听之亲切。
敌意已冲淡几分。
观雪如侧壁悬一巨幅《梅花迎春》,正是世传程派遗作。
其实,程长史早抑郁于心,病体难支了。
他的后期作品,皆素素捉刀。
这画是素素悬纸于墙,登梯而作。
她在画里加了皴擦变化,花瓣丝丝纹理尽现。
梅花百朵,每朵都在另一张纸上反复推敲、修改。
第五十一朵藏在粗枝暗处,色稍浓。
当时画完此花,一个闪失,晕染的“大白云”脱手落在花上,无意中以一朵“点画”之梅,盖了“勾画”之梅,竟成程派“梅中梅”绝技。
雪如观素素对画若有所思,便以此画为题,细述细评,如亲历亲见素素当日作画一般。
及说到长史为生计卖此画时,珠泪盈眶,感同身受。
素素叹世间有知音如斯,心下暗服。
便展纸调色勾画那朵双影梅花,暗传“梅中梅”绝技。
雪如震惊,握素素手,想邀到别室一叙。
几名画家拦住,请雪如也画一幅,实际是想让
二女一较高低。
雪如便摹仿程长史前期亲作,却得其神而超其韵。
雪如心里是欲以不似求败。
不料别辟蹊径,一扫程派梅花的萧瑟清冷,一片生机与活力勃勃欲出。
素素击案赞叹,父亲一生突破不了的清寒,被雪如一时冲开。
众画家皆以程派画风又攀新高称贺。
素素双目含泪,拿出父亲印章、真迹等物,郑重交给雪如。
向众人宣称受人之托,转交程氏后人。
雪如见物,如获至宝,望定素素。
二女四目相对,顷刻已交流了千言万语无法表达的重托与承诺。
张将军拉素素至侧门,急切地问:“你不怕百年后,名载风尘吗?”
素素慷慨陈词:“英雄不问来路,位卑不掩品高。
此女奇才,旷世难逢。
我父若在,求她为徒也未必可得。
她竟自行研摹、承继至此。
我当代父谢她,代己谢她。
一己虚名何足惜?”
将军仰天而笑,大赞:“此生有幸遇到两位有梅之高品的女子。
”
素素随张将军转战南北,不再画梅,只描草木虫鱼小品。
他们时常从来自南京的爱国友人口中听到程雪如的义举。
素素叹道:“这雪如,也是梅中极品了。
”张将军便携其玉手,爱由心生:“素素逸世通达,竟是梅仙了。
”
素素多次拍卖画作,赈灾民、兴义学。
日寇进犯中原,素素散尽张将军遗赠家资,捐作军费,毅然从军。
4. 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素素怕辱没门楣而隐姓埋名,雪如为扬名立万而冒名顶替。
雪如细评《梅花迎春》感同身受,素素暗服“高山流水”引为知己。
B. 作者把这个故事放在民国时期,主要原因是那个动荡的时代,世事的镜子更能映射两位主人公品性的高下。
C. “素素”和“程雪如”这两个名字,既切合人物各自的身份,又巧妙地暗示了人物的品性,颇具匠心,深得中国古典小说人物命名之趣。
D. 《梅品》虽然故事平淡,几无情节,叙述上却有条不紊,伏笔、照应、言情、状物、娓娓道来,不疾不徐,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5. 请结合小说概括分析素素的形象特点。
6. 请简要分析张将军这一人物在小说中的作用。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①奇幻电影是基于现实世界对超自然的人、神、妖共存的多维时空的重构,是对虚幻异域空间的想象性建构。
它往往利用数字技术以夸张、变形、寓言或传奇等方式,表现超真实世界的拟态载体,折射生命的本质并传递创作者对世界的理解。
②奇幻电影能够让观众接受的前提是讲好故事。
目前奇幻电影大多以中华传统文化为本位,杂糅了神魔、玄幻、武侠、动作等类型元素,借助特有的神怪文化资源完成阐释现实世界的意旨。
中国古代神话作为人类共同的记忆载体,凝结着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使人类从中能够探寻到共同的情感。
相当一部分奇幻电影选择了以民间传说、神魔故事作为文学叙事的母题,以多元化的视角去反观人性,借助不同世界的生灵重构超越自然的多维时空。
如《捉妖记》《哪吒之魔童降世》等奇幻电影将人、神、妖等不同世界的生灵放置在共生共存的空间中,试图唤起现代人心灵回归并实现精神层面的救赎。
③作为本土民族文化色彩浓厚的电影类型,奇幻电影同时需要在传统经典故事文本基础上重新传达人类共同的心理情感,引发人们对现代文明危机进行反思,以追求人类共同的、永恒的价值。
《庄子》中说:“齐谐者,志怪者也。
”神怪故事的主题往往是诡异事件及妖鬼与人类的互动。
中国观众对神怪故事并不陌生,具有一定的接受基础,《聊斋志异》《西游记》《山海经》《搜神记》等传统经典文本中的故事往往被其他文艺样式取材改编,同样给奇幻电影提供了新的叙事空间。
④奇幻电影对于传统经典文本的取材改编其实是二度创作的过程,需要调整故事设置与矛盾冲突进而凸显电影的戏剧性。
在人物刻画与塑造,场景的渲染与设置等方面需要更加生动,而往往设置出人意料的结局无疑会增加电影的趣味性与观赏性。
就目前奇幻电影“西游系列”的改编而言,在重构“西游”经典奇幻世界的过程中,比较注重对打斗场景的设计与视觉效果,借助数字技术创造出较为恢宏的场面。
然而,这些经过改编的奇幻电影,却在某种程度上割裂了原著的内在叙事性,形式大于内容的视觉奇观场景难以掩盖故事情节的缝隙与空洞,让观众感受不到要传达的核心精髓,无法塑造经典文本中那样生动的艺术形象。
由此,奇幻电影对于经典文本的改编,需要在满足观众精神诉求与娱乐消费中,寻求主流价值与电影市场之间的共赢,力争在接受性和整合性等向度上建构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念,引导观众在世俗生活中实现精神的自我疗愈与自我救赎。
⑤奇幻电影需要新的思维模式推动整体叙事转型。
以人工智能等重要科技成果为标志,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突飞猛进,也引起了保护自然和人类的生存警醒。
奇幻电影《流浪地球》改编的巨大成功,为中国电影工业及硬科幻文化产品带来发展的新趋势。
该部电影设置了科幻的时空概念等科学范畴的命题,在充满科技特性与工业基因的叙事话语中,穿插了营救地球过程中战友合作、牺牲以及父子祖孙之间的亲情等人文元素,与年轻一代观众的生活相接近,被称为国产电影中的现象级作品。
⑥同时,奇幻电影需要将科技思维与中国哲学思想进行融合,借助数字化手法与超自然影像来传递古老的东方智慧,重新建构新的宇宙观、天下观、价值观与和谐思维、一体思维等理念,较好地实现民族性、现代性与世界性之间的融合。
在此基础上,处理好价值引领与审美情趣、艺术性与娱乐性等之间的关系,成为新的国产电影市场的生长点。
(摘编自李娟《奇幻电影中的文学叙事资源》)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奇幻电影是对虚幻异域空间的想象性建构,折射生命的本质并传递创作者对世界的理解。
B.奇幻电影借助特有的神怪文化实现阐释现实世界的意旨,对中国观众而言比较容易接受。
C.奇幻电影通常将人、神、妖等放置在同一个空间中,试图实现现代人精神层面的救赎。
D.奇幻电影通过传达传统经典故事中原有的心理情感来引发人们对现代文明危机的反思。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证奇幻电影让观众接受的前提是讲好故事时举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例子。
B.第③段作者提出了奇幻电影也可以将传统经典文本中的故事作为新的叙事空间的观点。
C.第④段以“西游系列”的改编为例,论证了奇幻电影必须设置出人意料的结局来增加电影的趣味性与观赏性。
D.第⑥段着重指出处理好价值引领与审美情趣、艺术性与娱乐性等之间的关系应成为奇幻电影市场新的生长点。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民间传说、神魔故事采用多元化视角反观人生,因而常成为奇幻电影的文学叙事母题。
B.在对传统经典文本的取材改编时,设置出人意料的结局无益于增加奇幻电影对观众的吸引力。
C.奇幻电影“西游系列”注重对打斗场景的设计与视觉效果,一定程度上对原著的内在叙事性造成了破坏性的影响。
D.《流浪地球》的成功,表明将科技思维与中国哲学思想进行融合才是奇幻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括自少时学兵法,言兵事,以天下莫能当。
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
”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
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
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愿王勿遣。
”王曰:“母置之,吾已决矣。
”括母因曰:“王终遣之,即有如不称,妾得无随坐乎?”王许诺。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
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
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
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
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
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
赵王亦以括母先言,竟不诛也。
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
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
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
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
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
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
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居六年,赵使廉颇伐魏之繁阳,拔之。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B. 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C. 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D. 括母问奢其故/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妾是我国传统一夫一妻多妾制下的产物,主要指地位低于正妻的女性配偶,也可作为女子对自己的谦称。
B. 士大夫是我国古代对社会上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和官吏的统称,一般他们既是国家政治的参与者,又是社会上层文化的创造者。
C. 诸侯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周制规定受封的诸侯要为周天子承担镇守疆土、出兵勤王、缴纳贡赋等义务。
D. 门客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是达官贵人作为自己地位和财富的一种象征,他们都具有真才实学且充满正义感。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赵括自幼学习兵法,对用兵之道很是了解,但他为人自大轻浮,又缺乏实战经验,因此他的父亲并不看好他。
B. 赵括的母亲看事物有远见,知道赵括没有他父亲那样的才能,当赵王要赵括带兵打仗时,她是持反对的意见。
C. 廉颇因为在燕赵之战中有功,赵王赐给了他信平君的封号,但赵王并不真正相信他,只让他做名义上的相国,没有实际权力。
D. 廉颇失势时,他的门客离开他,得势后又回来归附他,从这可以看出,当时门客与主人之间,更多的是一种利益的关系。
13.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尝与其父奢言兵事,奢不能难,然不谓善。
(2)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兰亭集序》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和寇十一晚登白门①
陈师道②
重楼杰观屹相望,表里山河自一方。
小市③张灯归意动,轻衫当户晚风长。
孤臣白首逢新政,游子青春见故乡。
富贵本非吾辈事,江湖安得便相忘!
【注】①寇十一:即寇国宝,从陈师道学。
白门,徐州城门名。
②陈师道,北宋诗人,元祐初期,因苏轼等人举荐,曾任徐州教授,其政治上接近元祐党人。
本诗作于元符三年春天,宋哲宗死,徽宗即位,之前反对变法、遭严酷打击的元祐党旧臣逐渐被召回。
③小市:徐州地名。
14. 下列对本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 首句写登城所见的雄伟壮丽之景,“屹相望”写出了楼观高耸对峙的样子。
B. 第二句写徐州城的地理形势,此处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堪称一方重镇。
C. 第四句写诗人回家之后伫立门前,晚风吹动衣衫,顿生凉意,让人怅惘不已。
D. 诗题中的“和”字表明这是一首和诗,应是诗人为酬答寇十一同题材的诗而作。
15.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6.默写出下列空缺处的文字。
(任选三题)
(1)乱石穿空,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_______,________。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寻寻觅觅,________,________。
(李清照《声声慢》)
(4)________,________,使人听此凋朱颜!(李白《蜀道难》)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7.请说明下面漫画内容并揭示其寓意。
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70字。
内容:
寓意: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18.请根据对联的写作要求,要求上联尾字为三四声的仄声字,下联尾字为一二声的平声字,也就是所谓的仄起平收,同时还要求词性相对,平仄相对,请结合所学课文内容,完成下面两副对联。
(1)
上联:聚沙成塔做学问;
下联: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2)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联:授学业传承师道无关年龄。
(韩愈《师说》)
四、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个人围着一件事转,最后全世界都可能围着你转;一个人围着全世界转,最后全世界都可能会抛弃你。
”这是一位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的一句名言。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虽有不甘,但常常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人生必须学会做减法。
欲做杂家,难成专家。
人的一生要集中精力做一件事,做一件像一件,做一件成一件。
要求:选好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综合赏析能力。
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
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立足考查“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
B项,“‘我’及‘我’的书成就了她的人生”分析错误,从文中来看,“我”及“我”的书对她的人生之路可能有些影响,但不能说成就了她的人生。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文章重要物象作用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首先要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那一排钻天杨’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分析”,然后到文中找到写“那一排钻天杨”的内容,分析“钻天杨”的特点,再明确其在结构、形象以及主旨等方面的作用。
从文中来看,“新栽不久的钻天杨”“路旁那一排钻天杨的枝头露出了鹅黄色的小叶子,迎风摇曳,格外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