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的实践探索
发布时间:2022-05-07T08:20:23.126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2年1月2期作者:张俊英[导读] 情境教学也可以构建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更高效的掌握教学内容,从而进一步地激发起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热情,保障学习效果。
张俊英
惠民县姜楼镇中心小学山东省滨州市251714
摘要:由于小学数学涉及到的理论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老师要积极地探索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理论知识内涵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生动性。
情景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通过设置相应的情境,能够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
情境教学也可以构建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让学生更高效的掌握教学内容,从而进一步地激发起学生对于数学知识学习的热情,保障学习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情境教学;实践
引言
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构建相关的情境,将生活场景融入其中,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生活经验来思考数学问题,从而掌握数学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兴趣不高问题,老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好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将情景教学融入到小学数学实践探索中,从而更好地保障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效果。
创造的情景要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提出相关的生活情境,结合学生的认知情况来构建合适的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理论知识的内涵。
1存在的问题分析
现在老师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仍然采用的是让学生死记硬背的方式来了解相关的数学公式和定理来加深学生的知识印象。
通过这种形式,学生不能够很好地理解该定理的真正内涵,学生只是记住了知识,而不会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无法达到小学数学教学的目标。
目前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存在着枯燥低效等各种情况,制约了学生的全方面发展。
其次,传统教学方法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使用统一的标准,对学生个性化差异的认识并不充分,影响了学生思维的扩散。
与此同时,在具体教学的过程中,老师缺乏对学生的关心,部分老师只是了解学生是否完成了数学作业,并不关注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方面的问题。
也有部分老师在上课时过分强调自身的权威性,以自我为中心,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能够发挥出主动性,不能够彰显出学生的个性化特点。
老师错误地认为应该以严肃的态度来开展教学,使得学生长期处在被动化的状态,不能够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索,同时也造成了课堂气氛沉闷的情况,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所开展的数学活动,强调学生的个人成绩,部分学校将学生的个人成绩作为学生激励的重要参考,以班级学生的成绩来考核老师,这时老师的教学压力比较大,这种考核形式也使得老师缺乏对学生全方面的认识,只一味采取固定的模式来让学生应付考试,不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思想和学习习惯,影响了学生的长期发展。
除此之外,老师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没有做好教学模式的改革,由于老师专业能力,角色转换比较缓慢,对校本教材没有做出充分的开发,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效果。
2具体的优化措施
2.1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老师要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够仅依靠老师的讲解,而应该让学生主动开展知识的探索,积极地发现数学理论知识的内涵。
情境的创设可以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场景,在具体学习场景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各项数学知识。
比如在学习加减法时,老师可以创造这样的一个场景,小明和小红约好一起去野餐,小明带了5个苹果,小红带了7个芒果,小红给了小明三个芒果,小明给了小红两个苹果,那么此时小明和小红分别有几个苹果和芒果。
通过学生比较常见的聚餐场景,能够让学生结合实际的生活经验来认识到数字加减的内涵,学生通过列出相关的公式,计算得出小明此时有三个苹果,三个芒果,小红有四个芒果,两个苹果。
老师通过设置相关的场景,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
2.2结合学生的特点,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老师要接合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经验和认知规律,开展因材施教,保障教学质量。
由于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不够成熟,学生们对于故事、动画片的积极性是比较高的,那么老师可以抓住学生该特点,通过讲故事的形式来构建相关的情境,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开展数学活动最重要的目标是让学生综合各项知识,整合知识体系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在具体教学中,要将实际生活和数学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有一定的熟悉感。
老师可以通过游戏情境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同时也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热情。
比如学生学习完九九乘法表之后,老师可以在班级上开展“逢七过”游戏,这样能够考查学生乘法表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能够加深学生对乘法表的印象。
在课前活动时,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相关的动画视频,一方面能够调动起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要学的知识有初步的印象。
2.3和学生的生活场景结合起来
为了更好地保障情景教学的效果,老师可以将学生生活中的场景与教学情境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比如在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教学时,老师可以构建小明跟着妈妈去菜市场买菜的情景,在菜市场菠菜是2元1斤,油麦是1元1斤,苹果是3元1斤,小明妈妈买了一斤油麦,两斤菠菜,一斤苹果,总计花费多少元。
通过生活化情景的构造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基本原理,更好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老师要运用情境教学模式,做好教学活动的改革,从而更好地保障小学数学教学的效果,促进小学数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吴黎贞.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有效创设[J].现代教育科学,2009( 12) :98-99.
[2]杨念发.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课堂结构重建[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36):124- 124.
[3张元勋.创设课堂情境,激活数学思维---浅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J].学周刊,2016,24(24) :25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