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足球 前额正面头顶球”实践课》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体育与健康人教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前额正面头顶球”实践课》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前额正面头顶球》实践课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掌握头顶球的基本动作,理解动作要领。

2. 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反应速度。

3. 培养学生的自大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掌握头顶球时的身体姿势和发力技巧。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身体协调性和反应速度来完成头顶球动作。

三、教学准备
1. 课前准备教学视频和相关器械。

2. 设计教案和练习方法。

3. 安局面地和分组。

四、教学过程:
(一)教室常规
1. 集合整队,师生问好,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2. 宣布本节课内容与要求,强调安全与纪律。

(二)准备活动
1. 绕场缓跑N圈,要求步幅适中,绕跑时不要碰撞他人。

2. 教师领做体操。

3. 学生分小组做各种球类热身活动。

4. 缓跑回原地,师生再见。

(三)技术教学
1. 教师讲解示范头顶球动作。

2. 学生观察、模仿、练习。

3. 学生互相纠错、互相指导,教师巡回指导。

4. 练习过程中教师强调安全,要求学生不要推撞他人,以免发生伤害事故。

5. 教师参与学生练习,增加师生互动。

6. 组织学生展示头顶球动作,教师点评总结。

(四)比赛与体能训练
1. 分组比赛:各组进行头顶球比赛,争夺流动小红旗。

教师巡回指导,比照赛规则进行诠释。

2. 体能训练:组织学生进行上下肢协调练习、反应速度练习等,提高体能水平。

3. 比赛结束,各组集合展示效果,分享比赛经验与感受。

4. 教师总结体能训练情况,表扬优秀小组和个人,鼓励有待提高的小组和个人。

5. 结束部分:音乐伴奏下进行放松操,进行拉伸放松活动,做好教室扫尾工作。

教学设计方案(第二课时)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前额正面头顶球》实践课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掌握前额正面头顶球的基本动作,提高身体协调性和反应速度。

2. 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学生头顶球的技术和准确性。

3. 培养学生的自大心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 教学重点:掌握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发力技巧,能够准确地将球顶向目标。

2. 教学难点:控制好身体平衡,避免因过度用力或紧张而导致失误。

三、教学准备:
1. 课前安置教学场地,准备好相关器械和道具。

2. 准备一些合适的球类目标,让学生进行练习和挑战。

3. 针对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准备一些相关的指导方法。

4. 制定分组练习和竞争的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竞争认识。

四、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5分钟)
1. 教室常规:集合、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安排见习生。

2. 准备操:针对本节课的运动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准备活动,包括踝关节、膝关节、腰部、肩部等部位的拉伸活动,为接下来的头顶球练习做好准备。

二、实践部分(45分钟)
1. 讲解示范:教师详细讲解头顶球的动作要领,特别是注意强调正确的击球点和身体姿势。

同时进行正确的示范,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动作印象。

2.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教师安置的任务进行头顶球练习。

起首进行一对一的练习,然后进行多人组的传球练习,最后再进行实战模拟,提高对抗性。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观察,针对学生的错误动作进行纠正,对于优秀表现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

3. 小组讨论:在每个阶段的练习结束后,学生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教师也可以参与讨论,提供指导。

4. 实战演练:学生进行实战模拟比赛,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头顶球的运用。

教师在此过程中进行观察和指导,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判和反馈。

三、整理部分(5分钟)
1. 放松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放松活动,帮助身体恢复。

2. 小结教室: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判。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

3. 回收器械:清理场地,回收体育器械。

四、安置课后作业(课后)
安置课后复习动作要领的任务,要求学生回家后自行练习,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

五、教学反思:
经过一节课的实践和体验,我对前额正面头顶球教学有了更深的认识。

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通过合理的练习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能和心理素质。

在第二课时的实践中,我注意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室氛围:通过师生互动、小组合作等方式,营建了积极向上的教室氛围,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

学生们的表现积极,能够主动参与练习,表现出良好的学习态度。

2. 技术动作:通过示范、讲解和纠错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技术动作。

在练习过程中,学生们能够逐渐掌握动作要领,并逐渐提高动作质量。

3. 练习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我设计了不同的练习方法,如徒手练习、轻物练习、对墙练习等,逐步提高难度。

学生们在练习中能够逐渐适应,并在练习中不息进步。

4. 安全措施:在练习过程中,我注意观察学生的身体状况,及时纠正错误动作,避免学生因动作不当而受伤。

同时,我也提醒学生注意自我珍爱。

5.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前额正面头顶球技术动作,并在练习中逐渐提高动作质量。

同时,学生的体能和心理素质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在反思中,我也认识到了一些不足的地方。

例如,在分组练习时,部分学生表现出对技术动作掌握不够熟练,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

此外,在教室组织方面,还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教室纪律。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我将在今后的教学中采取以下措施:
1. 加强个别辅导:针对部分学生技术动作掌握不够熟练的情况,我将加强个别辅导,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技术动作。

2. 优化练习方法: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息优化练习方法,逐步提高难度和要求,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3. 注重教室组织:加强教室组织管理,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教室纪律,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4. 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鼓励学生积极面对挑战和困难,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大心。

通过不息总结经验和改进措施,我置信前额正面头顶球教学将会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提高体能和心理素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