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天津河西区高考二模化学试卷
2017年天津市河西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2017年天津市河西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d25bf8f3b8f67c1cfad6b8c9.png)
2017年天津市河西区中考化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瓷碗破碎B.光合作用C.蜡烛熔化D.香水挥发2.某品牌谷物牛奶饮品营养成分表数据显示:每250mL含钠78mg、磷78mg、钾91mg、钙91mg.这里的钠、磷、钾、钙是指()A.单质B.分子C.元素D.氧化物3.粗盐提纯过程中,不需要用玻璃棒的步骤是()A.称量B.溶解C.过滤D.蒸发4.下列是几种液体的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食醋﹣3.0 B.酸雨﹣5.4 C.酸奶﹣4.5 D.果汁﹣6.05.下列有关空气中各成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液氮可用作制冷剂B.氦气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C.氧气可用作火箭发射的燃料D.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6.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大量白雾C.打开盛浓盐酸的试剂瓶盖,瓶口有大量白烟D.向滴有石蕊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过量盐酸,溶液由蓝色变成红色7.下列各类物质中,组内物质类别所属全部正确的是()A.合金:不锈钢、焊锡、铁B.干燥剂:浓硫酸、石灰石、食盐C.碱:烧碱、纯碱、熟石灰D.常见营养素:糖类、蛋白质、维生素8.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9.下列叙述体现了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水结成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B .50mL 水和50mL 乙醇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C .1.2g 碳与3.2g 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4.4g 二氧化碳D .100g 质量分数为30%的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 过氧化氢和70g 水10.现有X 、Y 、Z 三种金属:①X+YCl 2═XCl 2+Y ;②把Y 、Z 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只有Y 和稀硫酸反应。
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X >Z >YB .X >Y >ZC .Y >Z >XD .Z >Y >X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0分)11.把A 、B 、C 、D 四种物质放在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各物质的质量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后密闭容器中A 的质量为9.7gB .物质C 一定是化合物,物质D 可能是单质C .反应过程中,物质B 和物质D 变化的质量比为87︰36D .若物质A 与物质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94︰216,则反应中A 和C 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12.下列实验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氮气和二氧化碳B .用无色酚酞溶液检验NaOH 溶液是否变质C .用灼热的氧化铜检验二氧化碳气体中的一氧化碳D .用加水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氧化钙中混有的碳酸钙粉末13.如图四个图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图①是将浓硫酸久置在敞口的试剂瓶中B.图②是分别向质量相等的铁片和锌片中滴加稀硫酸C.图③是向一定量黄铜(铜锌合金)粉末中逐滴加入稀硫酸D.图④是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生石灰(一定温度时)14.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的相互反应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下列符合对应反应关系的选项是()1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镁铝合金m g和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H20.1g,则m可能是0.8B.常温下,将5.6g生石灰放入94.4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C.将镁粉和铝粉的混合物7.2g与足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得到的氧化物质量可能为13.6g D.将铁合金置于氧气中燃烧得到0.44g二氧化碳和29g四氧化三铁,则铁合金是钢三、填空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能改善我们的生活,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
2017天津河西区高考一模化学试卷
![2017天津河西区高考一模化学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d2b4db34e2bd960590c67777.png)
化学考查范围:必修1、必修2、选修3、选修4、选修5试题难度:中等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Cl —35.5 K —39 Mn —55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可使用溴水鉴别植物油和汽油B .利用二氧化碳制造全降解塑料,可以消除温室效应C .“玉兔号”月球车上的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是硅D .实验室金属钠失火时,可使用泡沫灭火器灭火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已知冰的熔化热为6.0kJ·mol -1,冰中氢键键能为20kJ·mol -1,假设1mol 冰中有2mol 氢键,且熔化热完全用于破坏冰的氢键,则最多只能破坏冰中15%的氢键B .已知一定温度下,醋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 ,电离度为a ,电离常数K a =2()(1)ca c a -。
若加水稀释,则CH 3COOHCH 3COO+H -向右移动,a 增大,K a 不变 C .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kJ·mol -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 4(g)+2O 2(g)==CO 2(g)+2H 2O(1) ΔH =-890.3kJ·mol -1D .500℃,30MPa 下,将0.5molN 2和1.5molH 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 3(g),放热19.3kJ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g)+3H 2(g)500C,30MPa︒ 催化剂2NH 3(g) ∆H =-38.6kJ·mol -13.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4.6gNO 2与N 2O 4的混合气体中所含氮原子数为0.1N A B .常温常压下,1.6g 甲烷所含共用电子对数为0.1N AC .标准状况下,6.72LCO 2与足量Na 2O 2反应转移电子数为0.6N AD .50mL98%浓硫酸(密度为1.84g·cm -3)与足量铜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92N A4.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 .用过量石灰乳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 2:Ca 2+2OH -+SO 2=CaSO 2↓+H 2OB .用酸性KMnO 4溶液与H 2O 2反应,证明H 2O 2具有还原性: 2MnO -4+6H -+5H 2O 2=2Mn 2++5O 2↑+8H 2OC .用铜作电极电解NaCl 溶液:2Cl -+2H 2O 电解H 2↑+Cl 2↑+2OHD.将Fe2O3加入到Hl溶液中:Fe2O3+6H-=2Fe3++3H2O5.仅用如图装置可完成的实验是()A.浓硫酸和铜制SO2B.用Cu与浓HNO3反应制NO2C.用NH4Cl与Ca(OH)2,反应制NH3D.用锌粒与稀H2SO4反应制H26.1919年,Langmuir提出等电子原理:原子数相同、电子总数相同的微粒,互称为等电子体。
高三化学总复习质量检测二河西二模新人教版
![高三化学总复习质量检测二河西二模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1e70b108bd63186bcebbcf2.png)
河西区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二)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1.化学与人类生活、生产及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焚烧发电可实现垃圾零污染处理B.碳酸氢钠可用于焙制疏松多孔的糕点C.天宫一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无机纤维材料D.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的合理开发利用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2.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6N AB.与CO2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为C.300mL 2mol/L蔗糖溶液中所含分子数为D.常温下,20L pH=12的Na2CO3溶液中含有OH-数目为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ⅦA族元素的非金属性比第ⅥA族元素的强B.第三周期元素的简单阳离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C.第ⅤA族元素非金属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从上到下依次减弱D.依据元素周期表、周期律推测尚未发现的第七周期第ⅦA族元素应为非金属元素4.下述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甲图:验证铜与稀硝酸反应的气体产物只有NOB.乙图:实验室制取乙酸乙酯C.丙图:验证钢铁片发生吸氧腐蚀D.丁图:证明在相同温度下Mg(OH)2的溶解度大于Fe(OH)35.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25℃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6.下列图示有关该反应的信息不合理...的是()第Ⅱ卷注意事项:第一、用蓝或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试卷对应题目上。
第二、本卷共4题,共64分。
7.(14分)X7-a 、Y1-a、Za、Wb、T8+a是五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变化如下图所示。
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W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2倍。
(l)W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Y、Z的10电子氢化物分子中均含有的化学键类型为___________;其稳定性较强的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天津市河西区高三化学下学期总复习质量调查试卷(二)(含解析)(最新整理)
![天津市河西区高三化学下学期总复习质量调查试卷(二)(含解析)(最新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c7dbdd9833687e21ae45a976.png)
天津市河西区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二)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以下数据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23 Mg 23 Al 27 S 32 Cl 35。
5 K 39 Ca 40 Fe 56 Cu 64第I卷1。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铝盐可作耐火材料B。
铵盐常用作制冷剂C。
硅胶可作食品抗氧剂D。
甲醛水溶液可作防腐剂【答案】D【解析】氧化铝熔点高,可作耐火材料,故A错误;液氨常用作制冷剂,故B错误;硅胶具有吸水性,可作食品干燥剂,故C错误;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可作防腐剂,故D正确。
2.用来减轻感冒症状的布洛芬片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布洛芬与苯甲酸甲酯是同系物B。
布洛芬的分子式为C13H16O2C. 布洛芬苯环上的二溴代物有2种(不含立体结构)D。
1mol布洛芬能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最多生成1 mol CO2【答案】D【解析】布洛芬含有羧基、苯甲酸甲酯含有酯基,不是同类物质,故不属于同系物,故A错误;布洛芬的分子式为C13H18O2,故B错误;布洛芬苯环上的二溴代物有、、,共3种,故C错误;布洛芬分子中含有1个羧基,所以1mol布洛芬能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最多生成1 mol CO2,故D正确.点睛:同系物是是指结构相似、分子组成相差若干个”CH2"原子团的有机化合物,必须是同一类物质,即含有相同且数量相等的官能团。
布洛芬、苯甲酸甲酯官能团不同,所以不是同系物。
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 倍,Z的原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原子中最大的。
Z和W可形成化合物M,常温下M的水溶液的pH=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M的水溶液与Y的单质反应能置换出W2B. 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HY〉HWC. 简单离子半径:r(Z+)〈r(X2-)D。
天津市河西区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天津市河西区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b9e1ec9569dc5022aaea0045.png)
天津市河西区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熟石灰可处理废水中的酸B.用水玻璃可生产點合剂和防火剂C.用食盐水有利于清除炊具上残留的油污D.用浸泡过高锰酿钾溶液的硅藻士保鲜水果【答案】C【考点】盐类水解的应用【解析】【解答】A.酸碱发生中和,A不符合题意;B.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具有粘性,不燃烧,B不符合题意;C.油污属于油脂类,用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以清洗油污,食盐水不能,C符合题意;D.水果释放出乙烯,使果实催熟,高锰酸钾溶液氧化乙烯,释放出二氧化碳,达到保鲜水果的目的,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反应原理以及常见物质的性能,可以知道每个选项,要注意食盐水无法水解出碱性物质,不能清除油污。
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2O22-+ 2H2O=4OH-+O2↑B.用盐酸制硅胶: Na2SiO3+ 2H+=2Na++H2SiO3C.实验室制氯气: MnO2+4HCl(浓) Mn2++ 2Cl-+Cl2↑+ 2H2OD.用NaOH溶液除去铝表面的氧化膜: Al2O3+ 2OH-=2A1O2-+H2O【答案】D【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解析】【解答】A.过氧化钠为氧化物,不能拆成离子形式,A不符合题意;B.硅酸钠溶液易溶于水,可以拆成离子形式,B不符合题意;C.浓盐酸能拆成离子形式,C不符合题意;D.氧化铝为氧化物,不拆,氢氧化钠为强碱,可拆,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
【分析】A。
氧化物不能拆;B、钠盐易溶于水需要拆;C、盐酸要拆成离子;D、氢氧化钠是强碱可以拆。
3.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B.BC.CD.D【答案】A【考点】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的综合应用【解析】【解答】A.氯气置换溴,氯气的氧化性大于溴的氧化性,非金属性氯大于溴,A符合题意;B.氯化镁、氯化铝都与氨水反应产生白色沉淀,无法比较镁、铝的金属性强弱,B不符合题意;C.只能比较两种盐的水解能力,C不符合题意;D.Na、K都与氧气剧烈反应,通过观察燃烧后的颜色无法比较钠、钾的金属性强弱,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
2018年天津市河西区高三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
![2018年天津市河西区高三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d56dd31deff9aef8941e0670.png)
河西区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二)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以下数据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23 Mg 23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40 Fe 56 Cu 64第I卷1. 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铝盐可作耐火材料B. 铵盐常用作制冷剂C. 硅胶可作食品抗氧剂D. 甲醛水溶液可作防腐剂2. 用来减轻感冒症状的布洛芬片的结构简式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布洛芬与苯甲酸甲酯是同系物B. 布洛芬的分子式为C13H16O2C. 布洛芬苯环上的二溴代物有2种(不含立体结构)D. 1mol布洛芬能与足量NaHCO3溶液反应最多生成1 mol CO2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K层电子数的3 倍,Z 的原子半径是同周期元素原子中最大的。
Z和W可形成化合物M,常温下M的水溶液的pH=7。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M的水溶液与Y的单质反应能置换出W2B. 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HY>HWC. 简单离子半径:r(Z+)<r(X2-)D. X与Y属于同周期元素4.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5.利用电化学原理将有机废水中的乙二胺[H2N(CH2)2NH2]转化为无毒物质的原理示意图如下图1所示,同时利用该装置再实现镀铜工艺示意图如图2所示,当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图1中H+透过质子交换膜由右向左移动B. 工作一段时间后,图2中CuS〇4溶液浓度减小C. 当Y电极消耗0.5 mol O2时,石墨电极增重64 gD. X 电极反应式:6. —定条件下,往2L 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2和3 mol H2,在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①、反应②与反应③,相同时间内CO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如下图所示,b点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点v(正)>v(逆)B. b点反应放热53.7 kJC. 催化剂效果最佳的反应是③D. c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4/3(mol-2L-2)第II卷7.氯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2017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总复习质量检测(二)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7届天津市河西区高三总复习质量检测(二)化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16ace0770bf78a6529544b.png)
河西区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二)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本试题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l00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l C l2 N 14 O16 Na23 Mg 24 A1 27 S 32 C135.5 Fe 56第I卷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计36分。
在每题列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液氨汽化时能吸收大量的热,故可用作制冷剂B.SO2能漂白纸浆等,故可广泛用于食品的漂白C.味精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烧菜时可加入适量D.氢氟酸可用于雕刻玻璃制品,这是利用酸的通性2.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AgNO3溶液中滴加氨水至过量:Ag++NH3·H2O=AgOH↓+NH4+B.向Mg(OH)2悬浊液中滴加FeCl3溶液:3Mg(OH)2+2Fe3+=2Fe(OH)3+3Mg2+C.向Na2S2O3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硫酸:2S2O32-+4H+=SO42-+3S↓+2H2OD.向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CO2气体:3.下列图示实验现象及其解释不正确...的是( )A.图A,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观察到导管中液面上升,因为铁发生了吸氧腐蚀B.图B,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颜色褪去,因为有气态烯烃产生C.图C,溶液均变红,碳酸钠溶液颜色较深,因为相同条件下水解能力HCO3-强于CO32-D.图D,加热一段时间,观察到熔化的铝未滴落,因为铝表面生成氧化铝的熔点很高4.下表是常温下的五种溶液,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表中五种溶液.其中①~④由水电离出的c(H+):②=④>①=③B.在⑤中加入适量④至溶液呈中性,所得溶液:c(Cl-)>c(Na+) C.分别将①~④加水稀释至原溶液体积的100倍后溶液的pH:①>②>③>④D.将①、④两种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c(NH4+)>c(Cl-)>c(OH-)>c(H+)5.x、y、z三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依次变小,原子序数之和为16;这三种元素形成的常见单质分别为X、Y、Z,它们在适当条件下可发生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其中乙和丙均为l0电子气体分子,且二者相遇生成弱碱。
2017年天津市河西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
![2017年天津市河西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48efd7f0b1c59eef8c7b4ba.png)
2017年天津市河西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1.(6分)下列环境相同时间内,钢铁能得到有效保护的是(A.A B.B C.C D.D2.(6分)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2S溶液中:K+、Cu2+、SO42﹣B.饱和氯水中:Na+、SO42﹣、Br﹣C.1.0mol•L﹣1的KNO3溶液中:Fe2+、H+、Cl﹣D.c(OH﹣)/c(H+)=1×1014溶液中:Ba2+、AlO2﹣、NO3﹣3.(6分)下列实验的操作或步骤(加持装置略)正确的是()A.A B.B C.C D.D4.(6分)依据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结论或推测正确的是()5.(6分)碳纳米管新型二次电池的装置示意图如下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OH﹣向碳电极迁移B.放电时,负极反应NiO(OH)+H2O+e﹣=Ni(OH)2+OH﹣C.充电时,镍电极与电极的正极相连D.充电时,碳电极区溶液pH增大6.(6分)25℃时,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 b=1.75×10﹣5,该温度下,用0.01mol•L﹣1盐酸测定10mLxmol•L ﹣1氨水.溶液pH随V[(HCl)aq]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氨水浓度x=0.01mol•L﹣1B.m、p两点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OH﹣):m>pC.n点溶液中:c(Cl﹣)>c(NH4+)>c(OH﹣)>c(H+)D.若在m点溶液中加少量水,[c(NH3•H2O)•c(H+)]/c(NH4+)不变二、非选择题7.(14分)铝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用铝镁合金制造航母升降机,焊接前需先用NaOH溶液处理表面的氧化膜,此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选用Al(OH)3作为医用胃酸中和剂的原因有(结合离子方程式等化学用语)、.(3)NaAlH4和化合物甲均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还原剂,他们有如下转化关系:Ⅰ、组成化合物甲的元素中,原子失电子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写元素符号);甲中所含化学键类型(填“离子键”或“共价键”):.Ⅱ、上图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填反应编号).Ⅲ、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Ⅳ、甲在无水、一定条件下可作为某些钢铁制品的脱锈剂(铁锈的成分表示为Fe2O3),脱锈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Ⅴ、若反应②进行完全,可制得气体A的物质的量为.8.(18分)由有机物A合成某医药中同体G的路线如图所示:已知:ⅰ.有机物A能发生银镜反应,其相对分子质量在40~50之间,1molA充分燃烧可生成36g水.ⅱ.RCOOH RCOCl RCOCl RCOOR′(R、R′代表羟基)请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A的分子式:.B的结构简式:.G含氧官能团的名称:.(2)反应①、②的反应类型分别是、.(3)检验E中是否含有D的试剂是;检验反应④E是否完全转化为F的试剂是.(4)H是A的同系物中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H与足量极氨溶液水浴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5)G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模式:.a.苯环上有三个相邻的取代基b.取该物质1mol,最多消耗3mol NaOH,因加成反应最多消耗2molBr2.9.(18分)六水氯化锶(SrCl2•6H2O)是实验室重要的分析试剂,其工业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锶(Sr)与Mg同主族,比Mg周期数大2,Sr的原子序数为.(2)天青石在燃烧前应进行的操作是.反应①中仅有S元素被还原,且1molS转移8mole﹣.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反应②中盐酸不宜过稀的原因是.反应③中硫酸的作用是.操作Ⅰ、Ⅱ分别是、.(4)滤液I中Ba2+浓度为1×10﹣5mol/L;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滤液Ⅰ中Sr2+的浓度应不高于.【已知:K sp(BaSO4)=1.1×10﹣10,K sp(SrSO4=3.3×10﹣7】(5)测产品纯度:称取2.000g样品溶解于适量水中,向其中加入10.00mL 1.200mol/LAgNO3溶液,再稀硝酸酸化,待Cl﹣完全沉淀后(设溶液中除Cl﹣外,不含其它与Ag+反应的离子),用含Fe3+的溶液作指示剂,再用0.1000mol/L的NH4SCN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Ag+,以AgSCN 白色沉淀的形式析出,消耗标准液20.00mL.①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②接近终点时,须轻轻摇动锥形瓶,而不得剧烈摇动,否则会使样品纯度测定值偏低,这说明K sp(AgCl)K sp(AgSCN)(填“>”或“<”).③所得产品样品的纯度为.10.(14分)请按要求回答下列有关氮的化合物参与相关反应的问题:Ⅰ、工业上常用NH4Cl溶液将有毒的NaNO2废液进行无害处理,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Ⅱ、已知汽车尾气净化原理之一:2NO(g)+2CO(g)⇌N2(g)+2CO2(g)△H<0;(1)判断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2)一定温度下,若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化学反应,0~4min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部分数据)如表所示:①0~2min内用NO来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O)=.②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值K=;平衡时CO的转化率α(CO)=.(3)在恒温恒压条件下,下列叙述可确定该反应已达平衡的是.A.消耗v(CO)等于消耗v(NO)B.N2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C.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D.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4)若一定温度下,将一定量的NO、CO充入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容积为3L,c(N2)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①在t2min时改变的条件是.②若将容器保持3L恒定,在t2min时升高温度,t3min时该反应重新达到平衡,请在上图中画出在t2~t4内c(N2)的变化曲线.2017年天津市河西区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解答】解:A.为电解池,钢铁与电源正极相连,为阳极,失去电子,加快腐蚀,故A 不选;B.构成原电池,Mg为负极,钢铁为正极,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可防止金属腐蚀,故B选;C.构成原电池,Fe失去电子作负极,发生吸氧腐蚀,加快腐蚀,故C不选;D.构成原电池,Fe失去电子作负极,发生析氢腐蚀,加快腐蚀,故D不选;故选B.2.【解答】解:A.Cu2+与S2﹣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氯水具有强氧化性,Br﹣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酸性条件下,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Fe2+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D.c(OH﹣)/c(H+)=1×1014溶液呈碱性,碱性条件下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D正确.故选D.3.【解答】解:A.滴定管中大刻度在下边,小刻度在上边,则由图中数据可知读取确定终点时的数据为21.80mL,故A正确;B.只加热氯化铵不能得到氨气,实验室制备氨气,应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反应,故B错误;C.苯的密度比是小,在溶液的上层,从下层流出的为水层,故C错误;D.容量瓶只能用于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不能在容量瓶中溶解固体,故D错误.故选A.4.【解答】解:A.金属性Na>Mg,金属性越强,越易与水反应,Na与冷水激烈反应,生成H2,则镁与水反应不如钠剧烈,可与热水反应,故A正确;B.非金属性F>I,HF很稳定,但HI不稳定,易分解,故B错误;C.Li与氧气反应只生成Li2O,故C错误;D.非金属性P>A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越强,H3PO4是中强酸,As是P的同主族非金属元素,H3AsO4是弱酸,故D错误.故选A.5.【解答】解:A.放电时,负极上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则碳电极为原电池的负极,OH﹣向负极碳电极迁移,故A正确;B.放电时,正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NiO(OH)+H2O+e﹣═Ni(OH)2+OH ﹣,故B错误;C.充电时,负极碳电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正极Ni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故C正确;D.充电时,碳电极上的反应为2H2O+2e﹣═H2↑+2OH﹣,则碱性增强,pH增大,故D正确;.6.【解答】解:A.由图可知,盐酸和氨水等体积混合,溶液的PH=7,则c(OH﹣)=c(H+)=1×10﹣7mol/L,所以c(NH4+)=c(Cl﹣)=×0.01mol/L=0.005mol/L,则c(NH3•H2O)=(﹣0.005)mol/L,根据K b==1.75×10﹣5,解得:x=1.006×10﹣2mol•L﹣1,故A错误;B.m点为氨水溶液,铵根离子抑制了水的电离,p点呈中性,水电离出的c(OH﹣)=c(H+)=1×10﹣7mol/L,则m、p两点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OH﹣):m<p,故B错误;C.n点溶液的pH=9,溶液呈碱性,则c(OH﹣)>c(H+),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NH4+)>c(Cl﹣),正确的离子浓度大小为:c(NH4+)>c(Cl﹣)>c(OH﹣)>c(H+),故C错误;D.在m点溶液中加少量水,由于温度不变,则铵根离子的水解平衡常数K=[c(NH3•H2O)•c(H+)]/c(NH4+)的值不变,故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7.【解答】解:(1)用铝镁合金制造航母升降机,焊接前需先用NaOH溶液处理表面的氧化膜,是氧化铝溶解生成偏铝酸钠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2O3+2OH﹣=2AlO2﹣+H2O,故答案为:Al2O3+2OH﹣=2AlO2﹣+H2O;(2)氢氧化铝是弱碱,与胃酸的主要成份发生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使胃酸的酸度下降,同时氢氧化铝难溶,电离出氢氧根离子浓度较小对胃刺激性小,Al(OH)3⇌Al3++3OH﹣,故答案为:可与胃酸反应使胃液酸度降低,Al(OH)3+3H+=Al3++3H2O;氢氧化铝碱性不强刺激性小,Al(OH)3⇌Al3++3OH﹣;(3)由转化关系可知NaAlH4和水反应生成A,则A为H2,由反应④可知甲含有Na元素,乙含有Cl元素,可知甲为NaH,乙为NaCl,B为Na,Ⅰ、甲为NaH,原子失电子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Na>H;甲中所含化学键类型为离子键,故答案为:Na>H;离子键;Ⅱ、上图中①②③涉及单质生成,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有④,故答案为;Ⅲ、反应③为NaAlH4和水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AlH4+2H2O=NaAlO2+4H2↑,Ⅳ、甲在无水、一定条件下可作为某些钢铁制品的脱锈剂(铁锈的成分表示为Fe2O3),脱锈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aH+Fe2O32Fe+3NaOH,Ⅴ、若反应②发生NaH+H2O=H2↑+NaOH,4.8NaH为0.2mol,由方程式可知,可制得气体A的物质的量为0.2mol,故答案为:0.2mol.8.【解答】解:(1)A为乙醛,分子式为C2H4O,B为CH3COOH,由结构简式可知G含有酯基和羟基,故答案为:C2H4O;CH3COOH;酯基和羟基;(2)由官能团的转化可知反应①为氧化反应,②为取代反应,故答案:氧化反应;取代反应;(3)D为,含有羧基、酚羟基,羧基具有酸性,可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酚羟基可与氯化铁发生显色反应,可用碳酸氢钠检验是否含有D,可用氯化铁溶液检验反应④E是否完全转化为F,故答案为:饱和碳酸氢钠溶液;氯化铁溶液;(4)H是A的同系物中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应为甲醛,甲醛与银氨溶液的反应,发生银镜反应生成碳酸铵、水、Ag、氨气,该反应为HCHO+4Ag(NH3)2OH(NH4)CO3+2H2O+4Ag+6NH3↑,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2+CH3COCl+HCl,故答案为:HCHO+4Ag(NH3)2OH(NH4)CO3+2H2O+4Ag↓+6NH3+CH3COCl+HCl;2(5)G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a.苯环上有三个相邻的取代基,b.取该物质1mol,最多消耗3mol NaOH,因加成反应最多消耗2molBr2.说明含有C≡C,分子中含有酚羟基、酯基,且酯基为HCOO﹣,可为,9.【解答】解:(1)锶(Sr)与Mg同主族,比Mg周期数大2,Sr在Mg的下两个周期,Mg的原子序数为12,则Sr的原子序数为12+8+18=38,故答案为:38;(2)天青石焙烧前先研磨粉碎,其目的是为了增加反应物的接触面积,提高化学反应速率,从而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在焙烧的过程中若只有S被还原,1mol的S转移8mol的电子,由于在反应前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所以反应后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因此碳与天青石在高温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rSO4+4C SrS+4CO↑,故答案为:粉碎;SrSO4+4C SrS+4CO↑;(3)SrS加盐酸:SrS+2HCl=SrCl2+H2S↑,盐酸不宜过稀,否则盐酸过量会使反应速率过慢,在用HCl溶解SrS后的溶液中加入硫酸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Ba2+杂质,过滤后滤渣为硫酸钡,过滤1后的滤液中含有氯化锶,将溶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然后从溶液中将晶体过滤出来,洗涤除去表面的杂质离子并进行干燥即获得SrCl2•6H2O,故答案为:盐酸过量会使反应②的速率过慢;除去溶液中Ba2+杂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4)由于在Ba2+浓度为1×10﹣5mol/L,BaSO4的溶度积常数为1.1×10﹣10,所以c(SO42﹣)=mol/L=1.1×10﹣5mol/L,而SrSO4的溶度积常数为 3.3×10﹣7,所以c(Sr2+)=mol/L=0.03mol/L,故答案为:0.03mol/L;(5)①Ag+完全以AgSCN白色沉淀的形式析出后,再滴加KSCN溶液,就会与Fe3+产生络合物是溶液变为红色,因此滴定达到终点时:滴入最后一滴NH4SCN溶液,溶液由无色突然变为血红色,且30 s不褪色,故答案为:滴入最后一滴NH4SCN溶液,溶液由无色突然变为血红色,且30 s不褪色;②到达终点后,则必须轻轻摇动锥形瓶,(此时不得剧烈摇动)以减少误差,AgCl沉淀会转化为AgSCN沉淀,组成相似的难溶电解质,溶解度与溶度积成正比,则K sp越大溶解度越大,这说明K sp(AgCl)>K sp(AgSCN),剧烈摇动,误差会使n(Cl﹣)测定值偏低,故答案为:>;③根据关系式NH4SCN~AgNO3可知,过量的AgNO3的物质的量为0.1 mol/L×0.02 L=0.002mol,而AgNO3总物质的量为0.012 mol,所以与SrCl2反应的AgNO3物质的量为0.01 mol,求出n SrCl2 =0.005 mol,原氯化锶样品的纯度=×100%≈66.6%,故答案为:66.6%.10.【解答】解:Ⅰ.NH4Cl+NaNO2=N2+NaCl+2H2O,并据强酸,强碱,大多数盐拆,故离子方程式为NH4++NO2﹣=N2↑+2H2O,故答案为:NH4++NO2﹣=N2↑+2H2O;Ⅱ.(1)据△G=△H﹣T△S,若△G<0,反应能自发进行,此反应△S<0,△H<0,故只有低温时才能确保△G<0,故答案为:低温;(2)①2NO(g)+2CO(g)⇌N2(g)+2CO2(g)△H<0开始(c)0.6 0.5 0 0变化0.4 0.4 0.2 0.42min 0.2 0.1 0.2 0.4v(NO)==0.2mol/(L.min),故答案为:0.2mol/(L.min);②K===80;据方程式前面的系数,4minCO20.8mol,故CO的变化量为0.8mol,据v(CO)==80%,故答案为:80;80%;(3)A.消耗CO和消耗NO都指的是正反应,故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A错误;B.N2与C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时,不能说明体系浓度不变,故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B错误;C.这是一个气体体积变化的反应,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即浓度不变,故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C正确;D..这是一个气体体积变化的反应,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即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体积是定值,由c=,即浓度不变,故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故D正确;故答案为:CD;(4)①t2min时氮气的浓度瞬间从3mol/L变化到4.5mol/L,故t2min时改变的条件是快速将容器的体积由3L压到2L,故答案为:快速将容器的体积由3L压到2L;②由于温度升高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故t2~t4内c(N2)的变化曲线为;第11页(共11页)。
河西区2017学年度化学学科二模试卷
![河西区2017学年度化学学科二模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82af32a4f121dd36a32d82a2.png)
河西区2016-2017学年度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模拟试卷(二)化学学科试卷(纯手打,7页,含答案,寒夏制作)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西瓜榨汁B.高粱酿酒C.灯泡发光D.冰雪融化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液氧B.洁净的空气C.海水D.澄清石灰水3.下列物质由离子够测很难过的是()A.汞B.氮气C.二氧化硫D.食盐4.下列物质中富含糖类的是()A.奶油B.豆腐C.玉米D.黄瓜5.下图所示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读液体体积B.滴加液体C.测定溶液PHD.过滤6.下图表示的是一些物质在常温下的近似PH。
下列有关这些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苹果汁的酸性大于酸雨的酸性B.小苏打水不能使酚酞溶液变化C.厨房清洁剂的碱性小于小苏打水的碱性D.酸雨呈酸性的主要原因是溶有二氧化碳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B.铁锈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由无色变成浅绿色C.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溶液变红D.碳在高温还原氧化铜时,黑色粉末逐渐变为亮红色8.对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解释,不合理的是()A.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B.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C.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D.通过气味区分氮气和氨气——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10.下列叙述中,不适合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4g硫与4g氧气化合生成8g二氧化硫B.水加热变成水蒸气,变化前后质量相等C.要得到9g水,则参与反应的氢气和氧气的总质量一定为9gD.在分解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一定大于任意一种生成物的质量二、多项选择题11.某密闭容器内有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为4gB.Z与Y的相对分子质量比可能是4:3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D.反应中X与W发生改变的质量比是2:313.下列有关“侯氏制碱法”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氨碱法生产纯碱的主要反应原理如下:①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②2NaHCO3=△=Na2CO3+CO2↑+H2OA.加热时的稳定性:碳酸钠>碳酸氢钠B.用食盐制纯碱还需要含碳、氧元素的物质C.配置饱和食盐水时,可通过搅拌来提高食盐的溶解度D.向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的作用是使溶液显碱性,促进二氧化碳的吸收2324242为了探究其成分,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
天津市河西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
![天津市河西区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e7af02c5da50e2524d7fcb.png)
天津市河西区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二)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S 32 Cl 35.5 K 39 Fe 56 Cu 64 Ce 140第Ⅰ卷注意事项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计36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紧切相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聚乙烯食品袋耐高温加热B.石英玻璃仪器耐酸碱腐蚀C.羊毛织物可用强碱性洗涤剂清洗D.把铅加入锡中制造焊锡的目的是降低熔点2.N 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2.24 L O2时转移的电子数为0.2 N AB.1 L 14 mol/L硝酸与足量铜反应生成气体分子数小于7N AC.1 L1 mol/L NaHS溶液中H2S、HS-和S2-粒子数之和为N AD.1 mol OH-的电子总数比1 mol﹣OH的电子总数多N A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A.锅炉水垢用饱和纯碱溶液浸泡,即可除去B.向淀粉水解后的溶液中滴加碘水,即可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C.向C2H5X消去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即可检验卤原子X的种类D.将25 g CuSO4·5H2O溶于100 mL水中,可配得100 mL1.0 mol/L CuSO4溶液4.常温下向10 mL 0.1 mol·L-1 HN3(叠氮酸)溶液中逐滴滴加0.2 mol·L-1的NaOH溶液,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右下图所示(溶液混合时体积的变化、温度忽略不计,HN3的K a=10-4.7)。
下列说法不.正确Array..的是()A.水电离出的c(OH-):①点小于③点B.此反应的滴定实验宜选用甲基橙做指示剂C.②点时c(N3-)>c(Na+)>c(HN3)>c(H+)>c(OH-)D.④点时c(Na+)=c(N3-)+c(HN3) =1/15 mol·L-15.模拟电渗析法将海水淡化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天津市五区县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三化学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
![天津市五区县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三化学二模试卷 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0fadb17f78a6529647d531b.png)
2017-2018学年天津市五区县联考高考化学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用热的纯碱溶液除去矿物油污渍B.盐析可提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C.单质硅不仅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也是生产太阳能电池的材料D.食品脱氧剂(含铁粉、氯化钠、炭粉等)的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相同2.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铂丝蘸取少量试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的一定是钠盐溶液B.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C.检验明矾中是否混有NH4Al(SO4)2可选用浓NaOH溶液和湿润红色石蕊试纸D.实验室通过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五步操作,可从海带提取单质碘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锅炉中沉积的CaSO4可用饱和Na2CO3溶液浸泡,再将不溶物用稀盐酸溶解除去B.可采取加热蒸发的方法使FeCl3从水溶液中结晶析出C.NaAlO2浓液中滴加Na2C03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D.将SO2分别通入硝酸钡溶液和溶有氨气的氯化钡溶液中,产生沉淀的成分相同4.如图为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关于该电池叙述正确的是()A.在高温下使用更利于微生物发挥作用B.每生成1molCO2转移4mole﹣C.放电过程中,质子通过交换膜从左侧移到右侧D.负极反应式为:Mn2++2H2O﹣2e﹣=MnO2+4H+5.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A.某物质的溶液pH<7,则该物质一定是酸或强酸弱碱盐B.25℃时,PH=1的醋酸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小于0.1N AC.在NaHS溶液中滴入CuCl2溶液产生黑色沉淀,HS﹣水解程度增,pH增大D.3种pH相同的溶液①CH3COONa ②NaHCO3③NaOH中c(Na+)的大小是①>②>③6.在容积均为1L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放入镍粉并充入1molCO,控制作在不同温度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当反应进行到5min时,测得Ni(CO)4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平衡常数:K(T1)>K(T2)B.反应进行到5min时,b容器中v(正)=v(逆)C.达到平衡时,a、b、c中CO的转化率为b>a>cD.减压或升温可将b中的平衡状态转变成c中的平衡状态二、非选择题(共64分)7.x、y、z、e、f、g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短周期元素,x与另外五种元素均可形成二元化合物,其中x、y形成最简单的有机物M是重要的清洁能源.金属元素e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剧烈反应,z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三倍,z、f、g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请回答下列问题:(1)g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2)yzf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其电子式为.(3)元素h与e处于同周期,且形成的简单离子是本周期中半径最小的.h的单质与Fe2O3反应时,每消耗0.5mol h放热213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4)仅由z、e、f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六核离子化合物,溶于水后呈碱性,请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呈减性的原因;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5)g元素能形成多种离子,在水溶液中lmolg﹣、gz n﹣(n=l,2,3,4:不同离子在图中用A、B、D、W、Q表示)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图所示.A、B、D、W、Q五种离子中性质最稳定的是(写具体的离子符号),一定条件下D能转化为A与W,写出此转化的离子方程式.8.有机物W是一种合成多环化合物的中间体,可由下列路线制备(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已知:,请回答下列问题:(1)A是D的同系物,2 mol A生成1 mol B,A的名称为;W分子中含氧官能团名称是(2)B→C为加成反应,M的结构简式为,C中最多有原子共平面.(3)写出C、G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能和HCl反应得到聚氯乙烯的单体b.M和N互为同分异构体c.E→F可用试剂酸性KMnO4溶液d.1molW可以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5)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H的所有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的结构简式.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存在2个甲氧基(CH3O﹣)③核磁共振氢谱共有4个吸收峰(6)己知:HC≡CH CH2═CH2,请结合题给信息及流程图,完善由A制备环己烷()的合成路线(在相应位置填写有关反应条件及物质的结构简式):2A CH2=CH﹣C≡CH→→9.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强氧化性漂白剂,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NaClO2饱和溶液在低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02,高于60℃时NaCl02分解成NaClO3和NaCl.工业生产NaClO2的主要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无隔膜电解槽中电解饱和NaCI溶液生产氯酸钠时,阴极产物是.(2)装置I中反应时须使NaClO3稍微过量,目的是.(3)装置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该反应须保证溶液的碱性在一定pH范围内,下列可精确检测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性,且对NaCl02的纯度和产率不会造成影响的是.a.酚酞试液b.pH试纸c.pH计(4)装置Ⅰ中生成物A的化学式是,为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物质的再利用,用装置Ⅲ电解A的饱和溶液,部分产物可作为装置Ⅰ和装置Ⅱ的反应物,其中可为装置Ⅱ提供的物质为(选填“B”、“C”).(5)从装置Ⅱ反应后的溶液获得NaCl02晶体的操作步骤为:①减压,55℃蒸发结晶;②趁热过滤;③用38﹣60℃的温水洗涤;④低于60℃干燥,得到产品,采取“减压蒸发”而不用“常压蒸发”的原因是.(6)某学习小组用碘最法测定产品中NaCl02的含量,实验如下:a.准确称取所得NaCl02样品1.0g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化钾晶体,再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将所得混合液配成250mL待测溶液.(己知:ClO2﹣+4I﹣+4H+=2H20+2I2+Cl﹣)b.移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几滴淀粉溶液,用0.2000mol•L﹣1 Na2S20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重复滴定2次.(已知:I2+2S2O32﹣=2I﹣+S4O62﹣)①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某次滴定达到终点时滴定管液面刻度如图,读数为.②若3次滴定平均消耗Na2S203溶液的体积为20.00mL,则样品中NaCl02的质量分数为.10.氨基甲酸铵(NH2COONH4)是一种用途广泛的化工原料,其制备原理为:2NH3(g)+C02(g)⇌NH2C00NH4(s).实验室可用如图1所示装置制备: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备NH2COONH4的反应在一定条件下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H0(填“>”“=”或“<”);要提高NH2COONH4的产率可采取的措施为.(2)装置中盛液体石蜡的鼓泡瓶作用是.(3)一定条件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体积比为2:1的NH3和CO2制备NH2COONH4固体.①下列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NH3和CO2物质的量之比为2:1b.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c、反应的焓变不变d.固体的质量不在发生变化的计算式为(不必计算结果)(4)己知:NH2C00NH4+2H20⇌NH4HCO3+NH3•H2O.分别用三份不份不同初始浓度的NH2COONH4溶液测定不同温度下的水解反应速率,得到c(NH2COO﹣)随时间变化趋势如图2所示.①15℃时,0~6min内NH2COONH4水解反应的平均速率为.②对比图中曲线a、b、c可知,水解反应速率最大的是.2016年天津市五区县联考高考化学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1.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可用热的纯碱溶液除去矿物油污渍B.盐析可提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C.单质硅不仅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也是生产太阳能电池的材料D.食品脱氧剂(含铁粉、氯化钠、炭粉等)的脱氧原理与钢铁的吸氧腐蚀相同【考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分析】A.矿物油为烃类物质,在碱性溶液中不反应;B.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非重金属溶液会发生盐析;C.晶体硅可用于半导体材料;D.食品脱氧剂的脱氧以及钢铁的吸氧腐蚀都发生原电池反应.【解答】解:A.矿物油为烃类物质,在碱性溶液中不反应,碳酸钠溶液可用于洗涤油脂,故A错误;B.蛋白质溶液中加入饱和非重金属溶液会发生盐析,盐析是一个可逆的过程,不改变蛋白质的性质,故B正确;C.晶体硅可用于半导体材料,可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也是生产太阳能电池的材料,故C 正确;D.食品脱氧剂的脱氧以及钢铁的吸氧腐蚀都发生原电池反应,故D正确.故选A.2.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铂丝蘸取少量试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的一定是钠盐溶液B.实验室制取乙烯时,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C.检验明矾中是否混有NH4Al(SO4)2可选用浓NaOH溶液和湿润红色石蕊试纸D.实验室通过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五步操作,可从海带提取单质碘【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焰色反应为元素的性质;B.乙烯密度和空气相近,不能用排空法收集;C.加入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钠过量时沉淀溶解,且生成氨气;D.没有发生氧化反应,不能置换出碘.【解答】解:A.焰色反应为元素的性质,不一定为钠盐,也可能为碱,故A错误;B.乙烯密度和空气相近,不能用排空法收集,一般用排水法收集,故B错误;C.加入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钠过量时沉淀溶解,且生成氨气,用湿润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试纸变蓝色,故C正确;D.碘以离子形式存在,需要加氧化剂氧化,则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氧化→萃取,故D错误.故选C.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锅炉中沉积的CaSO4可用饱和Na2CO3溶液浸泡,再将不溶物用稀盐酸溶解除去B.可采取加热蒸发的方法使FeCl3从水溶液中结晶析出C.NaAlO2浓液中滴加Na2C03溶液,有沉淀和气体生成D.将SO2分别通入硝酸钡溶液和溶有氨气的氯化钡溶液中,产生沉淀的成分相同【考点】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分析】A.碳酸钙溶解度较小,且可溶于盐酸;B.氯化铁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铁;C.偏铝酸钠与碳酸钠溶液不反应;D.二氧化硫与硝酸钡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与溶有氨气的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解答】解:A.CaCO3的溶解度小于CaSO4,且与盐酸反应,故CaSO4用饱和Na2CO3溶液浸泡可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aCO3,然后再用稀盐酸溶解除去,故A正确;B.氯化铁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制备氯化铁,应在盐酸氛围中加热,抑制水解,故B错误;C.偏铝酸钠与碳酸钠溶液不反应,故C错误;D.二氧化硫与硝酸钡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与溶有氨气的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生成沉淀不同,故D错误.故选A.4.如图为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关于该电池叙述正确的是()A.在高温下使用更利于微生物发挥作用B.每生成1molCO2转移4mole﹣C.放电过程中,质子通过交换膜从左侧移到右侧D.负极反应式为:Mn2++2H2O﹣2e﹣=MnO2+4H+【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分析】分子组成为C m(H2O)n的物质不一定为糖类,与甲醛、乳酸、乙酸乙酯等物质,形成原电池时,微生物所在电极区发生氧化反应,C m(H2O)n被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MnO2被还原生成Mn2+,为原电池的正极,放电时,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以此解答.【解答】解:A.微生物发挥作用需要适宜的条件,高温可能导致微生物的性质改变,不再按照题中的反应途径发生,故A错误;B.C m(H2O)n被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微生物中C的化合价为0价,故生成1mol二氧化碳,转移4mol电子,故B正确;C.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氢离子向正极移动,故向左侧移动,故C错误;D.微生物所在电极区发生氧化反应,C m(H2O)n被氧化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为负极反应,故D错误.故选B.5.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描述正确的是()A.某物质的溶液pH<7,则该物质一定是酸或强酸弱碱盐B.25℃时,PH=1的醋酸溶液中含有H+的数目小于0.1N AC.在NaHS溶液中滴入CuCl2溶液产生黑色沉淀,HS﹣水解程度增,pH增大D.3种pH相同的溶液①CH3COONa ②NaHCO3③NaOH中c(Na+)的大小是①>②>③【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的应用.【分析】A、常温下,显酸性的物质有酸、强酸的酸式盐、强酸弱碱盐,据此分析;B、由溶液的体积不知,所以无法确定氢离子的物质的量;C、在NaHS溶液中存在HS﹣⇌H++S2﹣,加入CuCl2溶液铜离子与硫离子结合生成硫化铜,导致硫离子浓度减少,促进电离;D、醋酸钠和碳酸氢钠水解呈碱性,但如果两种弱酸根离子对应的酸越弱,相同的PH的两溶液,所需盐的浓度越小,而氢氧化钠是强碱,所以氢氧化钠的浓度最小.【解答】解:A、常温下,显酸性的物质有酸,如硫酸;强酸的酸式盐,如硫酸氢钠;强酸弱碱盐,如氯化铵;所以25℃时,某物质的溶液pH<7,则该物质一定是酸、强酸的酸式盐、强酸弱碱盐,还与温度有关,如果100℃时水的PH=6<7,故A错误;B、由溶液的体积不知,所以无法确定氢离子的物质的量,所以氢离子的数目不确定,故B 错误;C、在NaHS溶液中存在HS﹣⇌H++S2﹣,加入CuCl2溶液铜离子与硫离子结合生成硫化铜,导致硫离子浓度减少,促进电离,氢离子的浓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故C错误;D、醋酸钠和碳酸氢钠水解呈碱性,但如果两种弱酸根离子对应的酸越弱,相同的PH的两溶液,所需盐的浓度越小,因为醋酸的酸性强于碳酸,所以pH相同的碳酸氢钠的浓度小醋酸钠的浓度,而氢氧化钠是强碱,所以氢氧化钠的浓度最小,综上所述,c(Na+)的大小是①>②>③,故D正确;故选D.6.在容积均为1L的三个密闭容器中,分别放入镍粉并充入1molCO,控制作在不同温度下发生反应:Ni(s)+4CO(g)⇌Ni(CO)4(g),当反应进行到5min时,测得Ni(CO)4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平衡常数:K(T1)>K(T2)B.反应进行到5min时,b容器中v(正)=v(逆)C.达到平衡时,a、b、c中CO的转化率为b>a>cD.减压或升温可将b中的平衡状态转变成c中的平衡状态【考点】产物的百分含量随浓度、时间的变化曲线.【分析】A.根据升高温度平衡移动的方向判断反应热;B.未到达平衡前,升高温度甲醇的含量增大,到达平衡后再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甲醇的含量降低,而5min时,b容器中甲醇的含量不一定最高,不一定是平衡状态;C.根据温度对平衡的影响来判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CO的转化率减小;D.b中的平衡状态转变成c中的平衡状态,甲醇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根据方程式的特点,升高温度或减压都可以.【解答】解:A.升高温度,甲醇的百分含量减小,说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H<0,故A错误;B.5min时,b容器中甲醇的含量不一定最高,不一定是平衡状态,则v(正)、v(逆)不一定相等,故B错误;C.达到平衡时,a、b、c三个容器的反应温度不同,a容器温度最低,c容器的反应温度最高,根据反应放热可判断出,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甲醇的体积分数减小,故应为a>b>c,故C错误;D.b中的平衡状态转变成c中的平衡状态,甲醇的体积分数减小,说明平衡逆向移动,根据方程式的特点,减小压强或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故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共64分)7.x、y、z、e、f、g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六种短周期元素,x与另外五种元素均可形成二元化合物,其中x、y形成最简单的有机物M是重要的清洁能源.金属元素e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剧烈反应,z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三倍,z、f、g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请回答下列问题:(1)g在元素周期表的位置是第三周期第VIIA族.(2)yzf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其电子式为.(3)元素h与e处于同周期,且形成的简单离子是本周期中半径最小的.h的单质与Fe2O3反应时,每消耗0.5mol h放热213kJ,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Al(s)+Fe2O3(s)=2Fe (s)+Al2O3(s)△H=﹣852kJ•mol﹣1.(4)仅由z、e、f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六核离子化合物,溶于水后呈碱性,请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其呈减性的原因SO32﹣+H2O HSO3﹣+OH﹣;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Na+)>c(SO3)>c(OH)>c(HSO3)>c(H+).(5)g元素能形成多种离子,在水溶液中lmolg﹣、gz n(n=l,2,3,4:不同离子在图中用A、B、D、W、Q表示)的能量(kJ)相对大小如图所示.A、B、D、W、Q五种离子中性质最稳定的是Cl﹣(写具体的离子符号),一定条件下D 能转化为A与W,写出此转化的离子方程式3ClO2﹣=Cl﹣+2ClO3﹣.【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分析】x、y形成最简单的有机物M是重要的清洁能源,则M为CH4,可知x为H元素,y为C元素,金属元素e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剧烈反应,应为Na,z元素原子的L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三倍,为O元素,z、f、g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则f、g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应分别为S、Cl元素,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x、y形成最简单的有机物M是重要的清洁能源,则M为CH4,可知x为H 元素,y为C元素,金属元素e的单质在常温下能与水剧烈反应,应为Na,z元素原子的L 层电子数为K层电子数的三倍,为O元素,z、f、g三种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9,则f、g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应分别为S、Cl元素,(1)由以上分析可知g为Cl元素,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第VIIA族,故答案为:第三周期第VIIA族;(2)yzf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形成的化合物为CSO,具有二氧化碳的结构特点,电子式为,故答案:;(3)元素h与e处于同周期,且形成的简单离子是本周期中半径最小的,应为Al.Al单质与Fe2O3反应时,每消耗0.5molAl放热213kJ,则消耗2molAl放热852kJ,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Al(s)+Fe2O3(s)=2Fe(s)+Al2O3(s)△H=﹣852kJ•mol﹣1,故答案为:2Al(s)+Fe2O3(s)=2Fe(s)+Al2O3(s)△H=﹣852kJ•mol﹣1;(4)仅由z、e、f三种元素形成的一种六核离子化合物为Na2SO3,为强碱若酸盐,溶于水后呈碱性,离子方程式为SO32﹣+H2O HSO3﹣+OH﹣,以第一步水解为主,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SO32﹣)>c(OH﹣)>c(HSO3﹣)>c(H+),故答案为:SO32﹣+H2O HSO3﹣+OH﹣;c(Na+)>c(SO32﹣)>c(OH﹣)>c(HSO3﹣)>c(H+);(5)能量越低,离子越稳定,则最稳定的为Cl﹣,由化合价可知A为Cl﹣,B为ClO﹣,D 为ClO2﹣,W为ClO3﹣,则D转化为A与W的离子方程式为3ClO2﹣=Cl﹣+2ClO3﹣,故答案为:Cl﹣;3ClO2﹣=Cl﹣+2ClO3﹣.8.有机物W是一种合成多环化合物的中间体,可由下列路线制备(部分反应条件略去):已知:,请回答下列问题:(1)A是D的同系物,2 mol A生成1 mol B,A的名称为乙炔;W分子中含氧官能团名称是酯基、羰基(2)B→C为加成反应,M的结构简式为CH3OH,C中最多有12原子共平面.(3)写出C、G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A能和HCl反应得到聚氯乙烯的单体b.M和N互为同分异构体c.E→F可用试剂酸性KMnO4溶液d.1molW可以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5)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H的所有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的结构简式.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②存在2个甲氧基(CH3O﹣)③核磁共振氢谱共有4个吸收峰(6)己知:HC≡CH CH2═CH2,请结合题给信息及流程图,完善由A制备环己烷()的合成路线(在相应位置填写有关反应条件及物质的结构简式):2A CH2=CH﹣C≡CH→CH2═CHCH═CH2→【考点】有机物的合成.【分析】A是D的同系物,2 molA生成1molB,A→B是两分子乙炔发生加成反应,则A 为HC≡CH,对比B、C的结构可知,B与甲醇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则M为CH3OH.对比D、F结构简式可知,丙炔与甲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CCH2OH,CH3C≡CCH2OH 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CH3C≡CCOOH),由H的结构简式逆推可知G为CH3C≡CCOOCH2CH3,则N为CH3CH2OH.【解答】解:A是D的同系物,2 molA生成1molB,A→B是两分子乙炔发生加成反应,则A为HC≡CH,对比B、C的结构可知,B与甲醇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则M为CH3OH.对比D、F结构简式可知,丙炔与甲醛发生加成反应生成CH3C≡CCH2OH,CH3C≡CCH2OH 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CH3C≡CCOOH),由H的结构简式逆推可知G为CH3C≡CCOOCH2CH3,则N为CH3CH2OH.(1)A为HC≡CH,名称为乙炔,由W的结构简式,可知含有的含氧官能团有酯基、羰基,故答案为:乙炔;酯基、羰基;(2)B→C为加成反应,M的结构简式为CH3OH,C中旋转碳碳单键可以使碳碳双键的2个平面共面,旋转碳氧单键可以使甲基中碳原子、其中1个H原子处于平面内,最多有12原子共平面,故答案为:CH3OH;12;(3)C、G生成H的化学方程式:,故答案为:;(4)a.A为乙炔,能和HCl反应得到氯乙烯,故a正确;b.M为甲醇,N为乙醇,二者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但二者互为同系物,故b错误;c.酸性KMnO4溶液可以氧化碳碳三键,故c错误;d.W中羰基、碳碳双键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1molW可以与2molH2发生加成反应,故d错误.故选:a;(5)符合下列条件的H的所有同分异构体:①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②存在2个甲氧基(CH3O﹣)③核磁共振氢谱共有4个吸收峰,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为:,故答案为:;(6)由A制备环己烷()的合成路线为:2HC≡CH CH2=CH﹣C≡CH CH2═CHCH═CH2,故答案为:CH2═CHCH═CH2.9.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强氧化性漂白剂,在碱性环境中稳定存在.NaClO2饱和溶液在低于38℃时析出的晶体是NaClO2•3H2O,高于38℃时析出晶体是NaCl02,高于60℃时NaCl02分解成NaClO3和NaCl.工业生产NaClO2的主要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无隔膜电解槽中电解饱和NaCI溶液生产氯酸钠时,阴极产物是2和.(2)装置I中反应时须使NaClO3稍微过量,目的是防止生成的ClO2气体中混有SO2杂质,引起产品不纯.(3)装置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2+H2O2+2OH﹣=2ClO2﹣+O2↑+2H2O.该反应须保证溶液的碱性在一定pH范围内,下列可精确检测反应过程中溶液酸碱性,且对NaCl02的纯度和产率不会造成影响的是c.a.酚酞试液b.pH试纸c.pH计(4)装置Ⅰ中生成物A的化学式是Na2SO4,为降低生产成本,实现物质的再利用,用装置Ⅲ电解A的饱和溶液,部分产物可作为装置Ⅰ和装置Ⅱ的反应物,其中可为装置Ⅱ提供的物质为C(选填“B”、“C”).(5)从装置Ⅱ反应后的溶液获得NaCl02晶体的操作步骤为:①减压,55℃蒸发结晶;②趁热过滤;③用38﹣60℃的温水洗涤;④低于60℃干燥,得到产品,采取“减压蒸发”而不用“常压蒸发”的原因是常压蒸发温度过高,2容易分解.(6)某学习小组用碘最法测定产品中NaCl02的含量,实验如下:a.准确称取所得NaCl02样品1.0g于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和过量的碘化钾晶体,再滴入适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将所得混合液配成250mL待测溶液.(己知:ClO2﹣+4I﹣+4H+=2H20+2I2+Cl﹣)b.移取25.00mL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加几滴淀粉溶液,用0.2000mol•L﹣1 Na2S203标准液滴定至终点.重复滴定2次.(已知:I2+2S2O32﹣=2I﹣+S4O62﹣)①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为滴入最后一滴标准溶液,溶液由蓝色变化为无色且半分钟不变化.某次滴定达到终点时滴定管液面刻度如图,读数为22.40.②若3次滴定平均消耗Na2S203溶液的体积为20.00mL,则样品中NaCl02的质量分数为90.5%.【考点】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分析】饱和NaCl溶液在无隔膜电解槽中电解阳极得到NaClO3,阴极得到氢气;装置I中NaClO3在酸性条件下被Na2SO3还原成ClO2,同时得到氧化产物A为Na2SO4;ClO2在碱性条件下与双氧化水混合,被还原为NaClO2,同时得氧化产物a为氧气;装置Ⅲ有离子隔膜的电解槽电解Na2SO4溶液,可知气体a为O2,该极为阳极,OH﹣放电,c(H+)增大,SO42﹣移向该极,所以B为硫酸溶液,阴极生成氢气,H+放电,生成C为NaOH;据此分析答题:(1)根据工艺流程图无隔膜电解槽阴极周围溶液里H+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2)装置I中NaClO3在酸性条件下被Na2SO3还原成ClO2,NaClO3稍微过量,则Na2SO3完全被氧化成硫酸钠,否则过剩的Na2SO3会与稀硫酸反应生成SO2;(3)Ⅱ中发生二氧化氯与双氧水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NaClO2和氧气,根据电子得失守恒分析配平;酚酞试纸只能测定溶液的酸碱性并污染溶液,pH试纸只能粗略测定溶液的pH,而pH计可准确测定溶液的pH;(4)装置I中NaClO3在酸性条件下被Na2SO3还原成ClO2,同时得到氧化产物A为Na2SO4;装置Ⅲ有离子隔膜的电解槽电解Na2SO4溶液,得到B为硫酸溶液,生成C为NaOH,可结合装置Ⅱ中发生的反应判断;(5)减压蒸馏可降低沸点,而从装置Ⅱ反应后的溶液获得的NaCl02晶体受热易分解;(6)①滴定过程中发生反应是酸性溶液中ClO2﹣能被I﹣完全还原成Cl﹣,碘离子被氧化为碘单质,溶液中Na2S2O3能与I2反应:2Na2S2O3+I2=2NaI+Na2S4O6.溶液颜色蓝色变化为无色分析判断反应终点;滴定管读数应精确到0.01mL,且每一小隔为0.01mL;②依据ClO2﹣+4H++4I﹣=2I2+Cl﹣+2H2O,2Na2S2O3+I2=2NaI+Na2S4O6,反应的定量关系计算得到;【解答】解:饱和NaCl溶液在无隔膜电解槽中电解阳极得到NaClO3,阴极得到氢气;装置I中NaClO3在酸性条件下被Na2SO3还原成ClO2,同时得到氧化产物A为Na2SO4;ClO2在碱性条件下与双氧化水混合,被还原为NaClO2,同时得氧化产物a为氧气;装置Ⅲ有离子隔膜的电解槽电解Na2SO4溶液,可知气体a为O2,该极为阳极,OH﹣放电,c(H+)增大,SO42﹣移向该极,所以B为硫酸溶液,阴极生成氢气,H+放电,生成C为NaOH;据此分析答题:(1)根据工艺流程图无隔膜电解槽阴极H+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同时破坏水的电离平衡,溶液里OH﹣浓度增大,得到NaOH,故答案为:H2和NaOH;(2)装置I中为防止Na2SO3过量并与稀硫酸反应生成SO2,使得生成的ClO2不纯,需使NaClO3稍微过量,故答案为:防止生成的ClO2气体中混有SO2杂质,引起产品不纯;(3)Ⅱ中发生二氧化氯与双氧水在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NaClO2和氧气,所以方程式为:2ClO2+H2O2+2OH﹣=2ClO2﹣+O2+2H2O;可选择pH计准确测定溶液的PH,且不污染溶液,故答案为:2ClO2+H2O2+2OH﹣=2ClO2﹣+O2+2H2O;c;(4)装置Ⅰ中亚硫酸钠的氧化产物为硫酸钠,装置Ⅱ中需要提供足量NaOH,而装置Ⅲ电解产生C为NaOH,故答案为:Na2SO4;C;。
天津市河西区2017届高三总复习质量调查(一)化学试题
![天津市河西区2017届高三总复习质量调查(一)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54e62f7e009581b6bd9eb23.png)
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K-39 Fe-56 Cu-64第I卷注意事项第一.用2B铅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
第二.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其计36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生产、生活中,下列物质起到氧化作用的是A.甘油用作护肤保湿剂B.高锰酸钾溶液用于水果保鲜C.铁粉用作食品袋中的脱氧剂D.浓盐酸用于检验输送氨气管道是否漏气2. 设N 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对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 L甲苯含有8N A个C-H键B.1L1 mol·L-1的Na2S溶液中含有N A个S2-C.46gNa与足量H2O反应完全后可生成N A个H2分子D.1molCu和少量浓硝酸反应完全后可生成2N A个NO2分子3. 下列有关氯化铁溶液的性质所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用作净水剂: Fe3++3H 2O Fe(OH)3+3H+B.用于制印刷电路的腐蚀液:2Fe3++Cu = 2Fe2++Cu2+C.与小苏打溶液反应: Fe3++3HCO3-=Fe(OH)3↓+3CO2↑D.遇KSCN 溶液变红色:Fe3++3SCN-= Fe(SCN)3↓4.欲用下图装置对所制备的气体进行除杂、检验,其设计方案合理的是5.有关如下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I :C(g)+H 2O(g) CO(g)+H 2(g) △H=+131.0kJ/mol II : CO(g) +H 2O(g) CO 2(g) + H 2(g) △H=-43kJ/mol III : CaO(s) + CO 2(g)CaCO 3(s) △H =-178.3 kJ/molIV : C(s)+2H 2O(g)+CaO(s) CaCO 3(s)+2H 2(g) △H=akJ/molA. a=+90.3B.恒温恒压下,在己达平衡的反应I 体系中再充入少量He 时平衡正向移动C.其他条件不变,加压对反应Ⅱ的反应速率无影响*D.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可提高反应Ⅲ中CO 2的转化率6.己知:图1中a 和b 分别为常温下盐酸和NaOH 溶液互滴的pH 变化曲线;图2为常温下CaSO 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
2017年天津市河西区高考化学三模试卷
![2017年天津市河西区高考化学三模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4e653839d5bbfd0a7856739b.png)
2017年天津市河西区高考化学三模试卷一、选择题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计36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下列化学药品的保存方法合理的是()A.金属钾保存在乙醇中B.常温下浓硫酸可存放在铁质容器中C.NaOH溶液保存在玻璃塞的试剂瓶中D.FeCl3溶液中加入少量还原铁粉存放2.(6分)下列化学用语或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10 的氧原子:10OB.过氧化氢的电子式:H﹣O﹣O﹣HC.CS2中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 电子结构D.CH2Cl2是四面体构型的含非极性健的分子3.(6分)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表:元素代号X Y Z W原子半径/nm主要化合价+2+3+5、+3、﹣3﹣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元素的金属性:X<YB.原子Z的价电子数为5C.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r(X2+)>r(W2﹣)D.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氨水4.(6分)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1)═2H2(g)+O2(g)△H1=+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H2O(g)═CO(g)+H2(g)△H2=+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4(g)+H2O(g)═CO(g)+3H2(g)△H3=+206.1kJ/mol()A.由反应①知H2B.反应②中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C.反应③若改用新催化剂,△H3不变化D.反应CH4(g)═C(s)+2H2(g)的△H=+5.(6分)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a+、NH4+、Fe3+、Al3+、SO42﹣等离子.向该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m点处反应:H++OH﹣═H2OB.p点:c(NH4+)>c(OH﹣)>c(H+)C.若取原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焰色应为黄色D.原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n(H+)=n(NH4+)=n(Al3+)6.(6分)一定条件下,CO2(g)+3H2(g)⇌H2O(g)+CH3OH(g)△H=﹣53.7kJ/mol;向2L 恒容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2反应,图中过程I、Ⅱ是在两种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建立平衡的过程中CO2的转化率[α(CO2)]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点:v(正)>v(逆)B.活化能:过程Ⅱ>过程IC.n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50D.过程I,t2时刻改变的反应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二、非选择题7.(14分)含C、N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C、N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比较(填化学式):.I.氨气应用于侯德榜制碱工艺,原理如图1所示:(1)过程i通入NH3和CO2的顺序是.(2)过程ii有利于析出更多NH4Cl(s)的原因是.(3)制碱副产品NH4Cl可用于生产NH3和HCl.但直接加热分解NH4Cl,NH3和HCl的产率很低,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而采用在N2氛围中,将MgO与NH4Cl 混合加热至300℃,可获得高产率的NH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Ⅱ.电镀工业中含CN﹣的废水在排放前的处理过程如图2:(1)溶液A具有的性质是(填“氧化性”或“还原性”).C的化学式为:.(2)反应②可将CN﹣转化为无害物质,其离子方程式为:.8.(18分)化合物M是对氨基苯甲酸酯类的一种,其合成路线如下:己知:ⅰ.B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1个吸收峰,H苯环上有两种化学环境的氢.ⅱ.ⅲ.(苯环上的﹣NH2易被氧化).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B官能团名称是.反应⑦的反应类型为.(2)H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缩聚反应,其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⑤:.反应⑧:.(4)反应⑥、⑦不可调换顺序的原因是.(5)与A分子式相同的所有可能的结构共有(含A)种,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吸收蜂的结构简式:.(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乙烯和环氧乙烷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制备1,6﹣己二醛,设计合成路线:.9.(18分)为探究NO3﹣的性质,某实验小组学生进行下列系列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系列一】实验溶液X实验现象实验Ⅰ1mol/L稀硝酸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实验Ⅱ6mol/L稀硝酸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铝片表面产生无色气体,在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实验Ⅲ6mol/LNaOH溶液观察到(现象写在答题处).实验ⅣA、C中均无明显现象,B中有无色气体生成.【查阅资料】活泼金属与1mol/L稀硝酸反应有H2和NH4+生成,NH4+生成的原理是产生H2的过程中NO3﹣被还原.(l)实验I:生成NH4+电极反应式是;(2)实验Ⅱ:电子流向:.(3)实验Ⅲ:观察到的现象是,负极反应式为.(4)实验IV:推测B中气体成分可能为.【系列二】向盛有2mL 0.1mol/LBa(NO3)2溶液的试管中,缓慢通入SO2气体,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液面上方气体无色,接近瓶口处显浅棕色.(5)学生甲推测是NO3﹣氧化SO2,他的推测证据是、.(6)学生乙则推测是溶液中溶解的O2也氧化了SO2溶液中缓慢通入SO2,若观察到现象:,则乙推测成立.(7)分别用0.1mol/LBa(NO3)2、O2氧化等量的SO2,消耗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10.(14分)含硫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较广泛的应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I.“保险粉”(Na2S2O4)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具有极强的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在碱性介质中稳定.它的制备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在70℃条件下进行,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2)在包装保存“保险粉”时加入少量的Na2CO3固体,目的是.S2O4溶液在空气中放置,其溶液的pH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2①t1~t2段溶液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②t3时刻后溶液的pH为.Ⅱ.由工业制硫酸反应之一:2SO2(g)+O2(g)2SO3(g),推测此反应的△S(填“>”或“<”)0,△H(填“>”或“<”)0.(l)若在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SO2和O2,一定条件下反应,请在如下坐标]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图:中画出从开始经一段时间正反应速率[v(正)(2)若在相同条件下,分别投2molSO2(g)和1molO2(g)于如下三容器中:绝热恒容(2L )密闭容器A 恒温(T℃)恒容(2L)密闭容器B恒温(T℃)恒压密闭容器C平衡常数K K A K B K CSO2的平衡转化率αAαBαC则三容器中反应分别平衡时K的大小关系是;SO2的平衡转化率的大小关系是.2017年天津市河西区高考化学三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计36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6分)下列化学药品的保存方法合理的是()A.金属钾保存在乙醇中B.常温下浓硫酸可存放在铁质容器中C.NaOH溶液保存在玻璃塞的试剂瓶中D.FeCl3溶液中加入少量还原铁粉存放【解答】解:A.钾是活泼金属和乙醇反应,钾与煤油不反应,且密度比煤油大,可保存在煤油中,故A错误;B.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表面形成一薄层致密氧化物薄膜阻止反应进行,工业上可用铁质容器存放浓硫酸,故B正确;C.氢氧化钠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生成具有黏性的硅酸钠而导致玻璃塞打不开,应用橡皮塞,故C错误;D.FeCl3溶液中加Fe,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FeCl2,Fe3+易水解,水解生成H+,水解的离子方程式为Fe3++3H2O⇌Fe(OH)3+3H+,配制溶液时,可加入盐酸抑制FeCl3水解,防止生成沉淀而导致溶液变浑浊,故D错误;故选B.2.(6分)下列化学用语或物质结构的表述正确的是()A.中子数为10 的氧原子:10OB.过氧化氢的电子式:H﹣O﹣O﹣HC.CS2中各原子最外层都满足8 电子结构D.CH2Cl2是四面体构型的含非极性健的分子【解答】解:A.中子数为10 的氧原子,质量数为10+8=18,应为18O,故A错误;B.过氧化氢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C.CS2中,C原子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4,其在分子中的化合价为+4价,在分子中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故C正确;D.分子中含有C﹣H、C﹣Cl键,都为极性键,故D错误.故选C.3.(6分)几种短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及主要化合价如表:元素代号X Y Z W原子半径/nm主要化合价+2+3+5、+3、﹣3﹣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元素的金属性:X<YB.原子Z的价电子数为5C.元素的简单离子半径:r(X2+)>r(W2﹣)D.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溶于氨水【解答】解:由上述分析可知,X为Mg,Y为Al,Z为N,W为O,A.同周期从左向右金属性减弱,则元素的金属性:X>Y,故A错误;B.原子Z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5,则价电子数为5,故B正确;C.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简单离子半径:r(X2+)<r (W2﹣),故C错误;D.元素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氢氧化铝,不能溶于氨水,可溶于强碱溶液,故D错误;故选B.4.(6分)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1)═2H2(g)+O2(g)△H1=+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H2O(g)═CO(g)+H2(g)△H2=+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4(g)+H2O(g)═CO(g)+3H2(g)△H3=+206.1kJ/mol()A.由反应①知H2B.反应②中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C.反应③若改用新催化剂,△H3不变化D.反应CH4(g)═C(s)+2H2(g)的△H=+【解答】解:A.2H2O(1)═2H2(g)+O2(g)△H1=+571.6kJ/mol,则2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571.6kJ,所以氢气的燃烧热是285.8kJ/mol,故A错误;B.反应的△H2>0,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高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故B正确;C.催化剂降低反应所需的能量,不改变反应热的大小,故C正确;D.根据盖斯定律,目标反应CH4(g)═C(s)+2H2(g)相当于③﹣②,故△H=△H3﹣△H2,△H=206.1kJ•mol﹣1﹣131.3kJ•mol﹣1=74.8kJ•mol﹣1,故D正确;故选A.5.(6分)某溶液中可能含有H+、Na+、NH4+、Fe3+、Al3+、SO42﹣等离子.向该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有关判断正确的是()A.m点处反应:H++OH﹣═H2OB.p点:c(NH4+)>c(OH﹣)>c(H+)C.若取原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焰色应为黄色D.原溶液中存在的主要离子:n(H+)=n(NH4+)=n(Al3+)【解答】解:由图可知,开始加入NaOH没有沉淀和气体产生,则一定有H+;后来有沉淀产生且最后完全消失,则一定没有Fe3+,一定含有Al3+;中间段沉淀的质量不变,应为NH4++OH ﹣=NH3•H2O的反应,则含有NH4+,由电荷守恒可知一定含有SO42﹣,A.m点后沉淀的量逐渐增加,发生反应为Al3++3OH﹣=Al(OH)3↓,故A错误;B.p点溶质为一水合氨按和硫酸钠,氢氧根离子来自水的电离和一水合氨按的电离,则c (NH4+)<c(OH﹣),故B错误;C.根据分析可知,无法确定是否含有Na+,则取原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焰色不一定为黄色,故C错误;D.开始加入1mol NaOH时,溶液无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有H+,且其物质的量为1mol;产生沉淀和沉淀溶解所需的NaOH的物质的量为3:1,所以溶液中有Al3+且其物质的量为1mol;当加入4~5 mol NaOH时,发生的反应为NH4++OH﹣═NH3•H2O,所以溶液中NH4+为1mol,则原溶液中n(H+)=n(NH4+)=n(Al3+),故D正确;故选D.6.(6分)一定条件下,CO2(g)+3H2(g)⇌H2O(g)+CH3OH(g)△H=﹣53.7kJ/mol;向2L 恒容恒温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CO22反应,图中过程I、Ⅱ是在两种不同催化剂作用下建立平衡的过程中CO2的转化率[α(CO2)]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m点:v(正)>v(逆)B.活化能:过程Ⅱ>过程IC.n点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50D.过程I,t2时刻改变的反应条件可能是升高温度【解答】解:A.根据图象,随着反应时间(t)的延长,m点后α(CO2)仍然在增大,说明仍然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则m点:v(正)>v(逆),故A正确;B.根据图象,相同时间内过程I的α(CO2)比过程Ⅱ大,说明过程I反应速率快,所以过程I活化能小,则活化能:过程Ⅱ>过程I,故B正确;C.由图可知,N点对应的α(CO2)为80%,则CO2(g)+3H2(g)⇌CH3OH(g)+H2O(g)开始 1 2.8 0 0又体积为2.0L,所以K==200,故C错误;D.由图可知,t2时刻后α(CO2)减小,则平衡向逆向移动,又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可能是升高温度,故D正确;故选C.二、非选择题7.(14分)含C、N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第二周期V A族.元素C、N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弱比较(填化学式):CH4<NH3.I.氨气应用于侯德榜制碱工艺,原理如图1所示:(1)过程i通入NH3和CO2的顺序是先通NH3,后通CO2.(2)过程ii有利于析出更多NH4Cl(s)的原因是NH4Cl(s)⇌NH4+(aq)+Cl﹣(aq),增大c(Cl﹣),平衡左移,促进NH4Cl析出.(3)制碱副产品NH4Cl可用于生产NH3和HCl.但直接加热分解NH4Cl,NH3和HCl的产率很低,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NH3+HCl=NH4Cl.而采用在N2氛围中,将MgO 与NH4Cl混合加热至300℃,可获得高产率的NH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O+2NH4Cl2NH3↑+MgCl2+H2O↑.Ⅱ.电镀工业中含CN﹣的废水在排放前的处理过程如图2:(1)溶液A具有的性质是(填“氧化性”或“还原性”)还原性.C的化学式为:CuCN.(2)反应②可将CN﹣转化为无害物质,其离子方程式为:2CN﹣+5ClO﹣+2H+=N2↑+2CO2↑+5Cl﹣+H2O.【解答】解:N的原子序数为7,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5,位于周期表第二周期V A族,非金属性N>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氢化物越稳定,则稳定性CH4<NH3,故答案为:第二周期V A族;CH4<NH3;I.(1)先通NH3使溶液呈碱性,这样可增大CO2的溶解度,产生更多的NaHCO3,故答案为:先通NH3,后通CO2;(2)NH4Cl的溶解平衡:NH4Cl(s)⇌NH4+(aq)+Cl﹣(aq),增大c(Cl﹣),平衡左移,促进氯化铵析出,故答案为:NH4Cl(s)⇌NH4+(aq)+Cl﹣(aq),增大c(Cl﹣),平衡左移,促进NH4Cl析出;(3)氨气与氯化氢相遇又结合成氯化铵,发生NH3+HCl=NH4Cl;加热条件下,MgO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氨气、氯化镁和水,方程式为MgO+2NH4Cl 2NH3↑+MgCl2+H2O↑,故答案为:NH3+HCl=NH4Cl;MgO+2NH4Cl 2NH3↑+MgCl2+H2O↑;II.(1)溶液A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亚铜离子,说明具有还原性;C灼烧生成CuO、二氧化碳、氮气,可说明C含有Cu、C、N元素,由题给数据可知n(CuO)==0.1mol,n(CO2)=0.1mol,n(N2)=0.05mol,则n(Cu)=0.1mol、n(C)=0.1mol、n(N)=0.1mol,且m (Cu)+m(C)+×64g/mol+×12g/mol+×14g/mol=9g,所以化学式为CuCN,故答案为:还原性;CuCN;(2)反应②可将CN﹣转化为无害物质,被NaClO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氮气等,方程式为2CN﹣+5ClO﹣+2H+=N2↑+2CO2↑+5Cl﹣+H2O,故答案为:2CN﹣+5ClO﹣+2H+=N2↑+2CO2↑+5Cl﹣+H2O.8.(18分)化合物M是对氨基苯甲酸酯类的一种,其合成路线如下:己知:ⅰ.B的核磁共振氢谱只有1个吸收峰,H苯环上有两种化学环境的氢.ⅱ.ⅲ.(苯环上的﹣NH2易被氧化).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名称:2﹣甲基丙烯;B官能团名称是溴原子.反应⑦的反应类型为还原反应.(2)H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缩聚反应,其有机产物的结构简式为:.(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⑤:.反应⑧:.(4)反应⑥、⑦不可调换顺序的原因是调换后G中苯环上有﹣NH2,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得不到H.(5)与A分子式相同的所有可能的结构共有(含A)5种,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吸收蜂的结构简式:.(6)参照上述合成路线,以乙烯和环氧乙烷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制备1,6﹣己二醛,设计合成路线:.【解答】解:(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CH3C(CH3)=CH2,为2﹣甲基丙烯,B为C(CH3)Br,含有的官能团为溴原子,反应⑦为硝基生成氨基的反应,为还原反应,3故答案为:2﹣甲基丙烯;溴原子;还原反应;(2)H为,含有氨基和羧基,可发生缩聚反应,产物为,故答案为:;(3)反应⑤为甲苯的硝化反应,方程式为,反应⑧为酯化反应,方程式为,故答案为:;;(4)G中苯环上有﹣NH2,因氨基也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则不能调换,故答案为:调换后G中苯环上有﹣NH2,易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得不到H;(5)A为CH3C(CH3)=CH2,对应的同分异构体可能为烯烃或环烷烃,对应的烯烃有1﹣丁烯、2﹣丁烯、2﹣甲基丙烯;对应的环烷烃有环丁烷、甲基环丙烷,共5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只有一组吸收蜂的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5;;(6)以乙烯和环氧乙烷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制备1,6﹣己二醛,可先用乙烯与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然后生成BrMgCH2CH2MgBr,与环氧乙烷反应生成HOCH2CH2CH2CH2CH2CH2OH,氧化可生成OHCCH2CH2CH2CH2CHO,流程为,故答案为:.9.(18分)为探究NO3﹣的性质,某实验小组学生进行下列系列实验探究,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系列一】实验溶液X 实验现象实验Ⅰ1mol/L稀硝酸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实验Ⅱ6mol/L稀硝酸观察到电流计指针向左偏转,铝片表面产生无色气体,在液面上方变为红棕色实验Ⅲ6mol/LNaOH溶液观察到(现象写在答题处).实验ⅣA、C中均无明显现象,B中有无色气体生成.【查阅资料】活泼金属与1mol/L稀硝酸反应有H2和NH4+生成,NH4+生成的原理是产生H2的过程中NO3﹣被还原.(l)实验I:生成NH4+电极反应式是NO3﹣+8e﹣+10 H+=NH4++3H2O;(2)实验Ⅱ:电子流向:电子Mg电极经导线到Al极.(3)实验Ⅲ:观察到的现象是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Mg电极上有无色气体产生,负极反应式为Al﹣3e﹣+4OH﹣=AlO2﹣+2H2O.(4)实验IV:推测B中气体成分可能为NH3、H2.【系列二】向盛有2mL 0.1mol/LBa(NO3)2溶液的试管中,缓慢通入SO2气体,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液面上方气体无色,接近瓶口处显浅棕色.(5)学生甲推测是NO3﹣氧化SO2,他的推测证据是溶液中有沉淀产生、接近瓶口处显浅棕色.(6)学生乙则推测是溶液中溶解的O2也氧化了SO2BaCl2溶液中缓慢通入SO2,若观察到现象: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则乙推测成立.(7)分别用0.1mol/LBa(NO3)2、O2氧化等量的SO2,消耗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2:1.【解答】解:(1)硝酸在正极还原成铵根离子,故生成NH4+的电极反应式是NO3﹣+8e﹣+10 H+=NH4++3H2O,故答案为:NO3﹣+8e﹣+10 H+=NH4++3H2O;(2)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故电子Mg电极经导线到Al极,故答案为:电子Mg电极经导线到Al极;(3)负极发生的反应为Al﹣3e﹣+4OH﹣=AlO2﹣+2H2O,正极发生的反应为2H2O+2e﹣=H2↑+2OH﹣,故观察到的现象是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Mg电极上有无色气体产生;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方程式为Al﹣3e﹣+4OH﹣=AlO2﹣+2H2O,故答案为:电流计指针向右偏转,Mg电极上有无色气体产生;Al﹣3e﹣+4OH﹣=AlO2﹣+2H2O;(4)碱性条件下铝能与碱反应生成氢气,氢气有还原性,可以将硝酸根还原生成氨气,故实验IV,推测B中气体成分可能为NH3、H2,故答案为:NH3、H2;(5)NO3﹣氧化SO2,则硝酸根被还原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可以再被氧化成二氧化氮,使得液面上方略显浅棕色,SO2被氧化成SO42﹣,SO42﹣与Ba(NO3)2产生白色沉淀,故答案为:溶液中有沉淀产生;接近瓶口处显浅棕色;溶液,可以看到有白色沉淀出现,2故答案为:BaCl2;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7)Ba(NO3)2溶液与SO2反应生成硫酸钡和一氧化氮,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3Ba(NO3)+3SO2+2H2O=3BaSO4↓+2NO+4HNO3①,2SO2+O2=2SO3②,氧化等量的SO2,由①②得6Ba 2(NO3)2~6SO2~3O2,故消耗二者物质的量之比为6:3=2:1,故答案为:2:1.10.(14分)含硫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有较广泛的应用.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I.“保险粉”(Na2S2O4)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具有极强的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在碱性介质中稳定.它的制备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在70℃条件下进行,写出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O﹣+OH﹣+2SO2=S2O42﹣+CO2+H2O.(2)在包装保存“保险粉”时加入少量的Na2CO3固体,目的是Na2CO3为碱性物质,提高“保险粉”的稳定性.2S2O4溶液在空气中放置,其溶液的pH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①t1~t2段溶液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4.②t3时刻后溶液的pH为1.Ⅱ.由工业制硫酸反应之一:2SO2(g)+O2(g)2SO3(g),推测此反应的△S(填“>”或“<”)<0,△H(填“>”或“<”)<0.(l)若在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SO2和O2,一定条件下反应,请在如下坐标中画出从开始经一段时间正反应速率[v(正)]随时间(t)的变化曲线图:(2)若在相同条件下,分别投2molSO2(g)和1molO2(g)于如下三容器中:绝热恒容(2L )密闭容器A 恒温(T℃)恒容(2L)密闭容器B恒温(T℃)恒压密闭容器C平衡常数K K A K B K CSO2的平衡转化率αAαBαC则三容器中反应分别平衡时K的大小关系是K A<K B=K C;SO2的平衡转化率的大小关系是αA<αB<αC.【解答】解:I.(1)Na2S2O4中的硫+3价,S元素的化合价由+4降为+3价,由电子得失守恒可知,HCOONa中的碳的化合价必然升高,由+2价变成+4价,生成二氧化碳,由电子、原子守恒可知反应为2HCOONa+4SO2+Na2CO3═2Na2S2O4+H2O+3CO2,其离子反应为HCOO ﹣+OH﹣+2SO2=S2O42﹣+CO2+H2O,故答案为:HCOO﹣+OH﹣+2SO2=S2O42﹣+CO2+H2O;(2)由信息可知在碱性介质中稳定,则在包装保存“保险粉”时加入少量的Na2CO3固体,目的是Na2CO3为碱性物质,提高“保险粉”的稳定性,故答案为:Na2CO3为碱性物质,提高“保险粉”的稳定性;(3)Na2S2O4溶液在空气中易被氧化生成亚硫酸氢钠,则0~t1段发生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S2O42﹣+O2+2H2O=4HSO3﹣,t1~t2段溶液中NaHSO3电离显酸性,则t1~t2段溶液中S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t3时S2O42﹣被氧化生成SO42﹣,溶液的溶质为NaHSO4×2=0.1mol/L,溶液的pH=1,故答案为:+4;1;II.2SO2(g)+O2(g)2SO3(g)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且为放热反应,则此反应的△S<0,△H<0,故答案为:<;<;(1)绝热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SO2和O2,温度升高,正反应速率增大;然后平]随时间(t)的变化衡逆向移动,直到达到新平衡,则从开始经一段时间正反应速率[v(正)曲线图为,故答案为:;(2)B、C温度相同、K相同,A中反应放热使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则三容器中反应分别平衡时K的大小关系为K A<K B=K C;恒压时气体的体积减小,相等于加压,平衡正向移动的程度大,则B、C比较可知αB<αC,A、B的温度不同,A中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转化率αA<αB,则SO2的平衡转化率的大小关系是αA<αB<αC,故答案为:K A<K B=K C;αA<αB<α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西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总复习质量调查(二)理科综合试卷(化学部分)本试题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S 32 Cl 35.5 K 39 Fe 56 Sr 87.6第Ⅰ卷注意事项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计36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环境相同时间内,钢铁能得到有效保护()A B C D 【答案】B【解析】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在指定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Na2S溶液:K+、Cu2+、SO42-B.饱和氯水中:Na+、SO42-、Br-C.1.0mol·L-1的KNO3溶液中:Fe2+、H+、Cl-D.c(OH-)/c(OH+)=1×1014的溶液中:Ba2+、AlO2-、NO3-【答案】D【解析】3.下列实验的操作或步骤(加持装置略)正确的是()A.读取滴定终点时的数据为21.8mLB.实验室制取氨气C.用苯萃取碘水中的I2后D.配制0.10mol/LNaCl溶液【答案】A【解析】4.依据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结论或推测正确的是()【答案】A【解析】5.碳纳米管新型二次电池的装置示意图如下图,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OH-向碳电极迁移B.放电时,负极反应:C.充电时,镍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D.充电时,碳电极区溶液pH增大【答案】B【解析】6.25℃时,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 b=1.75×10-5。
该温度下,用0.01mol·L-1盐酸滴定10mL×mol·L-1氨水,溶液pH随V[(HCl)aq]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氨水浓度B.m、p两点溶液中由水电离出来的c(OH-):m>pC.n点溶液中:c(Cl-)>c(NH4+)>c(OH-)>c(H+)D.若在m点溶液中加少量水,[c(NH3·H2O)·c(H+)]/c(NH4+)不变【答案】D【解析】第Ⅱ卷注意事项:第一、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对应题目上。
第二、本卷共4题,共64分。
7.(14分)铝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用铝镁合金制造航母升降机,焊接前需先用NaOH溶液处理表面的氧化膜,此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用Al(OH)3作为医用胃酸中和剂的原因有(结合离子方程式等化学用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NaAlH4和化合物甲均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还原剂,它们有如下转化关系:Ⅰ.组成化合物甲的元素中,原子失电子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写元素符号)_________;甲中所含化学键类型(填“离子键”或“共价键”):_________。
Ⅱ.上图中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填反应编号)_________。
Ⅲ.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Ⅳ.甲在无水、一定条件下可作为某些钢铁制品的脱锈剂(铁锈的成分表示为Fe2O3),脱锈过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Ⅴ.若反应②进行完全,可制得气体A的物质的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Al2O3+2OH-=2AlO2-+H2O(2分)(2)Al(OH)3+3H+=Al3++3H2O,使胃液酸浓度降低←−−Al3++3OH-,Al(OH)3是弱碱,对胃的刺激小(2分,合理即可给分)Al(OH)3−−→(3)Ⅰ.Na>H 离子键(2分)。
Ⅱ.④(1分)Ⅲ.NaAlH4+2H2O=NaAlO2+4H3↑(2分)Ⅳ.3NaH+Fe 2O 3一定条件2Fe+3NaOH (2分) Ⅴ.0.2mol (2分) 【解析】8.(18分)由有机物A 合成某医药中间体G 的路线如下图所示:已知:ⅰ.有机物A 能发生银镜反应,其相对分子质量在40~50之间,1molA 充分燃烧可生成36g 水。
ⅱ.RCOOH 3PCl −−−→RCOClRCOCl R OH'−−−→催化剂RCOOR '【(R 、R '代表烃基)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A 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G 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②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检验E 中是否含有D 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反应④E 是否完全转化为F 的试剂是___________。
(4)H 是A 的同系物中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H 与足量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G 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苯环上有三个相邻的取代基b .取该物质1mol ,最多消耗3molNaOH ,因加成反应最多消耗2molBr 2 【答案】(1)C 3H 4O (1分)CH 3COOH (2分)酸基、羟基(2分)(2)氯化反应(2分) 取代反应(2分)(3)饱和NaHCO 3溶液FeCl 3溶液(2分,合理即可给分)(4)①HCHO+4Ag(NH 3)2OH 揪揪井(NH 4)3CO 3+4Ag+6NH 3+2H 2O (2分) ②OH COOCH 3+uuuuuu u r催化剂OOCCH 3COOCH 3+HCl (2分)(5)OH OOCH CHCOOCH OHCHCOH C HCH (3分)【解析】9.(18分)六水氯化锶(SrCl 2·6H 2O )是实验室重要的分析试剂,其工业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锶(Sr )与Mg 同主族,比Mg 周期数大2,Sr 的原子序数为_____________。
(2)天青石在焙烧前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①中仅有S 元素被还原,且1molS 转移8mole -。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中盐酸不宜过稀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③中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操作Ⅰ、Ⅱ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滤液Ⅰ中Ba 2+浓度为1×10-5mol/L ;为了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滤液Ⅰ中Sr 2+的浓度应不高于_____________。
【已知:K ψ(BaSO 4)=1.1×10-10,K ψ(SrSO 4)=3.3×10-7】 (5)测产品纯度:称取2.000g 样品溶解于适量水中,向其中加入10.00mL 1.200 mol/LAgNO 3溶液,再稀硝酸酸化,待Cl -完全沉淀后(设溶液中除Cl -外,不含其它与Ag +反应的离子),用含Fe 3+的溶液作指示剂,再用0.1000mol/L 的NH 4SCN 标准溶液滴定剩余的Ag +,以AgSCN 白色沉淀的形式析出,消耗标准液20.00mL 。
①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接近终点时,须轻轻摇动锥形瓶,而不得剧烈摇动,否则会使样品纯度测定值偏低,这说明(填“>”或“<”)。
③所得产品样品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8(2分)(2)碎(2分,合理即可给分)4C+SrSO 4高温SrS+4CO ↑(2分)(3)盐酸过稀会使反应②的速率过慢(2分)除去Ba2+杂质(2分)蒸发浓缩(1分)冷却结晶(1分)(4)0.03mol/L(2分)(5)①滴入最后一滴NH4SCN溶液,溶液颜色变变红,分钟后颜色不改变(2分)②>(1分)③66.65%(1分)【解析】10.(14分)请按要求回答下列有关氨的化合物参与相关反应的问题:Ⅰ.工业上常用NH4Cl溶液将有毒的NaNO2废液进行无害处理,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已知汽车尾气净化原理之一:2NO(g)+2CO(g)−−→←−−N2(g)+2CO2(g) ΔH<0;(1)判断该反应能自发进行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定温度下,若在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该化学反应,0~4min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部分数据)如下表所示:①0~2min内用NO来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O)=_________________。
②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的值K=___________________;平衡时CO的转化率σ(CO)=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