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专项复习试题-句子人教版部编(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上册语文试题专项复习试题-句子
人教版部编(含答案)
一、扩句。

(共6分)
1.[扩句]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2分)
的太阳炙烤着的大地。

2.[扩句]扩写句子。

(至少扩两处)(4分)
1)月亮爬上树梢。

2)弟弟在吃食物。

二、缩句。

(共5分)
1.[缩句]缩写句子。

(2分)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就这样化为一片灰烬。

2.[缩句]下列缩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的小麻雀无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

A.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的小麻雀。

B.小麻雀拍打着翅膀。

C.小麻雀无可奈何。

D.无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

三、句式转换。

(共22分)
1.[“把”字句与“被”字句]按要求完成句子练。

(4分)
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

1)改成“把”字句:
2)改为“被”字句:
2.[陈述句和反问句]按要求完成句子练。

(4分)
1)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改为反问句)
2)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还不够多吗?(改成陈述句)
3.[直述句与转述句]按要求完成句子操演。

(4分)
1)XXX轻轻地说:“请原谅,我可以不演奏欢乐的乐曲吗?”(改为转述句)(2)XXX说他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改为直述句)
4.[肯定句与双重否定句]按要求完成句子练。

(4分)
1)XXX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

(改为双重否定句)2)桂花盛开的时分,前后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

(改成肯定句)5.[句式转换]以下句子形式改动后意思分歧的一组是()。

(3分)
A.这件事你得告诉他。

这件事你非告诉他不可。

B.没有谁不被山城的夜景所迷住。

谁能被山城的夜景所迷住呢?
C.研究语文要下工夫。

研究语文真得下工夫啊!
D.这件事容易做好。

这件事不是不容易做好。

6.[句式转换]“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守信用。

”与这句话意思不一样的是()。

(3分)
A.答应他人的事怎能不守信用?
B.答应他人的事非守信用不成!
C.答应他人的事非守信用不成吗?
D.答应他人的事不能不守信用。

四、修改病句。

(共17分)
1.[判断]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研究了《落花生》一文后,懂得了做人的道理。

B.这次考试,同学们普遍的成绩提高了。

C.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的人是一种不文化的行动。

D.XXX同学助人为乐,全校同学都在称赞他。

2.[修改病句]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4分)
1)在班级讨论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进行了发言。

2)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中国少年报》等课外书。

3.[修改病句]用修改标记修改下面的一段话。

(10分)
通过教师的教育,XXX研究用功多了,固然上课钻心听讲,积极发言,但是作业很整洁。

这次考试,XXX考得很好,
他的同桌说,我断定他可能考100分?五、仿写句子。

(共8分)
1.[仿写]发挥想象,将句子补充完整。

(4分)
微笑,是一缕和煦的阳光,让生活五彩缤纷;是一点柔嫩的绿草,给大地无限生机;是。

2.[仿写]仿写句子。

(4分)未经风雨交加的夜晚,哪会体会到风和日丽的可爱!未经,哪会!未经,哪会!六、理解句意。

(共9分)
1.[理解]“绿茶中富含的儿茶酸不仅有益于人体健康,还能防癌,但是过量摄入会对人体的DNA造成伤害,进而诱发癌症。

”这句话要表达的意思是()。

(3分)A.绿茶有益健康,而且还能防癌B.绿茶中的儿茶酸对DNA有伤害
C.喝绿茶有益健康,但不能过量
D.绿茶中富含儿茶酸
2.[理解]写出你对“一个季度就生产了600台冰箱”这句话的两种不同理解。

(6分)
1)(2)
七、修辞手法。

(共12分)
1.[判断]以下各句中,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3分)
A.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比喻)
B.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同党。

(排比)
C.她搂住了我,赞扬声雨点般落到我身上。

(夸张)
D.安全的夜晚,只有那天上的星星正在窃窃私语。

(拟人)
2.[判断]以下句子所利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分歧的是()。

(3分)A.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B.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C.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

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

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
XXX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的眼睛……
D.心灵是一方广袤的天空,它包容着世间的一切;心灵是一池宁静的湖水,偶尔也会泛起阵阵涟漪;心灵是一片皑皑的雪原,它辉映出一个缤纷的世界。

3.[运用]按要求完成句子练。

(6分)
1)天上的星星在厚厚的云层里。

(改为拟人句)
2)锣鼓声真大。

(改成夸张句)
3)战士向敌人扑去。

(改为比喻句)
八、句式衔接。

(共6分)
1.[衔接]下面的句子插入语段中最符合的位置是()。

(3分)
脚踩在雪地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响声,随后留下了一串串清晰的脚印。

①天晴了,太阳出来了。

②村庄仿佛披上了华丽的银装,房屋树木都铺满了层层白雪,雪花闪着银光,显得很刺眼。

③我突然灵机一动,何不抓住大好时光去乐一乐呢?④于是,我把认识的小伙伴一一喊出来,原来他们和我一样早有准备,“堆雪人,打雪仗喽!”我们在雪地上尽情嬉戏着,笑声回荡在整个小区里。

A.①②之间B.②③之间C.③④之间D.④之后
2.[衔接]将“成熟季节,奶奶基本天天能捡拾回来一篮”放在以下句子中最恰当的位置是()。

(3分)
①等到秋收季节,桐果连续成熟。

②每天在菜地里都会有不少的桐果落下来。

③奶奶总会一大早就挎上个竹篮走到莱地里,捡拾落在菜园子里的XXX回来后,堆在门前空坪一角。

⑤积少成多,天晴时就扒拉出来晾晒,桐果外壳也就裂开来。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⑤之间
九、句子排序。

(共8分)
1.[排序]将下列句子按照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作文果然有了进步。

②老师在我的作文后面批着:“不真实,要用自己的话写真实。


③从前我每写一篇作文,都要先找他人的文章来参考。

④此后我就试着用自己的话写真实的故事。

⑤自己不动脑子,作文简直是七拼八凑。

A.③④②⑤①
B.③⑤②④①
C.③②⑤④①
D.③④⑤②①
2.[排序]按照按次布列以下错乱的句子。

(5分)
为适应生活需要,帮助表达、交换、记忆等,古人曾发明、使用过“结绳记事”。

人类早期是没有文字的,这样的时间过了很长很长。

记事人经常手捻绳结,进行回忆和讲述,以此传给后人。

其中记载的,大到历史事件,小到口角纷争,内容非常广泛。

他们用长短不同、颜色有别的细绳,根据需要,在间隔不等的距离,打上不同形式的结,然后再依次拴在一根较粗的主绳上。

十、标点符号。

(共7分)
1.[判断]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我们姐弟几个都很高兴,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B.按照传统俗,建造竹楼要先选好地方、打好地基、再立柱架梁。

C.一霎时间,男人、女人、小孩,一切的人都奔到船面上,人们半裸着身子,奔跑着,尖叫着,哭泣着。

D.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分。

XXX枯了,有再青的时分。

XXX谢了,有再开的时分。

2.[运用]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恰当的标点标记。

(4分)
1)我家种着许多花□有八月菊□紫罗兰□石榴花□我最喜欢的是那株八月菊□看着八月菊□我就想起□XXX□这首诗来□2)麋鹿外形很奇特□角似鹿□面似X XX□蹄似牛□尾似驴□所以又被称作□四不像□
参考答案:
一、1.例如:火辣辣干裂
2.例如:(1)皎洁的月亮爬上高高的树梢。

(2)生动可爱的弟弟在津津有味地吃食品。

二、1.瑰宝化为灰烬。

2.B
三、1.(1)霞光把小孩子的脸照得红红的。

2)小孩子的脸被霞光照得红红的。

2.(1)难道圆明园的毁灭不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吗?
2)世界上糟糕的诗够多了。

3.(1)XXX轻轻地说,请原谅,他可以不演奏欢乐的乐曲吗?
2)XXX说:“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到秦国去。


4.(1)XXX被逼得没法,不得不敲了一下缶。

2)桂花盛开的时候,前后十几家邻居,全都浸在桂花香里。

5.B
6.C
四、1.D
2.例如:
1)在班级会商会上,他首先第一个进行了发言。

2)图书角有《儿童文学》《少年文艺》《中国少年报》等课外书。

不但专而且 3.通过教师的教育,XXX研究用功多了,固然上课钻心听讲,积极发言,但是作业很整洁。

这次考试,XXX考得很好,他的同桌说,我断定他可能考100分?
认为
五、1.示例:一泓清凉的甘泉让人生滋润清爽
2.例如:困难困苦的阻拦体味到功成名就的喜悦黑暗寂寞的洗礼体味到破茧成蝶的美丽
六、1.C
2.(1)一个季度仅生产了600台冰箱。

2)才一个季度就生产了600台冰箱。

七、1.C2.D
3.例如:
1)天上的星星在厚厚的云层里捉迷藏。

2)锣鼓声真大,十里外都能听见。

3)兵士像猛虎一样向敌人扑去。

八、1.B2.C
九、1.B2.
十、1.C
2.(1)。

《》。

2)。

“”。

2)。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