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习作2:漫画”老师】精品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
【习作2:漫画”老师】公开课精品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用一两件具体的事例描写自己的老师。

2.能够评价、修改自己和同学的习作。

【教学重点】
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用一两件具体的事例描写自己的老师。

【教学准备】
可先让学生选择一位老师进行日常观察,并以观察日记的形式进行记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抓住人物的主要特点,用一两件具体的事例来描写自己的老师。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确定写作对象
1.教师出示漫画人物图片,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人物都是谁,引导学生了解漫画的特点:漫画是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表现人物形象或者性格特点的一种图画。

2.让学生阅读教材范例,想一想教材中的语文老师、数学老师、体育老师各有什么特点,体会如何抓住特点写老师。

教师导入:对有关老师外貌、性格、喜好等方面的介绍,让我们可以了解到个性鲜明的老师形象。

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我们身边有特点的老师。

3.引入习作话题:仔细观察,你会发现,我们身边的每一位老师也都有自己的特点。

最近一段时间,我们每个人都观察了一位自己喜欢的老师,并写出了观察日记。

你观察的是哪位老师呢?
4.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打开思路。

二、明确习作要求,选择典型事例
1.全班交流观察日记,引导学生说说老师的特点。

从学生的交流中选择一位老师,以此为例明确如何写。

预设:
爱唠叨的语文老师、严厉的数学老师、孩子气的英语老师……
2.引导学生选择典型事例,写出老师的特点。

以“孩子气的英语老师”为例,引导学生交流:怎样“画”出英语老师的孩子气?先来回忆一下,哪些事情能突出英语老师的“孩子气“这个特点。

把你的观察和同学分享一下。

预设1:
课后,英语老师发现谁带了好玩的,会在课间的时候蹲在地上和同学们一起玩。

预设2:英语老师上课特别认真,同学们犯了错误就严肃批评。

预设3:
英语老师在大课间的时候和同学们一起做游戏,如果输了,她会像个孩子一样较真儿。

预设4:英语老师喜欢看漫画书,经常和同学们互相借书看。

……
3.指导学生利用关键词,筛选突出事例:在以上事情中,哪些事能够突出英语老师“孩子气”这一特点,哪些不能呢?
预设:上课认真不能说明老师的孩子气。

其他几件可以。

教师归纳总结:确定写老师的某一个特点之后,就要选择最能突出老师特点的一两个事例去表现,准确地出这个老师的形象。

4.提示学生聚焦典型事例,用它们来突出老师的特点。

以“孩子气”这一特点为例,引导学生交流:你会选择哪些事例来突出英语老师的孩子气?
预设:
我想写课间英语老师和我们一起玩“拍纸片儿”游戏。

追问:当时老师是怎么玩的?老师的哪些动作、表情、语言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要把这些写清楚,让大家感受到老师孩子气的一面。

三、独立完成习作
1.出示习作要求和提示。

(2)习作诀窍:找准特点。

2.学生独立习作,教师巡视。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与老师和同学一起阅读、评价和修改习作。

【教学过程】
一、回顾习作方法
1.导入:
上节课我们写了《“漫画”老师》,大家都写出了自己喜欢的老师的形象。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欣赏大家的习作,看看哪位同学笔下的老师能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

2.出示评价标准:
(1)是否找准老师的特点。

(2)具体的事例能不能突出老师的这一特点。

【设计意图:两条评价标准紧扣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能使学生明确修改方向。


二、聚焦“围绕特点选择准确的事例”
1.展示习作片段:两位同学写了同一位老师,都描写的是老师“要求严格”这一特点。

学生习作片段一:
清早,同学们正在教室里早读。

我的同桌张做走进教室,坐到座位上,从书包里拿出语文书,准备早读。

这时候站在他身的张老师悄声对他说:“看看你的书包,成了什么样子,简直就是垃圾袋!”我循声看去,可不是嘛,作业纸、塑料袋、鞋套、铅笔……装满了书包,而且装得横七竖八、乱糟糟的。

“拿出去,把书包整理整理,整齐了再进来!”老师冷着脸,严肃地对他说,张傲听完,只好乖乖走出教室,整理书包去了。

学生习作片段二:
张老师是一个特别严厉的老师,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

有一次我有点头疼,浑身发冷,没劲儿,趴在了桌子上。

张老师以为我又没在认真听讲,大声喊我的名字,并且严肃地批评了我。

我坐直了身子,难过得流出了眼泪。

下课以后,老师走过来,问我怎么了。

我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

老师又摸了摸我的额头,知道我发烧了,急忙说:“对不起!对不起,孩子!老师不知道你生病了。

我给妈妈打电话,赶紧去医院看看吧!
2.引导学生思考:读完这两个片段后,你觉得哪一个写得更好?为什么?
预设:
习作一抓住张老师的“要求严格”这一特点进行描写,所选取的事例,能够看出张老师平时对同学们各方面的要求都非常严格。

习作二同样想抓住“要求严格”这一特点,但所选取的事例与这一特点不吻合。

在这篇习作中,我们看到的更像是一位慈爱的老师。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片段的对比,学生可直观地了解什么是“围绕特点选择材料,突出老师的特点”。


三、聚焦“选择具体的事例
1.展示习作片段。

学生习作片段三:
许老师今年四十多岁了,个子不高,有点胖。

她总是笑眯眯的,我很少看见许老师生气。

许老师是个慈爱的老师,我们都能感觉到许老师像妈妈一样爱我们。

她从来不严厉地批评我们,相反,哪位同学家里有了困难,许老师都会想方设法地去帮助这但同学,大家有什么事也都喜欢和许老师说。

大家都说,许老师是大家的知心朋友。

2.引导学生阅读习作片段并评价。

教师相机引导学生思考:通过这个片段,你们能感受到许老师的什么特点呢?
预设:慈爱、关心同学。

追问:大家觉得这段文字怎么样?有设有达到这次习作的要求?
预设:
只是概括写出了许老师的慈爱,没能抓住具体事例来突出人物的特点。

3.引导学生共同回忆许老师关心同学的事例。

预设1:一次,许老师知道我没吃早饭,课间给我买了饼干牛奶。

预设2:一次课上,许老师看见陆一帆睡着了,并没有批评他……
4.全班交流:怎样写具体事例才能突出人物特点?
预设:
选取最能突出老师“慈爱”这一特点的事例,把老师当时的语言,动作、神态等写出来。

教师总结:许多同学的作文中也是这样,并没有通过具体事例来写老师的特点;还有的同学有事例,但是不够具体。

大家根据刚才的讨论修改刚才的习作。

5.展示共同修改后的习作,与修改前的习作进行对比。

学生修改后的习作片段:
上数学课时,许老师正在讲台上讲得兴高采烈,突然,教室里传出一阵鼾声。

同学们循着声音,找到了陆一帆!只见他侧着的脑袋贴在课桌上,睡得正香,连口水都流了出来。

同桌见状马上要摇醒陆一帆,可许老师连忙用眼神制止了她。

只见许老师悄悄走到陆一帆身旁,轻轻摇了摇他。

他换了个姿势,鼾声虽然停止
了,可他一转头,又睡过去了。

许老师静静地站在他身边,什么都没说,然后悄悄走上讲台,轻声对我们说:“陆一帆最近家里是不是有什么事?他可是从不在课堂上打瞌睡的啊!”陆一帆的好朋友告诉许老师,陆一帆妈妈住院了,他在家要照顾妹,每天要早起给妹妹做早饭。

许老师听完,说:“原来是这样,那就让他睡一会儿吧!”
引导学生思考后交流:改后的习作片段,是怎么表现许老师的特点的?
预设:
(1)老师的做法出乎意料,显示了老师对同学们的爱。

(2)通过周围人的表现,突出了老师的做法出乎意料。

(3)在关键的地方放慢镜头,放大细节。

如:用眼神制止、悄悄走上讲台等具体动作、神态的描写。

6.教师小结:
一篇好的习作,就像一幅好的“漫画”作品,读者读完之后,这个人物马上就会浮现在脑海中,活灵活现。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篇习作的具体修改,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帮助学生明确修改方向,关注细节,从而把事情写具体了。


四、自主修改,誊写习作
1.学生对照评价标准,修改自己的习作。

2学生修改完习作后,工整地誊写好。

五、总结收获,分享习作
1.总结:
通过这次习作,我们知道了写人物的时候,一定要找准人物的特点,选择最能反映这个人物的特点的具体事例来写。

同时,要学会放大细节,从而突出这个人物的特点。

2.建议学生把修改好的习作读给他/她写的老师听,听听老师的感受和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