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衣甘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翠绿、黄绿或蓝绿,叶柄粗壮而有翼,叶脉和叶柄呈浅紫色,内部叶叶色极为丰富,有黄、白、粉红、红、玫瑰
红、紫红、青灰、杂色等,非常漂亮。叶片的观赏期为12月至翌年3、4月份。株高一般为20-40厘米,在4月份温
暖、长日照条件下抽薹开花,总状花序,花色金黄、黄至橙黄。果实为长角果,圆筒形,6月份种子成熟,种子灰
植物学史
植物学史
吴蔚编著的《保护地特菜栽培技术》一书中写到:“羽衣甘蓝整个植株形如牡丹,所以人们也把它称为叶牡 丹。”
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
羽衣甘蓝,十字花科芸薹属的二年生草本花卉,为甘蓝的园艺变种。羽衣甘蓝叶子宽大呈大匙形,基生叶片
紧密互生呈莲座状,叶片平滑无毛,边缘有细波状皱褶,有光叶、皱叶、裂叶、波浪叶之分,外叶较宽大,叶片
病虫防治
病虫防治
黑斑病注意菜青虫、蚜虫、黑斑病等病虫害的发生。要及时除去基部的老叶、黄叶,基部留5-6片优质功能 叶,以利植株间的通风透光。还可在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粉剂600倍液加50%多菌灵粉剂500倍液防治炭疽病1次; 用21%的灭杀毙乳油2000倍液防治菜青虫及蚜虫1次。
主要价值
食用
植物文化
植物文化
因羽衣甘蓝的叶色丰富多变,羽衣甘蓝的花语为华美,祝福,如意吉祥,所以有时候它也被当作礼物赠送给 别人,是对收礼人美好的祝福。
谢谢观看
羽衣甘蓝原产地中海沿岸至小亚细亚一带,主要分布于温带地区,在中国北京上海等地均有种植。羽衣甘蓝 喜冷凉气候,极耐寒,不耐涝;可忍受多次短暂的霜冻,耐热性也很强,喜阳光,生长适温为20~25℃;生长势 强,栽培容易,对土壤适应性较强,耐盐碱。它的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可通过播种进行种植。
羽衣甘蓝叶色鲜艳,是冬季和早春重要的观叶植物。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多用于布置花坛、花境,或 者作为盆栽。羽衣甘蓝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它的钙、铁、钾含量都很高,其嫩叶可炒食、凉拌、做汤,在欧美 多用其配上各色蔬菜制成色拉。因羽衣甘蓝的叶色丰富多变,羽衣甘蓝的花语为华美,祝福,如意吉祥,所以有 时候它也被当作礼物赠送给别人,是对收礼人美好的祝福。
保健
羽衣甘蓝Vc含量是绿叶菜中最高的。微量元素硒的含量为甘蓝类蔬菜之首,有“抗癌蔬菜”的美称。相关研 究表明:它含有丰富的钙、VD和VE,长期食用有助于治疗老年妇女常患的骨质疏松症。另外,还具有一定的养胃 和中、清热除烦、利水、消食通便、防治口干食少等功效。
观赏
羽衣甘蓝
羽衣甘蓝叶色鲜艳,是冬季和早春重要的观叶植物。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多用于布置花坛、花境,或 者作为盆栽。
羽衣甘蓝(5张)温度:喜冷凉、温和气候,耐寒性较强,经炼苗能耐-12℃短时间低温,成株在中国北方地 区冬季露地栽培能经受短期15-20次霜冻而不枯萎,但不能长期耐受连续严寒。采种株在2-10℃下,需30天以上 通,过春化抽薹开花。种子发芽适温18-25℃,植株生长适温20-25℃。能在35℃高温中生长,但所收叶片风味差、 纤维多、叶质坚硬。
其叶紧密互生、团抱成球形,叶片较宽大,叶缘细密多皱并具波状起伏。心部叶片的色彩丰富,因品种不同 而呈紫红、桃红、青灰、淡黄至乳白色的变化,全株好似一朵盛开的牡丹花,故又名叶牡丹。叶片观赏期为1-2 个月,株高一般20-40厘米。因其具有独特的叶色、姿态、适应性强、养护简便等特点,可作为北方晚秋、初冬 季城市绿化的理想补充观叶花卉,还可家庭盆植于屋顶花园、阳台、窗台观赏。
主要品种
主要品种
波叶类:东京(Tokyo)、大阪(Osaka)、鸽子(Pigeon)。 皱叶类:名古屋(Nagoya)、千鹤(Chidori)。 羽叶类:孔雀(Peacock)、起重机(Crane Red)。 切花类:日出(Sunrise)、日落(Sunset)。
繁殖方法
繁殖方法
羽衣甘蓝的繁殖方式为种子繁殖,可通过播种进行种植。 营养土配制:播前每畦(1.5米×7米)施腐熟并过筛的有机肥200千克,每平方米土中加入50%多菌灵0.5千 克,将细土、肥、药充分混合拌匀。 播种方法:平整苗床后浇足底水,播种量为15-20克/平方米,干种直播,播后覆细土0.5-1厘米。 苗期管理:播后温度保持在20-25℃,苗期要少浇水,适当中耕松土,防止幼苗徒长。
栽培技术
栽培技术
羽衣甘蓝(4张)品种选择:可根据栽培目的选择适宜的品种。食用种有东方绿嫩、阿培达、科伦内等;观赏 种有花羽衣甘蓝、京引“”、穆斯博等。
定植:当幼苗5-6片叶时定植。定植前施足优质腐熟基肥,每亩2500千克,并施用30千克复合肥,做宽100120厘米的小高畦,株、行距30×50厘米,每亩保苗4500株左右。
保健
观赏
食用
羽衣甘蓝具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它的钙、铁、钾含量都很高,其嫩叶可炒食、凉拌、做汤,在欧美多用其配 上各色蔬菜制成色拉。
采集中心部位刚展开的羽状嫩叶为食用部分。羽衣甘蓝营养丰富,含有大量的VA、Vc、VB2及多种矿物质, 特别是钙、铁、钾含量很高。羽衣甘蓝可连续剥取叶片,并不断产生新嫩叶,适口性好、质脆味清,可炒食、凉 拌、腌制、做汤等,烹调后能保持鲜美的颜色,与其它蔬菜可拼成各种图案的“沙拉”,在菜肴装饰中堪称上 品。
棕、黑褐色扁球形,每1克种子有300粒左右,不采种时应及时剪去花薹,以延长叶片的观赏期。观叶期为12月~
翌年3月。
羽衣甘蓝
分布范围
分布范围
羽衣甘蓝原产地中海沿岸至小亚细亚一带,主要分布于温带地区, 在中国北京、上海等地均有种植。 栽 培在中国大城市公园里。
生长习性
生长习性
羽衣甘蓝喜冷凉气候,极耐寒,不耐涝;可忍受多次短暂的霜冻,耐热性也很强,喜阳光,生长适温为20~ 25℃;生长势强,栽培容易,对土壤适应性较强,耐盐碱。
田间管理:定植后7-8天浇1次缓苗水,到生长旺盛的前期和中期重点追肥,结合浇水每亩施氮、磷、钾复合 肥25千克;同时注意中耕除草,顺便摘掉下部老叶、黄叶,只保持5-6片功能叶即可。白天温度保持在15-20℃, 夜间5-10℃。
采收:从播种至采收要55-65天,从定植到采收要25-30天。外叶展开10-20片时即可采收嫩叶食用。每次每 株能采嫩叶5-6片,留下心叶继续生长,陆续采收,一般每隔10-15天采收1次。晚春、夏、秋如果管理得好,又 无菜青虫为害,可采收至初冬。秋、冬季稍经霜冻后风味更好。在夏季高温季节,叶片变得坚硬,纤维稍多,风 味较差,故要早些采摘。
羽衣甘蓝
十字花科芸苔属植物
01 植物学史
03 分布范围 05 主要品种
目录
02 形态特征 04 生长习性 06 繁殖方法
07 栽培技术
09 主要价值
目录
08 病虫防治 010 植物文化
基本信息
羽衣甘蓝(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 DC.)十字花科芸薹属的二年生草本花卉。羽衣甘蓝叶子 宽大呈大匙形,叶片平滑无毛,边缘有细波状皱褶;叶柄粗而有翼;4月抽薹开花,花色金黄、黄至橙黄;长角果 圆筒形;种子为球形,灰棕色。观叶期为12月~翌年3月。吴蔚编著的《保护地特菜栽培技术》一书中写到: “羽衣甘蓝整个植株形如牡丹,所以人们也把它称为叶牡丹。”
光照:较耐阴,但充足光照下叶片生长快、品质好。采种植株要在长日照下抽薹开花。
水分:需水量较大。干旱缺水时,叶片生长缓慢,但不耐涝。
土壤:对土壤适应性较强,似腐殖质丰富、肥沃的壤土或粘质壤土最宜。在肥水充足和冷凉气候下生长迅速、 产量高、品质好。栽培中要经常追施薄肥,特别是氮肥,并配施少量的钙肥,有利生长和提高品质。酸碱度在 pH5.5~6.8的土壤中生长最旺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