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自主练习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2)部语文自主练习题
2012-4
第一卷(36分)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纾.祸shū瞋.目chēn 摭.拾zhé田塍.chéng
B.侘傺
..chàchì犄.角jǐ敕.造chì隽.永jùn
C.黑魆.魆qū反间.计jiàn 慰藉.jiè摽.掠piāo
D.恣.意zì炮烙
..páo luò孱.头càn 熨.帖yù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投缳丫嬛无上光荣礼尚往来
B.诛杀株连共商国是文过饰非
C.荟萃国粹惨不忍睹残羹冷灸
D.慷慨气概形似骷髅镂骨铭心
3.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是
A.果戈里的《巡按使》,让演员直接对看客道:“你们笑自己!”(奇怪的是中国的译本,却将这极要紧的一句话删去了)。

B.中央电视台《小崔说事》栏目请来三位“问不倒”:第一位把全国列车时刻表倒背如流;
第二位对全市公交线路烂熟于胸;第三位则把《新华字典》一字不落记在脑子里。

C.本课程可选择的内容专题,可包括民族、氏族、姓氏、宗教、风俗、天文、地理、历法、纪时、艺术、文教、汉字、文献、衣、食、住、行、用等。

D.人言可畏么?答:可畏,又不可畏。

可畏者,舆论能形成压力;不可畏者,人们常说,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
A.最后,在河南安阳被发现的曹操墓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每天前往游览观看的中外
游客及考古探秘的学者不绝如缕
....。

B.进入高三以来,张三同学晚上总是连续学习到第二天凌晨两点左右,节假日也从不休
息娱乐,其精神可嘉,其做法则不足为训
....。

C.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悬梁刺股者、秉烛达旦者、闻鸡起舞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

D.时下不少店名乱用外来词,只求时髦,哗众取宠,而不考虑国情民意和实际效果。


个大家看不懂的店名,只能让人贻笑大方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针对某大型超市以普通蔬菜冒充有机蔬菜、以虚假商品说明欺骗消费者等,工商部门对涉案门店依法进行了处理。

B.在中国女排夺得2011年女排世界杯第三名、获得伦敦奥运会入场券之后,8年前曾率
领中国女排夺冠的功勋教练陈忠和在第一时间送上祝福。

C.“神舟”八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再次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赞誉;中华民族能有今天的荣耀,靠的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所取得的。

D.5日,日本正式启用“股票电子化”,传统的纸质股票将正式退出交易舞台,股东有望更为便利地收取红利,而企业也可降低管理股东的手续和成本。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厚德载物”的当下价值
“厚德栽物”作为中华美德的一种概括,历来是仁人志士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

道德状况是社会进步与否的重要标志,影响着一个国家、民族的长治久安。

没有道德,哪来和谐?儒家“厚德载物”思想的当下价值毋庸置疑。

“厚德载物”,出自《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通俗地说,厚德载物,就是地的本性是顺天而动的,人应效法地,以厚德宽容待人。

所谓“厚德”即“大德”、“高德”,即最高尚的道德。

所谓“载物”之“物”,不仅专指万物,而且首先指一切人。

“厚德载物”,即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

厚德载物强调容人、容物。

做人要有深厚的道德修养,要胸怀宽广,气度宏大,既客人之短,恕人之过,更要宽厚待人。

“厚德载物”有利于培养现代道德人格,保证人生价值的实现。

儒家追求“厚德”的君子人格,儒家君子人格所具备的道德品质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模式。

现代理想人格依然寄托着人们的期待和追求,它要求人们具有广博的爱心,有道义感,有道德操守,要正确处理义利关系,要有承担责任与苦难的勇气,等等。

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表明,一个人事业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智力因素,而且还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特别是人的道德品行。

凡是有作为、成大器者,无不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进取心、自信心等品质。

“厚德载物”督促人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促进个人幸福。

儒家强调人与动物的根本不同在于人追求精神生活,道德理性重视人的现实生活的精神维度,主张向内寻求生命的根据和快乐的泉源。

儒家许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如正义、诚实、信任、宽厚等等,已构成人们恒久的道德情怀,使人有尊严地生活。

现实社会中,物质生活提高后,人的幸福感并不一定增加,人们领悟到生活不只是为满足物质享乐而忙碌,还应有精神追求的乐趣。

“厚德载物”思想能够培养人们的仁爱之心,使人克制人欲、减轻自私自利之心,爱他人、爱社会、爱人类、爱万物。

道德高尚、胸怀博大的人才能得到最快的发展和感受人生的幸福。

“厚德载物”的人文特质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

“厚德载物”作为一种博大的精神素养,它是播种和谐的种子。

“厚德”强调个人内在道德修养,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其独特的意义。

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现实中,如果我们注重自我修养,在人际互动中约束个人行为,减少人际摩擦,化解人际中的紧张与冲突,自然有利于形成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在当今多元化、多样性的社会中,“求同存异、包客共济”,对于调节各种关系和矛盾,使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商品经济的发展强化了人们的竞争意识,但这并不排除道德领域中的宽容、宽厚。

儒家
“厚德载物”思想,对于培养现代公民的良好品行,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构建和谐社会,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选自《光明日报》2011年12月29日)
6.关于“厚德载物”,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厚德载物”作为最高道德境界,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长治久安有着深远的影响。

B.“厚德载物”,是说人是顺天而动的,应效法大地,用“大德”、“高德”宽容待人。

C.“厚德载物”,就是以深厚的德泽育人利物,不仅德泽万物,而且首先要德泽一切人。

D.“厚德载物”,强调容人、容物,做人既要容人之短,恕人之过,更要宽厚待人。

7.关于“厚德载物的当下价值”的理解,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厚德载物”为现代理想人格提供了理论模式,有利于现代道德人格的培养和人生价值的实现。

B.“厚德载物”作为一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的智力因素方面的重要内容,要求现代人具有广博的爱心,有道义感,有道德操守等。

C.“厚德载物”能培养现代人的仁爱之心,促使他们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使他们道德高尚、胸怀博大,得到发展和感受人生的幸福。

D.“厚德载物”有利于引导现代人加强自我修养,规范个人行为,对构建和谐社会有其独特的意义。

8.下列表述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A.“厚德载物”中的“物”,应该包括“人”和“物”两方面的内容,而且应该首先包括社会的“人”。

B.凡是有作为、成大器者,必定是道德品行高尚的人,因为人的道德品行决定了一个人的发展高度。

C.儒家许多富有生命力的传统道德,构成了人们恒久的道德情怀,他们的精神境界是后人无法企及的。

D.在当今社会中,“求同存异、包容共济”,是调节各种关系和矛盾、强化人们竞争意识的重要因素。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陈德荣,字廷彦,直隶安州人。

康熙五十一年进士,授湖北枝江知县。

雍正三年,迁贵州黔西知州,父忧归。

服阕,署威宁府。

未几,乌蒙土司叛,德荣赴威宁防守。

城陴①颓圮,仓猝聚米桶,实土石,比次甃②筑,墉堞③屹然。

贼焚牛卫镇,去城三十里,德荣日夜备战,贼不敢逼。

总兵哈元生援至,贼败走。

寻以.母忧去官。

服阕,授江西广饶九南道。

九江、大孤两关锢弊尽革之。

乾隆元年,经略张广泗疏.荐,擢贵州按察使。

时群苗交煽,军事方殷,古州姑卢硃洪文诸叛案,德荣治鞫④,详慎重轻,咸称其情,众心始安。

及苗疆渐定,驻师与屯将吏多以刻急见能。

二年,贵阳大火,德荣谒经略曰:“天意如此,当竭诚修省,苗亦人类,曷可尽杀?”
广泗感动,戒将吏如德荣言。

四年,署布政使,疏言:“黔地山多水足,可以疏土成田。

小民难於工本,不能变瘠为腴。

桑条肥沃,亦不知蚕缫之.法。

自非牧民者经营而劝率之,利不可得而兴也。

今就邻省雇募种棉、织布、饲蚕、纺绩之人,择地试种,设局教习,转相仿效,可以有成。

一年必有规模,三年渐期成效。

”诏允行。

乃.给工本,筑坝堰,引山泉,治水田,导以蓄泄之法。

官署自育蚕,於省城大兴寺缫丝织作,使民知其利。

六年,疏陈课.民树杉,得六万株。

七年,贵筑、贵阳、开州、威宁诸州、县报垦田至三万六千亩。

开野蚕山场百馀所,比.户机杼相闻。

德荣据以入告,数被温旨嘉奖。

又大修城郭、坛庙、学舍。

广置栖流所,收行旅之病者。

益囚粮。

冬寒,恤老疾嫠孤之无衣者。

亲课诸生,勖.以为己之学。

设义学二十四于苗疆,风气丕变。

十一年,迁安徽布政使,赈凤、颍水灾,流移获安。

十二年,卒于.官。

(选自《清史稿·循吏列传》,略有改动。


注:①陴,音pí,附属的土墙②甃,音zhòu,修砌③堞,音dié,城上如齿状的矮墙
④鞫,音jū,审问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经略张广泗疏.荐,擢贵州按察使疏:上奏
B.六年,疏陈课.民树杉课:督促
C.开野蚕山场百馀所,比.户机杼相闻比:近来
D.亲课诸生,勖.以为己之学勖:勉励
10.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 寻以.母忧去官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B. 桑条肥沃,亦不知蚕缫之.法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
C. 乃.给工本,筑坝堰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D. 十二年,卒于.官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1.下面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都表现陈德荣“宽厚仁慈”品格的一组是()
①德荣日夜备战,贼不敢逼②九江、大孤两关锢弊尽革之
③苗亦人类,曷可尽杀④赈凤、颍水灾,流移获安
⑤广置栖流所,收行旅之病者⑥设局教习,转相仿效,可以有成
A.②⑤⑥ B.①②④ C.①③⑥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陈德荣防守威宁时,他设法加固城墙,与叛军相持,令叛军不敢攻城,直至援军到来,打败敌人,表现出他的勇敢与谋略。

B.陈德荣担任贵州按察使,对苗族叛乱,处置谨慎公平,大得民心。

他告诫属下将领,对苗裔不能一味镇压。

C.陈德荣任贵州布政使期间,采取雇募临省种棉、织布、饲蚕、纺绩之人,设立机构进行集体培训等措施,推广先进技术,发展生产。

D. 陈德荣不仅重视农业,而且在兴礼宣教方面也不遗余力,他大修坛庙、学舍,表现了
他的远见卓识。

第二卷(114分)
四.(24分)
13、翻译:
①故予与同社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②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辱其群臣。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③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吾其还也。

1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曾几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1)古人写诗讲究一字传神,请简析“梦回凉冷润衣襟”中“润”字的妙用。

(4分) (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是怎样表现的,试举一种手法加以分析?(4分)
15.名句默写(四选三,共6分)
①,吾将上下而求索。

嗟乎!大阉之乱,_____ ___,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②,环佩空归夜月魂。

,大礼不辞小让。

③己所不欲,___ _____。

吾所以为此者,。

④恩所加,;罚所及,。

五.语言表达与交流(12分)
16.“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南山”是陶渊明不经意间所见。

请对诗中“南山”
之景展开合理想象,进行生动描写,表达诗人的“悠然”之情。

(100字以内)
17.用四个关键词解说“这些价值已经深深地扎根在这家公司”一句中“价值”的含义。

(4分)我们相信,我们在地球上存在的目的就是创造伟大的产品,这一点不会改变。

我们一直专注于创新。

我们崇尚简约而不是复杂。

我们相信要对成千上万的项目说不,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专注于那些对我们来说确实重要和有意义的少数项目。

我们相信团队间的深度合作和相互启发,这让我们用别人没有的方式进行创新。

我认为,无论是谁在做什么工作,这些价值已经深深地扎根在这家公司,“苹果”将表现非凡。

——《乔布斯传》
关键词:
18.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4分)
材料1:第八次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我国18—70周岁国民的综合阅读率为77.1%,比2009年增加了5.1个百分点。

其中,图书阅读率为52.3%,比2009年增加了2.2个百分点,增幅为4.4%;数字化阅读率为32.8%,比2009年增加了8.2个百分点,增幅为33.3%。

材料2:2008年到2010年,全国有上万家实体书店倒闭。

2011年,中国最大的民营连锁书店——光合作用书店的关门为实体书店的前景蒙上了浓重的阴影。

2009年我国数字化阅读器销售40余万台,2010销量达350万台,增幅为775%。

(1)从两则材料中你得出什么样的结论?(2分)
(2)对得出的结论你有什么看法?请简要阐述。

(2分)
六.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沂蒙咏叹
赵统斌
沂蒙山,这座鲁东南最庞大的山系,隆起在我心空已经很多年了。

起初,有关它的影视资料和传说,给我的感觉,不是丰赡和雄伟,苍茫和舒扬,而是贫瘠和荒凉,沉重和压抑。

板垣军团、大青山突围战、摩天岭、孟良岗……这些词汇所涵盖的内容,使这座大山在若干时段内一直承受着血与火的洗礼。

山民们也在这种洗礼中,从固有的木讷和善良生发出不尽的勇气和激情。

这似乎是一种历史的赋予,山与人,也都在这硬性的接受中,逐渐形成了自己执着而坚毅的秉性。

真正走进沂蒙,投入大山的怀抱,还是近几年的事情。

当红叶盖头般蒙上山顶,我第一次来到沂蒙山,那是一个落叶缤纷的深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三十几年前,我就会背诵这首古诗,但一直在想象中设置情景,今天终于对应上了,可苍浑俊秀的沂蒙山却亦真亦幻起来。

这时,就有一首再熟悉不过的民歌飘来——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青山那个绿水哎,多好看,风吹那个草低哎,见牛羊。

这首传唱了整整七十年的《沂蒙山小调》,明快悠扬,柔美甜脆,就像一阵山风,令人清爽;又像一股山泉,令人润泽;还像一杯老酒,令人沉醉。

听着这样的歌,踏着松软的针叶,望着雨后的蓝天白云,在红、黄、绿织就的彩色山林里穿过,倏忽间,一座碎石砌成的小院出现在眼前。

噢,白石屋村到了。

往远处看,十几座大致相同的院落散排在这三面环山的“簸箕”里。

《沂蒙山小调》就诞生在这个小山村——1940年,抗大一分校文工团团员李林、阮若珊借助当地的花鼓调创作了这首民歌。

于是,这一山石林立、树木蓊郁的僻静之所,便到处飘散着《沂蒙山小调》的优美旋律和地下印刷所刚刚“出炉”的《大众日报》的清新墨香。

在那个时期,这里可算得上“世外桃源”了。

而今斯人已去,一块巨石上镌刻着阮若珊于 1999年题写的“深深怀念沂蒙山好地方”。

沂蒙山也因这曲小调,大大提高了自己的“地望”,成为响遍山东乃至全国的品牌。

小院的主人正在摘柿子。

柿子就像红灯笼一样,挂满一树又一树。

夕晖中的剪影,如诗如画。

树下排列的条筐里,装载的除了丰收的喜悦,还有美好的憧憬。

一个柿子下口,青涩和香甜,给人以无尽的回味……
当黄色的连翘点缀上山腰绿色的裙裾,我又一次来到沂蒙山,那是一个风飞花舞的仲春。

尽管春风春雨在悄悄地改变着大山的容颜,但这毕竟不是一个千崖飞瀑、万壑争鸣的季节,山间便显得有些空寂。

但当西山石壁上那张硕大无比且惟妙惟肖的“中国地图”展现在眼前的时候,来自心灵的震撼,又一次使我张大了嘴巴,瞪大了眼睛,竟无一言。

不管是鬼斧神工的自然天成,还是人定胜天的伟大壮举,似乎都不重要。

热爱亲人,热爱家乡,并由之热爱祖国,是一种血脉贯注的情愫,是谁人都无法消解的情结。

“蒙山高,沂水长,我为亲人熬鸡汤……”如果说《沂蒙山小调》是对沂蒙山自然的咏叹,那么,《红嫂》中的唱段则是对沂蒙山人文的咏叹了。

只不过《红嫂》让我想起了《南征北战》、《沂蒙颂》等,这里的人文融入了太多阶级和党派的成分,加进了浓厚的政治色彩。

不然,红嫂的原型明德英明明是在1941年用乳汁救了一位抗日小战士,为什么改为 1947年救了一位“解放军”呢?这样为一时之需而扭曲事实的做法,会被历史的长河淘洗成什么样子,是不言自明的。

倒是最近播放的电视连续剧《沂蒙》,更给人些历史的真实感。

此类话题,自然是沉重的,也是不识趣的。

那就走一走八华里的原木栈道,去与先贤对对话吧。

鬼谷子王禅是在山上修行过的,岭巅,溪旁,树丛,草甸,很多地方都有他的遗存和传说。

行走间,松边一块突兀的巨石上,现出一个砚台样的水池,这就是孙膑砚了。

孙膑与庞涓跟鬼谷子学习兵书的云蒙山,到底是不是这里,那是历史学家考辨的任务。

可《孙膑兵法》的竹简却是在这山下出土的,由此追寻临沂的先贤,这里竟是一片充满灵性的热土。

当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算圣刘洪,一一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我们能不感到惊诧吗?
走完山岭上的栈道,来到翠云观,一株“千年何首乌”令人生慨,经历几多风霜雪雨,依然“满头秀发”,茂密的叶子,青翠欲滴。

它没有人类的欲望,没有人类的争斗,没有人类无端生发的那些所谓奇思妙想。

在大自然的怀抱里,它只是自由自在地生存着,什么也不想。

我们人类为什么不能生活得简单一些呢?就像这株何首乌。

我的沂蒙咏叹——
蒙山沂水寄情长,小调一曲传四方。

风物粲然飞入眼,心清虑淡好挥桨。

19.简要说明文章第一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含意。

(4分)
20.纵观全文,作者写《沂蒙山小调》有什么用意?(4分)
21.结合全文内容,概括归纳作者咏叹沂蒙的内容。

(4分)
22.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怎样的生存理念?试结合文本,加以探究。

(6分)
七.作文(60分)
请以“落花时节”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

高一(2)部语文自主练习题参考答案
1.D(A.摭zhíB.犄jī隽juàn C.魆xū)
2.C “残羹冷灸”应为“残羹冷炙”。

3.D(A项,句外括号,句号应在括号内;B项,分号应改为逗号;C项,“风俗”、“纪时”、“文献”后的顿号均改为逗号)
4.B 不足为训:不能当做典范或法则
(A.不绝如缕:用来形象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C.汗牛充栋:(因为书多)装满了屋子D.贻笑大方:与前面的“让人”重复)
5.B (A 成分残缺,应在“消费者等”后加“违法行为”;C 句式杂糅,删去“所取得的”;
D 搭配不当,“降低”与“手续”不能搭配)
6.B(应该是“地的本性是顺天而动的”)
7.B(不属于“智力因素方面的重要内容”的范畴)
8.A(B项说法过于绝对。

C项“后人无法企及的”说法无中生有。

D项“强化人们竞争意识”的应该是“商品经济的发展”)
9.C(比:接近,临近)
10.A.( A介词,因为 B. 助词,的/ 代词,这些 C. 连词,于是/ 副词,竟然 D. 介词,在 / 介词,被)
11.D(①表现传主的忠勇,②表现传主的政治才干⑥说的是具体工作)
12. B (他禀告的是经略,经略很感动,又转告其部下将领。


13.①所以我和我们同社的诸位先生,惋惜这墓前只有一块石碑,就为它作了这篇碑记,也用以说明死生意义的重大,(即使)一个普通老百姓对于国家也有重要的作用啊。

②凭秦王那样的威风,但我蔺相如敢在秦的朝廷上呵斥他,侮辱他的臣子们。

相如虽然
才能低下,难道就害怕廉将军吗?
③借助了别人的力量而又去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国,这是不明智的;
以混乱代替联合一致,这是不勇武的。

14. (1)“润”浸润、滋润,骄阳似火,人们期盼着甘霖。

诗人一夜梦醒,忽感霖雨已降,
炎氛全消(2分);“润”字不仅传出那种浸透全身的生理上的舒适感、清凉感,而且传达出久旱逢甘霖后心理上的熨贴感、喜悦感(2分)。

(2)表现了诗人喜雨之情和关注民生,心系百姓的高尚情怀(2分)。

手法:①对比,大雨如注,诗人“房漏”、“床湿”,但他不顾个人生活窘迫,闻雨而喜;②虚实结合,诗人想象“大雨三日”的作用:千里平畴,一片青绿,生机勃勃,然后收归眼前,实写雨打桐叶的声音的美好;③直抒胸臆,无田的“我”尚且对雨如此欢欣鼓舞,何况渴望收成的百姓呢!(2分,任选1点即可)
16.解析本题考查扩展词语。

注意几个要求:描写景物,生动,表达悠然之情,字数要求。

示例:抬眼望去,没有红叶谷的缤纷,没有盘龙山的造化,也没有巫山的迷幻,朴素简单。

墨绿中交织着枯黄,黑灰里透露着淡彩。

暮色渐临,南山只是隐隐地把轮廓
显现,泰然叹出古朴,描摹出这脉悠然,毫无做作之态、违心之感。

17.创造(或创新)简约(简单)专注深度合作相互启发
(答对四个得4分,答对三个得3分,答对两个得1分)
18.(1)数字化阅读比率高,增幅大,实体书店受到冲击。

(2分)
(2)观点一:数字化阅读方式是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的结果,方便快捷,信息量大,降低了阅读成本,有利于全民阅读的形成。

观点二:图书阅读是一种文化传承,有利于涵咏品味,阅读质量高,有利于文化氛围的营造。

(2分)(言之成理即可)
19.(4分)沂蒙山和沂蒙人执着而坚定的性格的形成,不仅仅是因为历史的血与火的洗礼,这其中还有人为强加的种种政治因素,(2分)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一些影视资料和传说失实的宣传的批评。

(2分)。

20.(4分)(1)借《沂蒙山小调》展示了沂蒙美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便于抒发作者由衷的向往之情。

(2分)(2)《沂蒙山小调》是沂蒙山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成了沂蒙的象征,借此咏叹可以收到以一当十的效果,更有利于突出文章的主题。

(2分)
21.(4分)苍浑、俊秀、清新的自然风光;贯注在沂蒙人血脉中的爱家、爱国朴实的人文精神;孕育了古圣先贤的源远流长的丰厚的文化底蕴。

(答出3点得满分,缺少1点扣1分。


22.(6分)(1)追求活得真实自然。

真实自然的才是具有恒久生命力的,像《沂蒙小调》一样凭真实自然,才能传唱天下,成为具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

(3分)
(2)追求活得简单自由。

像文章中写到的“千年何首乌”一样,没有欲望,没有争斗,没有无端生发的奇思妙想,简单自由地生存,方能历千年而不衰。

(3分)
文言文参考译文:
陈德荣,字廷彦,直隶安州人。

康熙五十一年进士,被授于湖北枝江知县。

雍正三年,升任贵州黔西知州,因父丧归家。

守丧期满,暂时代理威宁府。

没多久,乌蒙土司叛乱,陈德荣赴威宁防守,当时城墙坍塌,赶忙堆聚米桶,用土石填充,用糯米、石灰汁混合而成的三合土砌筑块石加固城池,城墙巍然屹立。

叛贼焚毁了牛卫镇,离城三十里驻扎,陈德荣日夜备战,叛贼不敢逼近。

总兵哈元生援军到后,叛贼败走。

不久因母丧卸任。

守丧期满,被授于江西广饶九南道。

把九江、大孤两关积弊全部革除。

乾隆元年,经略张广泗上疏推荐,提升陈德荣为贵州按察使。

当时苗裔互相勾结煽动,军事行动频繁,古州姑卢硃洪文等叛乱案件,陈德荣负责处置审问,他周密审慎,考量轻重,大家都称赞处置恰当,民心才得以安定。

等到苗疆渐渐平定,驻军与屯田的将吏大多用苛刻严酷的手段来表现自己的能力。

乾隆二年,贵阳发生大火,陈德荣禀告经略张广泗说:“天意像这样,应当竭尽诚意,修身反省,苗裔也是人类,如何能杀尽?”张广泗颇受感动,用陈德荣的话来告诫将吏。

乾隆四年,陈德荣暂时代理贵州布政使,上疏皇帝:“黔地山多水足,可以疏土成田。

但百姓缺少资金,不能变瘠为腴。

桑树繁盛,但百姓不知加工蚕丝成衣之法。

如果父母官不亲自经营并且做表率,实利就不能得到并且兴旺。

现在雇募邻省种棉、织布、饲蚕、纺绩之人,择地试种,设局教习,转相仿效,可以有成。

一年必有规模,三年渐期成效。

”诏谕允许。

于是给百姓提供资金,修筑坝堰,导引山泉,治理水田,导以蓄泄之法。

官署自己育蚕,在省城大兴寺开缫丝织布作坊,让民众知道它的好处。

乾隆六年,陈德荣上疏陈述督促百姓种植杉树,种植了六万株杉树。

乾隆七年,贵筑、贵阳、开州、威宁等州县上报开垦的田地达三万六千亩。

开野蚕山场百馀所,家家户户户机杼相闻。

陈德荣据实禀告皇帝,多次得到温和恳切的诏谕和称赞奖励。

陈德荣又大力修建城郭、坛庙、学舍。

广泛设置收容所,收纳生病的行旅之人。

多多储备粮食。

冬天寒冷,他关怀顾念那些没有棉衣的老人、病人、寡妇、孤儿等。

陈德荣亲自督促学生,用孔子的修身养性之学来勉励他们。

在苗疆设义学(免费学校)二十四所,当地民风气大变。

乾隆十一年,升任安徽布政使,他救助凤、颍两地水灾,使逃难的民众有了安定之所。

乾隆十二年,卒于任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