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和案例的区别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例和案例的区别
一、基本概念的区别:
教学案例,是关于教学的案例。

其内容可以是一节课中的一个问题;一节完整的课;一个单元;甚至是一个学科中的一类问题。

“课例”属于“案例”的范畴,是含有教学问题或教学疑难情境在内的一节典型课的实录,既可以展示一堂课、课中的片断,也可以是课的系列。

二者同属“教学研究”的范畴,是教师研究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和成果形式。

二、在写作内容上的区别:
案例至始至终是围绕特定的问题展开的,是以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讨论为线索的;课例则是某节课或某些课的教学实际场景,虽然其中也包含着问题,但问题可能是多元的,没有明确的问题指向的,并且实际情境的叙述、师生对话的描述等常是列举式的,没有像案例那样的经过细致加工。

三、在写作目的上的区别:
教学课例通常以某一具体的课为研究对象,重在对课本身的改进、优化和提高,主要目的是揭示“做什么”(教学目标和教学设计)、“怎么做”(教学策略)以及“做的如何”(教学评价与反思)。

主要涉及到本课中各类教学问题的解决,促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提高。

教学案例虽然也以课为研究载体,但它必须“以问题为中心”展开研究,而且直接指向新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中的带有共性的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可以提高本课教学的质量,而且可以
运用于本学科其他课的教学,甚至可以推广到其他学科的课程教学。

四、在文体结构上也有区别:
案例的表达形式一般表现为背景+问题+问题解决+反思讨论;
课例的表达形式一般表现为教学设计+教学实录+教学反思。

其中,“教学设计”是某节课或某些课的教学设计方案(教学预期);“教学实录”是实际教学场景(教学生成);“教学反思”则描述了“教学预期”的实现程度,也就是对教学的评价。

五、值得注意的是:
教学案例的评析是在记叙基础上的分析,表明对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的看法和议论,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教学课例的反思是对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得与失的剖析,致力于提出改进和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的措施与办法。

六、二者的关系:
从学校研究的意义上看,我们可以认为:课例是案例的来源,案例的搜集和开发必须来源于课例,来源于课堂教学的真实生活,但是案例又是对课例的加工和提炼,它源于课堂教学生活,但同时又高于课堂教学生活。

相对而言,课例研究重在于课本身的改进和提高,而案例研究则重在于案例的搜集和开发。

从课堂到课例到案例,这是校本研究实践的基本环节。

设计教学课例应注意:
优秀的课例是供教师研究的课例,优秀并不是指教师执教的“课例”本身完美无缺,而是指执教者与同事一同努力,透过“课例”能够学
习到什么,这才把握了撰写课例、围绕课例展开研究的真谛。

一个优秀的课例,不应该表现为对某一课教学流程的罗列式陈述,需要重点描述本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或几个)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设计思路、问题解决的过程、效果和自我反思。

换言之,只有围绕问题展开,才可能通过认识或解决某个(或某些)问题,使教学课例成为帮助自己和他人提升教学能力的“支架”。

因此,一个优秀的课例,也应该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例,需要对设计和记录的原始文本资料做出选择。

即:围绕着教学问题,对“教学设计”或“教学实录”资料进行取舍和剪辑,以便集中反映教学问题及其解决过程。

“教学反思”更需要集中在对这些问题解决的思考和讨论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