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听力教学探索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非英语专业英语听力教学探索
摘要: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听力水平是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本文从排除语音听力障碍和习惯听力障碍入手,探讨了提高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力水平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听力水平语音障碍习惯障碍
引言:进入大学校们之前的学生们在高中阶段做了大量的英语考试卷,因为高中的老师为了让学生考出更好的英语成绩,采取了骇人的题海战术,在高考的指挥棒下学生也不得不适应这种训练方式,因而学生的笔头答题能力是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是因为时间有限,削弱了听力能力的培养。

步入大学后他们在英语学习中最感吃力的要数听力了。

连最简单的句子“I’m as old as you are.”都很难听懂。

而在三、四级考试中听力却要占很大的比例。

可想而知这些学生要通过这类考试该有多难。

总而言之,他们的困难都是由听力障碍造成的。

笔者现将这些障碍作了如下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语音障碍
因为是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没有经过正规的语音训练,加上在高中阶段受题海战术的影响,我们甚至可以说他们的
语音水平就是零。

高中阶段对英语学习的要求是:只要看得懂就行,无需读出句子或段落。

特别是农村中学毕业的大学生,其语音知识更为缺乏。

许多学生看得懂的句子也听不懂。

对于这样的学生是放弃不管还是迎韧而上?这让很多老师
犯难了。

放弃的话,老师可以减轻负担,不去冒险(因为也许会徒劳呢)。

可这是一个为数不少的群体。

当然不能放弃了。

笔者以为从下列方面入手可有一些成效。

1.教会学生准确地读出48个音标。

咋一看,这似乎与听力有点风马牛不相及。

其实不然,听说是一对不可分开的亲兄弟。

自己能准确的读出一个句子便为听懂别人的句子打开了方便之门。

可按前元音、中元音、后元音、单元音和双元音展开。

教学时按批次进行。

每教完一个批次还要将前面所教的批次复习一遍。

这就如滚雪球,只会越来越大,并且学生也把单调的译音看成是一个一个的整体来学,以利于前后连贯,帮助记忆。

具体操作如下:以教学前元音为例:前元音有:[i:] [i][e][] .(1)可先让学生听这四个音。

(2)让学生跟着老师逐个发出每个音。

(3)让他们跟老师连贯而快速地发这几个音(既可以把这几个音看成是一个单位)三至四次。

也就是形成一种语感吧。

(这样有利于把他们记住)(4)老师在黑板上写出这四个音标。

(这样由音过度到了形)(5)学生看着黑板上的音标连贯地读四次。

边读边记下他们的形状。

(这样做到了音形的统一)(6)学
生在本子上将这几个音标写两遍。

(形的巩固)(7)再要求他们将这几个音标背一次(默背,一边背一边想他们的形)。

这样可以使音形与记忆有机地结合起来。

中元音、后元音、双元音、爆破音、唇齿音、辅音连缀等按这种方式各个击破。

学生可以轻而易举地掌握好令他们头疼的48个音素。

2.教给学生发音规则
①.发音规则可以帮助学生在没有音标的情况下准确地
读出单词。

除此之外,规则还有利于学生准确的拼写出这些词。

比如:name中的字母a发[ei],而map中的字母a发[]。

可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通过多举一些例子,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其中的奥妙。

我们可以把
name,make,cake放在一个小组,启发学生从中找出发音规律。

它的规律是:a +辅音字母+不发音的e。

再让他们对比map,bat.hat,他们中的a发[],原来他们的构词规律是:a+辅音字母。

(后面没有加上不发音的e)这样,在他们遇到sat,sake时,就能正确地把他们读出来了。

②.提醒学生注意不符合发音规则的词
学会发音规则会给学生带来很多方便,但是有的词是不符合发音规则的。

很多学生在掌握了发音规则后,朗读不规则的词时,也用上了发音规则,这样又造成了新的听力障碍。

学生这时会感到困惑,甚至是灰心,最后发展到得出错误的结论,那就是:发音规则毫无用处。

这时候我们应该纠正他
们的错误想法。

可以告诉他们大多数的单词还是受制于发音规则的,少数的单词例外。

他们有自己独特的读法,我们把他们当成特殊现象记住他们就行了,这并不会是很难的事情,因为这样的词毕竟是少数。

3.使学生具备一定的语音知识
有学生经常问我一个问题:自己读得出的句子,怎么从别人嘴巴里读出来就不一样了呢?也听不懂了呢?其实道
理很简单,因为你语音知识贫乏。

所以,很有必要教给学生一些语音知识,连读、不完全爆破、音的同化,掌握意群的划分方式也是很有必要的。

由于受母语的影响,要学生很
快就掌握在一句话中综合运用这些语音知识是很难办到的,弄不好的话会使他们失去学习的信心。

因此,应该先“各个击破,再综合治理。

”具体方法如下:①.首先在单词中练习
语音知识.如在读blackboard 时候,要注意不在[k] 音后插入[]音。

如何注意呢?可以告诉他们发到[k]音,只稍微加以停顿(不必让声音出来),接着发board 音节,这样就很轻松的避免
了元音的插入.②.练习在词组中运用语音知识.如:an English book,look at,(连读);and you,what you.(音的同化)。

如果
遇到词组中有两个以上的语音知识点时,可以先完成一个语
音知识点,再解决第二个,再合起来练习.千万不能犯焦躁的毛病. ③.在句子中练习语音知识.对于语音水平确实很差的学生,在句子中练习语音时,最好采取先分后合法,不能操之
过急。

具体操作如下:比如在练习朗读句子“I was surprised at what you said on such an occasion and Tom, too.”这句话中出现了好几个语音现象:连读、不完全爆破和同化。

我们可以逐个进行语音知识的专项突破,再把他们在句子中一次性读一次。

方法如下:老师先带学生读:surprised at,再读what you,再读such an 和an occasion,再读and Tom 。

然后逐项添上其他内容,分下列步骤完成:1.I was surprised at 2.what you said 3.I was surprised at what you said 4.on such an occasion 5.I was surprised at what you said on such an occasion 6.I was surprised at what you said on such an occasion and Tom,too.
4.选择恰当的材料
选择恰当的材料给学生朗读也是提高语音水平的好办法,以帮助巩固课堂内所传授的语音知识。

既要选择单词,又要选择词组、句子和短文。

尽量选择生词量少的内容。

正如我们在生活中遇到陌生人的心理表现一样(很多人遇到陌生人都会变得矜持起来,似乎欲言又止,采取观望的态度,犹豫不决,甚至放弃交谈)。

学生练习语音时,很可能会无法开口,把语音知识的运用忘得一干二净。

因此,应该尽量避免练习语音时出现生词于词组、句子和短文之中。

另外,还要注意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练习,以便吸引学生的眼球,使他们带着浓厚的兴趣去练习,把枯燥的语音练习变成
生动的生活体验。

5.发挥绕口令的作用
由于汉语和英语的表达方式的不同(汉语是一个词一个词的说出来,没有连读、不完全爆破等现象,说出英语的方式就不一样了,有各种语音知识,如连读、不完全爆破、同化、升降调等),讲英语时要求舌头很灵活,音的变化节奏很快。

要把英语讲好,多听、多说、多模仿、多读固然重要,但是绕口令可以使舌头更加灵活的转动,它对于提高英语语音水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笔者曾经在所任班级挑选了几个同学,要求其每天练习绕口令"Peter Piper picked a pack of pickled pepper .Did Peter Piper pick a pack of pickled pepper? If Peter Piper picked a pack of pickled pepper,where'sthe pack of pickled pepper Peter Piper picked?练习了一个月以后,同学们感觉到说英语时不是那么费劲了。

6.多鼓励,少批评
好的心情是做好一件事情的最基本的条件。

学生如果老是受到批评就不可能有喜悦的心情,就会灰心丧气,丧失学习的兴趣,使得学习活动无法继续,即使在继续也是在浪费时间,事倍功半。

有经验的教师往往是用鼓励的方式去对待学生所犯的语音错误。

比如:学生读词组look at 时,如果忘了连读,教师可以先说:You did better than last time .But if you can read in this way ( 老师用连读的方式读一次原句),it
will be better. 在老师的鼓励下,学生会很积极地配合老师练习一次连读,效果会非常好。

二、习惯障碍
习惯障碍也是影响学生听力效果的一大因素。

那么,这些不好的习惯有哪些呢?
1.注意的习惯障碍
大多数学生参加听力考试时都抱着满不在乎的态度。

这样的话,他们在心理上就打败仗了。

他们对自己的要求是:能得多少就多少分吧,听天由命。

因此,他们不是抱着积极的态度去努力听懂每一句话,而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

没有了听的目标,自然注意力也就不集中了。

众所周知注意是一种引导我们的思维去听、去看、去领悟外界事物的行为。

Shffrin & Schneider(1977) 认为注意一直以来都与学习紧密相关。

保持高度的注意是保证学习活动质量和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的一环。

注意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三种。

无意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它是一种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也叫随意注意,它是有预定目的的,必要时还要有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在有意注意后产生的。

在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时无意注意无疑地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教师可以选择贴近学生生活的材料给学生听,也可以选择对比程度较为明显的材料来
训练学生的听力或者是利用“暗示教学法”,必要时出示挂
图通过看图做听力练习,以便使这种注意持续时间更长一些,最终达到训练良好的听力习惯这一目的。

2.对生词的反应造成的障碍
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自己不认识的单词或者
不太熟悉的单词。

很多学生会停下来冥思苦想,企图想出该词的意思。

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听的效果,因为此时的录音播放可没有停下来。

这时候的最好办法是:①.不予理会;②.迅速用音标记录下这一词的发音,在放音停顿时利用语境
的帮助推敲其词义.
综上所述,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主要要从解决语言障碍入手,其次是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听力习惯。

当然,坚持不懈是提高听力水平不可缺少的根本条件。

(注:本文作者现单位为绍兴文理学院上虞分院)
参考文献:
[1]杨茜《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探索和实践》[J]《外语界》2002(2):59~60
[2]王秀珍、万方《注意的规律在英语听力课堂中的启示和作用》[J]《外语界》2005(2) : 36~40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
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