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
性脑病临床疗效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
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2月我院收治的55例缺氧缺血性脑
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

一组采取常规治疗,
设为参照组(27例);一组采取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设为研究组(28例)。

记录两组患儿治疗后的生命体征变化及出生后的神经系统及智力发育情况。

结果:监测结果显示,治疗72h后,两组患儿心率比较,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
0.01;但两组患儿其它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比较则无显著差异,P>0.05。

新生儿
神经行为评估示,在患儿出生后1周、4周,研究组患儿神经行为评分均显著高
于参照组,P<0.01;智力发育指数评估示,在患儿出生后3个月、6个月,研究
组患儿智力发育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1。

结论:新生儿缺氧缺血
性脑病应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效果显著,对改善其神经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疗效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临床常见的儿童神经损伤疾病之一,本病多因患儿
在围生期出现窒息情况,导致脑部缺血缺氧而损坏脑部相关神经所致,临床以意
识障碍、肌张力和原始反射的改变等为主要表现,严重者还可出现惊厥、脑水肿
等症状,甚至造成永久性的脑神经功能损伤,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和智力发
育[1]。

因此,对于本病的治疗必须加以重视。

目前临床对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
部的治疗原则为全面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和各器官功能正常,同时给予对症支持
治疗,以帮助患儿改善脑神经功能[2]。

而亚低温治疗是现阶段治疗此病的主要措
施之一,可有效降低患儿致残率和死亡率,并改善其神经功能,促进其智力发育。

基于此,本研究分析了选择性头部亚低温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中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55例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
不同将其分为两组。

一组采取常规治疗,设为参照组(27例);一组采取选择性
头部亚低温治疗,设为研究组(28例)。

参照组中,15例位男患儿,12例为女
患儿,胎龄在37-40周,胎龄均值(38.45±0.47)岁,出生体重在2.8-4.0kg,
平均(3.34±0.26)kg;研究组中,17例位男患儿,11例为女患儿,胎龄在37-41周,胎龄均值(39.01±0.55)岁,出生体重在2.8-4.1kg,平均
(3.42±0.15)kg。

所有患儿相关信息资料齐全,且患儿家属知悉研究所有内容,自愿参与;排除合并有其他疾病的患儿及资料不全者。

两组资料具备对比价值,
P>0.05。

1.2方法
参照组患儿给予吸氧、纠正酸中毒等基础治疗,同时根据患儿情况给予抗惊
厥药物、预防脑水肿药物以及改善脑代谢、增加脑血流量等药物进行治疗,并严
密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变化和病情情况。

研究组患儿实施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在患儿发病6h内,将其放于远红
外辐射台,在患儿头部、鼻咽部放置温度探头和冰帽,根据患儿鼻咽部温度,调
整冰帽的温度,并注意控制鼻咽部、直肠上的温度在34℃以上,同时根据患儿情况,可选择性给予远红外加温,以维持所需温度。

患儿持续治疗72h,然后自然
复温。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变化:主要指标包括心率(HR)、呼吸(RR)、体温、血压和血氧饱和度(SPO2)等,分别于治疗后72h进行评估。

(2)观察两组患儿出生后的神经系统及智力发育情况[3]:神经系统应用新
生儿神经行为(NBNA)进行评估,分别于患儿出生后1、4周进行评估;智力发
育应用智力发育指数(MDI)进行评估,分别于患儿出生后3、6个月进行评估。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3.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将其录入医院
电脑Excel 数据库。

研究数据以(x±s)、(%)等表示,并应用t、x2检验,当检验值P低于0.05时则表明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变化
监测结果显示,治疗72h后,两组患儿心率比较,研究组低于参照组,差异
可比,P<0.01;但两组患儿其它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比较则无显著差异,P>0.05。

数据见表1。

表1两组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比较
生命体征指标
参照组
(27例)
研究组
(28例)
t值P值
心率(次/min)
113.35±
6.23
95.58±
5.74
11.0
07
0.000
呼吸(次/min)
39.78±6
.85
39.23±
6.34
0.30
9
0.758
体温(℃)35.16±0
.33
35.07±
0.21
1.21
1
0.231
血压(mmHg)
38.24±6
.45
37.09±
6.42
0.66
3
0.511
血氧饱和度(mmHg)
93.38±5
.34
94.01±
5.28
0.44
0.662
2.2两组患儿出生后的神经行为及智力发育情况
新生儿神经行为评估示,在患儿出生后1周、4周,研究组患儿神经行为评
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可比,P<0.01;智力发育指数评估示,在患儿出生
后3个月、6个月,研究组患儿智力发育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差异可比,P<0.01。

数据见表2。

表2两组患儿出生后的神经行为及智力发育情况比较(x±s,分)
组别


神经行为智力发育
1周4周3个月6个月
参照组2732.25±
1.47
36.12±
1.12
83.35±9
.43
87.06±1
0.13
研究组2834.62±
1.55
38.01±
1.06
95.32±1
2.04
96.46±1
3.37
t

- 5.814 6.429 4.095 2.931
P

-0.0000.0000.0000.005
3.讨论
亚低温治疗是一种物理疗法,该疗法包含三种治疗方式,即全身体表降温、
血管内降温、局部降温。

国际循证医学表明,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治疗中,
亚低温治疗是循证级别最高、最有效的治疗措施。

本研究所采取的选择性头部亚
低温治疗属于局部降温疗法,通过在患儿头部、鼻咽部等放置冰帽来帮助患儿降
低温度,并减少其脑氧耗,保护脑神经,促进脑功能恢复。

相关研究表明,亚低
温治疗能够有效保护脑组织,通过减少脑内钙通道开放和自由基的产生等,调节
脑内代谢,维持脑内环境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亚低
温治疗应掌握其治疗的时机和时间,才能够发挥其最大的效果[4]。

《亚低温脑保
护中国专家共识》指出[5],脑缺氧耐受时限只有 5 min,故应于 6 h 内开始亚
低温治疗,同时短期(24-48 h)的亚低温治疗对颅脑损伤者效果差强人意,因
此需至少维持3-5d的治疗。

本研究监测结果显示,治疗72h后,两组患儿心率比较,研究组低于参照组,,P<0.01;但两组患儿其它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比较则无显著差异,P>0.05。

新生儿神经行为评估示,在患儿出生后1周、4周,研究组患儿神经行为评分均
显著高于参照组,P<0.01;智力发育指数评估示,在患儿出生后3个月、6个月,研究组患儿智力发育指数评分均显著高于参照组,P<0.01。

由此表明选择性头
部亚低温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患儿成长和发育。

【参考文献】
[1]陈信,彭万胜,张阵,等. 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
疗效和安全性[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8,30(11):1046-1050.
[2]赵文华.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探讨[J].临
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8):20-20.
[3]刘彩霞.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采用选择性头部亚低温治疗的临床
效果[J]. 中国妇幼保健,2018,33(23):5466-5468.
[4]葛永红,孙敬,张金华,艾红.不同方式亚低温治疗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
性脑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23):12-13.
[5]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心脏重症脑保护学组,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神经重症护理与康复学组.亚低温脑保护中国专家共识[J].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20,32(4):385-391.
作者简介:薛媛(1985年10月—),女,汉族,大学本科,云南建水人,主治医师,主要从事新生儿科临床诊疗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