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讲 压铸模结构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加热与冷却系统
达到压铸模的热平衡。
八.其它
如紧固件、定位件等。
压铸模结构图
1- 限位块 2,16,23,28-螺钉
3-弹簧 4-螺栓 5-螺母 6-斜销 7-滑块 8-楔紧块
9-定模套板 10-销钉
11- 侧型芯 12,15-动模镶块 13-定模镶块 l4-型芯 17-定模座板 18-浇口套 19- 导柱 20-动模套板 21-导套 22-浇道镶块 24,26,29-推杆 25-支承板 27-限位钉 30- 复位 杆 31- 推板导套 32-推板导柱 33-推板34-推杆固定板
⑤抽芯机构。抽动与开合模方向运动不一致的活动型 芯的机构,合模时完 成插芯动作(即复位),在压铸件推出前完成抽芯动作。 ⑥加热与冷却系统。为了平衡模具温度,使模具在合 适的温度下工作,压 铸模上常设有加热与冷却系统。 除上述几部分之外,压铸模内还有其他如紧固用的 螺栓及定位用的销钉 等。
第三章 压铸模设计
重点掌握压铸模结构组成,能设计 中下等程度的压铸模
定模部分,固定在压铸机固定板 上,与压室相连接 压铸模
动模部分,安装在压铸机动模固 定板上,与开合模机构相连
动定模闭合后形成密闭的型腔及浇注系统通道 压铸模装配图一般用两个视图表达,一个为剖视图,另一个 表达分型面有关内容的视图(去掉动模或定模,)画出留下 的视图。
本文介绍的三分型面自断中心浇口压铸模。图1为 某公司生产的一款压铸件 (材料ZL102;尺寸公差CT8级;脱模斜度1°;表 面粗糙度Ra=3.2μm)。 为图1压铸件设计的卧式压铸机采用自断中心浇口 压铸模结构如图2所示。 动模板13上固定一个挡 块12,拉钩11可以绕转轴10摆动,转轴10固定于 定模板1上, 滚轮9固定于流道板3上,双限位螺 钉7固定于定模座板上。
• 模具的工作原理 • 开模时,利用拉钩勾住动模上的挡块、浇注系统凝料的包 紧力以及压射冲头的送料力,打开分型面A,余料被拉出 浇口套。当浇道板3被双限位螺钉7的第一级限位台阶限住 时,继续开模,浇注系统凝料离开流道板,同时料柄被拉 断,并打开分型面B。当定模板1被双限位螺钉7的第二级 限位台阶限住时,滚轮10早已使拉钩脱离了挡块12,打开 分型面C,中心浇口浇注系统凝料离开定模板1。继续开模, 当推板20被压铸机顶杆阻住时,分流顶杆22也随之停下不 动,迫使中心浇口浇注系统凝料与压铸件在浇口处被拉断 分离。继续开模,当推杆15走完空程而紧靠在推板20上停 止不动时,压铸件被推杆15顶离型芯14,至此,开模结束。 清掉料柄,取出中心浇口浇注系统凝料和压铸件。 • 合模时,动模向定模靠近,合模的同时实现复位,当复位 杆25端面接触定模板1时,通过推板带动分流顶杆22和推 杆15复位。拉钩11和挡块12依靠斜面实现复位。
三.浇注系统
是引导熔融合金从压铸机的压室流到模具型腔的通道。它由 直浇道、横浇道、内浇口和分流锥等组成。
四.排溢系统
一般包括排气槽和溢流槽,根据熔融合金的充填情况开设。
五.侧向抽芯机构
压铸件侧面有凸台或孔穴时,需要用侧向型芯来成型。
六.推出与复位机构
推出机构是指将压铸件从模具的成型零件上脱出的机构;复 位机构是指合模时将推出机构回复到原始位置品向轻量化发展,压铸模的比例不断 增加,同时,对压铸模的寿命和复杂程度的要求也将提高。
第一节 压铸模的基本组成 一.成型零件
决定压铸件几何形状和尺寸精度的零件。成形压铸件外表面 称为型腔,内表面称为型芯。
二.结构零件
包括支承固定零件和导向合模零件。支承固定零件使模具能 够安装到压铸机上;导向合模零件保证合模是正确定位和导向。
35-垫块 36-动模座板
吊扇转子照片
压铸件简图
图2 压铸模结构 1.定模板 2.定模座板 3.浇道板 4.导套 5.压射冲头 6.浇口套 7.双限位螺钉 8.弹簧 9. 滚轮 10.转轴 11.拉钩 12.挡块 13.动模板 14.型芯 15.推杆 16.垫块 17. 推出导柱 18. 推出导套 19. 动模座板 20.推板 21. 限位钉 22.分流顶杆 23.销钉 24.推杆固定板 25.复位杆 26.衬套 27支承板 28.导柱
作业:简述压铸模的基本结构。 ①成型零件。决定压铸件几何形状和尺寸精度的零 件。形成压铸件外表面的称为型腔;形成压铸件内 表面的称为型芯。 ②浇注系统 连接压室与模具型腔,引导金属液进 人型腔的通道。由直流道、横流道、内浇口组成。 ③溢流、排气系统。 排除压室、流道和型腔中的 气体,储存前流冷金属液和涂料残渣的处所,包括 溢流槽和排气槽,一般开设在成型零件上。
④模架。将压铸模各部分按一定规律和位置加以组合和固定, 组成完整的 压铸模具,并使压铸模能够安装到压铸机上进行工作的构架。 通常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a.支承与固定零件。包括各类套板、座板、支承板、垫块等起 装配、定位、安装作用的零件。 b.导向零件。确保动模、定模在安装和合模时精确定位,防止 动模、定模错位的零件。 c.推出机构。 压铸件成型后,动模、定模分开,将压铸件从压 铸模中脱出的机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