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艺名词解释激进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艺名词解释激进设计
南京艺术学院最近推出的两个设计项目“新南京·青年汇”和“新南京·当代派”,都与“激进设计”有关。
这两个项目虽然都为南京艺术学院学生设计,但前者已于2014年在南京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完成第一次展览,后者则在2016年在南艺艺术学院完成了首次展览。
从两个项目中很容易看出一种激进精神:通过大胆地表达,为大众所喜闻乐见。
这两个项目分别代表了一种现代设计,即以设计手段传达思想和表达形式(如图像与文字)。
它们都具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表现力与精神内涵(如对城市与自然和谐发展或自然景观与建筑风格相融合等)。
在展览现场:这两个项目从一开始就在向观众传递出一种积极乐观的设计理念和态度:从一个抽象的概念“新南京·青年汇”到一个充满了现实意义和情感张力的建筑作品“新南京·当代派”,无不体现了这些设计概念是以对现有平面、空间形式、景观结构及社会功能等传统平面和空间形态进行创造性地再造而形成的一种新型设计形式。
一、“新南京·青年汇”
在国内设计领域,一直有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即年轻设计师由于缺乏足够实践的经验,常常会以个人的主观意愿来表达想法。
这也让许多年轻设计师逐渐被贴上了“草率、粗糙、固执、幼稚、冲动”等标签。
南京艺术学院在面对这种现象时,他们希望用一种更为大胆、创新、直接、积极的设计态度去推动这一现象。
为此,我们对设计团队进行了系统地培训和筛选;同时对他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培训和考察调研;并将调研与实践结合在一起——充分地发挥学生自己对城市建设及社会问题的研究优势,积极地探索和参与到城市建设中去。
“新武汉生活中心”项目被认为是一次“极具创新性”的尝试——这是一个由四个不同背景的建筑共同组成的大型公共生活空间,由艺术家、建筑师事务所共同搭建平台。
该项目中涉及到不少激进设计思想,例如用现代材料来解决传统材料带来的问题;在建筑内部创造出流动空间;通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运动结合等。
二、“新南京·当代派”:超越理性的表达,赋予美学语言以新的内涵
“新南京·当代派”是一个由南京艺术学院学生共同发起的,通过以“新”为主题,反映当下城市建设发展现状和空间格局,重新定义现代建筑设计的模式。
设计师以极具象征意义并反映当代中国生活方式的概念为出发点,突破以往传统理念和设计思维的局限,采用了超越理性的语言表达,在表达形式上进行突破与创新。
“新南京·当代派”在呈现新南京建设成果、城市文化建设、空间格局塑造等方面进行了多个主题的设计方案创作,涵盖不同的城市发展进程与社会现象。
“新南京·当代派”通过建筑设计方法解决当前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创造一种“新型艺术与城市生活”。
并采用了具有张力元素和色彩搭配的作品:例如:运用中国古典元素以展现其特有建筑艺术风格。
项目采用了不同尺度及形式处理空间景观及社会功能等多重内容,通过将传统与当代相互融合,对人们现实生活造成影响并引发共鸣,以此凸显现代设计理论中追求“超越理性的表达”精神特征对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三、“激进设计”:“现代生活+情感张力”主题
由南艺和中央美院联合打造的设计项目“新南京·当代派”,也是“激进设计”的一种体现,该项目以全新的形式展现了一种崭新的设计理念。
项目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位于南京南艺校区、河西学院、中央美院本部以及南艺本部附近。
“新南京·当代派”包含五个独立建筑空间组成:图书馆、餐厅、办公、展览馆以及剧场。
建筑外形借鉴了中国传统建筑中亭子与廊桥等元素与之相结合而成。
它是一个“中亭式”建筑体块,也是一个在中国传统哲学中极为重要而又极其朴素的概念,而在今天更具有社会和历史价值。
作为一种现代生活和情感张力相结合后产生的建筑形式,建筑内有多处体现了当代社会主流文化和道德规范对传统礼教礼仪和生活方式产生了巨大冲击甚至颠覆的因素。
四、激进设计为年轻群体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空间平台
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人类生活方式正在发生改变。
城市生活方式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相互作用的结果。
而当代社会是一个物质消费时代、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与信息时代,人成为信息传播的主体。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必须在生活实践中观察分析周围事物。
而现代人所处的现代生活环境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兴事物和新鲜事物。
因此他们不会受生活环境所影响而是处在一个充满好奇又充满热情的氛围之中。
这些“新南京·青年汇”项目正是基于这种生活方式所创造出来的理想生活平台。
人们每天在这一新空间中学习生活并得到休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