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春季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春季期末考试(语文)
(考试总分:150 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5小题,总分15分)
1.(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喧嚣.(xiāo)绯.闻(fēi)纤.维(xiān)惟妙惟肖.(xiào)
B.轧.扁(yà)琐屑.(xuè)辟.邪(bì)殚.精竭虑(dān )
C.嶙峋(lín) 秀颀(qí) 不辍.(zhuì) 密密匝匝(zā)
D.教诲.(huì)锃.亮(zènɡ)桅.杆(wéi)潜.滋暗长(qiǎn)
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荧光蔓延濒临自出新裁
B.狼籍虬枝猝然广袤无垠
C.落第刀鞘遏制粗制烂造
D.帐篷妯娌序幕无动于衷
3.(3分)下面加点词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公众过度关注明星其实是这个消费
..时代的缩影。
B.神童王某某,他就像一位明星一样被公众消费
..着他的私生活。
C.现代社会,人力资本成为经济发展的源泉,教育消费
..需求的稳定增长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D.2017年10月26日,第三届中国(重庆)国际塑料工业展览会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开幕,
此次展会可为重庆招商引资、扩大就业和拉动市场消费
..做出贡献。
4.(3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秋天的怀念》作者是史铁生,当代作家,代表作有《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B.《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四书”。
C.《济南的冬天》节选自长篇散文《一些印象》,作者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作家。
D.《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马致远,明代著名戏曲作家.“天净沙”是曲牌名。
5.(3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16年4月4日,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荣获“国际安徒生奖”。
该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被
誉为“小诺贝尔文学奖”。
B.科学家应该用专业的知识去传播科学的精髓,让科学获得最广泛公众的支持和理解,这是科学家的责任,也是一种担当。
C.能不能营造健康文明的网络文化环境,清除不健康信息,已成为新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D.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二、语言表达(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3分)
6.(3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诗经》包括:“风”,地方乐调,《风》诗是民间歌谣,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情感;“雅”,周王朝所在地的乐调,《雅》诗是宫廷诗歌;“颂”,祭祀时用的歌舞曲,《颂》诗是庙堂祭祀诗歌。
《雅》诗和《颂》诗大多数反映统治阶级的生活。
国风和部分小雅是劳动人民口头创作,最有价值,对后世诗歌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字。
三、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37分)
7.(9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3题。
病菌影响心理与行为
病菌影响身体,不言而喻;可病菌影响心理和行为,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
病菌导致的传染病给人类和其他动物带来了沉重的生存压力。
只有那些拥有能够抵御病菌威胁的身体和行为机制的物种,才能在一个遍布微型捕食者的世界里存活下去。
如果把来自病菌的威胁看作一把锁,那么人类至少有两把可以开锁的钥匙。
其中一把是我们熟悉的身体免疫系统,而另一把就是行为免疫系统。
不过,生物学家认为,身体免疫不是万能的,它不是免费的,需要付出代价。
身体免疫可能发生识别错误,结果可能导致对自身正常细胞或者组织的攻击。
身体免疫系统的运作需要耗费相当能量,可能会影响其他身体机能的发挥。
身体免疫需要让一批细胞担任抗体,从而可能削弱或者破坏这些细胞原有的功能。
因此,尽管身体免疫通常很有效,也不能经常使用。
否则,没有几个人能受得了。
身体免疫还具有滞后的特点,只有在病菌进入人体之后这一系统才会启动。
加拿大心理学家舍勒和邓肯提出了行为免疫系统的概念。
这是一套包括了情绪、认知、动机和行为在内的复杂系统,其功能是在身体免疫系统启动之前,提早发现并远离可能存在病菌的场所或线索,从而减少疾病感染的可能。
其实,很多动物都在这么做。
比如,牛羊会避免在撒满粪便的草地上觅食,雌性牛蛙会避免跟已经染病的雄性牛蛙交配,一只得了小儿麻痹症的黑猩猩会被其他黑猩猩孤立。
舍勒和邓肯指出,人类的不少社会心理类似于行为免疫。
某些个体在形体和动作方面偏离常态,因而可能被无意识地感知为疾病症状,进而导致了针对他们的歧视。
舍勒在一项研究中发现,人们歧视某些人,是因为把他们当成了病菌携带者。
认为自己身子弱容易染病的人,很少跟残疾人、肥胖者、破相者以及年老者交往。
他们害怕染病,因此拒人于千里之外。
他们所拒的是可能携带病菌的人,在下意识里容易把偏离常态的这些人跟疾病联系起来,虽然这些人可能并未携带病菌。
害怕病菌还会导致对陌生人的恐惧。
人们对自己人的偏爱,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跟我们携带有相似的病菌,因而不太可能把致命疾病传染给自己。
跟自己人相比,陌生人更可能导致疾病感染。
同时,陌生人也更可能有意无意违背当地的习俗,而这些习俗不少都是用来防止疾病传染的。
舍勒等人发现,人们面对陌生群体,越是觉得容易感染疾病,就越是容易怀有敌意,甚至有可能产生一种强烈的种族主义倾向。
当然,行为免疫虽然导致携带病菌者被别人孤立,但也给了他们自己观察世界的机会。
著名作家史铁生,疾病缠身,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只能跟轮椅亲密接触。
他对世界的观察非常深刻,笔下不时会有富有哲理的句子。
无独有偶,进化生物学的创始人达尔文也是一生为病困扰,身体不好,需要妻子照料。
他长期深居简出,在孤独中笔耕不辍,完成了不少伟大的作品。
(选自《中国科普文学精选》,有删改)
(1).下列对“身体免疫不是万能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身体免疫系统在杀死病菌的同时可能会误杀我们体内的正常细胞。
B.身体免疫系统在发动攻击时可能会影响其他身体机能的发挥。
C.身体免疫系统的运作会消耗大量的能量,经常使用会对身体造成损害。
D.身体免疫系统虽然能有效阻止病菌进入我们的身体,但具有滞后的特点。
(2).下列对“行为免疫”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为免疫包含了情绪、认知、动机和行为等因素。
B.行为免疫是在身体免疫系统失败后启动的一种自我保护行为。
C.行为免疫能让人提早发现并远离病菌,从而减少疾病感染。
D.行为免疫可能会导致一些人产生针对他人的歧视心理。
(3).下列对“人类的不少社会心理类似于行为免疫”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某些形体和动作偏离常态的个体因被怀疑为病菌携带者往往被歧视。
B.一些人因害怕被病菌感染,很少与残疾人、肥胖者、破相者以及年老者交往。
C.由于自己人可能携带更少的病菌,人们往往偏爱自己人。
D.因为对感染病菌的恐惧,一些人对陌生群体怀有敌意。
8.(13分)阅读下面的非连续性文本,完成1-4题。
【材料一】目前,多地高考报名工作已陆续展开。
2019年的高考报名,主要分为网上提交报名申请、网上填报个人信息并缴费和报名资格现场确认三阶段。
与去年相比,不少地区这三个阶段的时间均有所提前。
据各地教育部门网站公告显示,四川、黑龙江、安徽等省份已经启动高考报名。
【材料二】早在今年3月,教育部在部署2018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时便强调,全面取消体育特长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科技类竞赛、省级优秀学生、思想政治品德有突出事迹等全国性高考加分项目。
而在记者查阅2019年多省份的招生报名政策时,奥赛、特长生等加分政策也不见踪影。
如在安徽省《2019年安徽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政策》中规定,全国性加分项目只有四项,分别为:烈士子女;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
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
再如,在黑龙江明确,可享受加分政策的包括: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
称号的退役军人;烈士子女考生等几类考生。
此外,为预防考生对加分资格造假,多省份还要求考生在申报加分项目前,签订诚信承诺书,承诺若存在弄虚作假、骗取相关加分资格,考生将取消当年高考报名、考试或录取的资格,违规事实也将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
【材料三】随迁子女的高考在何处进行,也一直是人们关注的话题。
多省份也在2019年高考政策中给出回答。
例如,安徽就规定,不具有安徽省户籍的随迁子女,在安徽具有高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并有相应学习经历,便能在学籍地参加高考。
再如,湖南省则规定,外省户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该省报名参加高考,普通高中应届、往届毕业生还须符合“自高中一年级起在流入地普通高中学校就读,取得就读学校学籍,并参加了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且其父母在当地居住(含就业状况信息、房产证或租赁合同等)1年期以上的条件。
而在考生回到户籍地考试方面,山西规定,具有山西省户籍在外省(市、区)普通高中就读的2019年应届毕业生,可回山西省参加2019年普通高
考的报名及统考试。
考生须到山西省招生考试管理中心登记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或会
考)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信息后,回户籍所在县(市区)招办办理报名手续。
【材料四】对2019年高考招生报名的资格审查,各地也纷纷细化程序,并要求对信息作假、“高考移民”等违规报名现象,要加大检查核实的力度。
例如,江西要求,在资格审查的过程中要求,设区市招考办(教育考试院)进行重点复查,复查比例不低于10%。
省教育考试院进行重点抽查,抽查比例不低于5%。
此外,各地也都要求学生在进行高考报名之前,都必须填写《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以提醒广大考生诚信报名,诚信高考。
在资格审查中,一些地区明确要求严查“高考移民”现象。
例如,黑龙江提出,各级招考办需与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密切合作,严格审查报名资格,严防“高考移民”。
四川也要求综合治理,严防“高考移民”的违规报名事件,确保高考报名工作顺利进行,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和社会稳定。
(1).对各材料主要内容依次概括有误的一项是()
A.多地启动2019年高考报名。
B.哪些考生可获得高考加分。
C.多地明确随迁子女高考政策。
D.各地提醒广大考生诚信报名。
(2).下列选项中与文意相符的是()
A.截至记者发文时,全国高考报名工作已经完成。
B.2019年多省份的招生报名政策中显示,奥赛、特长生等加分政策已不见踪影。
C.江西在对加分项目进行审查的过程中,设区市招考办(教育考试院)进行重点复查。
D.山西规定,具有山西省户籍在外省(市、区)普通高中就读的2019年应届毕业生,不可回山西省参加2019年普通高考的报名及统一考试。
(3).根据材料所述,下列做法不符合规定的一项是()
A.黑龙江烈士子女考生在2019年高考中享受到了加分政策。
B.我国多地考生在高考之前签订《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
C.《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若存在弄虚作假的情况,考生将取消高考报名的资格。
D.在安徽具有高中阶段3年完整学籍并有相应学习经历的考生,能在学籍地参加高考。
(4).你认为《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中应包含什么内容?
9.(15分)阅读下面文章,回答1-4题。
永远的月光
①明月心中有,不必问苍天!
①在多情浪漫而哲思满怀的中国人眼里,朦胧的月光总是在亲情、爱情、友情、乡
情间流动、荡漾。
所以,当月光照着你的时候,你必能感受得到暖暖的绵绵的情意。
①在我眼里,月光有着更丰厚而美好的内涵。
①你看那月光,从不厚此薄彼,从不随波逐流。
她夏不炽热,冬无寒意;春不矫恣,秋无傲衿。
她从容迎送四季,坦然亲近万物。
①月光是最公正的。
无论你是万人推崇的英豪,还是经纬天地的人杰,在质朴无华的月光下,你也仅仅是一个“千里共婵娟”的满怀情意的普通人。
无论你是地位卑微的小人物,还是尊严全无的乞丐,在深邃洞明的月光下,你亦会是一个“月是故乡明”的饱怀情思的常人。
世俗将人分出等级,而公正的月光却将人性拉近,她深深地懂得:人,是平等的。
①你能读懂月光的深邃吗?在繁华褪尽的夜晚,月光倾照的时刻。
静静地仰望星空,你会发现人与玄奥的自然竟是如此的亲近,而月光就是我们与天地沟通的唯一言语。
宇宙、历史、人生等等,都闪现在月光质朴的言语里,她把世界的本真变成平实的
光辉照进我们平庸的内心。
她告诉我们:善与美,并不见得
....都是轰轰烈烈的存在,而是理所当然的真实而淡然的属于每一个人。
当然,在月光下我们还会有更深的感悟——深邃并不是深奥,而是深明人心!
①月光是有魂灵的。
即使是在下着滂沱大雨的暗夜,即使身处诡谲凶险的暗室,我们依然能感受得到月光的魂灵——她从历史的苍穹里投射下来,从不朽的诗篇中巍然走来,从遗落的文明里闪烁而来——月光从不远离那些热爱她的人,只要你心怀美好与善意,心中的月光常照常新。
即使你并不热爱月光,月光的魂灵亦时时刻刻逼迫着你,促你自觉,启你反省。
有人的地方,就有月之魂灵,就有善的希望和美的梦想。
①月光亦是一名永远的斗士。
几千年来,她既在激奋着我们的情思,又在与阴暗和腐朽做着顽强的斗争。
人性的自私、卑劣,制度的黑暗、衰朽,有时差点将她击毁,但她从不后退。
敌人越强大,她就越要勤洒光辉;敌人越凶残,她就越要勤布光明。
总有人读不懂月光,也有人诋毁月光,有时她只是一名孤独的斗士。
但她不惧孤独,勇于担当,不羡骄阳之烈强,不厌群星之弱暗,始终引领着人性向温暖、和美的方向艰难进发。
①月光的道路并不平坦,厚的云、寒的雨、阴的风时常笼阻于路上。
拒绝月光的人们,有的投入外敌,有的互相残杀;心中没有月光的人们,有的迷恋金钱,有的腐蚀法理。
可敬的是,崎岖艰难的道路上,一直都有月光慰藉着我们,指引着我们。
沿着月光的道路,我们踏过荆棘,穿过迷雾,探寻着富强的入口。
①每个信仰月光的人,心中永远都有绵绵的月光。
只是我们个人的光辉还有些暗弱,无法满照大地。
只有将我们心中的月光尽力投射出来,我们的心光才会凝聚成片。
当心光与月光辉映的时候,我们定然走在中华民族复兴的路上。
(1).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朦胧的月光总是在亲情、爱情、友情、乡情间流动、荡漾”的含义是:中国人(诗人)
B.月光的公正体现在她将人性拉近,并深深地懂得人是平等的。
C.在作者眼里,月光有着美与善的魂灵,能激发人们善的希望和美的梦想。
D.从文意来看,月光的道路就是中华民族前进的道路,这条道路上只有荆棘和迷雾。
(2).在作者眼里,月光有着更丰厚而美好的内涵,请你根据①—①段的内容分点概括月光在作者眼中的内涵。
(3).文章第①段中说到,“在多情浪漫而哲思满怀的中国人眼里,朦胧的月光总是在亲情、爱情、友情、乡情间流动、荡漾”,请你列举两个“多情浪漫而哲思满怀”的中国诗人关于月光的作品(或诗句)。
(4).可否将画线句子“善与美,并不见得都是轰轰烈烈的存在,而是理所当然的真实而淡然的属于每一个人”中加点的“并不见得都是”改成“并不是”?为什么?
四、文言文阅读(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17分)
10.(17分)【甲】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
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
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小石城山记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①而下,有二道。
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①。
其上,为睥睨梁之形①;其旁,出堡坞①,有若门焉。
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
环之可
上,望甚远。
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①,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
及是,愈以为诚有。
又怪其不为之于中州①,而列是夷狄①,更千百年不得一售其伎①,是固劳而无用。
神者傥不宜如是,则其果无乎;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或曰:“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①。
”是二者,余未信之。
【注释】①黄茅岭:在湖南零陵县城西面。
①垠:边界,尽头。
①睥睨(pìnì):即“埤堄”,城上有孔的矮墙。
梁:屋的正梁。
①堡坞(bǎowù):村落外边,土筑的小城堡,用以守卫。
①箭:小竹子。
①中州:中原,指现在的黄河中下游一带。
①夷狄:古代汉族统治阶级对中原以外少数民族的侮辱性称呼,这里指偏远地区。
①伎:同“技”,即技巧,指小石城山的奇景。
①楚之南:湖南一带是古代楚国的南部。
(1).下列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如鸣珮环,心乐.之lè 逾.黄茅岭而下yù
B.参.差披拂cēn 有积石横当其垠.yíng
C.佁.然不动yí 其疏数偃.仰yǎn
D.隶.而从者lì 神者傥.不宜如是tǎng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A.其气之灵不为/ 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B.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C.其气之灵不/为伟人而独为是/ 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D.其气之灵不为伟人/ 而独为是物/故楚之南少人而多石。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投以.小石以.其境过清
B.是固劳而.无用潭西南而.望
C.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环而攻之.而不胜
D.是.二者,余未信之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4).翻译下列加点的字或词语。
(1)其岸势犬牙
..差互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3)益.奇而坚
(4)或.曰:“以慰夫贤而辱于此者。
”
(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
五、诗词鉴赏(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6分)
11.(6分)山行
[唐] 项斯
青枥①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数家分。
山当日午回峰影,草带泥痕过鹿群。
蒸茗气从茅舍出,缲丝声隔竹篱闻。
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①。
[注] ①枥:同“栎”,落叶乔木。
①岛云:白云飘浮山间,有如水中岛屿。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描写了诗人山行时在村里村外的所见所闻。
B.首联呈现了一幅恬美、和谐的山村图,其中有景,有人,有村落。
C.颔联描绘了奇峰倒影的美姿和群鹿竞奔的景象。
D.颈联描写了烘茶的过程与抽丝的声音,展现出农事繁忙的景象。
(2).说说你对尾联“行逢卖药归来客,不惜相随入岛云”中“不惜”二字的理解。
六、默写(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6分)
12.(6分)(1).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2). ,路远莫致之。
(《古诗十九首》之《庭中有奇树》)(3). ,行止依林阻。
(曹植《梁甫行》)
(4).《钱塘湖春行》中,使用拟人,通过飞禽来写出春天生机勃勃的句子是
,。
(5).《记承天寺夜游》中最能表现作者自豪自慰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
七、名著阅读(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6分)
13.(6分)(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作者是,题目中“红星”象征着。
(2).《红星照耀中国》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
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
”这是作者对以下哪一事件的评价()
A.五四运动
B.红军长征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八、作文(本题共计2小题,总分60分)
14.(10分)盛夏,又到毕业季。
请根据你的亲身体验或所见所感,描写一个与毕业有关的场面。
15.(50分)根据你对下面这段话的理解,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悟,自拟题目作文。
有位作家曾说:“不管生活多么繁忙,读书和听音乐对我来说始终是极大的喜悦。
唯独这份喜悦任谁都夺不走。
”相信你也有各种各样的喜悦,这喜悦使生活多了趣味,让心灵得以舒展,为人生增添亮色。
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计5小题,总分15分)
1.(3分)【答案】A
【解析】B.琐屑.(xiè) C.不辍.(chuò) D.潜.滋暗长(qián)
2.(3分)【答案】D
【解析】A.自出心裁
B.狼藉
C.粗制滥造
3.(3分)【答案】B
【解析】A、C、D三项中“消费”是本义,指消耗物质财富;B项用的是比喻义,表明王某某的生活成了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他被别人“侵犯”了私生活。
故选B。
4.(3分)【答案】D
【解析】D.“明代”著名戏曲作家应为“元代”。
5.(3分)【答案】A
【解析】B.“支持和理解”应为“支持和理解”;C.前后不一致;D.缺主语。
二、语言表达(本题共计1小题,总分3分)
6.(3分)【答案】示例一:《诗经》包括风、雅、颂,国风和部分小雅最有价值。
示例二:《诗经》风、雅、颂三部分的主要内容,国风和部分小雅对后世诗歌影响深远。
三、现代文阅读(本题共计3小题,总分37分)
7.(9分)(1).D
【解析】考生很容易找到选项取自原文第二段,对比得出正确答案为D.“身体免疫是在病菌进入身体之后才启动,所以具有滞后性。
”因此,它没有办法有效阻止病菌进入我们的身体。
(2).B
【解析】B项错误很明显,原文第三段明确提出“其(行为免疫系统)功能是在身体免疫系统开启之前,提早发现并远离可能存在病菌的场所或线索。
”
(3).C
【解析】C项原文表述的是“人们对自己人的偏爱,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跟我们携带有相似的病菌,因而不太可能把致命的疾病转染给自己”,并不是说“自己人可能携带更少的病菌”。
8.(13分)(1).D
(2).B
(3).C
(4).无“高考移民”现象及其他违规现象;公平公正报名。
9.(15分)(1).D“只有”过于绝对,不合文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