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卷(包含答案解析)(3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足球比赛中,某运动员将向左冲来的足球向右踢回,踢球前后足球的速度大小分别为2m/s和5m/s,脚对球的作用时间为0.5s,此过程中足球的加速度为()
A.2
6m/s,方向向左
6m/s,方向向右B.2
C.2
14m/s,方向向右D.2
14m/s,方向向左
2.质点是一个理想化模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运动员110m栏比赛的跨栏技术时,其身体可看作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轨迹时,地球可看作质点
C.研究火车通过隧道所需的时间时,火车可看作质点
D.研究“嫦娥一号”在轨道上的飞行姿态时,“嫦娥一号”可看作质点
3.区间测速是指在公路某一恒定限速值的路段的两端设置自动抓拍系统。

现有某一路段区间测速指示牌如图所示,假设该路段为直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路段瞬时速度不能超过120km/h
B.只要抓拍时速度不超过120km/h就不违章
C.该路段必须以120km/h恒定速度行驶
D.该路段平均速度不能超过120km/h。

4.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B.学生会人员检查某班级课间操人数时,可以把该班级的每一位同学看做质点
C.政教处老师检查某班级课间操质量时,可以把该班级的每一位同学看做质点
D.某体育老师研究某同学的起跑动作时,可以把该同学看做一个质点
5.下面关于加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
A.列车启动时的速率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B.加速度逐渐减小时,物体一定在做减速运动
C.加速度与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一定在做减速运动
D.匀速行驶的高速列车,由于其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很大
6.下面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研究和观察日食现象时可把太阳看作质点
B.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看作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把地球看作质点
D.原子很小,因此把原子看作质点
7.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为-5m/s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物体速度的变化量是-5m/s
B.该物体的速度每秒内一定增加了5m/s
C.该物体的速度每秒内一定减少了5m/s
D.该物体的加速度-5m/s2一定比2m/s2的加速度大
8.从高出地面6m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如图所示。

它上升10m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

则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A.10m,6m B.16m,6m C.26m,6m D.26m,16m
9.一只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为10m/s,当它在一条河水中逆流行驶经过一座桥下时,船上一木箱不慎掉入河水中,15min后才被发现,立即掉头追赶,已知河水流速为4m/s,则船从掉头到追上木箱,需要时间为()
A.5min B.10min C.15min D.20min
10.下列有关运动的描述中,参考系的选取符合描述的是()
A.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以“飞流”作为参考系的
B.“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是以水为参考系的
C.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国旗”为参考系的
D.“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以“潮水”为参考系的
11.在平直的公路上,汽车启动后在第10 s末,速度表的指针指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前10 s内汽车运动的距离为150 m。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第10 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 km/h
B.第10 s末汽车的瞬时速度是70 m/s
C.前10 s内汽车的平均速度是15 km/s
D.前10 s内的瞬时速度是150 m/s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增大,速度一定增大
B.速度变化量v 越大,加速度就越大
C.物体有加速度,速度就增大
D.物体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为零
二、填空题
13.某同学在实验中打出的一条纸带,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他从比较清晰的点起,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_s。

14.质点从A出发向正东方向移动了4m到达B,再从B出发向正北方向移动了3m到达C,则质点从A到C的路程为______m;位移的大小为______m,方向为______。

15.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__(直流、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它的工作电压是______V,当电源频率是50Hz时,它每隔________s打一次点。

16.甲、乙两物体都以5 m/s的初速度向东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经5 s后,甲的速度变为零,乙的速度变为10 m/s,则物体甲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_m/s2、方向______;物体乙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m/s2、方向_______。

17.质点沿x轴正方向运动,在t=2s时刻它的位置坐标为x1=-4m,t=6s时刻它的位置坐标为x2=6m,则在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x = ______m,平均速度v =______m/s。

18.赛欧轿车的最高时速可达160公里/小时,指的是______速度,上海内环高架线上汽车限速为60公里/小时,指的是______速度。

(选填平均或瞬时速度)
19.某物体向东运动60m后向西运动20m,再向北运动30m,该物体运动的总路程为
______m,位移为_____m,方向为________.
20.甲、乙二物体在同一直线上同向运动,甲在前一半时间内以5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后一半时间内以6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而乙在前一半路程中以5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后一半路程中以6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则甲的平均速度为______m/s,乙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

三、解答题
21.足球运动员在罚点球时,球获得30m/s的速度并做匀速直线运动.设脚与球作用时间为0.1s,球在空中飞行0.3s后被守门员挡住,守门员双手与球接触时间为0.1s,且球被挡出后以10m/s沿原路反弹。

求:
(1)罚球瞬间,球的加速度大小;
(2)守门员接球瞬间,球的加速度。

22.近几年衢州推出了“礼让斑马线”的倡议。

有一天,小王开车上班,以72km/h的速度在一条平直公路上行驶,快要到一个有斑马线路口的时候,小王看到一位行人以1.5m/s的速度正要从A点走斑马线过马路,如图所示。

经过0.5s的思考,小王立即刹车(不计小王做出决定到用脚踩制动器所需的反应时间),礼让行人。

汽车匀减速4s刚好在停车线前停下。

设每个车道宽度为3m。

求:
(1)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
(2)小王看到行人时汽车离斑马线的距离;
(3)若小王看到行人时不加思考立即刹车1s,之后做匀速运动,请通过运算判断小王是否违章驾驶。

(刹车加速度与之前相同,不违章是指当行人到达B点时汽车车头没有越过停车线)
23.如图是在公路上用超声波测速仪测量车速的示意图,测速仪指向车辆发出超声波脉冲信号,并接收经车辆反射的超声波脉冲信号,根据发出和接收到的信号间的时间差,测出被测物体的速度。

在某次测速过程中,超声波测速仪对某一汽车共发射两次信号,接收两次信号,数据如下:(测速仪固定不动)
时刻/s00.51 1.6
事件发生第一次
超声波信号
接收第一次
超声波信号
发生第二次
超声波信号
接收第二次
超声波信号
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340m/s,若汽车是沿直线匀速行驶,
(1)求汽车在反射两个超声波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
(2)若该路段汽车限速60km/h,则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否合法?
(3)从测速仪发出的第一个超声波脉冲时作为计时起点,在图中作出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像。

24.有一辆汽车沿笔直公路行驶,第1s内通过5m的距离,第2s内和第3s内各通过20m 的距离,第4s内通过15m的距离,第5s内反向通过10m的距离.求:
(1)这5s内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2)后2s内的平均速度。

25.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14/v m s =,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28/v m s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若全程的平均速度' 3.75/v m s =,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1'3/v m s =,求这个物体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6.一质点沿直线Ox 方向做加速运动,它离开O 点的距离x 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352(m)=+x t ,它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为26(m /s)v t =,求该质点在0t =到2s t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和2s t =到3s t =间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取向左的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有0s =2m/v ,5m/s t v =-,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公式可得加速度为
205214m/s 0.5
t v v v a t t -∆--====-∆ 所以加速度大小为214m/s ,方向向右,则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

2.B
解析:B
A .研究运动员110m 栏比赛的跨栏技术时,不可以忽略运动员的大小和形状,不可看作质点,A 错误;
B .研究地球的公转轨迹时,可以忽略地球的大小和形状,地球可看作质点,B 正确;
C .研究火车通过隧道所需的时间时,不可以忽略火车的大小和形状,火车不可看作质点,C 错误;
D .研究“嫦娥一号”在轨道上的飞行姿态时,不可以忽略“嫦娥一号”的大小和形状,不可看作质点,D 错误。

故选B 。

3.D
解析:D
由题意可知,区间测速是在同一路程上布设两个相邻的监控点,根据车辆通过前后两个监控点的时间来计算车辆在该路段上的平均行驶速度,并依据该路段上的限速标准判定车辆是否超速。

故选D 。

4.B
解析:B
A.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与体积和质量无关,A错误;
B.学生会人员检查某班级课间操人数时,可以忽略每一位同学的大小和形状,可以把该班级的每一位同学看做质点,B正确;
C.政教处老师检查某班级课间操质量时,不可以忽略每一位同学的大小和形状,不可以把该班级的每一位同学看做质点,C错误;
D.某体育老师研究某同学的起跑动作时,不可以忽略同学的大小和形状,不可以把该同学看做质点,D错误。

故选B。

5.C
解析:C
A.列车启动时的速率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速度即将发生变化,故A错误;
B.加速度减小时,说明速度变化更慢了,此时物体也可能是速度增加的变慢了,故B错误;
C.加速度与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的速度将减小,物体一定在做减速运动,故C正确;D.匀速行驶的高速列车,速度不变化,故加速度为零,故D错误;
故选C。

6.B
解析:B
A. 在观察日食时,正是由于太阳的大小,才会出现日偏食、日全食等不同的情况,所以不可以把太阳看成质点,故A错误;
B. 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地球的大小对于和太阳之间的距离来说太小,可以忽略,所以可以把地球看成质点,故B正确;
C. 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有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作质点,否则就无法分辨地球的转动,故C错误;
D. 原子很小,但在研究原子内部的结构等的时候是不能看成质点的,故D错误。

故选B。

7.D
解析:D
A.每秒钟的速度变化量为-5m/s,A错误;
BC.不能确定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BC错误;
D.正号和负号只表示加速度的方向,不表示加速度的大小,该物体的加速度-5m/s2一定比2m/s2的加速度大,D正确。

故选D。

8.C
解析:C
位移是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球上升10m,又下降16m,故全过程的总路程是
s=+=
10m16m26m
全过程的总位移是
6m x =-
则位移大小为6m 。

故选C 。

9.C
解析:C
以木箱为参考系,小船来回时间相等,都是15min ,C 正确,ABD 错误。

故选C 。

10.B
解析:B
A .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是说明飞流相对于大地在高速运动,是以大地为参考系的,故A 错误;
B .“桥流水不流”中的“桥流”是以水为参考系,桥相对于流水是运动的,故B 正确;
C .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观察者是以大地为参考系的,故C 错误;
D .“钱塘观潮时,观众只觉得潮水扑面而来”,是描述潮水相对于观众在运动,是以观众为参考系的,故D 错误。

故选B 。

11.A
解析:A
AB .汽车表盘中的速度为瞬时速度,所以图中数据为70km/h ,故A 正确,B 错误; CD .由于是平直的公路向前行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平均速度大小等于平均速率,根据平均速率定义,可知平均速率
15m/s s v t
=
= 速度大小为15m/s ,故CD 错误。

故选A 。

12.D
解析:D
A .加速度增大,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A 错误;
B .根据
∆=∆v a t
速度变化量v ∆ 大,如果花费很长的时间,加速度不一定大,B 错误;
C .物体有加速度,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C 错误;
D .物体做速度很大的匀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零,D 正确。

故选D 。

二、填空题
13.1s
解析:1s
由于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 ,每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t =5×0.02s=0.1s
14.5东北方向【分析】路程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等于首末位置的距
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解析:5 东北方向
【分析】
路程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等于首末位置的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1]一质点由位置A 向正东运动了4m ,到达B 点,又转向北运动了3m ,到达C 点,在上面的过程中质点运动的路程
43m 7m s =+=
[2]位移的大小等于初末位置的距离
5m x ==
[3]方向为东北方向。

【点睛】
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路程是标量,位移是矢量,知道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15.交流220002
解析:交流 220 0.02
[1][2]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计时仪器,它使用的是交流电源,利用火花放电使墨粉在纸带上打出墨点而显示出点迹,它的工作电压为220V 交流电。

[3]当电源频率是50Hz 时,周期为
11s 0.02s 50
T f =
== 即它每隔0.02s 打一次点。

16.向西1向东
解析:向西 1 向东
[1][2]取向东方向为正方向,则物体甲的加速度为
2051m/s 5
v a t ∆-=
==-∆甲 即加速度大小为1m/s 2,方向向西。

[3][4]物体乙的加速度为 21051m/s 5
v a t ∆-=
==∆'乙 加速度大小为1m/s 2,方向向东。

17.2.5
[1] 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
()216m 4m 10m x x x =-=--=
[2] 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2110m/s 2.5m/s 4
x v t t ===- 18.瞬时瞬时
解析:瞬时 瞬时
[1][2]赛欧轿车的最高时速160公里/小时是指在某时刻的速度,不是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速度,所以最高时速是瞬时速度;上海内环高架线上汽车限速为60公里/小时,指的是最高时速,故为瞬时速度。

19.50东偏北37°
解析:50 东偏北37°
[1]如图,60m AB x =, 20m BC x =,30m CD x =
路程
60m 20m 30m 110m AB BC CD s x x x =++=++=
[2]总位移大小 22223040m 50m AC CD x x x =+=+=
[2]根据
303tan 404
θ=
= 即位移方向是东偏北37° 20.5545
解析:5 5.45
[1]设两地之间的距离为x ,甲运动的总时间为t ,对甲则有
121122
x v t v t =+ 可得
122211
x x t v v =
=+ 则甲的平均速度为 5.5m/s x v t
=
=甲 [2] 乙在前一半路程所需要的时间为
111
22x
x t v v == 乙在后一半路程所需要的时间为
222
22x
x t v v == 则乙的平均速度为
x v t
=
乙 联立并代入数据解得 5.45m/s x v t
==乙 三、解答题
21.(1)300m/s 2;(2)-400m/s 2
(1) 罚球瞬间,球的加速度
221300m/s 300m/s 0.1
v a t ∆-=
==∆ (2) 守门员接球瞬间,球的加速度 2221030m/s 400m/s 0.1
v a t ∆--===-∆ 22.(1) 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为25m/s ,方向与汽车运动方向相反;(2) 小王看到行人时汽车离斑马线的距离为50m ;(3)见解析
(1)以汽车速度方向为正方向,则汽车的初速度为072km/h=20m/s v =,末速度0m/s t v =,则有
220020m/s 5m/s 4
t v v a t --===- (2)小王在思考时间内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有
00020m/s 0.5s 10m x v t ==⨯=
汽车刹车过程的位移为
22
010020m 40m 22(5)
v x a --===⨯- 小王看到行人时汽车离斑马线的距离为
0150m x x x =+=
(3)行人从A 点到B 点所需时间为
223s 4s 1.5d t v ⨯===人 则在此过程中汽车先减速1s ,后匀速3s ,汽车减速过程,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可得
10115m/s v v at =+=
2210217.5m 2v v x a
-== 汽车匀速过程
31245m x v t ==
则此过程汽车的位移为
23'62.5m>50m x x x =+=
因此小王违章驾驶。

23.(1)17m ;(2)合法;(3)见解析
(1)由题意可知,零时刻发出第一次超声波,经过0.5s 接收到,则汽车距离发射源的距离为
1110.5==340m=85m 2
x v t ⨯ 从1s 时刻发出的第二次超声波,经过0.6s 接收到,则汽车距离发射源的距离为
2120.6==340m=102m 2
x v t ⨯
则汽车在反射两个超声波信号之间的时间内前进的距离为 12102m 85m 17m d x x =-=-=
(2)汽车从第一次接收到信号到第二次接收到信号时间为
210.60.51s s 1.05s 22t T T ⎛⎫∆=-=+-= ⎪⎝⎭
则汽车的速度为
217=
=m/s=58.3km/h 1.05
d v t ∆ 因为58.3km/h <60km/h ,所以汽车的行驶速度合法。

(3)从测速仪发出的第一个超声波脉冲时作为计时起点,在图中作出超声波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
24.(1)10m/s ,方向是汽车开始运动方向;14m/s ;(2)2.5m/s ,方向是第4s 内汽车运动方向
由题意知汽车在第1秒内的位移是x 1=5m ,第2秒内的位移为x 2=20m ,第3秒内的位移为x 3=20m ,第4秒内的位移为x 4=15m ,第5秒内的位移为x 5=-10m ,所以物体在5s 内的总位
移为
x =x 1+x 2+x 3+x 4+x 5=5m+20m+20m+15m+(-10)m=50m
所以5秒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50m /s 10m /s 5
v ==
方向是汽车开始运动方向;
物体在5s 内的总路程为 s=5m+20m+20m+15m+10m=70m
所以5秒内的平均速率
70'm /s 14m /s 5
v ==
后2s 内的位移为 x ′=x 4+x 5=15m+(-10)m=5m
后2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5'm /s 2.5m /s 2
v =
= 方向是汽车第4s 内运动方向。

25.6m/s ,5m/s (1)令全程时间为2t ,则根据平均速度关系有全程位移为12s v t v t =+ 全程的平均速度121248 ./6/2222
v t v t v v s v m s m s t t +++===== (2)令全程位移为2s ,则根据平均速度关系有全程通过的时间12s s t v v =
+ 所以全程的平均速度 12
1212
222 v v s s v s s t v v v v ⋅===++ 代入数据:22
233.753v v ⨯⨯+=
解得:2v =5m /s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根据给出的平均速度分别求出全程运动的位移和时间表达式,再根据平均速度公式求解.掌握规律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26.8m /s ,38m/s
当0t =时,对应05m x =,当2s t =时,对应221m x =,当3s t =时,对应359m x = 则0t =到2s t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20102215m /s 8m /s 2
x x v t --=== 2s t =到3s t =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222335921m /s 38m /s 1x x v t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