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试卷A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市2020年(春秋版)中考语文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共8题;共32分)
1. (2分)下列划线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曹刿(kuì)小信未孚(fú)下视其辙(zhé)
B . 登轼而望之(shì)遂逐齐师(suí)彼竭我盈(yíng)
C . 望其旗靡(mí)玉帛(bó)肉食者鄙(bǐ)
D . 又何间焉(jiàn)小惠未遍(biàn)弗敢专也(fú)
2. (2分)(2017·杭州)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他克尽职守,默默奉献三十年。

/请你把刚才说的话在说一遍。

/警察掉取监控录像仔细查看。

(摘自电视字幕)
B . 海鲜夜宵大排档,恭候光临!/阳光安装公司,竭诚为您服务。

/欧美时尚家具,送货到家。

(摘自招牌广告)
C . 红烧鸡腿、蜡肉烧笋、糖醋鱼块/凉绊黄瓜、香菇青菜、蒜泥菠菜/番茄旦汤、虾皮紫菜汤(摘自食堂菜单)
D . 梧桐树遮天蔽日,尤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

/最后拼搏阶段就是要像篮球冲满气、汽车加满油一样。

(摘自学生作文)
3. (2分)下列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 . 大概物极必反,最近书店里的生意也日渐冷淡下来,我想这就是“韩潮”(韩寒书潮)过后的一种必然现象吧。

B . 这是个不求甚解的年代,踏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虽处在时代潮流的前列,但似乎已经很少有人能够细心研习业务了,大多数的人只是一味地追逐“经济”利益。

C . 只有那些对学问永远虚怀若谷的人才是永远上进的人。

D . 学校图书馆是他每天光顾的地方,无论刮风下雨,他总能若无其事地静下心来学习。

4. (2分) (2017八上·乌海期中)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切实减轻农民负担,是能否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

B . 科学家目前宣布,他们找到了一种更有效的利用核能制取氧气。

C . 经过10多年的起草和调研,《慈善法》获人大表决通过,并将于9月1日起实施。

D . 目前,全球用水增长速度是人口增长速度的两倍,由此导致水资源严重短缺。

5. (2分)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①因为尘埃和水汽的结合可以变成云滴,成片的云滴就组成了厚厚的云层。

②温度太高,不但人类无法忍受,就是地球上的其他生物也会被“烤干”。

③有了尘埃,就使得近地面的低空多了一层保护膜。

④没有尘埃,地球表面将会热得不得了。

⑤云层具有“反光镜”的作用,可以将照在其上的一部分太阳辐射反射回宇宙空间,从而有效地削弱了太阳的威势。

A . ④③②①⑤
B . ④⑤②③①
C . ④②③①⑤
D . ③④②①⑤
6. (9分) (2017九上·仪征月考) 默写。

(1)晓战随金鼓,________。

(李白《塞下曲六首》)
(2)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________,君子好逑。

(《诗经·周南》)
(3)衣带渐宽终不悔,________。

(柳永《凤栖梧》)
(4)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________。

(李煜《相见欢》)
(5) 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6) 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 ________,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
(8)晏殊的《浣溪沙》中将自然现象与人的感受巧妙结合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

7. (3分)(2019·杭州模拟) 读名著要读懂内容、读出感悟。

请仿照下面的示例,完成相关任务。

8. (10分)综合性学习。

有人说:“诗人和孩子,还有天空里的鸟儿都是世间最神圣的。

”“我是谁?”这是一个永恒的话题。

人们常常用尽毕生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去探索、去破译这一命题。

可是,仍旧有许多人不了解自己,找不到自己。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就是我”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请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
根据你的积累,请你摘录一句名言警句来激励自己。

(2)
请根据自己的特长和爱好,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向同学们展现你的风采,完成下面的自我介绍。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李想……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6分)
9. (17分)阅读下面新闻和文章,完成后面问题。

“从我这里是可以看到整个铜川市耀州区的全景,那么今天可以看到,天空是灰白色的一片,而远处的楼房和山体是已经模糊不见了,据肉眼观察,这个能见度大概是在1公里左右。

”据铜川市环保局发布数据,2014年1月31号铜川的空气质量状况属轻微污染,PM10监测值为112毫克/立米,PM2.5监测值为210微克/立方米,属五级重度污染。

(陕西广播电视台《第一新闻》)
隐形“杀手”PM2.5无处不在
①灰蒙蒙的天气让越来越多的中国公众注意到PM2.5——一个由英文和数字组成的专业术语。

所谓PM2.5,是指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其直径小于2.5微米。

因为这些颗粒物太轻,很难自然沉降落到地面上,而是长期漂浮在空中,不仅小到看不见,更小到可以直接进入肺泡甚至融入血液,和人体内的细胞“搏斗”并伤害这些细胞。

从某种程度上说,叫它“凶手”并不为过。

②一般而言,直径超过10微米的颗粒物,会被挡在鼻子的外面;直径在2.5微米至10微米之间的颗粒物可以进入呼吸道,但随着吐痰、打喷嚏被部分排出体外;而直径在2.5微米以内的细颗粒物,却会顺利通过下呼吸道,小于2.5微米的颗粒可进入肺泡之中,并可通过气血交换进入到人体血管。

其吸附的重金属氧化物或多环芳香烃等致癌物物质危害更大。

③如果放大了看这些小颗粒.他们并不一定是圆形或者方型,而呈不规则状。

这些颗粒物中少部分是自然形成的扬尘,绝大部分是人类行为造成的二次污染,如二氧化硫、氢氧化物、硫酸铵、硝酸铵等粒子。

这些因为工业等人类活动产生的、燃烧不完全而排出的小粒子,本身由一定的二氧化硅和碳组成,有时燃煤电厂在高温中生成的致癌物,在冷却时被这些细小的颗粒物吸附着进入人体。

也就是说,在它们“出生”的瞬间,可能是清白无害的,唯一的特点在于太小、太多。

然而,相同质量浓度下,颗粒物越细,数目更多。

比起PM10,PM2.5的表面积要大好几倍,吸附空气中的毒性物质就会更多。

④这么小的颗粒很难自然沉降,会在空气中停留一个星期甚至几个月,本身对呼吸系统就有影响,造成咳嗽、不适。

而小颗粒物上吸附的致癌物,更导致癌症高发;当PM2.5吸附了致癌物,就有致癌效应:吸附了致畸物,就有效畸效应。

它通过下呼吸道,进入肺的深处,而它携带的有害气体、重金属就溶解在血液里。

⑤目前学界对PM2.5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种是通过研究其吸附的成分对人体细胞的影响入手,一种是不计成分,单纯对一定浓度的、可能混有多种成分的PM2.5入手。

经科学家研究,现在已经肯定的是,浓度越高,对人体的危害越大,但由于这涉及长期的、大规模人群实验,具体的量值和对人体具体的伤害,还没有准确数据。

⑥由于PM2.5更容易在老人和孩子身上“发威”,研究者们很关注“凶手”接近他们的可能,污染的空气对幼儿的发育、智力、健康都会有不良影响。

可怕的是,这些影响一般不会在几个月甚至几年内被明显察觉到,也许有些长期受到空气污染的人一辈子都不会觉察其影响……最为可怕的是,空气污染,受害者比其他污染都来得多,而且它无孔不入,难以防卫,目前流行的PM2.5检测仪从技术条件上来说并不完善。

普通老百姓对空气污染没有足够的意识,一般情况下也不会主动诉求。

⑦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自我保护。

穿行或工作于车流量大的街道、工业区时,可载合适的口罩进行防护。

吃“猪红”等进行食疗也是不错的选择。

猪红中的血浆蛋白被人体内的胃酸分解后,会产生一种解毒,清脑的分解物,能够与侵入人体内的粉尘、有害金属微粒发生化合反应,易于毒素排出体外。

空气净化器能够过滤掉大部分颗粒物,一些技术先进的空气净化器甚至能吸附消除0.01微米的颗粒物。

在灰霾多发季节,喜欢运动的人应该尽量避免户外运动,因为雾气里面含有各种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物质,越是运动,吸入肺部的毒物越多,无形中成了毒雾的吸尘器,雾天外出归来应立即清洗面部及裸露的肌肤。

(1)
本文以“隐形‘杀手’PM2.5无处不在”为题,有什么作用?
(2)
第②段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请任意列举一种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3)
以文中划线句子为例,简析本文语言的特点。

(4)
以下说这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 PM2.5是指人类二次污染产生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硫酸铵、硝酸铵等粒子,它们呈不规则状。

B . PM2.5本身是清白无害的,当它吸附了毒性物质被人们吸入体内,才会对人们造成伤害。

C . PM2.5成为“杀手”是因为它太轻、大小,能直接进入肺泡甚至融入血液伤害人体细胞,其吸附的毒性物质危害很大,而且不易被察觉。

D . 科学家们已研究确定,PM2.5浓度越高,对人体的危害越大,具体的量值和对人体具体的伤害,也已有了准确数据。

10. (9分) (2017八下·钦州港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毕业赠言
--胡适
诸位毕业同学:
①你们现在要离开母校了,我没有什么礼物送给你们,只好送你们一句话吧。

这一句话是“不要抛弃学问。


②以前的功课也许一大部分是为了这张毕业文凭,不得已而做的。

从今以后,你们可以依自己的心愿去自由的研究了。

趁现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努力做一种专门学问。

少年是一去不复返的,等到精力衰减时,要做学问也来不及了。

即为吃饭计,学问也绝不会辜负人的。

吃饭而不求学问,三年、五年之后,你们都要被后来少年淘汰的。

到那时再想做点学问来补救,恐怕已太晚了。

③有人说:“出去做事之后,生活问题需要解决,哪有工夫去读书?即使要做学问,既没有图书馆,又没有实验室,哪能做学问?”
④我要对你们说:凡是要等到有了图书馆才能读书的,有了图书馆也不肯读书。

凡是要等到有了实验室才做研究的,有了实验室也不肯做研究。

你有了决心要研究一个问题,自然会撙衣节食去买书,自然会想出法子来设置仪器。

⑤至于时间,更不成问题。

达尔文一生多病,不能多做工,每天只能做一点钟的工作。

你们看他的成绩!每天花一点钟看10页有用的书,每年可看3600多页,30年可读11万页书。

⑥诸位,11万页书可以使你成为一个学者了。

可是,每天看3种小报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工夫;4圈麻将也得费你一点钟的光阴。

看小报呢,还是打麻将呢,还是努力做一个学者呢?全靠你们自己的选择!
⑦易卜生说:“你的最大责任是把你这块材料铸造成器。


⑧学问便是铸器的工具,抛弃了学问便是毁了你们自己。

⑨再会了!你们的母亲眼睁睁地要看你们10年之后成什么器。

(1)
这篇演讲的中心话题是________。

(2)
全文思路精美,行文流畅,层次分明,请在下面的横线上进行填写,以显示全文思路:提出赠言→________→________→表达希望与祝愿。

(3)
第②段文字中有一个句子能突出全段的主要意思,这个句子是________。

(4)
阅读文中③④⑤⑥段并答题。

①这一部分运用的论证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

②作者在这一部分就“做学问”表达了的看法是________。

③假设这几段文字是一篇完整的短论,那么它的形式是________。

(5)
从文中找一个句子,写在下句后面,组成一个浓缩了全文内容的语句顺畅的警句。

不要抛弃学问,________。

11. (20分)阅读《没有一种名字叫做“卑微”》,完成下面题目。

没有一种名字叫做“卑微”
①16岁那年,我考上了全县最好的高中。

恰巧这时我家在县城的一个亲戚想让父亲去帮忙照看房子,还给父亲建议说在县城养猪是条致富路子,父亲欣然答应了。

②等我在高中读了一个学期后,父亲在县城也垒好了猪圈,买来了猪崽。

我平时在学校住宿,周末就去父亲那儿过夜.帮父亲照料小猪,好让父亲腾出时间回家推饲料。

猪渐渐长大,家里的饲料早已吃光,买饲料吧,又拿不出钱来。

父亲整日忧心忡忡。

③一次去食堂打饭时,发现同学常常扔馒头、倒饭菜,我突然想到,把这些东西用来喂猪不是挺好吗。

回去跟父亲一说,父亲高兴得直拍大腿,第二天他就去拾馒头剩饭。

④我为自己给父亲解决了一个难题而窃喜不已,却未发现这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烦恼。

父亲那黑乎乎的头巾,脏兮兮的衣服,粗糙的裤子立时成为许多同学取笑的对象,他们把诸如“丐帮帮主”“黑橡胶”等侮辱性的绰号都加在了父亲头上。

⑤我是一个山里走出来的孩子,不怕条件艰苦,不怕跌倒疼痛,最怕别人的歧视。

好在同学们都还不知道那是我的父亲,每到他来时我就离得远远的。

⑥但我内心害怕被别人识破和歧视的恐惧却日复一日地剧增。

终于有天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叫人家都知道了会嘲笑我……
⑦父亲脸上的喜悦一下消失了。

漆黑的夜里,只有父亲的烟锅一红一红,良久,他才说:我还是去吧!不和你打招呼就是了。

这些日子,正是猪长膘的时候,不能断了粮,接下来的日子,父亲继续拾馒头,我默默读书。

我常看见父亲对着张贴成绩的布告发呆。

⑧那年冬天,班里要开家长会。

我的心一下凉了,我不敢想象别人知道那拾馒头的就是我父亲时会怎样嘲笑我。

伴着满天风雪回到家,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我对老师说你有病……父亲的脸色很难看,但终究没说什么。


⑨第二天我挟着风雪冲到了学校,家长会开始了,欢笑声不断,我的心却冰凉得厉害。

⑩父亲啊,你为何偏偏是一个农民,偏偏在我们学校拾馒头!
⑪我无心听老师和家长的谈话,随意将目光投向窗外。

天啊!父亲,我拾馒头的父亲正站在教室外面一丝不苟地聆听老师和家长们的谈话,他的黑棉袄上落满了厚厚的积雪。

我冲出教室,将父亲拉进来,对老师说:“这是我爹!”教室里掌声一下子如潮雷动……
⑫回去的路上,父亲仍挑着他捡来的两桶馒头和饭菜。

以后,同学们再也没有取笑过父亲,而且都自觉地将剩饭莱倒进父亲的铁桶里。

隔年九月,父亲送我到省城读大学。

我们乡下人的打扮在绚丽缤纷的校园里显得那么扎眼,但我却心静如水,没有一丝怕被人嘲笑的忧虑。

⑬在这个世界上,歧视总是难免的,关键是自己要看得起自己。

正如父亲说的那样: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

(1)
面对到学校捡拾剩饭的父亲,“我”的态度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请用准确的词语将这一过程补充完整。


喜,,
平静
(2)
第⑩和⑪段中画横线的两处都有叹词“啊”,试说说两个“啊”含义有什么不同?
(3)
第⑪段“我”鼓起勇气,将窗外的父亲拉进了教室。

如果你当时是“父亲”会怎么想?请结合上下文,揣摩父亲当时的心理活动,写在下面横线上。

(4)
文章中“我”的成长历程,是否有你值得学习的地方?结合生活经历,说说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不少于80字)
三、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
12. (23分) (2017七下·石门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

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

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

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下,渐沉渐深耳。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

如是再啮,石又再转。

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

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乙】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

吾使人卜,云,祟(鬼怪)在高山广水。

寡人欲少(稍微增加)赋敛,以祠灵山(山神),可乎?”群臣莫对。

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

夫灵山固(本来,原本)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

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难道)不欲雨乎?祠之无益。

”公曰:“不然,吾将祠河伯,可乎?”晏子曰:“不可。

河伯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泉日下,百川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
(1)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水不能冲石其反击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
(2)
下列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是非木杮斯是陋室
B . 可据理臆断欤我将祠河伯,可乎
C . 以为顺流下矣以草木为发
D . 其反激之力祠之无益
(3)
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①阅十余岁________ ②棹数小舟,曳铁钯________
③竟不可得________ ④天不雨久矣________
(4)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众服为确论。

②天久不雨,泉日下,百川竭。

(5)
【甲】文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6)
【乙】文中晏子劝阻景公不要“祠灵山河伯”,其表面的理由是:“天久不雨”,灵山河伯自身难保,其根本的原因是担心祭祀的费用会增加百姓负担。

由此可以看出晏子是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用两个短语概括,从两方面作答)。

13. (10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春行即兴
唐·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
一、二句写出了当时环境怎样的特点?
(2)
诗的三、四两句和王籍的“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都写到鸟鸣,且有异曲同工之妙。

请作比较赏析。

四、作文 (共1题;共5分)
14.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游戏伴随着我们成长,游戏有规则,有挑战,有快乐……面对游戏,我们思考,我们选择,我们评判。

请以“游戏”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文体自选(除诗歌外);①600字以上;③文中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共8题;共32分)
1-1、
2-1、
3-1、
4-1、
5-1、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7-1、
8-1、
8-2、
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6分)
9-1、
9-2、
9-3、
9-4、
10-1、
10-2、
10-3、
10-4、
10-5、
11-1、
11-2、
11-3、
11-4、
三、古诗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3-1、
13-2、
四、作文 (共1题;共5分)
14-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