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地震了怎么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大班健康教案《地震了怎么办》
一、教学目标
1.让幼儿了解地震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2.培养幼儿的自救能力和安全意识。
3.提高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大班幼儿理解地震的危害。
2.大班幼儿学会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
1.怎样让大班幼儿对灾难保持一定的警惕性。
2.如何引导大班幼儿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并采取正确的行动。
四、教学过程
1. 课前导入(5分钟)
教师用简单生动的语言,引导幼儿回忆最近看过的、听过的或亲身经历的自然灾害事件,例如风暴、洪水、地震等,由此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地震了怎么办》。
2. 正文教学(35分钟)
2.1 课堂讲解(15分钟)
教师向大班幼儿简要介绍地震的概念及其危害,包括地震是指地球表面因地下震源活动而产生的振动,造成建筑物倒塌、道路、桥梁损毁、危房倒塌,甚至人员伤亡等情况。
告诉幼儿们,我们要学会预防地震和在地震发生后正确应对。
2.2 观看视频(10分钟)
请大班幼儿一起观看地震应急演练的视频,了解正确的地震预警信号、地震发生时如何保护自己等知识。
通过观看视频,幼儿们能够深入、直观地感受到地震造成的威胁和应对方式。
2.3 分组讨论(10分钟)
教师以班为单位分成小组,向幼儿发放演练的实物道具,让幼儿在既定的时间内集思广益,讨论并展示地震发生时如何自救、互救,达到互学互教、相互帮助的目的。
3. 感性体验(20分钟)
3.1 角色扮演(10分钟)
设定地震发生的情景,让每个幼儿扮演不同角色,即在教室里或户外等不同场所的孩子,大班语音回放预警时,幼儿们需要以最快的速度、正确地躲到桌子下,保护自己。
3.2 地震应急演练(10分钟)
教师模拟地震发生的场景,幼儿们奉命在规定时间内安全撤离。
教师要根据幼儿的表现及时进行评估,对不同情况下的措施进行点评和总结,全面提高幼儿的应变能力和团队意识。
五、课堂延伸
1.可以邀请家长参与,帮助幼儿学习地震逃生技能。
2.配合教师、家长、学校组织开展灾害应急演练。
六、课堂作业
分享地震安全小贴士,包括孩子需要掌握的地震逃生技能、日常预防地震的常识等。
七、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大班幼儿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地震的危害和应对技能。
通过实际操作和演练,幼儿们也可以有效提高自己和团队状况下的应变能力。
同时,对于有心理压力的幼儿应给予鼓励和温暖,在应对灾难中增强幼儿的心理素质和信心,让孩子们逐渐成为拥有自救能力的强壮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