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里士多德与孔子友爱观的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亚里士多德与孔子友爱观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与孔子的友谊观都与实现真正的友谊有着相同的根源,他们认为友谊的真谛不仅是以物质的反应来表达,而且必须深刻体会
友谊的理念。

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友谊概念建立在三个方面的核心范畴
之上:共同的爱,善良的服从和彼此的博爱。

他认为友谊必须要以彼
此的尊重开始,必须要双方承认对方的价值和美德,这样才能使友谊
得以维持。

其次,他认为友谊必须建立在双方彼此爱护和关怀的基础上,才能使友谊得以贯穿时间和空间,得以持久。

亚里士多德最后指出,友谊必须要以智慧和诚实的交流开始,双方都要坦诚的去聆听彼
此的看法,去充分了解并尊重对方的意见,这样友谊才能够不断的深入,得以长久。

孔子也认为友谊应该建立在双方认可和尊重对方的基础上,友谊
应该具有某种形式的“正义”。

也就是说,友谊不应该仅仅建立在物
质上,也不能仅仅是表面上的友好,而要深层次地理解对方的想法,
以便推动友谊的发展。

孔子认为,只有通过了解友谊的来源,才能真
正地体会友谊的本质。

他还提出,任何一种友谊都必须具有可持久性
才能够持久,友谊应该不断的加强,才能够永远存在。

总之,亚里士多德与孔子对友谊的观点都是相似的,他们都认为
友谊应该是以尊重、关怀、智慧和诚实为基础,可持久的、加强的感情,它超越一切物质眷恋而存在。

友谊不仅仅是物质的反应,更是一
种属于心灵的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