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3第2单元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2024学年鲁教版高中地理单元测试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
1.(1)夜间,农户用草垫覆盖塑性玻璃温室弯项,首要目的是()
1.(2)该生态小康家园的生产模式如果得到推广,则会()
①加快全球气候变暖
②改善热量条件,利于产出
③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
④天然氧吧,实现零排放
A. 增加昼夜温差
B. 减少水分蒸发
C. 减少能量损耗
D. 减少病虫害
【答案】C
【解析】(1)夜间,没有太阳辐射,气温低,为减少能量损耗,保持温室内的较高气温,农户用草垫覆盖塑性玻璃温室穹顶。

故选C。

【答案】C
【解析】(2)该生态小康家园的生产模式如果得到推广,能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所以
①错;仍有碳排放,所以④错。

故选C。

2.图中该产业链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
A. 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缩短了产业链
B. 大力实施废弃物的循环利用,完全没有污染
C. 循环经济减量化、无毒化原则
D. 减小了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量及废气、废渣的排放量
【答案】D
【解析】图中该产业链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是提高资源综台利用率,延长了产业链,A错误;
大力实施废弃物的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减轻环境污染,不可能做到完全没有污染,B 错误;
循环经济是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发展经济,C错误;
减小了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量及废气、废渣的排放量,D正确。

3.(1)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起飞的国家中,最典型的反映出这种关系的城市是()
3.(2)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
A. 柏林
B. 伦敦
C. 旧金山
D. 圣彼得堡
【答案】B
【解析】(1)工业化最早的国家—英国,最典型地反映出这种关系。

故选B。

【答案】D
【解析】(2)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其它三个是错误的观点。

故选D。

4.(1)哀牢山的哈尼梯田,水稻种植一般一年一熟,主要影响因素是()
4.(2)当地的水稻种植至今不施用化肥,这符合可持续发展的()
A. 土壤
B. 热量
C. 技术
D. 水源
【答案】B
【解析】(1)根据区域地理知识可知,哀牢山的哈尼梯田海拔较高,热量不足,故只能一年一熟。

故选B。

【答案】A
【解析】(2)当地的水稻种植至今不施用化肥,这有利于保护本地生态环境,遵循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故选A。

5.漫画“五代人的营生”反映的问题,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①共同性原则②持续性原则③公平性原则④阶段性原则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答案】B
【解析】
6.提倡“免用一次性木筷”的出发点是()
A. 减少个人经济支出
B. 减少固体垃圾
C. 减少木材的消耗量
D. 移风易俗
【答案】C
【解析】林被大面积砍伐,无疑会影响和破坏森林的生态功能,造成当地和相邻地区的生态失调、环境恶化,导致洪水频发、水土流失加剧、土地沙化、河道淤塞乃至全球温室效应增强等问题;贺卡、一次性木筷造成大量林地被毁,因此我国大力提倡拒免用一次性木筷、免赠贺卡的出发点是节约木材,保护环境。

7.(1)符合人类社会发展先后顺序的是()
7.(2)图中②阶段人地关系的特点表现为()
A. ①④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①③②④
D. ②①③④
【答案】A
【解析】(1)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的主要内容掌握,①是采猎文明时期,②是工业文明时期,③是环境文明时期,④是农业文明时期。

因此,先后顺序为①④②③。

故选A。

【答案】D
【解析】(2)该题重点考查学生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的主要内容掌握,②是工业文明时期,此时的人地关系是人类单纯地把地理环境看成是人类活动的场所和开发的对象,人地关系思想是征服自然。

故选D。

8.(1)图示产业链最大的优点是()
8.(2)垃圾分类处理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 能源循环利用,自给有余
B. 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C. 实现了污染物的零排放
D. 加强了废弃物减害化和资源化
【答案】D
【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该产业链对废弃物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和处理,实现了废弃物减害化和资源化。

故选D。

【答案】B
【解析】(2)垃圾分类处理有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观念。

故选B。

9.(1)鲁尔区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是()
9.(2)20世纪中叶,一些新兴企业不愿到鲁尔区落户,主要原因是()
①传统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新兴产业发展要求
②公共设施不齐全,劳动力素质差
③区内用地紧张
④环境污染严重
A. 生产结构单一,煤炭能源地位上升
B. 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冲击
C. 煤炭资源枯竭,环境污染严重
D. 煤炭、钢铁产量过剩,用地紧张
【答案】B
【解析】(1)根据所学知识,鲁尔区初期发展以重工业为主,煤炭和钢铁为两大最基
础的工业部门,上世纪50年代后,煤炭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世界产业重心向
新兴产业转移,传统工业区受到技术革命的冲击,经济衰退。

故选B。

【答案】C
【解析】(2)新兴产业不愿到此落户的主要原因是传统生产和组织方式不适应新兴产
业发展要求,且传统产业区长期发展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环境质量下降,工业结
构难以快速调整,区内用地紧张,不利于新兴产业的发展,故①③④正确。

当地工业基础好,公共设施完善,劳动力素质较高,故②错误。

故选C。

10.(1)下列选项中,对图示解读正确的是()
10.(2)下列认识或行为与图示思想发展阶段对应组合正确的是()
A. A表示环境、B表示人类社会
B. 在阶段①,人类与环境没有关系
C. 在阶段④,人地矛盾尖锐
D. 箭头b表示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
【答案】A
【解析】(1)根据材料,①为采猎文明时期,②为农业文明时期,③为工业文明时期,④为后工业文明时期。

从②中a可判断,人类社会从环境中获取各种物质和能量,以维持自身发展的需求,
因此可判断A表示环境、B表示人类社会,A正确;
在阶段①,人类必须依附于环境才能生存,B错误;
在阶段④,由于人类谋求协调发展,人地矛盾有所缓和,C错误;
箭头b表示人类社会对环境施加的影响,D错误。

故选A。

【答案】C
【解析】(2)①时期,人类社会处于原始社会状态,还没有形成人地关系的认识,A
错误;
②时期,人类社会处于农业社会时期,没有现代化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少,B错误;
③时期,人类对环境的利用和破坏已相当严重,人地矛盾十分尖锐,C正确;
④时期,由于正确的人地关系观念的影响,人类开始退田还湖,植树造林,D错误。

故选C。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
11.(1)简述吉尔吉斯斯坦的地理位置。

11.(2)简析伊塞克湖东岸积雪量大的自然原因。

【答案】(1)位于东半球,北温带;地处亚欧大陆的中部(深居内陆);与中国、哈萨
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接壤;处在连接亚欧大陆的交通要道上。

【解析】(1)地理位置可以从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交通位置等方面分析。

从经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上看,位于东半球、北温带,地处亚欧大陆的中部;从
相对位置看,与中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接壤;从交通位置看,处在连接亚欧大陆的交通要道上。

【答案】(2)湖水蒸发形成的水汽较充沛;湖泊位于盛行西风带,西风经过湖面增温
增湿;水汽在湖泊东岸受山地抬升,形成降雪;湖泊东岸海拔较高,气温较低。

【解析】(2)“积雪量大”可以结合风、水汽进行分析,主要是因为湖水蒸发为降雪提
供了水汽条件,再加上西风带来的水汽受东部山地抬升,形成降雪;海拔高,气温低,积雪不易融化。

12.(1)结合上图及所学知识,用整体性原理描述化隆县的自然地理待征。

12.(2)说明化隆人外出开拉面馆给当地带来的影响。

12.(3)推测“拉面经济”带动化隆县发展的产业类型。

12.(4)请为化隆进一步发展“拉面经济”提出合理建议。

【答案】(1)化隆县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海拔较高,气温较低,昼
夜温差大,降水较少,冬季多风;地形崎岖,落差大,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黄河
流经该县,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环境原始状态保存较好,野生动植物众多,生物多样性丰富。

【解析】(1)地理环境整体性是指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
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地理位置入手,分析这里的地形、气候、水文、生物等要素
之间的关系。

【答案】(2)带来巨大经济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加强与外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当地大量劳动力的流失,致使劳动力短缺;出现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等社会问题。

【解析】(2)化隆人外出开拉面馆属于人口的迁移,人口迁移对于迁出地的影响从有
利和不利两个方面分析,有利方面主要是收入增加,与外界经济文化交流更为密切。

不利的方面主要是导致农村劳动力的不足,土地荒芜,出现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等社
会问题。

【答案】(3)小麦种植;面粉加工;肉牛养殖;原料生产;人才培训。

【解析】(3)结合拉面生产的上下游分析相关产业部门。

【答案】(4)树立品牌意识,加强品牌建设,扩大品牌效应;加强人才培养和科技投入,提高拉面的质量,形成特色,开展多种经营,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延长拉面产业链,增加产品的附加值。

【解析】(4)结合中国产业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
知名度不高等,寻找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3.(1)材料一中企业的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________原则,简述该企业大力
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

13.(2)我国东部某地区欲借鉴该地区经验,请你根据循环经济的原理,将小麦种植、啤酒厂、沼气、畜牧业四个生产环节合理联系起来(建议画框架结构图)。

13.(3)试分析沙漠腹地引入大量化工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

【答案】(1)持续性;
意义:①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污水排放;②植树造林,减轻了土地沙化,保护了生态环境;③降低了企业的原料成本,延长产业链,增加了产品附加值;④增加农民收入,增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解析】(1)由材料可知,企业的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

该企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有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了污水排放;植
树造林,减轻了土地沙化,保护了生态环境;降低了企业的原料成本,延长产业链,
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增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答案】(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