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几点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几点看法
武敬泉(清华附中)
教育的发展,对媒体的要求越来越高。
可以说,多媒体是今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主要发展方向,对于我们这些即将跨人新的千年的教师来说,了解和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CAI)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本文,我们着重对多媒体课件的原理、开发和评价谈一下看法。
首先我们先看一下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简介。
80年代末90年代初,多媒体计算机出现后,迅速进入了教育领域,给计算机辅助教学带来了革命。
多媒体计算机具有能够综合处理文字、图像、声音、图形的能力,显示了在计算机辅助教育方面的非凡才能,很快成为CAI发展的重要方向。
多媒体并不是简单的媒体组合。
目前,有一些人在对多媒体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认为在教学中运用上诸如实物投影仪、计算机等设备就算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这种认识是片面的。
日本东京大学的教授板垣昂在分析教育技术中的几种变化时指出,对媒体的使用将由单一媒体(Single media)向媒体的复合(Media mix)发展,由单一功能(Sigle function)向多媒体(Multimedia)发展。
媒体的复合与多媒体之间有根本的区别,前者只是媒体的简单组合,媒体之间并无联系,而后者是媒体有机的组合成统一的系统,其总体功能要强于各种媒体功能之和。
CAI的基本原理
在谈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看看传统教学的基本过程。
如下图所示,传统教学过程是一个循环过程,它由确定教育目的和总的课程目标开始,最后以评价结束。
图一:教学中的一般步骤
通过对上图进行分析发现: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构成一个教学系统,教师和学生对教学信息进行处理和传递,以完成教与学的任务。
首先,教师对教学信息进行加工和处理,并把教学信息通过语言、板书和其他辅助材料呈现给学生。
其次,是对学生的反映进行诊
断和评价,了解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然后,及时反馈给学生,进入下一个循环。
从这个讨论中,说明了教学过程是一个双向联系的过程。
图二表示的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过程,让我们同样分析一下。
图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般过程
计算机在程序的控制下,通过输出设备向人们呈现各种信息,并通过输入设备接收使用者输入的各种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判断,根据判断结果进行转移和提供有针对性的提示信息。
因此,把具有教学功能的软件配合到计算机之后,计算机就能像教师一样,与学生构成教学系统,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
为了加深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认识,表一和表二对比了教师和计算机的优势和不足。
表一:计算机和教师的优点
教师的优点计算机的优点
具有计划和开发能力执行的速度高
能建立与学生的联系能准确的工作
具有综合信息的能力能收集和管理信息
能交流感情,能回答询问能促进学生学习
在行为和价值方面作出样板重复执行任务而不会厌烦
有能力同多人小组一起工作能较好的实现个别化教学
有能力督促学生学习
有适应变化的能力
表二:计算机和教师的不足教师的缺点计算机的缺点
花在个别学生身上的时间不充分不能产生自发的回答
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开发工作不能有效地同众多同学同时工作
不能有效追踪和评定学生成绩不能示范一定类型
不能客观评价学生的成绩
从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和计算机在解决教育中的问题时都显示了他们的实力,我们的目标是应用一种新的方法把他们结合起来,弥补各自的不足,加强双方的优势,这样成为一个高效的教学系统。
为达到这一目的,我们来看一下CAI课件的开发与评价。
CAI课件的开发过程
课件的设计与开发过程应决定于课件的设计和开发的指导思想。
课件的开发过程不仅影响到课件的开发效率,在很大程度上,课件可开发方法和开发过程还影响到课件的开发质量。
课件开发从计划开始,首先应明确课件开发的目的,它可以是以研究为目的,也可以是以教学为目的。
对教师来说,主要应用于后者。
用于教学目的的课件应明确以下几点:
(1)课件的教学内容和性质。
(2)课件的使用特性。
(3)在教学中的地位。
课件设计应解决的基本问题是课件中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的设计。
教学内容的设计应给出课件中每一幅框面上所呈现的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的设计应给出课件中的教学过程及其控制。
另外,课件在投入运行前,还应对它进行全面的测试。
测试包括功能测试和效果测试。
测试是根据课件设计的技术要求和设计目标来进行的。
功能测试包括课件的各项技术功能,如对教学信息的呈现功能,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功能等。
效果测试是指课件的总体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完成的情况。
课件的开发过程是反复循环的过程,只有对课件各个方面不断总结,不断改进,才能使课件逐步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
目前,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我校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对制作多媒体课件存在一定的困难,这倒不是这些教师的水平不行,而是因为种种其它原因造成的。
实际上,我校的教师水平是相当高的,假以时日,他们一定会在各个方面取得长足进步。
我校领导在培养教师成长方面目光长远,他们为教师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计算机辅助教学设备亦比较齐全,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在目前制作CAI课件尚有一定困难的前提下,可以充分利用一些现成的软件。
不过注意,并不是所有的课件均适合我们的学生。
那么,究竟什么课件合适呢?这就牵涉到CAI的评价了。
怎样对计算机辅助教学进行评价呢?CAI的评价方法随着CAI课件的推广和应用,CAl课件的评价问题也就产生了。
最早关心评价问题的有影响的学术团体是美国数学教师协会(NCTM),经过调查、
讨论和研究,于1981年公布课件评价指南。
我们不妨参看一下。
目前,关心计算机教学系统评价的组织相当多,他们形成了自己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有相对稳定的评价人员队伍,对CAI的发展和推广起着积极的作用。
这些组织中,比较著名的有MicroSIFT ( Microcomputer Software and Information for Teachers)、国际教育技术学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Computers ln Education)、美国教育软件评价社团(Educational Software Evaluation Consortiun)。
一般的讲,对软件的评价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功用度:是指满足功能需求的能力。
(2)可靠性:是指在规定的条件下和时间内运行成功的程度。
(3)可用性:是指用户对学习、操作使用效果的评价。
(4)经济性:是指使用时间和资源的特性。
(5)可维护性:是指对软件修改的难易程度。
(6)通用性:是指可装配性和可移植性。
教学课件有其本身的特点,它的评价除了以上几条,更重要的是对其教学内容和教学质量的评估。
以下是著名评估组织MicoSIFT对CAI课件的评价标准。
内容:内容精确;有教育价值。
教学质量:目标确定良好;内容清晰。
逻辑合理;对学生来说难度适当;多媒体
运用适当;课件能有效地激励学生的创造力;对学生的回答反馈有效;
教学符合学生过去的经验;学习在一定范围内有普遍性。
技术质量:补充材料有效且便于理解;便于师生操作;课件能充分发挥计算机效能;课件使用可靠。
从以上标准可以看出,CAI课件的评价重点是它的教学质量。
我们在选用课件时一定要切实了解该课件是否符合我们的学生,是否确实能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每一个教师都肯定明白:倘若使用该课件后教学质量没有明显的提高,那么谈计算机辅助教学是没有什么意义
的,只能浪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得不偿失。
目前,计算机应用于教学中是大势所趋,我们清华附中的教师集体应该行动起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为使我们清华附中的明天更加美好而奋斗!
[有关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几点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