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4部分 第2章 课时74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税收调控机制等
明确 命题方向
真题研析
(2023·全国文综乙)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 夏威夷岛人口密度低,以第三产业为主 。该岛海
拔2 400米以上区域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1 800米以 下区域受信风控制 。1958年以来,科学家在夏威夷岛 上的观测站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开展观测,是全球最早 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进行持续观测的站点 。观测得到 的数据被普遍认为能够反映全球大气二氧化碳的平均浓 度变化,为科学认识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依据。右图示 意夏威夷岛位置与地形。
明确 命题方向
真题研析
(1)指出夏威夷岛人为二氧化碳排放的总体特征。(4分) (2)从大气环流角度,分析该岛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对 观测数据未构成明显干扰的原因。(8分) (3)说明该站观测的数据能够反映全球大气二氧化碳平 均浓度变化的原因。(8分) (4)若要在亚欧大陆建设一座能够反映全球二氧化碳浓 度变化的观测站,请提出合适的站址并说明理由。(4分)
突破 核心考点
2.全球变暖的影响 (1)对海平面和海岸带的影响
突破 核心考点
(2)对农业的主要影响
突破 核心考点
(3)对水循环过程的影响
突破 核心考点
(4)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突破 核心考点
(5)对工业的影响
突破 核心考点
(6)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7)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突破 核心考点
3.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落实 基础知识
回归教材 读选择性必修3教材第83页图3.28“全球碳循环示意”,指出人类改变碳 循环的主要方式。 答案 燃烧化石燃料与生产水泥等;土地利用变化。
落实 基础知识
2.全球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1)全球变暖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海平面干旱 Nhomakorabea疾病
粮食和水
落实 基础知识
(2)全球变暖对国家安全的影响 影响
突破 核心考点
生物与岩石之 间的碳循环
岩石与大气之 间的碳循环
大气和海洋之 间的碳交换
主要表现 一部分动、植物残体在被分解之前即被沉积物所掩埋而成为有机沉 积物,这些沉积物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转变成矿物燃料——煤、 石油和天然气等 煤、石油和天然气作为燃料燃烧时,其中的碳氧化成为二氧化碳排 入大气 二氧化碳可由大气进入海水,也可由海水进入大气。这种交换发生 在气和水的界面处,由于风和波浪的作用而加强。这两个方向流动 的二氧化碳量大致相等
生物和大气之 间的碳循环
主要表现 ①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储存在植物 体内,经过食物链的传递,成为动物体的碳化合物; ②植物和动物的呼吸作用把摄入体内的一部分碳转化为二氧化碳释 放到大气中,另一部分则构成生物的机体或在机体内贮存; ③动、植物死后,残体中的碳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也成为二氧化 碳而最终排入大气
优化产业结构 污染、低效益的夕阳产业;②大力发展低能耗、低污染、高效
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突破 核心考点
着力点
具体措施
①大力推动低碳技术创新,构建多元化低碳技术体系; 着力推动低碳技术创新
②提高企业低碳技术创新能力
①构建地区碳交易机制;②优化低碳技术创新机制;③建
优化低碳经济建设机制 立产业政策导向机制;④建立低碳环境监管机制;⑤完善
明确 命题方向
关键信息点拨
真题研析
夏威夷岛人口密度低,以第三产业为主,再结合图中村镇的分布,可知夏威夷 岛人为二氧化碳排放总量 少 ,主要分布在 低海拔(或沿海) 地区。
二氧化碳排放集中在1 800米以下的村镇,受信风控制,二氧化碳易扩散。观测 站位于2 400米以上区域,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气流 下沉 ,受村镇人为排放的
第二章
环境安全与国家安全
课时74
全球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
落实 基础知识
1.全球气候变化与人为碳排放 (1)全球气候变化 ①特征:全球气温虽有波动,但总体上呈现 上升 的趋势,20世纪50年代以来增温尤 其明显。 ②主要原因:工业革命以来的人类活动,使大气的 温室效应 增强。 ③温室效应原理:大气中的水汽、二氧化碳、 甲烷 等温室气体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 射,使地球接收的太阳能不会马上散失掉,对地球起到 保温 作用,形成温室效应。
落实 基础知识
回归教材 读选择性必修3教材第82页图3.27“全球气温和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 化(1880-2020年)”,指出全球气温变化与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异同点。 答案 相同点:都呈上升趋势。 不同点:全球气温变化是呈波动上升的,而二氧化碳浓度则持续上升。
落实 基础知识
(2)碳循环 ①碳循环过程: 碳 元素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岩石圈之间迁移、转化所构成 的循环,维持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 温室 气体含量的相对稳定。 ②人类对碳循环的影响
生存空间 的丧失
表现
加剧 资源 危机或自然灾害
落实 基础知识
影响
表现
激化国家间的 资源 争端
受其他国家波及
落实 基础知识
3.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措施 减缓措施
适应措施
解读 ①方式:通过减少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增加温室气体吸收; ②目的:有效控制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含量 ,减缓全球变暖速度,避 免全球气温超过 危险 水平 ①目标: 趋利避害 ; ②方式:改变人类社会自身,降低全球变暖导致的不利影响或利用全 球变暖带来的发展机遇; ③举例:农业生产中改变作物种植结构、发展 节水灌溉 等
落实 基础知识
措施 国际合作
解读 ①原则:“公平原则”和“共同但 有区别 的责任”原则,发达国家 要率先减排;建立国际共同应对的机制,协商解决分歧; ②方式: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 资金 、 技术转让 和能力建设 支持; ③领域:科学、经济和外交等
突破 核心考点
1.全球气候变化及原因分析 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是不同时 间尺度的冷暖和干湿变化。气温升 高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化的显著 特点,气温升高的主要原因是温室 气体的大量排放。具体分析如右:
突破 核心考点
4.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主要由低碳产业体系、低碳人居环境体系、低碳消费体系、低碳管理体系四大体系 组成,四者相互联系,彼此制约。低碳经济建设的着力点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着力点
具体措施
①控制煤炭消费的过快增长,推进节能降耗;②大力开发新能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源,促使能源结构多元化
①促进传统产业的低碳化转型,逐步淘汰高投入、高能耗、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