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子线路大纲第三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章小信号放大电路
一、教学目标
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小信号放大器分为两类,一类是谐振放大器,谐振放大器都是选频的窄带放大器,并联谐振回路、耦合谐振回路和各种固体滤波器是其负载。
谐振放大器的主要参数除了电压放大倍数(增益)、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外,通频带和选择性是有别于其它放大器的重要的参数。
另一类是宽带放大器,实用中的宽带放大器多为集成放大器。
1.熟悉单调谐谐振放大器电路的工作原理;
2.掌握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电路主要参数:电压增益、功率增益、选择
性和通频带、矩形系数的分析计算;
3.了解同步调谐多级放大器和参差调谐放大器的电路功能;
4.了解双调谐放大器和集成电路调谐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学会对小信号调
谐放大器的稳定性的分析,掌握提高放大器稳定性的具体工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
1.放大器的交流小信号等效电路的分析
2.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电路主要参数:电压增益、功率增益、选择性和
通频带、矩形系数的分析计算;
3.提高放大器稳定性的具体方法:中和法和失配法。
三、教学难点
单调谐放大器的交流小信号等效电路及以下参数分析计算:
(1)电压增益(电压放大倍数)
(2)功率增益(谐振时功率放大倍数)
a、失配损耗:如果负载失配导致输出功率减小引起的功率损耗。
b、插入损耗:由于谐振回路的接入而引起功率增益下降,称为谐振回路的插入损耗
(3)选择性和通频带
选择性S:任意频率时的放大倍数与谐振时放大倍数之比定义放大器的选择性。
(4)矩形系数
矩形系数K:放大器电压增益下降至谐振时增益的0.1倍(或0.01倍)时,相应的通频带放大器通频带之比。
四、教学方法
本章主要以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电路为中心,但涉及的知识点比较杂,它
是我们通信电子线路的电路分析基础,也是通信电子线路中的重点,为给学生打好基础,因此我对这些基本概念加以重点讲解,在教会中我先为学生复习模拟电路中的小信号电路,进一步熟悉和深化微变等效电路的解析方法,同时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要求学生对这些基本概念进行理解,达到灵活的地步,对相关参数的计算能做到举一反三。
在这次课的教学中以“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这个基本概念为中心来安排教学程序,强调学生通过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典型电路,来理解和掌握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电路主要参数:电压增益、功率增益、选择性和通频带、矩形系数的分析计算;发现这些“重要参数”的具体内涵,进而掌握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除了解放大器工作的基本工作原理外,重点掌握提高放大器稳定性的具体方法:中和法和失配法。
五、教学手段
根据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我采用多媒体教学和板书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手段。
引导学生积极地唤起头脑中已有的相关概念,与新感知的概念一起进一步的概括和抽象,总结出共同因素,上升到更高的层次,针对三极管BJT的高频小信号模型,结合我们在模拟电子线路中学到的微变等效电路,通过本人板书画图,这样更为直观、具体,学生很容易掌握,而对于LC串联谐振回路和LC并联谐振回路,我却通过课件的动态演示,把抽象的LC串联谐振回路和LC并联谐振回路的具体转换等抽象的过程变得更加形象、生动,化解了教学难点。
而对电路中电阻热噪声的计算方法,本人把重点公式的理论推导在板书教学中完成,所有这些教学手段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LC串联谐振回路和LC并联谐振回路的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同时也增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六、教学时间
由于本章是通信电子线路的电路分析基础,也是通信电子线路中的重点之一,内容不多,但概念多,内部知识的逻辑关系较为复杂,因此我们对这部分内容共分三次课,用九课时进行教学。
七、教学过程
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小信号放大器分为两类,一类是谐振放大器,谐振放大器都是选频的窄带放大器,并联谐振回路、耦合谐振回路和各种固体滤波器是其负载。
谐振放大器的主要参数除了电压放大倍数(增益)、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外,通频带和选择性是有别于其它放大器的重要的参数。
另一类是宽带放大器,实用中的宽带放大器多为集成放大器。
本人从模拟电路相关基本知识的入手,温故知新,由浅入深,从容易到困难,把本次教学内容分y参数等效电路、单管单调谐放大器和单管双调谐放大器的分析计算、小信号放大器能否稳定工作等四个方面基础知识来进行教学。
1、单调谐放大器的y参数等效电路
1.1概述
具体包括:单调谐放大器的作用、分类、组成、要求等。
1.2单调谐放大器的y 参数等效电路及参数方程
2、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电路
2.1电路和工作原理(1)、采用分压式稳定偏置电路;
(2)、T 工作在甲类放大状态;
(3)、输出端采用并联谐振电路,起选频作用,T 的集电极采用部分接
入以提高谐振回路的有载Q 值;
(4)、信号输入与输出为实现阻抗匹配、满足最大功率传输均采用变压器耦合。
2.2主要参数分析计算(1)电压增益(电压放大倍数)
(2)功率增益(谐振时功率放大倍数)
(3)选择性和通频带
(4)矩形系数
2.3单调谐放大器的级连
(1)、同步调谐多级放大器(单级级连构成)
电压放大倍数:Au=Au1•Au2……Aun = Au1n (每一级都相同)
选择性和通频带:可以看出级数越多,通频带越窄。
矩形系数:
(2)、参差调谐放大器
将若干个单级谐振放大器级连,但每个谐振放大器的调谐频率不同,
称为参差调谐放大器。
参差调谐放大器可以增加带宽,同时又得到边沿较陡峭的频率特性。
因此,它用于宽带和高选择性的场合。
2.4 双调谐放大器(通频带宽,选择性好)
2.5 集成电路调谐放大器实现的方案为:
(1)、宽带放大器+集中选频滤波器
(2)、前置放大器+集中选频滤波器+宽带放大器
∑
-==g y n n U U A fe i uo 210ie
L uo ie L fe i o Po g g A g g g y n n P P A ⋅==∑2221)(=_ U 5 U o
3、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稳定性3.1 谐振放大器的输入导纳Yi及稳定性分析
稳定工作的条件:gF +gie+ gs>0
3.2 提高放大器稳定性的方法
(1)选择高频性能好的三极管。
通常Cb¢c (即Cm)越小越好(2)中和法。
在晶体管外部接一个中和电容CN来抵消内部反馈有害的影响(3)失配法。
是一种通过适当降低放大器的增益,提高放大器的稳定性的方法。
4、集成宽带放大器
F733是通用型的集成宽带放大器,国外同类型号为LM733、μA733,
其封装形式和主要功能相同集成宽带放大器+集中选频滤波器是目前小信号放大器的方向。
宽带放大器也存在稳定工作的问题,当频率比较高时,需要认真考虑阻抗匹配问题。
作业:
P47
3-5 3-6 3-8 3-9 3-10 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