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新) 说课课件:3.1《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共19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一个储蓄所五月份收到存款 770.4万元,是四月份的2倍少2.1 万元,求四月份收到存款多少万 元? 解 设四月份收到存款x万元 列方程 2x-243;2=3与x-5=2,当x的值为多 少时能使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
X=1时能使方程x+2=3左右两边相 等
X=7时能使方程x-5=2左右两边相 等
左边=右边。
小结归纳
上升理性
引导学生从以下3个方面进行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2)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是什么? (3)会判断一元一次方程和识别一元一次方程的解。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作业布置
作业85页习题第 2, 3 题
课后进一步加强、巩固一元一次方程的知识
四、教学评价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评价理念,在 教学过程中,不仅注重学生的参与意 识和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否积极, 而且注重引导学生尝试从不同角度分 析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设计的说明
本节课的设计主要是以自主学习为 主,让学生自已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老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这样就此可以 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二、教法、学法:
因为学生已经在小学初步接触了方程的概念, 所以本节课我主要采用探究式、合作式教学。但是 由于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方程的能力有限, 所以本节课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学生通过自主学 习,合作交流,分组展示从具体的问题情景中抽象 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方程,从而突破难点。
情境引入
出示学习目标和自学指导
教学点三:建立方程
先把所要求的量用字母x(或者y等)表示,然 后根据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含有所要求的 量的等式,叫做建立方程。 教学点四:方程的解
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 做方程的解。
练习反馈 检验下列各式是不是方程2x(x-1)=x+2的 解? (1)x=2 (2)x=3 解:(1)把x=2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 左边=2×2×(2-1)=4, 右边=2+2=4, 所以x=2是方程2x(x-1)=x+2的解。 (2)把x=3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 左边=2×3×(3-1)=12, 右边=3+2=5, 左边≠右边。 所以x=3不是方程2x(x-1)=x+2的解。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
教材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流程 教学评价
教学设计说明
一
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是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的 内容,在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以后学习一元二次 方程和分式方程打下理论基础。 2、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归纳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理解方程的解的概 念,会判断某个确定的值是否是方程的解。 (2)、 能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建立一元一次方程。 (3)、从具体情景中感受方程作为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模型的意 义 3、 教学重点与难点 从简单的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等量关系并建立一元一次方程模型 ,理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的概念。
三教学流程
学生自学交流讨论 展示新知 练习反馈 作业布置
自主学习检测一
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方程,哪 些不是方程,为什么?
(1) x 0; (2)27x 1; (3)33x 8; (4)4 x y 1; (5)5 xy 1; (6)6 x y 1; (7) 1 1 2; (8)84x 2
自主学习检测二
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一元一次方 程,哪些不是;为什么?
(1)5 x 3 x 3
(3) x y z 3
(5)2x 3x 1 0
2
(2) x y 5 1 ( 4) x 3 2
自主学习检测三
例1、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 出方程:
(1)甲数是25,是乙数的3倍还多1, 问乙数是多少? 解 设乙数为x 列方程 3x+1=25
交流讨论
留五分钟的时间进行交流讨论,目的培养自主学 习的习惯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分组展示
设计了三个教学点
教学点一:方程的概念
含有 未知数 未知数 的 等式 叫做方程
两者缺一不可
教学点二: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 知数的次数(即指数)是1,这样 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注意:判断一元一次方程的条件 (1)只含一个未知数 三者缺 (2)未知数的次数是1 一不可 (3)是整式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