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同药物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r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种不同药物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r疗效及安全
性比较
李学欣;夏存华
【摘要】目的通过对于不同药物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安全性进行分析,为其今后的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方法将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所收治的主要是阴性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当做研究的对象,共有100例患者,其中将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余的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应用氯氮平治疗,观察组应用氨磺必利开展对症治疗,分析与研究其临床治疗效果以及药物使用的安全性.结果在通过1个疗程的治疗后,对其治疗的总体有效率进行比较发现,观察组为(70.0%),对照组为(66.0%),其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两组患者的SANS量表中的指标评分则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情况,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情感淡漠、注意障碍的评分高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开展相关治疗时,氨磺必利和氯氮平都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氨磺必利对于精神分裂患者的情感淡漠,以及注意障碍有着良好的改善效果,并且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几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较低,因此应该在临床进行有效的推广与应用.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
【年(卷),期】2018(024)017
【总页数】3页(P145-147)
【关键词】氨磺必利;氯氮平;神分裂症;阴性症状;临床症疗效
【作者】李学欣;夏存华
【作者单位】山东省聊城市复退军人医院精神科,山东聊城 252000;山东省聊城市中医医院精神科,山东聊城 25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在当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当代人的生活压力不断增加,很多人出现了精神分裂症,对于现代人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同时也有研究直接表明,由精神分裂所造成的功能性损害与慢性病程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为严重的影响[1]。

氯氮平作为当前精神科临床较为常见的非典型性治疗精神分裂症的药物,其对于阴性症状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但若长期服用,则会产生较大的不良反应。

而氨磺必利作为第二代的抗精神病药物,也叫阿米舒必利,其具有很高的安全性,不会产生较多的不良反应,在精神病治疗的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在国外医疗学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当前我国却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2]。

为了解氨磺必利与氯氮平对于以阴性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特选取本院所收治的以阴性为主的精神病患者进行相关的药物疗效与安全性的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将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本院所收治的主要是阴性症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有100例患者,为研究更加便利,将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余的作为观察组。

在患者入院之后,均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的相关患者。

而在被阴性症状评定量表(SANS)进行评定以后,所有得分高的患者,就被诊断为阴性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观察组患者中,男30例,女20例。

患者年龄18~60岁,平均(3
2.6±5.9)岁。

患者病程2~20年,平均(6.9±2.6)年。

患者的住院次数都在1次以上,平均(4.6±1.6)次。

而对照组患者中,男29例,女21例。

患者年龄18~58岁,平均(35.1±2.1)岁。

患者病程2~18年,平均(7.2±1.6)岁。

患者患病次数则在2~15次,平均(5.0±1.8)次。

所有患者都
没有心脑血管及肾脏等其他躯体方面的疾病。

同时将存在酒精耐用以及存在药物依赖与会对药物过敏的患者进行组内排除,并且患者不能同时存在其他种类的精神疾病。

1.2 药物治疗方法对对照组使用氯氮平这类抗精神病药物进行有效的治疗,最初
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每天使用25 mg的剂量,并在治疗2周以后,增加用药剂量,但最大用药剂量不能高于400 mg/d,并且要分3次进行服用,疗程
为12周。

并在治疗的过程中,持续性的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观察记录。

而在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则需要对氨磺必利进行有效的应用。

在疗程开始的时间内,其用药剂量为每天50 mg,并在2周内增加用药剂量,但需要注
意的是,但是其用药剂量最大不能超出300 mg/d,同时需要分3次进行服用。

此外,要在疗程内,对患者进行持续性的观察记录。

1.3 观察指标与评价标准疗效评价标准:以SANS评分量表的评分作为评断疗效
的标准,减分率若为≥75%,评定为痊愈;减分率在50%~75%之间,评定为有效;若其减分率<25%,评定为为无效。

要对阴性症状进行评定:在患者进行治
疗之前,治疗4周及治疗12周的患者,利用SANS量表了解患者治疗之后的阴性症状治疗情况,具体的内容为情感淡漠、思维贫乏和意志的缺乏,还需要对患者兴趣社交缺乏以及注意障碍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判断,其中则分别有24个项目内容,其评判总分是120分,分值越高则表明没有良好的改善效果[3-4]。

此外,还要对患者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评价,主要包括唾液增多、心动过速、血压下降、失眠等情况,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率。

1.4 统计学方法利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n)总体有效率35(70.0)33(66.0)组别对照组(n=50)观察组(n=50)痊愈20 19有效15 14无效15 17
2.2 两组患者的SANS的评分对比情况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两组患者的SANS 量表中的指标评分都有明显的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而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的情感平淡与迟钝,还有注意障碍的评分都要高于观察组患者的评分,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SANS的评分对比情况(x±s)组别对照组(n=50)观察组
(n=50)时间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12周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12周情感淡漠22.53±2.09 18.08±3.14 14.67±4.51 22.51±1.96 16.56±3.58 12.09±4.62思维贫乏13.25±1.21 11.63±2.58 9.57±3.07 13.96±1.08 10.59±2.09 8.91±3.28意志缺乏12.65±1.34 9.96±2.51 8.73±4.63 12.63±1.50 9.70±2.21 8.36±2.69兴趣社交缺乏14.36±1.43 11.84±2.12 10.25±2.95 14.32±1.46 11.90±2.67
9.75±2.60注意障碍9.45±1.20 7.55±1.39 6.51±1.72 9.56±1.43 6.51±1.26 5.35±1.41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治疗情况在对患者进行相关药物的治疗过程中,其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的治疗情况(n)不良反应发生率14(28.0)3(6.0)10.361<0.05组别对照组(n=50)观察组(n=50)χ2值P值唾液增多心动过速血压下降失眠2 0 3 1 5 2 4 0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精神学科临床上通常表现为阳性症状为主的急性期与阴性症状为主的慢性期。

而以阳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妄想、幻觉以及其他的怪异行为,主要体现在行为、情感及观念等方面的异常情况[5-6]。

氯氮平作为临床较为常见的非典型类的抗精神病药物,对于难治性的精神分裂症有着一定的治疗效果,其能够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有效的改善。

但若长久使用,则都会导致患者产生一些不良反应。

而氨磺必利作为第二代的抗精神病药物,其能够使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SANS评分得到有效的改善,从而实现对于患者认知功能的有效改善,并且其临床治疗效果与安全性均要由于氯氮平的治疗效果[7-8]。

综上所述,在对以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氨磺必利和氯氮平都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但是氨磺必利对于精神分裂患者的情感淡漠,以及注意障碍有着良好的改善效果,并且患者的心电图异常发生几率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较低,因此应该在临床进行有效的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静,袁捷,周雪丽,等.氨磺必利与氯氮平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J].药物评价研究,2017,40(5):691-695.
[2] 陈佳佳.氨磺必利与氯氮平治疗阴性症状为主的精神分裂症的疗效对比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2):201-203,206.
[3] 谢光平,刘建飞,秦燕.氨磺必利与奋乃静治疗精神分裂症的疗效研究[J].当代医学,2016,22(32):149-150.
[4] 王秀莉.氨磺必利与氯氮平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对照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5):641-643.
[5] 易海华.氨磺必利与利培酮治疗首发精神分裂症疗效和安全性对照研究[J].当代医学,2015,21(10):155-156.
[6] Tardy M,Leucht S,Potapov A,et al.Perphenazine versus low-potency first-generation antipsychotic drugs for schizophrenia[J].Cochr Dat Systc Rev,2014,8(8):77-79.
[7] Gamal MMA, Tayebani MMA, Bassim RE.Schizophrenia-negative symptoms[J]. Middle East Curr Psych,2014,21(1):11-21.
[8] Consortium SWGOG.Biological insights from 108 schizophrenia-associated genetic loci[J].Nature,2014,511(7510):421-4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