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下册《老而现代的力学 第十一章 多彩的物质世界 五、密度与社会生活》教案_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密度与社会生活
一、学习目标
1.通过观看演示实验,解释风的形成原因,总结出物质的密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通过观看实验视频,总结出水的反常膨胀特点。
3.通过例题,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能运用密度鉴别物质。
4.通过讨论、观看视频,说出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举例说明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温度对物质密度的影响,密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难点:水的反常膨胀。
三、学情分析
在学习这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密度的概念,也会用密度公式解决简单题目,并且知道密度在一般情况下保持不变,这为本节课学习密度与温度的关系,以及密度与物质鉴别打下基础。
水的反常膨胀现象,在生活中不常见,学生易受热胀冷缩的习惯思维的影响,理论与实际脱节。
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敢于讨论并表达自己的思想,这为学习利用密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以及举例说明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做好铺垫。
四、教具
自制风车,去底且侧边开口的塑料瓶,酒精灯,火柴,铜丝,平面镜,铁架台,希沃投屏软件。
五、教学过程
通过测量,发现这件工艺品是用密度表中的______金属制成的。
总结:测出物质的密度,与密度表对比,初步判断该物体可能是由什么物质构成。
PPT 展示一些液体的密度表
问题:是否可以利用密度鉴别酒精和煤油体?
总结:若想鉴别物质,常常需要多种方法并用。
2.其他应用
(1)农业上盐水选种;
(2)工业上的机床密度大,稳固;
(3)运输上用的气体袋,密度小,质量轻,耐挤压。
(4)航天上运用的气凝胶,密度小,耐高温。
视频播放气凝胶在生活中的应用。
质量
体积
体积
密度 10.8g 14cm 3 18cm 3
小组讨论,密度在生活中的应用。
观看气凝胶在生活
中的应用,感受科技对生活的改变,
激发学生心中的创新意识。
设疑,引出鉴别物质常常需要多种方法结合。
视频直观、清晰。
(三)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所学的这些知识,对你的生活有着什么样的影响? 小组讨论交流,梳理本节课所学知识以及对生活的影
响 。
知识得以概括、深化。
(四)动手动脑学物理 1.人的密度接近于水的密度,则可估计出一个成年人的体积为( ) A.5cm 3 B.5dm 3 C.50dm 3 D.5m 3 2. 早在八百多年前,我国就发明了如图所示的这种流行于民间的玩具式走马灯,点燃走马灯内的蜡烛,加热烛焰上方的空气,导致空气受热膨胀,密度变 ,热空气将 (选填“向上运动”、“向下运动”或“绕蜡烛旋转”),推动纸风
车和固定在转轴上的纸马转动。
完成习题。
一位同学上台来,书写第一题的解题过程。
1. 习题检测,测试学生是否已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
2. 学生演板解题过程,反映学生的思路是否清晰。
3.通过习题发现密度知识还有更多的应用,甚至可以用来做玩具。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做的比较到位的地方有:
1.风车游戏,瞬间抓住学生注意力。
2.希沃软件的应用,使实验现象更加明显,让更多的演示实验变为可能。
3.固体热胀冷缩不明显,设置平面镜,使微小的长度变化加倍,利于观察。
4.水的反常膨胀不容易理解,设计实验时,为了让现象更直观,采用数字温度计,品红溶液,细管,并且将不同温度下,液面的位置用标签标记下来,实验结束时,观察标签的位置,更容易发现规律。
本节课还需要改进的地方:
1.学生多是观看演示实验,若有更多的学生实验则更好。
2.学生多拘谨,课堂气氛不够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