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19-2020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睛】浙江省太阳辐射年内分布变化,变化幅度大,范围约250—600MJ/m2。夏季风强盛的年份,6月雨带停留的时间短,降水少,到达北方时间早,7、8月浙江受副高控制,太阳辐射量会更丰富.
水资源压力指数为用水总量与可利用水资源量的比值。下图示意1997—2015年中国平均水资源压力指数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5题详解】
阿尔卑斯山上角峰的形成过程先是板块碰撞,岩层褶皱隆起抬升,形成山脉,然后受冰川侵蚀,形成角峰,B对.A、C、D错.故选B。
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通过水循环、大气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了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读图(图4)回答:
6. 若此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则
(5)图中甲、乙、丁分别表示水循环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环节;若甲、乙、丁箭头表示海陆间热力环流,则此时应处于_________(白天/夜晚)。
【答案】 (1)。 早 (2). 河口三角洲 (3)。 地堑 (4). 陆地内循环 (5)。 地表径流 (6)。 调节水资源区域分配分布不均 (7). 水汽输送 (8). 降水 (9). 蒸发 (10)。 夜晚
【3题详解】
冰岛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D对。位于大西洋中部的海岭处,是板块张裂,岩浆喷出地表形成,A、B、D错。故选D。
【4题详解】
与第四纪冰期时的海岸线相比,现在的气温较高,冰川融化,海平面较高,欧洲现代海岸线向陆地推进,B、D错。海水进入冰川侵蚀形成的峡湾中,海岸线更加曲折,A对,C错.故选A.
12。 对浙江省太阳辐射年内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 夏季风强盛的年份6月辐射量会更丰富
B。 正午太阳高度决定太阳辐射年内分布
C. 7月降水丰富,保温作用强,辐射最强
D. 冬季因燃煤取暖排放CO₂,辐射较弱
【答案】11。 D 12. A
【解析】
【11题详解】
根据图示数值,浙江省太阳辐射年内分布变化,变化幅度大,①错.冬季相对平稳,变化较小,②对。上半年太阳辐射波动上升,6月份有下降,③错。下半年持续下降,④对。D对,A、B、C错。故选D。
A. ①、②之间B. ②、③之间C. ③、④之间D。 ④、①之间
【答案】1。 A 2. D
【解析】
考查地球内部圈层结构,二分二至地球绕日公转轨道图的判读。
【1题详解】
大陆地壳的平均厚度约33千米,此次地震发生在伊朗,位于大陆地壳。震源深度10千米,震源在地壳,A对。软流层位于上地幔部分,B、C错。地核深度超过2900千米,D错.故选A。
(4)南水北调工程通过输水渠、河道等方式进行输水,是对水循环的地表径流环节进行改造.主要目的是将南方的水资源输送到北方,解决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的问题.
(5)甲环节在空中完成水汽输送,乙环节为谁从空中到达地面的过程,为降水。丁环节为海水上升到空中的过程,为蒸发,图中海洋上空的空气上升,海洋气温高,陆地上空气冷,下沉,故近地面风从陆地吹响海洋,为夜晚的海陆间循环模式。
A. a处因气温低导致空气收缩下沉
B。 b处空气受热上升,形成赤道多雨带
C。 ③处气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盛行东北风
D. a处附近可能形成地中海气候
7. 若此图为海陆间水循环侧视图,则
A。 a为海洋,b为陆地
B. 环节③为人类提供了重要的淡水资源
C。 环节②表示植物蒸腾和陆地水蒸发
D. 环节①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
13. 我国水资源压力的地区差异表现为
A。 发达地区小于欠发达地区B。 北方地区大于南方地区
C。 第一级阶梯大于第二级阶梯D. 干旱区水资源压力最大
14。 甲、乙两省区水资源压力小的共同原因是
A. 可利用水资源量大B. 用水总量小
C。 水资源利用率高D。 人口密度低
15。 可有效减轻丙省水资源压力的合理措施是
A. 大幅提高水价B. 南水北调C. 开采地下水D. 人工增雨
【答案】13. B 14. A 15. 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水资源分布与利用的相关问题。
【13题详解】
由材料中水资源压力指数的定义可知,水资源压力指数越大,水资源压力越大。读图可知,经济发展水平与水资源压力并无明显的相关性,A错误;北方地区的水资源压力大于南方地区,第一级阶梯的水资源压力小于第二级阶梯,B正确、C错误;除宁夏外,水资源压力最大的北京、天津、河北、江苏位于半湿润区和湿润区,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6题详解】
若此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ab位于近地面,则a为副热带高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高压,不是因气温低导致空气收缩下沉,A错误;b为副极地低气压带,是动力原因形成的低压,不是热力原因空气受热上升所形成,B错误;③处是气流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形成盛行西风带,C错误;a处地处30纬度附近,由于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a地可能受副热带高压与西风带的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D正确。故选D。
【答案】(16分)
(1)冷锋 甲(4分)
(2)大风 雨雪 降温(6分)
(3)寒潮(2分) 培育耐寒作物 提前作好防冻工作 建大棚(任答1点给2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图示天气系统是冷锋,甲在冷锋后,乙在冷锋前;降水出现在冷气团一侧,即甲一侧有降水。
(2)冷锋过境丙时,云层增厚,伴大风、雨雪天气,气温下降。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水循环与岩石圈物质循环
【详解】(1)据图分析,②岩石从下部侵入到①岩层中,破坏了①岩层原有的完整结构。故①形成时间比②早。
(2)河流在入海口处随着地势变得非常低平,再加上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水携带的泥沙往往会在入海口处沉积,形成河口三角洲地貌;
(3) 据图分析,M处为岩层断裂后下沉 岩块所形成的的谷地,为地堑。该地水循环只有蒸发和降水与海洋之间无联系,故其水循环为陆地内循环。
【7题详解】
考查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海洋表面蒸发形成的水汽,随着气流运动被输送到陆地上空,在一定条件下形成降水降落到地面,落到地面上的水,或沿地面流动形成地表径流,或渗入地下形成地下径流,两者汇入江河,最后又返回海洋,水的这种循环运动被称为海陆间水循环。图中a为陆地,b为海洋;数字代表的过程①为水汽输送、②为蒸发、③为地表径流、④为降水。
C。 向陆地推进,更加平直D. 向海洋推进,更加平直
5. 阿尔卑斯山上角峰的形成过程是
A。 板块碰撞—-褶皱隆起—-冰川堆积B. 板块碰撞——褶皱隆起——冰川侵蚀
C. 板块张裂-—断裂上升—-冰川堆积D。 板块张裂—-断裂上升——冰川侵蚀
【答案】3. D 4. A 5。 B
【解析】
冰岛位于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与第四纪冰期时的海岸线相比,现在的气温较高,冰川融化,海平面较高,欧洲现代海岸线向陆地推进。
【14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为西藏,乙为四川,西藏是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可利用水资源量大;四川有长江及其支流流经,可利用水资源量大,A对.四川为人口大省,人口密度大,用水量大,B、D错误;西藏经济较落后,水资源利用率不高,C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
【15题详解】
由图可知,丙省为河北省。减轻水资源压力需要开源和节流,河北省除了要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用水外,还应实施跨流域调水(如南水北调),增加水源,以减轻水资源压力,B正确;大幅提高水价无法满足生产生活需水,A错误;河北省水资源短缺,大量开采地下水易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面下沉等问题,C错误;人工增雨需要一定的条件,河北省人口多,需水量大,人工增雨不能切实减轻水资源压力,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二、综合题
16。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岩石①形成的时期比岩石②形成的时期_________。
(2)如图,在河流入海口常形成_________地貌类型.
(3)M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属于_________;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_。
(4)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对水循环的_________环节施加影响,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__。
【2题详解】
这一天是12月13日,12月22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在公转轨道图上,地轴北极靠近太阳的位置是夏至,远离太阳的位置是冬至。④在秋分附近,①在冬至日左右,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在④、①之间,D对,ABC错误。故选D.
欧洲地区是内外力作用体现非常强烈的地区之一,如冰岛、阿尔卑斯山的形成是内力作用的重要体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峡湾,北欧、中欧的冰碛残丘,阿尔卑斯山上的U型谷和角峰等都是第四纪冰期冰川作用的产物。
【点睛】此组题难度一般,主要是通过地质构造示意图,考查其实践意义: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下图为浙江省太阳辐射年内变化图,完成下列问题。
11。 对浙江省太阳辐射年内分布变化描述正确的是
①变化幅度较小 ②冬季相对平稳
③上半年持续上升 ④下半年持续下降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②④
8. 若此图表示的是某大洋环流示意图,且c、d两地全年昼夜等长,则
A. ①洋流为西风漂流,性质属于寒流
B. ②洋流附近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
C. ④洋流势力强大,沿岸地区形成面积广大的温带落叶阔叶林
D。 此洋流圈是北半球中低纬海区的大洋环流
【答案】6。 D 7. B 8. B
【解析】
考查自然环境的物质循环运动。
读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中a、b、c、d四地,最可能储藏地下水的是
A。 aB。 bC。 cD. d
10。 图中①②③④处的岩层,形成时间最晚的是
A. ①B. ②C. ③D. ④
【答案】9。 B 10. D
【解析】
【分析】
该组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的相关知识以及在实践中的应用。
【9题详解】
下图是欧洲第四纪冰期冰川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3。 冰岛位于
A. 亚欧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的生长边界B. 亚欧板块பைடு நூலகம்美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C。 亚欧板块与大西洋板块的消亡边界D。 亚欧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生长边界
4. 与第四纪冰期时的海岸线相比,欧洲现代海岸线
A 向陆地推进,更加曲折B. 向海洋推进,更加曲折
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读图,图中a、b、c、d四地,b处岩层向下凹,是向斜构造,最可能储存地下水,故B正确。a、d是背斜构造,是良好的储油构造,故A、D错。C是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岩,C错.
【10题详解】
图中主要呈现了沉积岩和岩浆岩两类岩石,沉积岩分层明显,岩浆岩侵入到了沉积岩中,且出露于地表,所以岩浆岩形成时间最晚,故D正确。
A、a为陆地,b为海洋,A错误;
B、环节③为人类提供淡水资源,B正确;
C、环节②表示海洋水蒸发,C错误;
D、环节③、④均能造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D错误。
故选B。
【8题详解】
已知c、d两地全年昼夜等长,说明cd位于赤道上且该环流呈逆时针流动表明此洋流圈是南半球中低纬海区大洋环流图,①为南赤道暖流,A、D错误;②附近有上升补偿流及寒流经过,可能有沙漠和大型渔场分布,B正确;④洋流是暖流,沿岸地区增温增湿可能有热带雨林分布,C错误。故选B.
【12题详解】
夏季风强盛的年份,雨带在南方停留的时间短,到达北方时间早,故浙江6月份降水较少,晴日较多,太阳辐射量会更丰富,A正确。正午太阳高度影响太阳辐射年内分布,B错误.7月受副高控制,形成伏旱天气,降水少,晴日多,太阳辐射最强,C错误。冬季因正午太阳高度较小和昼长较短,太阳辐射较弱,D错误。故选A。
17.下图为我国冬季某日某天气系统位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示M天气系统为________。此时甲、乙两地中,最有可能出现降水的是________地。
(2)。当M天气系统经过丙地时,丙地 天气特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冬春季节,M类型天气系统活动频繁,常给我国带来的主要自然灾害是 _______。为减轻这种灾害造成的损失,农业生产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19—2020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试题(含解析)
一、单选题
2017年12月13日5时41分,在伊朗(北纬30。0度,东经57.25度)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完成下列各题.
1. 此次地震震源在
A. 地壳B. 软流层C. 上地幔D. 地棱
2。 这一天,地球绕太阳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