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人教版地理必修一精练:4.2山地的形成随堂检测2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山地的形成
为解释某种地理现象或事物的成因,张老师在地理课上就地取材用书本进行了现场演示。

下图为张老师演示过程中的一组照片。

据此完成1~2题。

1.张老师通过演示解释的地理现象或事物是( )
A.火山爆发B.褶皱
C.地震D.断层
2.通过图1向图2的变化,张老师也演示了 ( )
A.板块挤压碰撞B.岩块断裂上升
C.岩层水平挤压D.外力侵蚀搬运
读“我国局部等高线(单位:m)地形图”,回答3~4题。

3.影响图中铁路走向的自然因素是( )
A.城市 B.地形 C.河流 D.气候
4.图中铁路线经过的乙地区主要是( )
A.祁连山B.黄土高原
C.河西走廊D.内蒙古高原
下图所示区域有“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读图完成5~6题。

5.图中公路线的选择,主要是考虑了( )
A.气候因素
B.居民点分布
C.地形因素
D.工业分布
6.图示区域位于我国的( )
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
参考答案
1~2
解析:第1题,岩层受到挤压发生弯曲,形成的地质构造叫做褶皱。

第2题,岩层受到水平挤压,不断发生弯曲。

答案:1.B 2.C
3~4
解析:第3题,图中城市主要沿地势相对较低和平坦的山谷、河谷分布,说明其影响因素是地形。

城市是社会经济因素,不符合题意。

第4题,乙地区的铁路是在河西走廊经过的兰新铁路。

答案:3.B 4.C
5~6
解析:第5题,图中公路走向大致与山脉走向一致,沿等高线延伸,因此公路线的选择主要考虑了地形因素。

第6题,题干中“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我国西南地区地理特征的典型写照。

答案:5.C 6.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