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心源性及非心源性脑梗死的疗效对比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心源性及非心源性脑梗死的疗效对比广东同江医院广东佛山 528300
【摘要】目的:比较心源性和非心源性脑梗死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由专人选取60例我院于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随
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30,心源性脑梗死)和观察组(n=30,非心源性脑梗死),对比两组患者同时应用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
察组NIHSS和mRs评分均明显更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
生率分别为30%、10%,组间差异显著(P<0.05)。

结论: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非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优于心源性脑梗死。

【关键词】阿替普酶;静脉溶栓;心源性脑梗死;非心源性脑梗死;临床疗效
脑梗死在临床中依据病因的不同可分为心源性脑梗死和非心源性脑梗死,溶栓治疗是临
床上治疗急性脑梗死的常见治疗方案,能够使得脑血栓发生转化,从而实现治疗目的[1]。


文将我院心源性和非心源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比较了患者采用阿替普酶静脉溶
栓治疗后的效果,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由专人选取60例我院于2018年3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没有肝肾功能障碍情况,患者不处于妊娠期和
哺乳期;患者没有华法林用药史;患者的卒中量表(NIHSS)评分范围在4分至25分;患者
病程大于30min小于4.5h[2]。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n=30,心源性脑梗死)和观察组(n=30,非心源性脑梗死),对照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18例,最小年
龄为50岁,最大年龄为79岁,平均年龄为(56.9±3.9)岁,观察组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
者14例,最小年龄为51岁,最大年龄为78岁,平均年龄为(55.2±3.4)岁。

患者对于本次
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积极配合相关研究工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P>0.05),具
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静脉滴注阿替普酶(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国际公司;批准文号:S2*******;50mg/支),注射计量为0.9mg/kg,最大注射计量为90mg,以
尽可能快的速度将注射总量10%的注射入患者体内,然后剩余药量在一个小时以内注射完成[3]。

1.3评价指标
患者治疗后进行为期3个月的随访,全面统计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情况。

通过NIHSS评
分表对患者的神经缺少情况进行评估,详细参考酆兰[4]等的文献资料。

通过mRs评分量表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mRs评分范围为0~5分,分数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障碍
越严重,0分表示没有症状,没有任何功能受限情况,5分表示严重残疾,患者需长期卧床,生活起居完全依赖他人。

统计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其主要包括有脑疝、症状性脑出血、皮肤黏膜出血等。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得数据先用 Excel 2010 进行录入校对,利用 SPSS 18.0 生物学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处理,计量资料采用()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根据不同资料类型以及检验目的
分别进行 t 检验法、卡方检验法和秩和检验法等,P>0.05 表示无统计学差异,P<0.05 表示
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更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

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
2.3 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
对照组有5例皮肤黏膜出血、3例脑疝、3例症状性脑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0%,
观察组有1例皮肤黏膜出血、1例脑疝、1症状性脑出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组间差
异显著(x2=3.750,P<0.05)。

3讨论
急性脑梗死即中风,主要是由于脑组织发生缺血缺氧性病变引起的,病情严重,患者病
发后的主要临床表现为神经功能缺失,该病的致病机制复杂样,其中脑血栓是导致脑梗死发
生的常见因素,达到了脑梗死患者的60%,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5]。

目前急性脑
梗死的主要治疗方法为溶栓治疗,其主要分为机械碎栓、机械取栓、静脉溶栓、动脉溶栓这
四种。

但是除了静脉溶栓治疗外其他三种治疗方案对技术设备具有极为严格的要求,通过临
床研究发现,对处于早期治疗阶段的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阿替普酶属于蛋白酶,与纤维蛋白相比较,该药物的具有更好的药物亲和力,能够选择
性的激活人体血液中的血凝块纤溶酶原,从而生成纤溶酶,因此能够实现良好的溶栓效果。

而且该药物的安全性高,作为溶栓药物不会产生较大的毒副作用,对于脑梗死患者而言具有
极高的应用价值[6]。

脑梗死类型不同,治疗的效果也存在差异,多数学者认为阿替普酶治疗
非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要好于心源性脑梗死患者。

本次研究结果也证实了以上观点,与
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IHSS和mRs评分均明显更优,组间差异显著(P<0.05)。

同时对照组
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别为30%、观察组为10%,组间差异显著(P<0.05)。

其中对照组有5例
患者发生皮肤黏膜出血,远远超过观察组,这可能与患者治疗时身体凝血功能发生改变有关,虽然与脑疝、症状性脑出血相比较,皮肤黏膜出血的严重程度较低,但是同样也会对患者的
治疗效果产生影响。

同时对照组患者治疗后发生脑疝的比例较大,可能与栓塞面积有关,由
于栓塞面积大,病情变化迅速,因此侧直循环并不能在第一时间成功搭建立。

综上所述,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非心源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优于心源性脑梗死。

参考文献:
[1]皇甫留杰,郑明,张武昌,等. 阿替普酶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梗死后血清BNP、HGF和
S-100β蛋白的变化[J]. 中国老年学,2017.37(24):6096-6098.
[2]唐海源,邹永彪,张春华,等.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心源性脑栓塞31例临床疗效[J]. 医学临床研究,2015,2(2):320-322.
[3]杨刚,赵叶清.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脑梗死疗效分析[J]. 当代医学,2018,25(15):75-77.
[4]酆兰.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观察[J]. 基层医学论坛,2019,23(20):29.
[5]张玉敏,孙继兴,周琪,等.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不同TOAST分型急性脑梗死的疗
效观察[J]. 安徽医药,2018,22(12):2423-2426.
[6]赵继来,胡玲玲,孔亮,等. 阿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颅内出血转
化及疗效分析[J].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6,26(3):290-2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