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中考化学二模试题分类汇编——计算题综合含详细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中考初中化学计算题
1.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小明取25g 石灰石样品与一定质量的14.6%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将反应所得混合物蒸干得到固体27.2 g (不含结晶水,假设样品中的杂质既不与稀盐酸反应)。
试计算:
(1)参加反应的盐酸的质量______。
(2)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______。
【答案】100g 80%
【解析】
【分析】
【详解】
设样品中杂质的质量为x ,反应消耗盐酸的为y
3222CaCO +2HCl =CaCl +CO +H O
10073111
25g-x 14.6%y 27.2g-x
↑⨯ 10073111
==25g-x 14.6%y 27.2g-x
⨯ x=5g
y=100g
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25g-5g 100%=80%25g
⨯ 答: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为80%,反应消耗盐酸的为100g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2.某补钙药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现将用20片该药剂制成的粉末与40盐酸混合(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恰好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物的质量为55.6g ,请回答下列问题(计算请写出过程):
(1)青少年缺钙易出现的疾病是 ;
(2)该品牌补钙药剂每片含CaCO 3的质量为多少?
(3)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精确到0.1%)
【答案】(1)佝偻病(2)0.5g (3)18.3%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不变,故减少的质量即为生成的二
氧化碳的质量。
利用二氧化碳的质量即可计算出碳酸钙的质量。
(1)缺钙老年人会引起骨质疏松、青少年会患佝偻病.
(2)依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20g+40g﹣55.6g=4.4g
设20片该药剂中含CaCO3的质量为x,40g盐酸中含HCl的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73 44
x y 4.4g
100/44 =x/4.4g 100/73 y/4.4g
x=10g y=7.3g
(2)每片含CaCO3的质量为10g÷20片=0.5g
(3)该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7.3g/40g×100%=18.3%
答:略
考点: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3.在一烧杯中盛有24.3g Na2SO4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入100g水使Na2SO4和NaCl全部溶解。
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分数为20%的氯化钡溶液,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与所滴入氯化钡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1)请分析当BaCl2溶液滴加到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2)请计算当滴加BaCl2溶液至图中A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1)BaCl2NaCl (2)10.6%
【解析】
试题分析:(1)当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时,说明反应已经进行完毕,所以当BaCl2溶液滴加到B点时说明氯化钡溶液滴加过量,当BaCl2溶液滴加到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有刚生成的氯化钠和原来的氯化钠以及过量的氯化钡。
(2)根据当滴加BaCl2溶液至图中A点时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说明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利用氯化钡的质量求出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以及沉淀的质量即可求出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设参加反应的硫酸钠的质量为x,生成的硫酸钡的质量为y,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z BaCl2 + Na2SO4=2NaCl+BaSO4↓
208 142 117 233
104g×20% x z y
=
解得x=14.2g
=
解得y=23.3g
=
解得z=11.7g
当滴加BaCl2溶液至图中A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100%=10.6%
答:当滴加BaCl2溶液至图中A点时,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6%
考点:考查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4.某公司生产出的纯碱产品中经检测只含有氯化钠杂质。
为测定产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0℃时,称取该产品样品26.5g,加入到盛有一定质量稀盐酸的烧杯中,碳酸钠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气体完全逸出,得到不饱和NaCl溶液。
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内混合物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关系如下图所示。
求:(1)生成CO2的质量。
(2)该纯碱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
(3)根据条件,此题还可求算出下列中的(只填字母标号,不计算,可多选)。
A.该纯碱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
B.反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C.反应后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
D.反应生成水的质量。
【答案】(9分)
【解】(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72.5g-163.7 g =" 8.8" g ┄┄┄┄┄┄(1分)(2)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 2HCl ="=" 2NaCl + CO2↑ + H2O ┄┄┄┄┄┄┄┄┄┄┄(2分)
106 44
x 8.8g ┄┄┄┄┄┄┄┄┄┄┄┄┄┄(1分)
┄┄┄┄┄┄┄┄┄┄┄┄┄┄┄┄┄┄┄┄┄┄(1分)
x== 21.2 g ┄┄┄┄┄┄┄┄┄┄┄┄┄┄┄┄┄(1分)
则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80" % ┄┄┄┄┄┄┄┄┄┄┄┄┄┄┄┄┄┄┄┄(1分)
(3)ABCD ┄┄┄┄┄┄┄┄┄┄(2分,选四个得2分,选一至三个得1分)
答:(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8.8 g。
(2)该纯碱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为80%。
(3)ABCD
【解析】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72.5g﹣163.7g=8.8g
(2)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CO2↑+H2O
106 44
x 8.8g
x==21.2g
则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100%=80%
答:(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8.8g;(2)该纯碱样品中Na2CO3质量分数为80%.
(3)A、利用样品质量与碳酸钠质量差即可求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氯化钠质量与样品质量比可计算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故A正确;
B、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二氧化碳质量可计算稀盐酸中HCl中质量;所加入稀盐酸溶液的质量172.5g﹣26.5g=146g,可以计算出反应所用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故B正确;
C、虽然可通过计算确定反应后所得氯化钠溶液中氯化钠的质量,题目说的是烧杯内物质的质量,所得溶液的质量就为163.7g,且其中没有不溶解于水的杂质存在.所以可以计算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故C正确;
D、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可计算出生成水的质量;故D正确;【点评】在对变化的曲线进行分析时,曲线的折点意味着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总质量与反应前总质量的差即为反应放出气体的质量.
5.学校探究小组为了测定市面销售的某品牌纯碱(杂质为NaCl)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在一烧杯中加入11g样品,加足量水溶解,制成溶液。
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CaCl2溶液,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与所滴入CaCl2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下图所示。
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了111gCaCl2溶液时,生成沉淀的总质量为 g。
(2)当滴加CaCl2溶液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写化学
式)。
(3)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当滴加了111gCaCl2溶液时(即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含溶质的质量。
【答案】(1)10;(2)NaCl 、CaCl2;(3)96.4%; 12.1g
【解析】纯碱样品中氯化钠不与氯化钙发生反应,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沉淀;根据质量关系曲线图,当加入111g氯化钙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继续加入氯化钙溶液,氯化钙过量,溶液中溶质为过量的氯化钙和反应生成的氯化钠.
解:(1)设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为x
Na2CO3+CaCl2 = CaCO3↓+2NaCl
111 100
111g×10% x
111/100=(111g×10%)/x x=10g
(2)碳酸钠与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当二者恰好完全反应时,反应后溶液为氯化钠溶液;继续加入氯化钙溶液,过量的氯化钙溶液不再发生反应,形成混合溶液,溶质为氯化钠、氯化钙;
(3)解:111g10%的CaCl2溶液中含CaCl2的质量是:111g×10%=11.1g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钠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的氯化钠的质量为y
Na2CO3 + CaCl2=CaCO3↓+2NaCl
106 111 117
x 11.1g y
106/111=x/11.1g x=10.6g
Na2CO3的质量分数=10.6
11
g
g
×100%=96.4%
117/111=y/11.1g y=11.7g
烧杯里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1.7g+(11g-10.6g)=12.1g
答: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是96.4%;当滴加了111gCaCl2溶液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其中含溶质的质量12.1g。
点睛:方程式的计算,关键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找出相关物质的质量关系,利用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比不变进行列比例计算,易错点是,由方程式求质量比算数错误,所以这一步要仔细检查。
6.为测定某纯碱(Na 2CO 3)样品中(含有少量的氯化钠杂质)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现称取6g 试样放在烧杯中并滴入稀盐酸,当稀盐酸滴加至36.5g 时,烧杯内溶液的总质量为40.3g (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
产生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
⑴A 点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
⑵试样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结果精确到0.1%);
⑶B 点时,烧杯内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
【答案】(1)2.2g
(2)88.3%
(3)NaCl 、HCl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A 点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 g+36.5 g-40.3 g=2.2 g 。
(2)设试样中Na 2CO 3的质量为x 。
23
22Na CO +2HCl =2NaCl +H 106
442+C g
O O 2.x ↑ 10644 2.2g
x = x =5.3 g
试样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为:
5.3g 6g
×100%≈88.3% 答:试样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88.3%。
(3)B 点时盐酸过量,溶液中的溶质为HCl 和生成的NaCl 。
7.钛(Ti )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金属材料。
钛可通过如下反应制得:
TiCl4+ 2Mg Ti + 2MgCl2,若要制得96 g钛,计算至少需要镁的质量。
【答案】12 g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钛的质量,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解] 设至少需要镁的质量为x。
TiCl4 + 2Mg Ti + 2MgCl2
48
x 96 g
x =" 96" g
答:至少需要镁的质量为96 g。
考点: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8.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1)主产品Na2CO3的俗名是_____,副产品氯化铵中阳离子符号为_____。
(2)在实际生产中,产品Na2CO3中常混有少量的NaCl,现有样品11.0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向烧杯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①图中A点表示_____,B点的溶质为_____。
②计算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_____(计算结果精确至0.1%)
【答案】纯碱或苏打 NH4+ Na2CO3与盐酸或HCl恰好完全反应 NaCl、HCl 96.4%。
【解析】
(1)Na2CO3的俗名是纯碱或苏打,氯化铵中的阳离子是铵根离子,符号为NH4+。
(2)①由图像可知,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A点时,加入的稀盐酸恰好与碳酸钠反应。
由图像可知,当滴入上述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加入的稀盐酸的量是过量的,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为NaCl、HCl。
(5).设样品中,含Na2CO3的质量为x。
Na2CO3+2HCl2NaCl+H2O+CO2↑
106 73
x 100 g×7.3%
x =10.6 g
样品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是:
≈96.4%
答:样品中Na 2CO 3的质量分数是96.4%
9.向53g 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5%的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CO 2的溶解)
已知:
OB 段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 2CO 3+HCl ═NaCl+NaH CO 3
BD 段(不含B 点)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 CO 3+HCl ═NaCl+H 2O+CO 2↑
请回答:
(1)53g 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___________g 。
(2)A 点对应溶液中溶质有_________(填化学式)。
(3)B 点横坐标为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1位小数,下同)。
(4)假设C 点横坐标为54.75,计算C 点对应的二氧化碳质量。
___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5.3 Na 2CO 3、NaCl 、NaHCO 3 36.5 C 点对应的二氧化碳质量为1.1g
【解析】
【分析】
【详解】
(1)53g 质量分数为10%的碳酸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为:53g×10%=3.5g 。
(2)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可知,在如图A 点时,溶液中碳酸钠部分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所以,对应溶液中溶质有:Na 2CO 3、NaCl 、NaHCO 3;
(3)由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关系可知,在如图B 点时,溶液中碳酸钠恰好与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碳酸氢钠,
设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的盐酸的质量为x
23
3+=+106
36.55.Na CO HCl N 3g aCl N x 5%
aHCO
106 5.3g
=
36.5x5%
⨯
解得x=36.5g;
(4)设C点对应的二氧化碳质量为y
322
+=++
36.544
(54.75g-36.
NaHCO HCl NaCl H O
5g)
CO
5%y
↑
⨯
36.5(54.75g-36.5)5%
=
44y
⨯
解得:y=1.1g
10.为确定某变质的烧碱样品的变质情况,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图1实验:
(1)B中加入稀盐酸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2)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
(3)由D﹣E蒸发水的质量为_____g;
(4)样品中未变质的烧碱占变质前原烧碱的质量分数为_____;
(5)提纯上述变质的烧碱样品需要①_____(填一种固体)的质量为②_____;
(6)请绘制加入稀盐酸与生成气体质量关系的曲线图____。
【答案】NaOH+HCl=NaCl+H2O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10644
4.4
x g
= 61.6g 50% 氢氧化钙 7.4g
【解析】
【分析】
【详解】
(1)氢氧化钠变质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100g溶液B中加入50g稀盐酸后,得150g溶液说明该段反应为氢氧化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继续加入150g稀盐酸后,得溶液295.6g,说明发生了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HCl=NaCl+H2O 、Na2CO3 + 2HCl == 2NaCl + H2O + CO2↑;
(2)根据已知条件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50g+150g-295.6g=4.4g,设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为x。
10644
=;
4.4
x g
(3)设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反应的氯化氢的质量为m。
10644
= x=10.6g
4.4
x g
11744
= y=11.7g
y 4.4g
7344
= m=7.3g
m 4.4g
与氢氧化钠反应的氯化氢质量为:200g×7.3%-7.3g=7.3g
则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也是11.7g
10%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11.7g×2÷10%=234g
由D—E蒸发水的质量为295.6g -234g=61.6g
(4)设样品中氢氧化钠的质量为n。
4036.5
= n=8g
7.3
n g
设变质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a。
80106
= a=8g
a10.6g
原氢氧化钠的总质量为8g+8g=16g
样品中未变质的烧碱占变质前原烧碱的质量分数为
8g
16g
×100%=50%
(5)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设提纯上述变质的烧碱样品需要氢氧化钙的质量为b。
10674
=
10.6g b
b=7.4g
(6)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为0-100g时不生成二氧化碳,100g-200g生成二氧化碳共4.4g,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生成气体质量关系的曲线图
【点睛】
11.某同学向一定质量的石灰石中加入7.3%的稀盐酸来制取二氧化碳,测得反应过程中溶液的pH与加入的稀盐酸的关系如图1所示。
(1)该同学能收集到的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2)该同学把制取气体后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加入10.6%的Na2CO3溶液,测得加入的Na2CO3溶液与产生的沉淀数据如下:
Na2CO3溶液质量/g10203040506070
沉淀质量/g01n345m
则m=__________。
向废液中加入10gNa2CO3溶液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在图2中画出向废液中加入Na2CO3溶液时加入的Na2CO3溶液与产生的沉淀的曲线。
________
【答案】(1)2.2g (2)5 Na2CO3+2HCl═2NaCl+H2O+CO2↑
【解析】
【分析】
【详解】
(1)设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同时生成氯化钙质量为y。
根据题意,与碳酸钙反应的HCl的质量= 50g×7.3%=3.65g
3222
CaCO2HCl Ca
+=++
7311144
3.65g
Cl H O O
y x
C↑
73 3.65g
=
44x
73 3.65g
=
111y
解得x=2.2g y=5.55g
(2)根据题意,设加入足量Na2CO3溶液后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z。
2233
CaCl+Na CO=CaCO+2NaCl
111100
5.55g z
↓
111 5.55g
=
100z
解得z=5g
当加入60gNa 2CO 3溶液时,已经生成沉淀5g ,说明已经恰好反应,当加入70gNa 2CO 3溶液时,不再发生反应,生成沉淀也应该是5g ,所以m=5。
根据图表可知,前10gNa 2CO 3溶液,是Na 2CO 3与过量的盐酸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 2CO 3+2HCl ═2NaCl+H 2O+CO 2↑;
所以向废液中加入Na 2CO 3溶液时加入的Na 2CO 3溶液与产生的沉淀的曲线为:。
12.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分别是FeO 、Fe 2O 3、和Fe 3O 4。
某固体粉末可能含有一种或两种铁的氧化物。
取23.2克固体粉末,向其中通入足量一氧化碳并加热(假设固体完全反应),将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中,生成40.0克沉淀.试计算:
(1)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______克?(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2)固体粉末中含有的铁的氧化物可能为________或_________。
【答案】17.6 Fe 3O 4 FeO 和Fe 2O 3的混合物
【解析】
【分析】
【详解】
(1)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
()2
322Ca OH CO CaCO H +=+44
100x g
O 40.0↓ 44100=x 40.0g
x=17.6gg
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7.6克。
(2)一氧化碳夺取原固体中的氧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生成的二氧化碳中一半的氧元素来自于铁的氧化物,所以原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为:32117.6g 100%=6.4g 442
⨯⨯⨯;
固体粉末中氧元素质量分数为:6.4g
23.2g
×100%≈27.6%,和四氧化三铁中氧的质量分数相
同,所以原固体粉末中含有的铁的氧化物可能为四氧化三铁,其化学式为Fe3O4,故填Fe3O4;
当FeO和Fe2O3以分子个数比1:1混合时,其中铁、氧元素的质量比和四氧化三铁中的铁、氧元素的质量比相同,所以固体也可能是FeO和Fe2O3的混合物,故填FeO和Fe2O3的混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