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完美版教案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宿、寺”等12个生字,会写“危、敢”等8个字,理解“苍苍、茫茫”等词语的意思。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远辽阔。
【教学重难点】
朗读和背诵古诗,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
【课前准备】
字卡、板贴、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
孩子们,咱们做个游戏好不好?看图猜诗!
谁能背。
(《静夜思》《望庐山瀑布》)
这两首诗的作者都是李白,
二、学习《夜宿山寺》
(一)引出诗题,理解诗题。
他特别爱到名山大川去游览。
这一天,他来到一座风景秀丽的山上(板画:山),山上有一座寺庙(板贴:楼)天黑了,李白住到了寺庙里,即兴写了一首诗(板题),读:夜宿山寺。
这个“寺”你是用什么好方法
把它记住?这个字咱用了这么多好方法来记住了,来,你读,你读,一起读读。
孩子们,这里哪个字有居住的意思?
师:宿这个字,古时候是这样写的,屋里有一个人,躺在席子上,所以,宿在这里就是住宿的意思。
你读,你读,跟老师读——住宿。
(出示卡片反面)
那谁能告诉大家夜宿山寺的意思啊?说得多好呀!(夜晚,住宿在山上的一所寺庙里。
)来,一起读。
(二)自主反馈,学写生字。
孩子们,从自主学习单上老师发现,这个宿字写得不太美观(出示学生写的),那我们来看如何才能写好这个字?
1.先看结构,什么结构(上下结构),知道了字的结构,我们还要知
道宽窄关系,这个字是上窄下宽。
(出示辅助格)(上窄下宽)
2.再看占格。
仔细观察它的占格。
(起笔点在竖中线,百的小竖紧贴
竖中线。
)(点竖压线)
3.三看笔画,注意穿插和避让,横画起笔在撇下,不要超出宝盖头。
4.来,咱们一起写一写:
首笔点在竖中线,宝盖不要过于宽,撇尖一定要舒展,横画写在
横钩下,小竖压在竖中线。
好,请大家在课堂收获栏里再写2个。
师一边画,一遍评价:
a做到了上窄下宽一颗星打个勾;
b做到了点、竖占线打个勾;
c横画位置对的打个勾。
(三)整体感知,初读诗文。
1.现在让我们走进这首诗。
请同学们先自己读一读,注意读准字
音,不懂的字词圈画出来。
(出示自读要求)
2.谁来读给大家听。
请你。
读得真流利。
孩子们,读诗还要讲究节奏,(直接出示画有节奏的古诗),谁再来读?评:你读出了诗的感觉。
谁也像他这样读读?评:你读得也很棒!
3.自读古诗,展开想象。
师:孩子们,读这首诗你有不明白的地方吗?指名答(都懂了,那老师要考考你们)
(1)危楼是什么意思?指名答:危险的楼、高楼?我们再来读这首诗,想一想这到底是一座什么样的楼呢?生再读课文,答出高楼。
出示字典中的解释。
(2)那么诗中为什么不说高楼,而要说危楼呢?
A.重复:嗯,读着是挺别扭
来,孩子们再看看课文里的插图,
B.还写出了楼高得让人心惊的感觉!理解的这么深刻,谁能读好?(这可是一座高楼啊,再试试)
C.高百尺:确实是一百尺吗?这是一种夸张的写法,李白可是一位善用夸张的高手呢!形容朋友间深厚的友谊,他会写:
桃花潭水深千尺……;看到气势恢宏的庐山瀑布,他写到:
飞流直下三千尺……;看到寺庙的高楼时,他写到:危楼高
百尺,(师动作)谁也来带着动作读?多有气势!谁还想读?
一起来吧,来,起立!
(3)孩子们,刚才我们通过理解字词、加上动作(左侧板贴)读出了楼
之高,继续往下读,你还能从哪里读出楼的高?
(4)手可摘星辰。
为什么?生:因为楼很高,手很轻松就能摘到星星。
孩子们,辰:是日月星的总称,在这里星辰就是星星的意思。
这漫天的星星近在咫尺,请你读?这摘字读得多传神!你再读。
(师手指板贴)我们全班做着动作读一读。
(5)(出示:全诗。
)孩子们,你还能从哪读出这座楼的高呢?
1. 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师:这楼可真高呀,大声说话都能惊动天上的仙人了!那该怎么读呢?做个嘘——手势
2. 师:有两个字你读得特别好,来,孩子们看屏幕(出示恐、惊)
你发现什么了?
是呀,它们都与心里的感受有关,所以一个带着心字底,一个带着竖心旁。
字卡:一列生,你读,你读,词语来,再读。
女生读(诗句)(6)孩子们,李白真的摘到星星了?天上真的住着神仙?那李白为什么要这样写?是呀,楼太高了,诗人情不自禁的就有了这么大胆的想象(板书:想象)如果,你也站在这样的高楼之上,你会想些什么呢?我们也来做一回李白。
我们班有这么多的小诗人呀,那就让我们重登高楼,谁想读。
谁还想读。
来,咱们全班起立,带上动作读。
这样还能读吗?(填空)
二.学习《敕勒歌》
过渡:孩子们,我们走下耸入云霄的高楼,让我们放马草原!(板题,齐读)
1.初读,解题。
谁想第一个来读。
(一字不差,你可真了不起!)
出示简介:几千年前的北朝时期,北方的少数民族传唱的歌曲统称为北朝民歌,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敕勒族人传唱的《敕勒歌》,敕勒族人称自己生活的大草原为敕勒川,这片辽阔的草原在高大险峻的阴山脚下。
2.再读,正音。
现在谁再想读读?
师:诗里有一个字,你读得很准确!见变红。
他为什么读xian?来,我们到课本里去看一看。
注释序号,往页面下方找,就会看到注释两个字,横线下面就是对诗句中“见”的解释。
谁来读给大家听。
(生读)显现,就是露出来了,能看到了。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这句诗的意思。
谁能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孩子们,瞧,我们运用了注释轻松的就读懂了诗句的意思,(板贴:利用注释)(真是让人充满喜悦的画面,谁来读读?(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多么快乐的小牧民啊!板贴牛羊)
3.三读,感悟。
(1)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无边的大草原,牛羊成群,放眼望去,(指)天苍苍,野茫茫
孩子们,你能说说,天苍苍,野茫茫什么意思吗?(生回答)评:A.苍苍还可以用来形容颜色,比如松柏绿绿的,松柏苍苍;头发白白的,我们就说白发苍苍;天空蓝蓝的,我们就说天苍苍。
B.野茫茫呢,对,就是指原野无边无际,海茫茫,谁来说?人海茫茫。
就是这种感觉,谁能读好?(指天苍苍,野茫茫)你读出了天空之大,原野之广
C.天野苍茫,广阔无边,一起读。
(2)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在敕勒人的心中,这苍茫的天空像什么呢?(指名)像穹庐。
瞧,这就是穹庐,就是敕勒人住的帐篷,也就是现在的蒙古包;(板贴) 哪个字是像的意思?
似,就是像,字卡,似似。
比如说双胞胎长得像,就说他们很相似。
你再读。
似,什么意思?
再考考你,出示字卡笼盖,会读吗?什么意思?
你有什么好办法把这两个字记住?(笼:加一加)重点讲盖。
现在也指容器的盖子,比如,出示图片:锅盖、瓶盖。
天空像圆圆的帐篷一样罩在广阔的原野上,来女生,带上动作读。
男生再来一遍
此时应该高歌一曲,来谁来读(全诗)
美丽的大草原,就是敕勒人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他们热爱它、歌唱他:敕勒川……谁再来读?一起来读。
三.识字游戏。
渡:我们都来当当小牧民,把羊儿送回家吧!请这一列小牧民。
师评价:多棒的小牧民!
四.作业。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敕勒歌》已经传唱了1500多年,这片美丽的大草原留在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课下请同学们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画一画你心中的敕勒川。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掌握生字书写。
2、学习《望庐山瀑布》。
重点:
会认6个生字,掌握生字书写。
难点:
学习《望庐山瀑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间题导入
师:今天,我们来到了第二个景点。
我们现在就在庐山,今天会有一个“导游”带着我们一起看瀑布,他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也被称为“诗仙”。
现在,我们就跟着他一起学习《望庐山瀑布》。
(板书课题)
教师提问:1你们知道庐山在什么地方吗?
2.什么是瀑布?谁看见过?
1.学生读准字音,认识生字。
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本课要求认识的字。
2教师用多媒体课件播放课文录音,学生听读课文,注意结合之前讲解的古诗停顿问题,把握古诗的朗读节奏。
三、整体感知
师:站在这样极具震撼力的瀑布前,“导游”李白的心情非常激动。
细细地读古诗,想想自己从诗句中读懂了什么。
1学生读第一句诗,说说还有哪些词不理解。
教师点拨,并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2.学生读第二句诗,理解“遥看”“川”的意思。
3.学生读第三、四句诗,说说:“飞”“直”写出了瀑布的什么特点?“银河”“九天”各指什么?“疑”是什么意思?
诗人“疑”什么?并用自己的话说说第三、四句诗的意思。
四、朗读感悟:
1学生读古诗要读出诗的韵律美,要将韵脚(如“烟”“川”“天”的韵脚“an”)读
准,读到位。
教师板书时标出诗的停顿及重音。
2学生在充分感受诗人丰富想象力的同时,想想这首诗里有哪些字用得特别妙。
五、指导生字书写
1.教师组织学生认读生字,观察生字结构。
2.学生描红,说说写字时应该注意哪些地方。
3.教师讲解、范写。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照、炉、烟”的书写。
4.学生临摹,教师巡回指导。
5学生进行写字展评。
六、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师:看到这样壮美的景色,你想怎样表达自己的激动心情?
2.师:你还知道李白的哪些诗?请自.由读一读。
板书设计
8古诗二首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照炉烟~挂川
课时作业
一、填空
1.“炉”字用音序查字法查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
2.“瀑”字用音序查字法查字母( );用部首查字法查( )部,除部首外还有( )画。
二、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诗句描述的景象。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三、背诵《望庐山瀑布》
教学反思
《古诗二首》里面囊括了两首描写自然风光的古诗。
古诗在赞美自然风光的同时,还将人生道理暗含其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适当
地引导学生去感悟其中的人生哲理。
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以下几个办法: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观察生字的笔画结构,掌握生字的书写,为理解古诗打下基础。
2、通过多种朗读方式相结合,让学生掌握古诗的朗读技巧,注意停顿和重音。
3、用多媒体课件展示鹳雀楼的图片,引导学生组织语言描述古诗的情景,这样能更快地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体会美丽的自然风光,知道“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我还创设情境,将古诗学习变成一次旅游,请李白做导游”,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受风景名胜,享受学习的过程。
4、在授课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自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