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亩出口型优质红提基地建设项目申报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方案
(一)实施内容
1、发展3000亩红提葡萄生产基地,主要是中枢镇四河社区1000亩、阎芳桥社区2000亩。
2、实施红提标准化栽培技术。全部采用无公害标准化、简易避雨棚防病栽培技术、通过滴灌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
3、技术培训1000人次。强化红提葡萄生产的技术培训,做好技术示范,项目实施前、中、后都要举行技术培训,使项目区的果农掌握技术要领,真正能把实用的技术运用于生产;确保适用科技的推广和普及。
2、2011年11月—2012年1月,完成3000亩红提葡萄的种植。
3、2012年1月—2012年3月,对项目区内3000亩基地进行基础设施改造,确保路通、水利条件好、无污染,符合生产条件。
4、2012年2月—2012年12月,技术培训,生产过程监控,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
5、2012年6月—2012年10月,信息网络建设和开拓市场体系。
红提葡萄与传统作物亩产值对比表
类别
项目
农药、化肥、劳动力投入
亩产量(公斤)
单价(元)
亩产值(元)
红提葡萄
4000/年/亩
2000
16000
水稻+蚕豆
500元/亩
550+200
+
烤烟+洋芋
1600元/亩
150+1750
+
2、社会效益:
(1)可促进种植结构的调整进程,该项目完成后,可提高果农的种植水平,增强群众的科技意识,同时可带动运输、包装、农产品物流、农业信息、餐饮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的集散功能,加快城市化进程,很好的解决产供销脱节的矛盾。
3、综合防治病虫害,以栽培法、物理法及矿物源、植物源为主,配合使用安全低毒,低残留农药进行葡萄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实施无公害规范化生产技术进行树体、果实综合管理。
4、应用果穗套袋技术,采用标准果袋进行果实正规适时套袋,按时采摘供应市场。
5、采用避雨设施技术,防止雨水长时间打湿叶片和果穗而对葡萄在生长期间因高温高湿或低温高湿产生的多种病害暴发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小棚架的形式是以定植的葡萄为基桩,应用三行铁丝将竹片两端和顶部固定,小棚垮度,棚顶高出桩顶30—40厘米,竹片之间距离30厘米,分别绑扎在三行铁丝上形成简易拱架,拱架上面应用3丝普通白色薄膜作为覆盖材料,膜上面用橡皮绳和小木夹来固定薄膜,来形成半棚架式的简易避雨小拱棚架式。在雨季为葡萄形成一个避雨的生长环境来保护叶片和果穗。
2、自然优势方面具有可行性:陆良县区位优势明显,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气候条件适宜,水、土、气污染较小;交通、通讯发达,服务体系健全,技术力量雄厚,我县的自然优势能满足红提葡萄生产的要求。同时红提葡萄生产基地建设是我县水果产业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立足开发地方名、特、优产品,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把红提葡萄生产基地建设起来,既有利于我县水果产业的发展,又有利于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之,红提葡萄本身是一个见效快、收益高的果树项目,尤其在农户自备农家肥,自己投工投劳的情况下,成本可大幅度降低,在管理较好的情况下,效益十分显著。实施本项目,形成区域化、规模化的水果生产基地,加快我县水果产业化发展步伐,促进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在3000亩基地的带动下,将会有更多的农民加入到红提的种植队伍中来,走上致富道路。红提基地建设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构想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实施,符合云南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战略目标,符合陆良县委政府提出的要大力发展水果、蔬菜、蚕桑、畜牧业,变农业大县为农业强县的目标。我县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年降雨量适中,气候条件好,是梨树的最适宜栽培区。梨树本身耐瘠薄,耐干旱,能充分利用不能栽烤烟、水稻的边远瘦薄土地,不与粮、烟争地。县委政府提出要把水果作为除粮、烟之外的后续支柱产业来培养。在部分水果村中,水果产值与烤烟产值已平分秋色。
3、陆良县具有发展水果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经过多年努力,形成了一定的栽植规模,但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果品总量大,但优质高档果率比较低,难以适应中高档果品市场需求。二是树种和品种结构不合理,优势农产品的规模过小,市场竞争力不强,特别是果品产期集中,难以适应国外市场需求。三是产后处理滞后,缺少有带动作用的果品龙头企业。四是广大果农的组织程度较差,大市场与小生产矛盾较为突出。五是信息体系薄弱,市场与生产沟通能力较差,服务功能不强。因此,通过3000亩红提基地建设,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主要作用,能进一步提升陆良县水果生产的档次,加快水果产业化的形成。
项目单位
单位名称
陆良县沐丰红提种植专业合作社
法人代表
联系电话
注册资金(万元)
上年度销售收入(万元)
上年度资产负债率%
银行信用等级
项目概要(必要性等)与项目单位概况
(一)必要性
1、当前,我国农产品供给总量己基本摆脱了紧缺局面,标志着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开始进入了追求优质、高效的农业发展阶段。尤其水果作为鲜食品,人们对其高档、优质、无公害、绿色的需求更为突出,果品质量已成为市场竞争的焦点,也是生产者和经营者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近年来市场上出现了优质果品价高畅销,普通果品价低滞销的局面。
6、2011年11月—2012年12月,准备项目建设总结资料和图片,请省、市项目管理部门进行项目验收。
(四)主要技术措施和技术规程
1、红提葡萄建园规格:采用篱架和“V”字型密植栽培,行距2—,株距30—60厘米,亩栽培540株以上。单篱架和“V”字型整形。
2、在施肥和追肥过程中,以农家肥为主,在秋季亩施基肥8000公斤,配合作物秸杆,进行条状开沟深施基肥;在生长期大量采用通过滴灌系统实施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配方测土施肥法补充葡萄生长所需要的其它元素。
(五)组织保障
1、发挥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作用,实行行业自律,推动标准化生产。
2、依托陆良县经济作物推广中心提供技术保障,确保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3、建立基地标牌和生产技术要点橱窗展示,做到全过程明示,开辟绿色通道,扶持农业龙头企业。
4、实行资金专项管理,严格按财经制度,做到资金专款专用,把资金用好用活,实行项目资金财政报账制。
2、陆良县距省府昆明135公里,距地区中心曲靖65公里,324、326国道全部高等级化穿境而过,南昆铁路过境设立了陆良站,全县有公路900余公里,实现了乡乡通油路,为水果外销提供了交通便利。陆良距越南国家级口岸只有400多公里,出口距离短,运输成本代,具备了打入东南亚国际市场的优势,从季节和区位优势看,为广大经销商提供了商机。
2、陆良县委、县政府把发展水果生产作为培育支柱产业,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生态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既是充分尊重自然规模,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具体体现,也是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的重要举措。因此,通过新建3000亩红提基地,可以实现到2015年实现全县水果产值上亿元目标,提高我县水果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尽快增强我县特色果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效益,从而使水果业成为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
3、该项目在市场方面具有可行性: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提高,膳食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对水果的需求已由过去的数量需求型向质量型过渡,对无公害、绿色食品认识越来越深,对高标准、高质量的水果产品的需求量大大增加,水果产业发展如此迅猛,为我县水果产业发展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尤其是我县生产的红提葡萄,生长期长、品种优,于10月初(中秋节、国庆节前后)上市,供不应求,市场优势突出。2011年,最高售价15元/公斤,平均售价8元/公斤,最高亩产值3万余元,平均亩产值2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云南省生物产业
项 目 申 报 书
项 目 名 称:陆良县沐丰红提种植专业合作社3000亩出口型优质红提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申报单位:陆良县沐丰红提种植专业合作社
备注:随表附营业执照、2020年度财务审计报告、银行信誉品级证明、企业完税证明等复印件。
项目名称
陆良县沐丰红提种植专业合作社3000亩出口型优质红提基地建设项目
(一)自然资源优势
陆良县位于云南省东部,东径103°27`-104°02`,北纬24°31`-25°24`之间。云南的第一大坝子,三面环山,海拔在1640米—2687米之间,总面积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81万亩,适宜水果种植面积41万亩,对水果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珠江水系南盘江干流由北向南蜿蜒坝子中央,年均天然地表径流量亿立方米,全县已建成库坝塘河闸,蓄水工程共计429件,有效灌溉面积万亩,为水果生产提供了水源优势;陆良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县,农业人口占90%,劳动力充裕为红提葡萄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效益分析(经济、社会效益)
1、经济效益:我县生产的红提葡萄,生长期长、品种优,于10月初(中秋节、国庆节前后)上市,供不应求,市场优势突出。2011年,最高售价15元/公斤,平均售价8元/公斤,最高亩产值3万余元,平均亩产值2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该项目建成后,种植3000亩红提葡萄基地,年平均亩产2000公斤,3000亩年总产600万公斤,按8元/公斤计算,实现产值4800万元,除去直接成本4000元/年/亩,3000亩可获纯收入3600万元,呈现出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施该项目较传统作物水稻和蚕豆相比,每种一亩红提葡萄增收10900元左右;与栽种烤烟和洋芋相比,每种一亩红提葡萄增收10600元左右。(详见下表:红提葡萄、与传统作物亩产值对比表)
(二)区位优势
1、云南毗邻东南亚、南亚,连接东南亚、南亚的水路、公路、铁路,航空运输网络日趋完善,交通便利。如昆明至曼谷到2007年底只需20小时即可到达。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协定已鉴署,互相零关税的水果蔬菜贸易纷沓而至,大物流,大商流已初步形成。东南亚国家盛产各种热带水果,但却不能出产梨等温带水果。这些都为云南水果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3000亩红提基地建成后,盛果期每年产优质鲜果6000吨,目标市场定位东南亚国家。东南亚国家一方面不能生产温带水果,另一方面又有家家摆放耐贮果品作贡品的习俗,可见,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潜力较大,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三)项目单位概况
陆良县沐丰红提种植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11年5月,本社以“绿色环保,笃实诚信,合作共赢”为宗旨,努力为广大种植户提供规范的红提栽培技术服务.我们在完善自身种植基地和红提生产资料部门管理的同时,对合作社成员的红提生产全程采用严格的规范化管理,严把果品质量关,尽力做到果穗整齐,颗粒均匀,平均穗重1公斤,单果重10-12克,色泽嫣红,果粉保存完好,糖粉含量15%以上,果穗全部实行套袋技术工艺,打造无激素、无污染的绿色果品,尽量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并可根据不同的客户实行多样化销售运作模式。
4、加强农用物资、农药、微肥配套服务。进一步研究红提葡萄的科学栽培和各时期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以及生产管理经验。
5、信息网络建设,收集、发布和开拓市场体系。
(二)实施地点
陆良县中枢镇四河社区、阎芳桥社区。
(三)实施步骤和时间进度
该项目本着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建设周期为一年。
1、2011年11月—2012年3月完成建3000亩红提种植基地的建设任务。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红提葡萄是全县水果最具潜力的优势产业,是提高果农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之一。目前,红提葡萄供不应求,为使红提葡萄发展成为全县创汇型农业,必需扩大红提葡萄生产比重,辐射带动周边县市水果的发展,从而形成红提葡萄的精品种植、市场畅销与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良好局面。
(二)可行性
1、在政策方面具有可行性:我县水果生产基地建设符合2012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以及《2012年省级财政发展生物产业专项资金项目申报指南》的要求,市县有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要求,符合陆良县“十二·五”发展规划,陆良县水果产业发展规划,符合陆良县人民政府关于认真抓好2012年水果生产的文件精神。
(2)可示范、带动、辐射全县的水果生产,为全县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做出表率,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和生产水平。
(3)项目的实施,可以优化陆良县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农民的科技意识和市场意识,树立陆良水果品牌,推进陆良水果产业发展进程,有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对周边县市起到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
实施条件(生产、建设条件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