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 2019高考绝密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
主标题: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
副标题:为学生详细的分析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问题的高考考点、命题方向以及规律总结。

关键词:不等式,基本不等式及其应用,知识总结 难度:3 重要程度:5
考点剖析:
1.了解基本不等式的证明过程;
2.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 命题方向:
1.对基本不等式的考查,主要是利用不等式求最值,且常与函数、数列、解析几何等知识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
2.本考点主要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进行考查,有时也以简答题的形式考查利用基本不等式解决最值问题.
规律总结: 两种方法:
(1)合理拆分项或配凑因式是常用的技巧,而拆与凑的目标在于使等号成立,且每项为正值,必要时需出现积为定值或和为定值.
(2)当多次使用基本不等式时,一定要注意每次是否能保证等号成立,并且要注意取等号的条件的一致性,否则就会出错,因此在利用基本不等式处理问题时,列出等号成立的条件不仅是解题的必要步骤,而且也是检验转换是否有误的一种方法. 两个误区:
(1)在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值域)时,过多地关注形式上的满足,极容易忽视符号和等号成立条件的满足,这是造成解题失误的重要原因.如函数y =1+2x +3
x (x<0)有最大值1
-26而不是有最小值1+2 6.
(2)当多次使用基本不等式时,一定要注意每次是否都能保证等号成立,并且要注意取等号条件的一致性,否则就会出错. 知识点总结: 一、基本不等式
基本不等式 不等式成立的条件 等号成立的条件
ab ≤a +b 2
a>0,b>0 a =b
二、常用的几个重要不等式
(1)a 2+b 2
≥2ab(a ,b ∈R) (2)ab ≤(a +b 2)2(a ,b ∈R)
(3)a 2
+b 2
2≥(a +b 2)2(a ,b ∈R) (4)b a +a b ≥2(a ,b 同号且不为零)
上述四个不等式等号成立的条件都是a =b. 三、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
设a>0,b>0,则a ,b 的算术平均数为a +b
2,几何平均数为ab ,基本不等式可叙述为:
两个正数的算术平均数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数.
四个“平均数”的大小关系;a ,b ∈R+: 当且仅当a =b 时取等号.
四、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设x ,y 都是正数.
(1)如果积xy 是定值P ,那么当x =y 时和x +y 有最小值2P. (2)如果和x +y 是定值S ,那么当x =y 时积xy 有最大值14
S 2
.
强调:在使用“和为常数,积有最大值”和“积为常数,和有最小值”这两个结论时,应把握三点:“一正、二定、三相等”.当条件不完全具备时,应创造条件. 正:两项必须都是正数;
定:求两项和的最小值,它们的积应为定值;求两项积的最大值,它们的和应为定值。

等:等号成立的条件必须存在.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主标题: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备考策略
副标题:通过考点分析高考命题方向,把握高考规律,为学生备考复习打通快速通道。

关键词:导数,极值,最值,备考策略 难度:4 重要程度:5 内容
考点一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
【例1】设函数f (x )=(x -1)e x -kx 2. (1)当k =1时,求函数f (x )的单调区间;
(2)若f (x )在x ∈[0,+∞)上是增函数,求实数k 的取值范围. 解 (1)当k =1时,f (x )=(x -1)e x -x 2, ∴f ′(x )=e x +(x -1)e x -2x =x (e x -2). 令f ′(x )>0,即x (e x -2)>0, ∴x >ln 2或x <0.
令f ′(x )<0,即x (e x -2)<0,∴0<x <ln 2. 因此函数f (x )的递减区间是(0,ln 2); 递增区间是(-∞,0)和(ln 2,+∞). (2)易知f ′(x )=e x +(x -1)e x -2kx =x (e x -2k ). ∵f (x )在x ∈[0,+∞)上是增函数,
∴当x ≥0时,f ′(x )=x (e x -2k )≥0恒成立. ∴e x -2k ≥0,即2k ≤e x 恒成立.
++≤≤22
2
2
a b
a b ≤
+2ab
ab a b
由于e x ≥1,∴2k ≤1,则k ≤1
2.
又当k =1
2时,f ′(x )=x (e x -1)≥0当且仅当x =0时取等号. 因此,实数k 的取值范围是⎝ ⎛

⎥⎤-∞,12.
【备考策略】 (1)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的关键在于准确判定导数的符号.而解答本题(2)问时,关键是分离参数k ,把所求问题转化为求函数的最小值问题. (2)若可导函数f (x )在指定的区间D 上单调递增(减),求参数范围问题,可转化为f ′(x )≥0(或f ′(x )≤0)恒成立问题,从而构建不等式,要注意“=”是否可以取到.
考点二 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极值
【例2】 设f (x )=a ln x +12x +3
2x +1,其中a ∈R ,曲线y =f (x )在点(1,f (1))处的切线垂直于y 轴. (1)求a 的值; (2)求函数f (x )的极值.
审题路线 (1)由f ′(1)=0⇒求a 的值.
(2)确定函数定义域⇒对f (x )求导,并求f ′(x )=0⇒判断根左,右f ′(x )的符号⇒确定极值.
解 (1)由f (x )=a ln x +12x +3
2x +1, ∴f ′(x )=a x -12x 2+3
2.
由于曲线y =f (x )在点(1,f (1))处的切线垂直于y 轴, ∴该切线斜率为0,即f ′(1)=0. 从而a -12+3
2=0,∴a =-1.
(2)由(1)知,f (x )=-ln x +12x +3
2x +1(x >0), ∴f ′(x )=-1x -12x 2+32=(3x +1)(x -1)
2x 2. 令f ′(x )=0,解得x =1或-1
3(舍去).
当x ∈(0,1)时,f ′(x )<0;当x ∈(1,+∞)时,f ′(x )>0. ∴f (x )在(0,1)上是减函数,在(1,+∞)上是增函数. 故f (x )在x =1处取得极小值f (1)=3,f (x )无极大值.
【备考策略】 (1)可导函数y =f (x )在点x 0处取得极值的充要条件是f ′(x 0)=0,且在x 0左侧与右侧f ′(x )的符号不同.
(2)若f (x )在(a ,b )内有极值,那么f (x )在(a ,b )内绝不是单调函数,即在某区间上单调增或减的函数没有极值.
考点三 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
【例3】已知函数f (x )=ax 3+bx +c 在x =2处取得极值为c -16. (1)求a ,b 的值;
(2)若f (x )有极大值28,求f (x )在[-3,3]上的最小值. 审题路线 (1)⎩
⎨⎧
f ′(2)=0,
f (2)=c -16⇒a ,b 的值;
(2)求导确定函数的极大值⇒求得c 值⇒求得极大值、极小值、端点值⇒求得最值.
解 (1)因f (x )=ax 3+bx +c ,故f ′(x )=3ax 2+b , 由于f (x )在点x =2处取得极值c -16, 故有⎩⎨⎧ f ′(2)=0,f (2)=c -16,即⎩⎨⎧
12a +b =0,
8a +2b +c =c -16.
化简得⎩⎨⎧ 12a +b =0,4a +b =-8,解得⎩⎨⎧
a =1,
b =-12.
(2)由(1)知f (x )=x 3-12x +c ,f ′(x )=3x 2-12. 令f ′(x )=0,得x =-2或2.
当x 变化时,f (x ),f ′(x )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x -3 (-3,-2) -2 (-2,2) 2 (2,3) 3 f ′(x ) + 0 -

f (x )
9+c
极大值
极小值 -9+c
由表知f (x )在x =-2处取得极大值f (-2)=16+c ,f (x )在x =2处取得极小值f (2)=c -16.
由题设条件知,16+c =28,解得c =12,
此时f (-3)=9+c =21,f (3)=-9+c =3,f (2)=c -16=-4,因此f (x )在[-3,3]上的最小值为f (2)=-4.
【备考策略】在解决类似的问题时,首先要注意区分函数最值与极值的区别.求
解函数的最值时,要先求函数y=f(x)在[a,b]内所有使f′(x)=0的点,再计算函数y=f(x)在区间内所有使f′(x)=0的点和区间端点处的函数值,最后比较即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