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常态背景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析新常态背景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
摘要:新常态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建设的发展规划,而城市规划的传
承与变革已成为趋势。

本文即以此为研究根据,探究城市规划面临的困境,并对
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策略提出自己的看法,以期对今后城市合理规划献言。

关键词:新常态;城市规划;传承;变革
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已呈现新常态,即经济结构不断升级和调整,创新才是推
动经济发展的原力。

在这种环境下,城市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的特征,一方面城镇
居民越来越重视城市的人文气息和环境建设,另一方面城市发展结构不均衡,城
市公共服务质量亟待提高。

而且,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城市规划来看,也面临着
诸多问题,如城市规划的变革性问题等。

有鉴于此,本文即探究新常态背景下城
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性。

一、新常态背景下城市规划面临的困境
新常态背景下一部分城市管理者或过度重视城市规划的变革性,或过度重视
城市规划的传承性,由此引发出很多问题,导致城市规划面临着一定的困境:(一)夸大新常态下的城市规划变革
21世纪的今天,城市某些管理者对于城市规划的旧有传统不够重视,他们否定城市以往的发展,主张全盘改革,而这种理念显然是有问题的,并不能作为指
导城市规划变革的理论依据。

这是因为,我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文明的泱泱大国,
城市的文明也应历久弥新,管理者要重视城市规划和发展的一切历史,而不能抱
着否定一切的态度看待城市的变革与规划。

(二)忽略新常态下城市规划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新常态背景下,全球正处于第三次科技革命发展的浪潮中,这股浪潮一方面
使全球的经济、文化迎来了大发展并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思想和生活;另一方面
也使全球面临着很严重的生态危机、金融危机。

可以说,环境的发展、经济结构
的调整以及人们思想的变化给城市规划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但有些城市管理
者对这些因素不够重视,并没有充分认识到时代的发展变化,而把城市规划重点
放在继承上。

二、新常态背景下城市规划的传承
(一)继承城市传统规划的优点和长处
为了使城市规划适应新常态的发展,城市管理者一定要正确认知城市传统文
化的精髓,保留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并把其融于城市未来的规划中。

除此
之外,城市管理者还应该合理设置城市规划的目的,从城市实际发展入手探究出
适于城市规划的方针策略,合理配置城市的资源,重视城市规划基础工程的质量,从而使城市规划符合社会的发展趋势。

(二)回归到人
一是传承城市适宜人居文化精髓,融入以人为本理念。

众所周知,城市空间
并非简单的物理居住空间,而是人与自然、人与人联系的情感载体。

现阶段城市
规划必须以人为本构建新型社会关系,以绿色生态环境、和谐社会的存量型规划
为主,强调城市空间中如旧厂房、旧城区、旧村落等社会关系特性的重构。

二是根据城市居民的人文要求改造公共空间,使城市公共空间脱离仪式、严
肃的表面性,回归到人活动的尺寸。

可以说,城市公共空间有价值、有温度的改
造可以让城市居民在共同生活和劳动的环境中逐步脱离现代化社会带来的集体破
碎现状,重构集体社会组织,建立和谐社会关系。

(三)回归理性
从以往城市规划来看,一些城市在规划过程中仅重视经济的增长,这容易让
城市规划脱离城市发展的本质,而成为一个单纯发展经济的机器。

而且,因为偏
执追求经济,城市管理者也会因过多重视政绩而罔顾居民利益,过度重视工业发
展也罔顾生态环境。

有鉴于此,城市在未来规划与发展中应回归理性,走多元化
发展之路。

一方面,城市的发展规划应因地制宜,强调地区性差异和人本主义;
另一方面,城市规划也应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强调城市规划管理的制度建设和公
共政策执行;此外城市规划还应加强对食品、环境、公共环境等民生的重视和监督。

三、新常态背景下城市规划的变革
(一)促进城市规划体系理性发展
一是合理构建城市规划体系,完善城市各项功能。

一方面,城市管理者在建
设城市的过程中应不断规范城市规划功能,提高城市规划各项工作的地位,推动
城市有序、和谐、良性发展。

另一方面,城市管理者还应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
用法律规范城市规划工作,提高规划水准。

二是理性进行城市规划。

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城镇化发展规模日益扩大,这为
我国的经济、文化乃至社会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但是,因为我国疆域辽阔,不同
区域的城市发展各有不同,城市管理者应对本城市进行特殊化管理,尤其是要均
衡经济发展与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防止城市非理性发展。

(二)大力发展主导产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我国城市发展已进入新常态。

城市管理者应基于
城市居民的基本物质和文化需求,创建更多的消费领域,在持续稳定发展本城市
的经济时,逐步提高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

有鉴于此,在未来城市规划和改革时,应该对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大力发展本城市的主导产业。

与此同时,因为城市的
建设蓝图有所差异,不同城市的主导产业也各自不同,城市管理者应从因地制宜
的角度出发逐层进行产业布局。

(三)合理利用互联网技术
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使网络技术深入到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2015年到2018年政府的工作报告中频繁出现网络用语,这意味着城市的网络文化已逐步生成。

有鉴于此,城市管理者应该提高互联网技术的运用水平,转变思维模式。


体来说,城市管理者应构建城市规划信息交互平台,以此平台作为城市规划信息
化建设的原始动力,对城市规划进行全面监控,逐步健全的城市服务职能。

结语
总而言之,新常态背景下城市规划也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在此情况下,
城市规划要进一步传承和变革,这对于稳定城市职能、健全城市基础设施具有重
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保军,陈鹏.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J].城市规划, 2015, 39(11):9-15.
[2] 宋沛键,祖延泽.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J].信息记录材料,
2018(2):234-235.
[3] 胡雪薇.新常态下城市规划的传承与变革[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8(1):241-2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