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欣赏 玩具交响曲(片段)》作业设计方案-小学音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欣赏玩具交响曲(片段)》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
一、作业目标:
1. 理解并感受《玩具交响曲》片段的音乐元素,如旋律、节奏、和声等;
2. 提高聆听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
3. 增强合作精神,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作业内容:
1. 课堂笔记:请学生用笔记下自己在课堂上对《玩具交响曲》片段的感受和领悟,包括旋律、节奏、和声等音乐元素的理解。
2. 音乐欣赏:回家后,请学生再次聆听《玩具交响曲》片段,并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听到的音乐形象。
可以与家长或同学一起讨论,分享各自的感受。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或乐段进行深入分析,了解其音乐特点和表现力。
每组需提交一份小组报告,总结分析成果。
4. 音乐知识小测验:完成上述作业后,进行一次小测验,以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检测学生对《玩具交响曲》片段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
三、作业要求:
1. 作业需按时提交,提交方式可以是纸质版或电子版报告;
2. 报告内容需真实、客观,能反映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
3. 测验成绩将作为作业评价的一部分,评价标准包括回答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四、作业评价:
1. 小组合作报告的评价标准包括:分析的深度、团队协作精神、报告的清晰度和完整性等;
2. 音乐知识小测验的评价标准包括:回答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 综合两部分的成绩,给出学生本次作业的总评价。
优秀作业将在班级内展示,激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欣赏和学习。
五、作业反馈:
1. 鼓励学生提出对作业的看法和建议,以便教师了解作业设计的有效性,不断改进教学;
2. 学生对自己的作业完成情况做出反思,以便更好地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学习习惯。
通过以上作业设计方案,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玩具交响曲》片段的音乐元素,提高聆听能力和音乐感知能力,同时培养合作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希望学生们能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感受到音乐的美妙和学习的乐趣。
作业设计方案(第二课时)
一、作业目标:
1. 进一步理解玩具交响曲片段的乐理知识,加深对音乐的理解;
2. 通过课堂讨论和创作,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力;
3.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其音乐素养。
二、作业内容:
1. 课堂笔记:学生需在课后复习课堂上老师讲解的乐理知识,整理成笔记,包括乐器分类、音乐基本元素(节奏、旋律、和声等)以及欣赏音乐的方法等。
2. 音乐创作:学生需根据玩具交响曲片段的旋律和节奏,创作一首简单的儿童歌曲。
要求歌词简单易懂,易于传唱,同时注意音乐的节奏和旋律。
3. 音乐欣赏:学生需观看一部适合儿童的交响乐视频,并写下自己的观后感。
要求描述自己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以及对音乐的评价。
4. 课堂讨论:学生需在课后与同学讨论玩具交响曲片段的欣赏感受,交流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以及如何通过音乐表达情感。
三、作业要求:
1. 作业必须独立完成,不得抄袭;
2. 提交作业的时间和方式由教师另行通知;
3. 作业应认真对待,字迹工整,内容真实可靠。
四、作业评价:
1.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笔记的完整性、歌曲的创作质量、观后感的深度以及讨论的参与度等方面进行评价;
2. 优秀作业将给予适当的加分奖励,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3. 对于未达到要求的作业,教师将给予相应的批评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完成作业的能力。
五、作业反馈:
1. 学生可向教师反馈自己在作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教师将尽力给予帮助和解答;
2. 学生之间也可互相交流和讨论作业内容,共同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表达力。
通过本次作业,学生将进一步加深对乐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创作能力,同时培养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全面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
此外,通过课堂讨论和创作,学生还将提高自己的表达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