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版)高中生物章末质量检测(二)染色体与遗传浙科版必修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质量检测(二)染色体与遗传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 •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顺序是()
A. 复制T同源染色体分离T配对T着丝粒分裂
B. 配对T复制T同源染色体分离T着丝粒分裂
C. 配对T复制T着丝粒分裂T同源染色体分离
D. 复制T配对T同源染色体分离T着丝粒分裂
解析:选D减数分裂过程:DNA复制,同源染色体配对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分离染色体数目减半,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最终形成子细胞。
2 .下列有关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高等动物睾丸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正常分裂后所产生的子细胞仅有次级精母细胞和
精细胞两种
B. 同种生物的次级精母细胞的核DNA分子数和神经细胞的核DNA分子数相同
C. 同种生物体内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等于神经细胞中的染色体
数目
D. 任何一种哺乳动物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着丝粒数目相同
解析:选A动物性腺中的细胞既有进行减数分裂的,也有进行有丝分裂的,故高等动物睾
丸中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产生的子细胞不止次级精母细胞和精细胞两种,还应该有精原细胞。
3 .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在其精子的形成过程中,基因A和A的分开发生在(不考虑基因
突变和交叉互换)()
A. 精原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
B. 初级精母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时
C.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D.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解析:选D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基因A A位于一对姐妹染色单体上,在MH后期随着
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而分离。
4.如图是A、B两个家庭的色盲遗传系谱图,A家庭的母亲是色盲患者(图中—),这两个家
庭由于某种原因调换了一个孩子,请确定调换的两个孩子是()
A.
此图若表示有丝分裂,则 ef 时期的细胞中都含有与体细胞中相同的
染色体数 B. 此图若表示有丝分裂,则赤道面和纺锤体都出现于
de 时期
C. 此图若表示减数分裂,则 cd 时期的细胞都有23对同源染色体
D.
此图若表示减数分裂,cd 时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解析:选D 图中纵轴含义是每条染色体上
DNA 的含量,所以若图表示有丝分裂, 则cd 段为
有丝分裂前、中期,ef 段为后、末期;若图表示减数分裂,则 cd 段为减I 前、中、后期,减n 前、中期,ef 段为减n 后、末期。
所以若图表示有丝分裂,
ef 时期细胞中含的染色体数是体细
胞中的2倍或相等。
赤道面是不存在的假想结构。
若图表示减数分裂,则 cd 时期会发生同源染
色体分离。
A . 1 和 3 C. 2 和 5
B . 2 和 6 D. 2 和 4
解析:选C 根据色盲遗传的规律, A 家庭的母亲是色盲患者,父亲正常,故儿子必定为色 盲,而女儿不可能为色盲,因为父亲一定传给女儿一个正常基因; B 家庭中5号正常,6号患病,
由此可知2号和5号调换了。
5.如图表示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 相关说法错误的
)
A .来自父方的染色单体与来自母方的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叉互
B . N 与n 的分
C. M 与m 的分离仅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 M 与m 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
解析:选C 图中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发生了交叉互换,每条染色体上既含 M 又
含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这一对同源染色体分开,
即染色体1上的M m 与染色体2上的M
m 都分开,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两条染色体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其上的 M 与m 也分
开。
6 •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 正确的是(
)
DNA 含量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
是
换
7 .某研究小组从蛙的精巢中提取一些细胞,测定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将这些细胞分为三
组。
每组的细胞数如下图,从下图中所示结果分析不正确的是()
A. 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正进行DNA复制
B. 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正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C. 乙组细胞中既有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也有进行减数的细胞
D. 用药物阻断DNA复制合成,会减少甲组细胞的生成
解析:选B根据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甲代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中后期细胞,乙代表有丝分裂间、前、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丙代表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
若DNA复制合成受到阻断,有丝分裂的分裂期和减数分裂的第
一次分裂、第二次分裂都不能正常进行,乙组细胞数目将增多,甲、丙组细胞数目都将减少。
8•如图为某雄性动物进行细胞分裂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
A. 该细胞中染色体数:基因数=1 : 1
B. ①与②大小、形态、来源相同,故称为同源染色体
C. ③与④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D. 若此细胞产生的一个精细胞的基因型为Ab,则另三个精细胞一定为Ab、aB aB
解析:选C 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A错误;①与②是一对同源染色体,一条来自父
方、一条来自母方,B错误;③与④是一对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分离,C正确;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变异,所以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不一定是Ab aB、aB, D错误。
9 .假设某哺乳动物的精原细胞中两对等位基因(A - a、B- b)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变异),下列哪一个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和基因的变化()
A D 「D
解析:选B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若不考虑变异,细胞内也无等位基因。
10. 在细胞正常分裂的情况下,雄性果蝇精巢中一定含有两条Y染色体的是()
A. 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精母细胞
B. 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次级精母细胞
C. 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精原细胞
D. 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精原细胞
解析:选D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故此时细胞内含有两条Y染色体。
由于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X、Y染色体彼此分离,故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中性
染色体组成为XX或YY。
对于初级精母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的精原细胞,虽然DNA已经复制,但染色单体仍在同一个着丝粒上,Y染色体数仍为1条。
11. 下列有关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同型性染色体决定雌性个体的现象在自然界中比较普遍
B. 雄性果蝇中的Y染色体比X染色体短小
C. 含X染色体的配子是雌配子,含Y染色体的配子是雄配子
D. 豌豆细胞中的染色体可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解析:选A A项叙述为XY型性别决定,这是自然界比较普遍的性别决定方式;在某些生物中,Y染色体比X染色体长些,如果蝇;X染色体既可以出现在雌配子中,也可以出现在雄配子中;有些生物(如豌豆)没有性别之分,没有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的区别。
12. 美国遗传学家摩尔根在野生型红眼果蝇中偶然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他用这只果蝇与
野生型红眼果蝇进行杂交(实验I )。
结果F1全部为红眼。
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雌果蝇全部为红眼,雄果蝇中红眼和白眼的比例为1 : 1。
这种现象不能用孟德尔的理论完全解释清楚。
于是他继续做了下表所示的实验(n、川):
组别杂交组合结果
n
F1红眼早X白眼3
:白眼$ = 1 : 1 : 1 : 1
红眼早:红眼3 :白眼早
出
野牛型红眼3 X 白眼早(来自实
验n )
红眼早:白眼3 = 1 : 1
F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实验n可视为实验I的测交实验,其结果表明
F1红眼雌果蝇为杂合子
B. 实验川是实验I 的反交实验,正反交结果不同可确定其不属于伴性遗传
C. 实验川的结果表明野生型红眼雄果蝇的精子只有一半含有控制眼色的基因
D.
对实验I 、n 、川最合理的解释是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 解析:选 B 后代出现正、
反交结果不同,可确定为伴性遗传。
13.
某同学养了一只黄底黑斑猫。
宠物医生告诉他,猫的性别决定方式为
XY 型(XX 为雌性,
XY 为雄性);猫的毛色基因 B b 只位于X 染色体上,B 控制黑毛性状,b 控制黄毛性状,B 和b 同时存在时毛色表现为黄底黑斑。
若该同学选择一只黄猫与自己养的黄底黑斑猫配种,产下的小 猫毛色和性别可能是 (
)
A.
黄底黑斑雌猫、黄色雌猫或雄猫、黑色雄猫
B. 黑色雌猫、黄色雌猫或雄猫
C. 黄底黑斑雌猫或雄猫、黄色雄猫
D.
黄底黑斑雌猫或雄猫
解析:选A 因猫为XY 型性别决定方式,控制毛色的基因
B b 位于X 染色体上,且基因 B
与b 为共显性关系,则黄猫(X b
Y)与黄底黑斑猫(X B X 3)交配,子代应为黄底黑斑雌猫(X B X 1):黄色雌 猫(X b
X b
):黑
色雄猫(X B Y):黄色雄猫(X b
Y) = 1 : 1 : 1 : 1。
14. 果蝇的红眼(A)对白眼⑻ 是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在 X 染色体上,双亲中的一方为红眼,
F 1中,雌果蝇眼色与亲代雄果蝇相同,雄果蝇眼色与亲代雌果蝇相同,
A .
X a X a X A Y X A X a X a Y
B
. X A X
a X a Y
X A X
a X A Y
C
. X a X
a X a Y
X A X
A X A Y
D .
AA X A X
A X A
Y aa
X a Y
a
X a Y
红眼,一方为白眼,雌性 有两个XX,若保证F 1雄性只一种性状则亲本雌性为纯合,所以亲本雌 性为白眼乂乂,雄性为红眼 X A Y,由此可推出F 1雌性为X A X 5
,雄性为乂丫。
15.
红眼(R)雌果蝇和白眼(r)雄果蝇交配,F 1代全是红眼,自交所得的F 2代中红眼
雌果蝇121 只,红眼雄果蝇60只,白眼雌果蝇 0只,白眼雄果蝇59只,贝U F 2代卵细胞中具有 R 和r 及精子 中具有 R 和 r 的比例是 ( )
A . 卵细胞: R : r = 1 : 1 精
子: R : r = 3 : 1
B . 卵细胞: R : r = 3 : 1 精子: R : r = 3 :
1
C . 卵细胞: R : r = 1 :
1 精子:
R : r = 1 :
1
另一方为白眼,杂交后代
则亲代雌果蝇、雄果蝇、
F 1代中雌果蝇、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是
解析:选 A F 1 雌果蝇与亲本雄果蝇表现相同,
F 1 雄果蝇与亲本雌果蝇相同,且亲本一方为
D . 卵细胞:R
:
r =
3 :
1 精
子:
R:r =
1 :
1
解析:选D因F1全部为红
眼,
所以亲本红眼雌果蝇为XY,白眼雄果蝇为乂丫F2雌性个体
有两种类型:XX"和X R X,比例为1 : 1,产生卵细胞R:r = 3 : 1,雄性个体有两种类型X Y X r Y 比例为1 : 1,产生精子R: r = 1 :1。
16. 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对狭叶是显性,等位基因位于
X染色体上,其中狭叶基因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子宽叶雌株同狭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
及表现型()
A. 子代全是雄株,其中1/2为宽叶,1/2为狭叶
B. 子代全是雌株,其中1/2为宽叶,1/2为狭叶
C. 子代雌雄各一半,全为宽叶
D. 子代为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狭叶雌株,狭叶雄株,且比例相等
解析:选A因为狭叶基因使花粉致死,所以狭叶雄株后代只有一种可育花粉Y,所以后代
全是雄株。
17. 如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该细胞有可能是次级精母细胞或次级卵母细胞或极体②该细胞中1与
与4为同源染色体③该细胞中有2个染色体组,1与2为一组,3与4为一组该细胞中,
如果1是Y染色体,那么2也是Y染色体,3和4为常染色体
A. 只有1种说法正确
B.只有2种说法正确
C.只有3种说法正确
D.四种说法均正确
解析:选A图中细胞不具有同源染色体,且细胞质均等分裂,所以应是次级精母细胞或第
一极体。
18. 人类先天性聋哑病(d)和血友病(x h)都是隐性遗传病。
基因型DdXX"和ddXV的两人婚配,他们子女中表现正常的概率是()
A. 0
B.25%
C. 50%
D. 70%
解析:选B Dd与dd后代1/2听力正常,X乂与乂丫后代有1/2不患血友病,所以后代正常个体为1/4。
19•红眼雌果蝇与白眼雄果蝇交配,子代雌、雄果蝇都表现红眼,这些雌、雄果蝇交配产生
的后代中,红眼雄果蝇占1/4,白眼雄果蝇占1/4,红眼雌果蝇占1/2。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红眼对白眼是显性
B. 眼色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C. 眼色和性别表现自由组合
D. 红眼和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解析:选C由红眼果蝇和白眼果蝇交配,子代全部表现为红眼,推知红眼对白眼是显性;由子代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后代性状与性别有关可判断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表现为
性连锁遗传;由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控制的生物性状才表现自由组合。
20. 在XY型性别决定中,对性别起决定作用的细胞是()
A. 精子
B.卵细胞
C.初级精母细胞
D.初级卵母细胞
解析:选A XY型的个体能产生X和Y两种精子,XX个体只产生X 一种卵细胞,当其与X型精子结合后代为XX(雌性),与Y型精子结合后代为XY(雄性)。
21. 已知蛙的性别决定类型为XY型,现有一只性染色体组成为XX的蝌蚪,由于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最终发育成了一只具有生殖功能的雄蛙。
若由该蛙与正常雌蛙抱对,适宜条件下,所得后代的雌、雄性别比应是()
A. 1 : 1 B . 2 : 1
C. 3 : 1
解析:选D环境只影响生物表现型,不改变其遗传组成,所以该蝌蚪变成雄蛙后基因型依然是XX,
22. 人体X染色体上存在血友病基因,以乂表示,显性基因以X H表示。
下面是一个家族系谱
图,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10—r-n 2 Q IE常虫性
d di 刁ti
A. 若1号的父亲是血友病患者,则1号母亲的基因型肯定是XT
B. 若1号的母亲是血友病患者,则1号父亲的基因型肯定是
X H Y
C. 若4号与正常男性结婚,所生第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是1/8
D. 若4号与正常男性结婚,所生第一个孩子是血友病患者,再生一个孩子患血友病的概率
是1/4
解析:选A由于1号和2号正常,6号患病,可推知血友病为隐性遗传病。
若1号的父亲
为血友病患者(X h Y),则1号的基因型为XX,其中X h来自父亲,X H来自母亲,所以1号母亲的基因型可能是X H X H或X乂;若1号的母亲为血友病患者(X h X"),肯定将乂遗传给女儿,女儿的基因型为X^h,其中X H
来自父亲,即父亲的基因型为XW; 4号基因型可能是X H X H或X叹\其中XX1的概
率为1/2 , 1/2X叹XX H Y T 1/2 X 1/4X h Y; 4号与正常男性所生的第一个孩子为血友病患者(X、),可以判断4号的基因型为X* X H X h XX H Y^ 1/4X h Y。
23. 【加试题】下面为某家庭的遗传系谱图。
该地区的人群中,甲病基因携带者占健康者的
30%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0甲碼女
■ 虹歸倔盲制]O
他瓏刃女
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B. 个体5两病皆患的概率是1/160
c.n 1为杂合子的概率是1/3
D. 两病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解析:选c由图中I 1、i 2正常而n 1患病,可判断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假设与甲
病有关的基因为A、a,与红绿色盲有关的基因为 B b,则I 1的基因型为AaX B Y I 2的基因型为AaX B乂,n 1为甲病女性,故其为纯合子的概率为1/2,为杂合子的概率为1/2。
个体3中与甲病
相关的基因型为1/3AA、2/3Aa,与乙病相关的基因型为1/2X B X B、1/2X B X b,个体4的基因型为30%AaXY、70%AAXY,故个体5患甲病的概率是2/3 X 30%< 1/4 = 5% 患乙病的概率为1/2 X 1/4 =1/8,故个体5两病皆患的概率是5%< 1/8 = 1/160。
24. 图1是某种动物细胞分裂中部分染色体行为示意图,三个细胞均来自同一个体;图2是该动物某种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数学模型(部分时期)。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①图2处于DE段的细胞在细胞中央会出现许多囊泡②图2 BC段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因是
着丝点被纺锤丝拉开③图2可表示乙和丙细胞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规律④依
据每条染色体都含有染色单体可判断甲细胞是初级卵母细胞
A. —项
B.二项
C. 三项
D.四项
解析:选A图2处于DE段的细胞正在发生由1个细胞分裂成2个子细胞的过程,这时新的细胞膜正在形成,而细胞膜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无关,①不正确;图 2 BC段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
因是着丝点分裂,但不是被纺锤丝拉开,②不正确;图2可表示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数目变化,③正确;判断是否为初级卵母细胞,不仅要看细胞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还要看细胞质分裂的情况,而甲细胞的特点应该属于初级精母细胞的特点,④不正确。
25. [加试题】如图为某高等生物细胞不同分裂时期的模式图,i、n表示染色体片段。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甲£
A. 图甲细胞处在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此时不
进行核DNA的复制
B. 由图可以看出分裂过程中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换
C. 图甲所示细胞若继续分裂可能会发生等位基因的分离
D. 若两图来源于同一个精原细胞,则图乙是图甲细胞分裂形成的
解析:选D图甲细胞无同源染色体,存在姐妹染色单体,且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不再进行核DNA勺复制,A正确;由图甲中I片段和图乙中H片段颜色可知,
分裂过程中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B正确;发生交叉互换后,减数第二次
分裂后期可能会发生等位基因分离,C正确;由染色体的颜色可知,图乙细胞不是由图甲细胞分
裂形成的,D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50分)
26. (10分)已知果蝇的黑身与灰身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 长硬毛与短硬毛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
现有两只果蝇杂交,
所得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数量如下表所示。
根据上面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的黑身与灰身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
如果你的判断正确,那么用上表中一个灰身雌果蝇与一个灰身雄果蝇杂交,理论上应出现什么结
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果蝇短硬毛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 。
如果给你提供长硬毛雌果蝇、长硬毛雄果蝇、短硬
毛雌果蝇、短硬毛雄果蝇,你将如何通过一次杂交对上述判断加以验证?(只要求写出遗传图解)解析:(1)子代中灰身与黑身出现3 : 1的分离比,且子代中这对性状的表现与性别不相关联,因此灰身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Aa x Aa;若选取子代中一个灰身雌
果蝇与一个灰身雄果蝇杂交,选出的杂交组合有AAX AA AAX Aa或Aa x Aa,因此杂交子代的结
果为全部灰身或灰身与黑身呈现 3 : 1的分离比。
(2)子代中长硬毛与短硬毛出现 3 : 1的分离比,
且短硬毛均为雄性,因此长硬毛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X B X b XX B Y o
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验证方法是取隐性雌性与显性雄性杂交,即短硬毛雌果蝇与长硬毛雄果蝇杂交。
答案:(1)灰身子代中,灰身与黑身呈现出 3 : 1的分离比全是灰身或者灰身与黑身呈现
出3 : 1的分离比
(2)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遗传图解如下:
短硬毛雌果蝇长硬毛雄果蝇
P X b X b X X B Y
27. (13分)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其四对相对性状中红眼 对白眼
(e)、灰身(B)对黑身(b)、长翅(V)对残翅(v)、细眼(R)对粗眼(r) 显性。
如图是雄
果蝇 M 的四对等位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分布。
请回答以下 题: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果蝇M 眼色的表现型是 ,该果蝇
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个长翅(V)基因。
(3)
果蝇M 与基因型为RrX 'X 1 2 3的个体杂交,F i 有
中纯合子占 _______ 。
为判断F i 中某细眼红眼雌蝇的基因型,
可选择基因型为 _________ 的果蝇与
其进行测交。
解析:(1)由图可知,果蝇 M 的1号染色体上有 E 基因,因此该果蝇眼色的表现型是红眼; 果蝇属于二倍体生物,该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有
4个染色体组。
(2)由于减数分裂过程中,
等位基因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彼此分离,故果蝇的次级精母细胞中含有
0或2个长翅(V)基因。
⑶ 果蝇M(RrX "Y)与基因型为 RrX E
乂的个体杂交,F 1有3X 4= 12种基因型,表现型为细眼红眼的 雌蝇中纯合子占1/2 X 1/3 = 1/6 ;为判断F 1中某细眼红眼雌蝇的基因型,可选择基因型为 rrX e
Y
的果蝇与其进行测交。
答案:(1)红眼 4
(2)0或2(写全才给分)(3)12
1/6 rrX e
Y
28. (14分)下图曲线表示某生物(2n = 4)的体细胞分裂过程及精子形成过程中,每个细胞内 某物质的变化。
a 、b 、c 、d 、e 分别表示分裂过程中的某几个时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图。
请据图 回答:
①I③i® \
\ i®ru®
I II
1 曲线中①〜③段可表示细胞进行 __________ 分裂的 _________ 数量变化。
2 图a 〜e 中与曲线②和⑤位置相对应的细胞分别是 ____________ 。
3 细胞a 、b 、c 、d 、e 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 ____________ ,曲线中一个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 的时期是 ________ 。
⑷与体细胞相比,DNA 含量加倍的细胞是图 ____________
F i X B X 3 雌果蝇均为长硬毛
乂丫
雄果蝇均为短硬毛
________ 个染色体组。
种基因型,表现型为细眼红眼的雌蝇
1 2
(E) 为 问
(5)就染色体行为来说,b 、e 时期的共同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题图曲线代表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其中①〜③段表示有丝
分裂。
②染色体数目加倍,为有丝分裂后期。
图 a 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图 b 为减数第二次分
裂后期,图c 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图
d 为有丝分裂中期,图
e 为有丝分裂后期,其中具有同
源染色体的是a 、d 、e 。
与体细胞相比,DNA 含量加倍的细胞是图 a 、d 、e 。
答案:⑴有丝 染色体 (2)e 、b (3)a 、d 、e ④⑤⑥ (4) a 、d 、e (5)着丝粒分裂,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
29.[加试题】(13分)下图所示的
遗传系谱中有甲(基因为A 、a)、乙(基因为B 、b)两种遗传病,其中一种为红绿色盲,且n
9
只携
带一种致病基因。
请分析回答:
传病。
________ ;如果只通过胚胎细胞染色体进行性别
(4) m 14个体的乙病基因来源于I 代中的 ___________ 。
解析:(1)分析题中遗传系谱图,n 5和n 6都正常,m 11患甲病,可判断甲病属于常染色体上 的隐性遗传病;红绿色盲
属于伴X 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病,为乙病。
(2)m 11患甲病,n 6一定为
Aa ;I 1患乙病,n 6一定为XV ,因此n
6
的基因型为 Aa 乂X\n 7为aa ,可判断I 1和I
2
为Aa,
n 8为AA 或Aa ,且n 8患乙病,为 X b
Y ,因此n 8的基因型为 A A X Y 或AaXY °m 14患乙病,n 9一定 为x B X 4,且n 9只携带一种致病基因,因此n
9
的基因型为 AA XX 3。
(3)由n 8和n 9的基因型可以判
断n 8和n 9生一个两病兼发的女孩的概率为
o ;n 8和n 9的后代男女都可能患乙病(都不患甲病),
因此只通过胚胎细胞染色体进行性别检测不能确定后代是否会患乙病。
(4)m 14个体的乙病基因来
源于n 代中n 8和n 9,n 8来源于I 代中的I 2、n 9来源于I 代中的I 3,因此m 14个体的乙病基因 来源于I 代中的I 2和I 3。
答案:(1)乙常隐
(2) AaX B X 3 AAXY 或 AaXY AAXX 3 (3) 0 不能,因为后代男女都可能患乙病 (4) I 2 和 I 3
4 n 8和n 9生一个两病兼发的女孩的概率为 检测,能否确定后代是否会患遗传病?请说明理由。
⑵n 6的基因型为
;n 8的基因型为 _________________ ; n 9的基因型为
(1)可判断为红绿色盲的是 ________ 病,而另一种病属于 __________ 染色体上的 ________ 性遗 迦甲扁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