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三单元勇担社会责任第六课责任与角色同在第2框做负责任的人教案新人教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做负责任的人
一、知识目标
理解承当责任可能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也会获得一定的回报,懂得不履行责任要承当相应的后果。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责任与代价和回报等关系的探讨,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2.能够对承当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正确的评估,提高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对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言代价与回报的人心怀感谢之情,并努力向他们学习。
2.能够自觉履行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和国家的责任,无怨无悔。
重点:正确评估承当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难点:正确评估承当责任的代价与回报,有勇气承当责任。
教师准备:教学所用的相关幻灯片。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
教材导入:阅读教材P69-70“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问题:这些情境如果发生在你身上,你会怎么做?
点拨提示:①我会向老师讲明白,这主要是晓杰的功绩,自己只是协助而已;面对老师的表扬,决心以后多为班级建设尽力;②我会及时把多找的钱退给店主;③我会记住车牌号,并及时拨打报警和“120〞救助伤者。
教师总结、过渡:这些都是负责任的表现。
如何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呢?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探讨的话题。
目标导学一:承当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一)代价与回报
教学活动一:最美孝心少年李新颖
教师展示“最美孝心少年〞李新颖相关资料。
小小的年纪、瘦弱的身体,在原本充满欢乐的年纪却用瘦小的肩膀扛起一个家庭的责任。
13岁的李新颖面对眼前的种种困难没有选择退缩,没有选择抱怨,而是越来越坚强,越来越懂得孝敬,懂得担当。
李新颖家住陕西省铜川市宜君县棋盘镇,家中还有一个坐在轮椅上的爸爸与她相依为命。
爸爸行动不便,只能靠制作山核桃工艺品贴补家用,工艺品的原材料都要靠小新颖上山采摘。
可是今年春天的寒流让家附近的山核桃绝收,为了维持生计,坚强的小新颖不得不走路、蹚河,去20里外的山上碰运气,即便遇到毒蛇、毒虫她也不怕。
照顾爸爸对新颖来说得心应手,很小的时候,她就成了爸爸的左右手,帮爸爸递东西,跑腿买菜。
6岁的时候,新颖已经学会了做麻食。
除了做饭、洗衣服、收拾屋子,新颖每天还会出门替爸爸扫街,这个保洁员的公益性岗位是宜君县就业局给爸爸提供的,每个月可以收入500元钱。
看到父女二人其乐融融的样子,你很难想象,新颖是爸爸13年前从医院里捡回来的,更让人扼腕的是,小新颖患有泄殖腔畸形,在筹到善款实施手术之前的8年时间里,她常常一两个星期无法排便,这样的痛苦伴随着新颖的成长,却也没能抹掉小新颖乐观的性格。
爸爸爱新颖,把新颖拉扯大,不知受了多少难,平日对小新颖的关心更是无微不至。
新颖更爱爸爸,在她的心目中,是这个爸爸给了自己生命,她要用一生去报答。
思考问题:李新颖为了承当照顾家庭的重担,付出了什么代价?得到了什么回报?
点拨提示:李新颖付出了时间、精力、体力,得到了家人的关心、社会的关爱和富足的
精神回报。
教师总结:承当责任不仅意味着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而且意味着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分。
但是承当责任也会给我们带来回报,最重要的就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
目标导学二:选择了责任应承当
(二)选择了就要负责
教学活动二:我要竞选班干部
学生阅读教材P70“探究与分享〞。
思考问题:(1)小龙选择的责任是什么?
(2)如果竞选成功,可能的结果是什么?
(3)不参加竞选,可能付出什么代价?
(4)当上班干部,可能得到什么回报?
(5)他如何对待自己选择的责任?
点拨提示:①担任班委会干部。
②如果做事公平公正,同学们拥护支持;如果不能做到公平公正,就会失去威信。
③失去锻炼的时机,尽管学习成绩提高了,可生活缺少光荣。
④勇于承当责任,虽然失去时间和局部朋友,但却赢得了全班同学的信任。
⑤义无反顾地承当。
教师总结: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承当的责任。
我们应该有勇气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当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正确的评估,作出合理的选择。
一旦作出选择,就应该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
目标导学三:我承当我无悔
教学活动三:小青参加舞蹈队
学生阅读教材P71—72“探究与分享〞。
思考问题:小青为什么这么做?她这样做值得吗?
点拨提示:①小青懂得:虽然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当相应的责任。
②小青虽然对承当这项工作感到为难,不情愿,但她并没有因为自己的这种情绪而影响工作,而是积极地投入到舞蹈队的工作当中,并且把工作做得非常出色。
她获得了他人的赞许,使自我价值得到提升。
因此她这样做是值得的。
教师总结:虽然有些应该做的事情不是我们自愿选择的,但是我们仍然应该自觉承当相应的责任。
只要我们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地投入,同样能够把事情做得很出色。
目标导学四:不言代价与回报
(三)敢于担责
教学活动四:敢于担当感动你我
教师视频展示最新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及其事迹。
思考问题:(1)他们的行为给社会带来了什么?
(2)从承当责任的代价与回报的角度来评价他们的行为。
点拨提示:(1)他们为社会作出了自己的奉献,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2)他们在承当责任时,不言代价与回报,具有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师总结:我们周围有许许多多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与回报的人。
正是因为他们敢于承当责任、敢于担当,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平安、更加温暖、更加充满希望。
目标导学五:勇于承当责任
教学活动五:责任面前的选择
教师展示材料:
“天地生人,有一人应有一人之业;人生在世,生一日当尽一日之勤。
〞当前社会,有
些人千方百计逃避自己的责任;有些人会努力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付出自己该付出的,得到自己该得到的;还有些人从来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尽心尽力地承当着社会责任。
思考问题: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愿意成为哪种人呢?
点拨提示:我们应该唾弃第一种人,努力成为第二种人,对第三种人,如果我们不能成为其中一员,至少我们应该心怀感谢,正是因为他们,我们的社会才更加美好。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当责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故事拓展】中国核潜艇之父,隐姓埋名三十年的黄旭华,男,92岁,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
1958年,我国批准核潜艇工程立项。
那时中苏关系尚处于蜜月期,依靠苏联提供局部技术资料。
1959年,苏联提出中断对中国假设干重要工程的援助,对中国施加压力。
毛泽东听后发誓:“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又毕业于上海交大造船系的黄旭华被选中参研。
30多年中,8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黄旭华搞核潜艇,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儿子一面。
核潜艇是集核电站、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
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一步一步开始的。
为研制核潜艇,新婚不久的黄旭华辞别妻子来到试验基地。
后来他把家安在了小岛上。
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他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
那时没有计算机,他和同事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成千上万个数据。
1964年,黄旭华终于带着团队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
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黄旭华曾先后屡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为国防事业、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开展做出了重要奉献。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承当责任的代价与回报,知道任何选择都可能有相应的代价与回报;懂得了对于可以选择的责任,一旦作出选择就要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对于不可推卸的责任,要做到我承当,我无悔;我们应该崇敬那些不言代价与回报、无私奉献社会的人。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当责任,在激扬青春、开拓人生、奉献社会的进程中书写无愧于时代的壮丽篇章。
做负责任的人 ⎩⎪⎨⎪⎧不言代价与回报⎩⎪⎨⎪⎧承当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义无反顾地承当应负的责任我承当 我无悔⎩⎪⎨⎪⎧学会承当不可推卸的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地承当责任对履行责任的人心怀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