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小学公用经费管理制度样本(二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4年小学公用经费管理制度样本
管理必须遵循民主管理原则,成立以教职工代表为主体,相关领导参与的民主管理领导小组。
成员由教职工选举产生,并由学校正式任命。
民主管理小组有权监督财务执行情况,对资金使用、预算执行及决算编制进行检查,以及对现金、存款、固定资产和会计账目进行审查。
民主管理小组参与学校重大开支的讨论与决策。
会计报表制度要求年初向学校提交收支预算表,年终提交收支决算总表,并且每月向学校报送预算内外资金的收支报表。
财务公开制度旨在增强学校财务开支的透明度,财务人员必须每月向教职工公布财务收支情况(在校务公开栏中公布)。
财经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等应按照上级规定执行。
若本制度与上级文件精神有冲突,应以上级文件精神为准。
为适应教育经费机制改革的需要,规范和加强我校义务教育经费的管理和使用,确保财务管理制度化、标准化、民主化,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顺利实施,我校经全体教师会议研究决定成立学校民主理财小组,组长及成员由会议选举产生。
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职责包括全面、详细、真实地搜集自己所熟悉领域中的各项收入与支出信息。
编制预算时必须有各部门相关人员的参与,确保资金分配和使用体现校长的办学理念和思想。
广泛参与不仅是民主理财的需要,也是编制预算和体现办学理念的需要。
民主理财小组还需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事业发展需要,共同讨论研究预算年度学校收支计划,提出预算建议数,并对预算建议数和预算批复进行公示公开。
监督学校预算的实施情况,使资金使用更加规
范化、透明化,减少资金使用中的主观性。
校长负责审签本校预算,确保预算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
定期审查学校财务账目,实现经济民主,账目公开,去除不合理的开支。
学校经费预算制度旨在加强对学校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加强民主理财,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预算编制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依法理财,严格经费管理,坚持民主理财,确保校内财务公开。
预算编制的原则是统筹安排,量力而行,保证重点,略有节余。
首先保证人员经费和教育、教学、科研的需要,注意重点项目经费的安排,严格控制公务费的开支。
经费预算方案的制定程序是总务处每季度对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汇总核算,对下年度收支情况进行认真匡算,制定综合财务预算计划草案,提出经费安排的初步意见,提交校务会议讨论,校长批准。
其预算执行情况由总务处定期向校长汇报。
经费管理办法是量入为出,指标分解,分片使用,统一管理。
公务费、业务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等经费,根据年度计划由学校统筹管理,并加强督促,严格控制支出在限额范围内。
学校负责人作为经济责任人,要从严从紧把好经费开支关口,力求用有限的经费办更多的实事,产生更大的办学效益。
经费使用规定及审批程序包括:在教育局下达会计年度预算经费指标之前,学校只能作维持正常运转的日常费用开支。
每年季度末,由财会室提出《学校统筹经费管理方案》和《经费分配方案》,经校务会议讨论,校长批准。
总务处要根据年度预算计划统筹管理公务
费、业务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等经费的有效使用。
区财政局、教育局等上级部门下达的专项经费,必须专款专用。
各项费用开支均要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和规章制度,在规定的范围内,本着节约的原则掌握使用。
如有违反制度者,总务处有权拒绝支付相关费用。
不在预算经费计划安排内的开支,由总务处(或相关人员)写出专项报告,报校长特批。
基建费支出的审批程序包括:基建预付款由校长审批。
其《合同》分送总务处与档案室存档备查。
履行《合同》分期付款时,必须经质检部门签出对工程质量进行跟踪审计的意见,报校长审签后,由总务处执行支付。
基建决算款须经审计后,由校长签字认定才能支付,并将决算情况报校长及校务会。
大型维修的修缮费,其经费预决算先由总务处相关人员进行预审(同一项目不得一人既管施工现场又搞预审),然后报校长审签。
2024年小学公用经费管理制度样本(二)管理必须遵循民主管理原则,成立以教职工代表为主体,相关领导参与的民主管理领导小组。
该小组成员由教职工选举产生,并由学校正式任命。
民主管理小组有权监督财务执行情况,对资金使用、预算执行和决算编制进行检查,以及对现金、存款、固定资产和会计账目进行审查。
该小组参与学校重大开支的讨论与决策。
会计报表制度要求年初向学校提交收支预算表,年终提交收支决算总表,并且每月向学校报告预算内外资金的收支情况。
财务公开制度旨在提高学校财务开支的透明度,要求学校财务人员每月向教职工公开财务收支情况(在校务公开栏中公布)。
财经管理制度、资金管理制度、票据管理制度等应按照上级规定执行。
若本制度与上级文件精神有冲突,应以上级文件精神为准。
学校民主理财小组的成立是为了适应教育经费机制改革的需要,规范和加强义务教育经费的管理与使用,确保财务管理制度化、标准化、民主化,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顺利实施。
小组成员由全体教师会议研究决定,包括组长和成员。
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职责包括全面、详细、真实地搜集各自熟悉领域中的收入与支出信息,编制预算时必须有各部门相关人员参与,确保资金分配和使用体现校长的办学理念和思想。
小组还需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和事业发展需要,共同讨论研究预算年度学校收支计划,提出预算建议数,并对预算建议数和预算批复进行公示公开。
小组负责监督学校预算的实施情况,使资金使用更加规范化、透明化,减少资金使用中的主观性。
校长负责审签本校预算,确保预算的真实、完整、合法。
学校经费预算制度旨在加强对学校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加强民主理财,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效益。
预算编制应坚持依法理财、严格经费管理、民主理财和校内财务公开的原则。
预算编制程序包括总务处对上年度预算执行情况进行汇总核算,对下年度收支情况进行认真匡算,制定综合财务预算计划草案,提出经费安排初步意见,提交校务会议讨论,由校长批准。
预算执行情况由总务处定期向校长汇报。
经费管理办法强调量入为出、指标分解、分片使用、统一管理。
学校负责人作为经济责任人,应严格控制经费开支,力求用有限的经费办更多的实事,产生更大的办学效益。
经费使用规定及审批程序包括:在教育局下达会计年度预算经费指标之前,学校只能进行维持正常运转的日常费用开支;每年月底,由财会室提出《学校统筹经费管理方案》和《经费分配方案》,经校务会议讨论,校长批准;区财政局、教育局等上级部门下达的专项经费必须专款专用;各项费用开支必须严格遵守财经纪律和规章制度,在规定范围内,本着节约原则使用;违反制度者,总务处有权拒绝支付相关费用;不在预算经费计划安排内的开支,由总务处(或相关人员)写出专项报告,报校长特批;基建费支出的审批程序包括基建预付款由校长审批,履行合同分期付款时,必须经质检部门签出工程质量跟踪审计意见,报校长审签后,由总务处执行支付;基建决算款须经审计后,由校长签字认定才能支付,并将决算情况报校长及校务会;大型维修的修缮费,其经费预决算先由总务处相关人员进行预审,然后报校长审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