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新余2024_2025高二政治上学期期末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新余2024-2025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政治试卷
一、单选题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心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下大气力加强国际传播实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是加强我国国际传播实力建设的重要任务。

讲好中国故事旨在()
①彰显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硬实力
②增加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③促进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④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2. 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基础和许久保障。

民心若要相通,就得愿景相同、诉求一样,利害相关、荣辱与共,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至少有一个最大公约数。

从价值观的角度,说明()
A. 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动身点
B. 价值推断与价值选择受人们立场的影响
C. 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与遵循客观规律统一起来
D. 正确的价值推断与价值选择要符合大多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3. 下面漫画《母亲的梦》(作者:丰子恺)违反的哲学道理( )
①整体与部分是不同的,有区分的
②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前提与打算
③主次冲突是有区分的,要擅长抓重点
④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4. 2024年6月17日,我国万众瞩目的003型航母最终在江南造船厂下水。

从辽宁舰山东舰到003型航母,我国航母技术经验了从引进消化、汲取、再创新到完全自主创新的飞跃。

将来我国不仅可能会接着兴建003型的二号
舰,还会在常规动力基础上建立拥有核动力的004型,乃至开发更先进的005型。

我国航母建设的发展历程表明()
①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
①辩证的否定是对新事物的确定和对旧事物的否定
①量变是质变的必要打算,量变达到确定程度必定引起质变
①量变为新的质变开拓道路,使事物在新质的基础上起先新的量变
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
D. ①①
5. 从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的“加强文物和古籍爱护探讨利用”,到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加强文物古籍爱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爱护传承”,再到中共中心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推动新时代古籍工作的看法》,古籍爱护和利用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重视古籍爱护传承是因为()
A. 传播媒介形式的多样化,能够为古籍的大众化普及赋能
B. 古籍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对赓续中华文脉具有重要意义
C. 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有助于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D. 古籍是民族的记忆,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和集中展示
6. 古代的学问不能干脆解决今日的问题,外来文化也不能干脆解决中国的问题。

这要求对待外来文化要
()
A.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B. 坚决抵制外来文化
C. 坚守传统文化
D. 推陈出新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是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传统美德、中华人文精神等。

以下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的是()
①讲仁爱、重民本
①见义勇为、敬业乐群
①守诚信、崇正义
①锐意改革、开拓创新
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
D. ①①
8. 2024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没有采纳传统的数字倒计时,而是选择了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进行倒计时,倒计时最终的节气是立春,立春时间刚好就是开幕式当天,整个设计受到世界如潮好评。

这一别出心裁的设计()①彰显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①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
①展示了中华文化特有的包涵性
①保障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
D. ①①
9. 2024年7月18 日,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大会在浙江省青田县开幕,主题为“爱护共同农业遗产,促进全面乡村振兴”。

爱护农业文化遗产是基于()
①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须要
②敬重文化多样性,爱护农业文化遗产有利于传承人类文明
③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爱护共同农业遗产有利于促进全面乡村振兴
④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分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0.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是广阔参加者在各自岗位上真诚奉献、静默耕耘,支撑着北京冬奥盛会的胜利举办;是科研工作者一步一个脚印的奋力攻关,让“北斗”全球组网、“嫦娥”飞天揽月、“天和”筑梦天河……材料启示我们()
①逆境是人们创建和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②点滴奋斗的积累定能成就更美妙的明天
③美妙生活必需通过全体人民共同奋斗才能得到
④奋斗是推动时代前进的动力和华蜜生活的源泉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1.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中医药治疗在疫情防治中呈现出独特的优势,中医药产业也持续获得国家重视。

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以及转型升级,须要()
A. 全面继承传统文化,增加文化自信
B. 面对世界,博采众长,认同其他民族文化
C. 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先继承后发展
D. 在守正的前提下创新,做到“继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
12. 2024年8月,香港特殊行政区政府发言人重申,香港特区政府对任何外部势力干预中国内部事务坚决反对,全力支持和协作中心实行的一切必要措施,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由此可知()
①主权是一种自主自决的最高权威,不容他国侵扰
②主权是国家拥有对外至高无上的排他性的政治权力
③香港作为特殊行政区,在其领域内享有最高权力
④我国实行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香港听从中心统一领导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3. 高通胀是美国当前备受关注的话题之一。

随着美国国会中期选举的接近,民主党提出了《通胀削减法案》。

该法案将实行新能源汽车补贴(仅限北美本地组装车,有资格享受减免税收)等政策。

在参众两院表决中,民主党人一样支持、共和党人竭力反对,最终法案“涉险过关”。

经总统签署后,该法案正式生效。

据此,下列
分析正确的是()
A. 美国实行两党制,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党存在着根本利益分歧
B. 美国实行总统制,总统对国会负责,重大事务上受国会制约
C.美国两党制将严峻损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和经济全球化进程
D. 获得政治优势尤其是执政资格是美国两党的首要政治利益与目标
14. 行政区划包括国家对行政区域的划分、调整、变更,以及对已有行政区域的认可,其实质是国家权力在地域上的安排。

国家通过行政区划给予各个层次的行政区域单位以相应的管理权限,是为了( )
①管理上的便利和有效
②通过中心政府进行干脆的、简洁化的管理
③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心的权威
④发挥地方政府是国家主权唯一承载主体的作用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5. 2024年9月5日,英国保守党党魁选举投票结果正式公布,外交大臣特拉斯击败前财政大臣苏纳克,胜利当选英国议会第一大党党魁。

9月6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正式任命特拉斯为英国首相,特拉斯当天发表全国讲话,着手组建新一届的政府内阁。

由此可见,在英国()
①女王作为国家元首,驾驭确定的行政权力
②政府以议会为基础产生,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
③若议会对政府表示不信任时,政府必需集体辞职
④国家政权实际运行与美国、法国大体相同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16. 2024年是香港回来祖国25周年。

尽管期间香港经验了许多风雨挑战,但都无法阻挡香港前进的脚步,其中一个重要缘由,就是“爱国者治港”原则得以全面、稳固落实。

“爱国者治港”与“港人治港”一脉相承。

坚持“爱国者治港”()
①反映了香港在中心统一领导下,香港官员由中心政府任命
①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最高实现形式
①是推动“一国两制”事业发展的根本要求
①能够守护香港旺盛与稳定,维护国家的主权和平安
A. ①①
B. ①①
C. ①①
D. ①①
二、材料分析题
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化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教化公益性原则,深化教
化改革,办好人民满足的教化。

”为强化学校教化主阵地作用,构建教化良好生态,2024年7月,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化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看法》,并要求试点地区细化制定符合自身实际的目标,先行先试,做好探究,确保“双减”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推动“双减”工作落实落地,关键在教化理念的转变。

作业改革要坚持育人为本,遵循教化规律,体现“五育并举”的素养教化导向,激励布置分层、弹性、特性化作业,不得布置机械重复、惩处性作业。

与此同时,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堵住“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口子。

只有校内保障与校外治理两手抓,方能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共同为学生健康欢乐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论的相关学问,简述如何推动“双减”工作落实落地。

18.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劳动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
家”“足蒸暑士气,背灼炎天光”……描述劳动场面,歌颂劳动者的名言佳句大量充斥于古代诗词歌赋中。

劳动创建了生活,创建了历史,没有劳动,一切宏大幻想也就无从谈起。

劳动文化以及其所蕴含的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宏大精神几千年来培育了勤劳和善的中华民族。

有人认为,在智能化时代,无需提倡劳动教化。

这种观点在无形中向学生传递出不正确的价值观。

劳动教化对于人的成长来说,不仅意味着劳动技能的提升,更意味着劳动精神的培育。

从农耕社会“耕读传家久”的传统,到现代社会“劳动创建华蜜”的箴言,时代在变,劳动的形式在变,但劳动的精神内核始终未变,只有劳动才可能使人在生活中强大。

劳动可以树德、增智、强体、育美,具有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化是学生的成长必修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化制度的重要内容,干脆关系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

2024年3月,《中共中心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化的看法》要求,在大中小学设立劳动教化必修课程,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养评价体系,将劳动教化融入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通过劳动实践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全面发展的人。

运用事物冲突问题的精髓的学问,批驳“在智能化时代,无需提倡劳动教化”这一观点。

19.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四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暨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开幕式于11月5日在上海实行,进博会是一场汇合了全球创新产品和前沿技术的盛会,这里不仅有商品和服务的交易,同时也有文化和理念的沟通,从东帝汶的特色咖啡到秘鲁的羊驼制品,再到韵味十足的海派非遗。

犹如百川入海,不同文化在上海融合,让这里成为精彩汇聚的舞台。

充溢自信的本土文化、淋琅满目的国际文化、世界--流的顶级赛事……灵感在这里碰控交融,上海化身为一座激情鸣响的舞台。

不同地区的文化在这里汇聚,共同勾画出一幅关关与共的世界文明大画卷。

结合材料,运用“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的学问,谈谈如何勾画世界文明火画卷。

20.青年是整个社会力气中最主动、最有生气的力气,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将来在青年。

◆青年强则国强
无论是革命年头,还是祖国建设和改革岁月,青年始终是党和人民事业的生力军和突击队。

自五四运动以来,一代代青年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上下求索、冲锋在前。

1921年,13位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青年,立志救国救民,创立了中国共产党,掀开了中国革命崭新的篇章。

抗美援朝斗争爆发后,全国多数热血青年纷纷报名参军,奔赴朝鲜战场,为保家卫国而战。

以黄文秀为代表的一大批年轻党员干部主动报名奔赴脱贫攻坚一线,在基层倾情投入、奉献自我,谱写了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广阔青年同在一线英勇奋战的广阔疫情防控人员一道,不畏艰险、舍生忘死,彰显了青春的蓬勃力气,交出了合格答卷。

(1)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学问,说明一代代青年的先进事迹对我们进行正确价值推断和价值选择的启示。

◆青年兴则国兴
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寄语青年学子:“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


(2)请你围绕上述名言,运用所学学问写一篇短文。

要求:①围绕主题,论点明确;②学科术语运用规范;③字数在150~200个。

高二政治试卷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1. B
2. B
3. C
4. C
5. B
6. A
7. B
8. C
9. B
10. D
11. D
12. B
13. D
14. B
15. B
16. D
二、材料分析题
17. ①物质确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动身,实事求是。

推动“双减”工作落实必需符合各地实际状况,平稳有序绽开;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要求我们重视意识,特殊是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

推动“双减”政策的落实,关键是转变教化理念,必需坚持“五育并举”的素养教化导向;③规律是客观的,要求我们按规律办事。

推动“双减”政策的落实,须要遵循教化规律,只有校内保障和校外治理两手抓,才能标本兼治,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成长环境。

18. 冲突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关于事物冲突问题的精髓。

冲突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要坚持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农耕时代和智能时代社会条件不同,劳动的特点和形式也不同,不同时代的劳动实践所孕育的劳动精神,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永恒的魅力和普遍的意义。

该观点只看到了劳动形式的特殊性,而忽视了劳动精神的普遍性。

在智能化时代,要加强劳动教化,传承和弘扬劳动文化和劳动精神,促进个人进步和社会发展。

19. ①面对文化多样性,我们要在坚持各民族同等的基础上,敬重差异,理解特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敬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

②文化沟通构成了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

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和沟通会对不同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对待国际文化,我们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加强沟通、学习和借鉴,推动我国文化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

③文化交融推动文化的发展。

主动借鉴外国文化的特长和精华,推动我国文化的进步和世界文明的发展。

④面对世界,博采众长。

对待外来文化保持开放的心态,学习借鉴一切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有益阅历。

⑤立足国情,沟通互鉴。

坚持“洋为中用”,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借鉴外来文化必需从本国国情动身,决不能简洁照搬照抄。

20. (1)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对人们相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影响人们对事物的相识和评价,影响人们改造世界的活动,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

我们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决信仰、信念,顺应时代潮流,牢记时代使命,在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宏大实践中建功立业;自觉站在最广阔人民的立场上,勇于担当,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在一起,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2)答案示例:当代青年,应心怀幻想、心系将来。

要胸怀远大志向、坚决信念,牢记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涵养激情和幻想,不懈奋斗与拼搏,专注目标,矢志不移,具有为崇高志向信念而不懈奋斗的精神追求。

要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增长本事,不断优化自己的学问结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要培育奋斗精神,不怕困难,勇于开拓,坚韧拼搏,永不气馁,主动投身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为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